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3515

发布时间:2024-01-09 23:16     浏览量:8

1、【言语理解】对于“自保型谎言”的区分对待,倘若形势所迫必须自保,可在不伤害第三方的前提下为之。倘若撒谎或者不撒谎都不会改变结果,那宁可不撒谎,还能落个老实的好名声。
以下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A:善意的谎言是可以容忍的

B:无论是否利己撒谎都是不对的

C:撒谎有时是不得不为之的自保行为

D:为自保可以在不损人的情况下撒谎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说了对待“自保型谎言”的两种情况:一是必须自保时可在不伤害第三方的前提下撒谎;二是如果撒谎改变不了结果,宁可不撒谎。D项与原文意思一致。
A项“善意的谎言”文段没有论及,文段说的是“自保型谎言”。B项与文意相悖。C项迷惑性较强,但缺少前提——不伤害第三方。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2题

2、【言语理解】成语是汉语的精髓,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它具有________的特性,常常在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中起着________的作用,这就使得汉语表述简洁而又传神。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画龙点睛 言简意赅

B:深入浅出 正本清源

C:言简意赅 画龙点睛

D:正本清源 深入浅出

正确答案:C

解析:“正本清源”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用在句中形容“成语”的“特性”或“作用”不恰当,排除B、D。与“言简意赅”相比,“画龙点睛”用来修饰“作用”更恰当,排除A。“言简意赅”与“画龙点睛”分别对应末句的“简洁”与“传神”。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2题

3、【言语理解】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古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以农为立国之本。________________。因此,“究天人之际”的问题成了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而“天人合一论”则成为中国哲学的基本理念。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农事活动仰仗于天,与自然联系密切

B: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C:民以食为天,农业在古代中国的地位不言而喻

D: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在中国哲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正确答案:A

解析:

横线前提到了中国以农为立国之本,横线后以“因此”作结把天与人联系起来,故空缺处应填入说明“农”与“天”关系的语句,只有A项符合。
B项没有涉及“天”,C项只强调了“农业”,两项均没有将天与农业建立联系。D项“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文段没有提及,填入衔接不当。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8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90题

4、【言语理解】人们一般认为,诚信与否是个人品德问题,与他人无关。但是个人品德却不仅仅是个人问题,它还会通过外部性产生社会效果——个人的道德亏欠,最终可能会“报应”到整个社会头上。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一个好的经济制度和治理机制应当能够抑制负外部性,否则经济秩序可能走向崩溃。要通过制度和机制使始作俑者承担应有的责任,而不是让他人或者整个市场为之埋单。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个人品德缺失将由全社会埋单

B:经济制度对经济秩序意义重大

C:诚信既是社会问题又是经济问题

D:

需用制度抑制不诚信的负外部性

正确答案:D

解析:

文段首先指出不诚信不仅是个人品德问题,还可能通过外部性“报应”到整个社会头上;然后说明好的经济制度和治理机制应当能够抑制负外部性;最后进一步强调:要通过制度和机制使不诚信者承担责任。A项,文段说的是如何避免由全社会埋单,而非必然由全社会埋单,排除;B项未提到“诚信”问题,C项未提到“制度和机制”的作用,排除。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及公检法)第39题,2015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边远地区)第31题

5、【言语理解】国际金融实践领域出现的新情况,________了人们对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变革的需求。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各国之间经济金融政策相互协调的重要性再次________,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对各国政策协调配合的________也更为激烈。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推动 凸显 谈判

B:刺激 彰显 讨论

C:激发 明晰 反响

D:强化 浮现 争议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第三空中,“刺激需求”“讨论激烈”为常用搭配。且第二空填入“彰显”亦符合句意。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

6、【言语理解】我国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中的生态文化元素________。挖掘并________我国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中的生态文化元素,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直观的、可资借鉴的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胜枚举 吸取 启蒙

B:不计其数 提取 启动

C:俯拾皆是 汲取 启迪

D:多如牛毛 记取 启示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四个词语均含有多的意思,根据句意较难排除,可选择从第二空入手。
第二空,“记取”意为记住,一般与教训、嘱咐等搭配,与“元素”不搭配,排除D。
第三空,“启蒙”特指教育童蒙,使初学者获得基本的、入门的知识;或指普及新知,使社会接受新事物,摆脱愚昧和迷信。“启动”指开动、发动。两词用来形容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中生态文化元素对我们的作用,不恰当,排除A、B。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14题

7、【言语理解】下列句子中,表达最连贯、最通顺的是:

A:在通常的情况下,历史学家是借助于历史资料进行自己的研究活动的,因而越往古代追溯,历史学家亲历历史事件的可能性就越小。然而,在长时间的流传过程中,历史资料的可靠性进一步降低了。

B:越往古代追溯,历史学家亲历历史事件的可能性就越小,因而在通常的情况下,历史学家是借助于历史资料进行自己的研究活动的。然而,在长时间的流传过程中,历史资料的可靠性进一步降低了。

C:越往古代追溯,历史学家亲历历史事件的可能性就越小,然而,在长时间的流传过程中,历史资料的可靠性进一步降低了,因而在通常的情况下,历史学家是借助于历史资料进行自己的研究活动的。

D:虽然越往古代追溯,历史学家亲历历史事件的可能性就越小,然而在通常的情况下,历史学家是借助于历史资料进行自己的研究活动的。因而,在长时间的流传过程中,历史资料的可靠性进一步降低了。

正确答案:B

解析:按照语句逻辑顺序,“历史学家亲历历史事件的可能性小”与“借助于历史资料进行研究活动”具有因果关系,而“历史资料的可靠性降低”与“借助于历史资料进行研究活动”又可构成转折,符合此要求的只有B,当选。

考题出处:2015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3题

8、【言语理解】中国哲学认为,圣人不是不问世务的人,而且还是“内圣外王”的。内圣,是就其修养的成就说;外王,是就其在社会上的功用说。然而,圣人不一定有机会成为实际政治的领袖。就实际的政治说,他大概一定是没有机会的。所谓“内圣外王”,只是说,有极高的精神成就的人,按道理说可以为王,而且最宜于为王,至于实际上他有机会为王与否,那是另外一回事,亦是无关宏旨的。
以下说法,不合文意的是:

A:虽然没有机会成为实际政治的领袖,圣人依然会积极投身于世务

B:修养极高的人没有机会成为实际政治的领袖是因为不能够完美地处理世务

C:修养极高的人一定适合成为实际政治的领袖

D:中国哲学讨论内圣外王,更关注于内圣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由“就实际的政治说,他大概一定是没有机会的”可知,圣人没有机会成为实际政治的领袖,由“圣人不是不问世务的人,而且还是‘内圣外王’的”可知,虽然没有机会成为实际政治领袖,圣人依然会积极投身世务,A项正确。
B项,“是因为不能够完美地处理世务”无中生有,文段未就圣人没有机会成为实际政治的领袖的原因进行阐述。
C项可由“有极高的精神成就的人,按道理说可以为王,而且最宜于为王”得出。
D项可由“至于实际上他有机会为王与否,那是另外一回事,亦是无关宏旨的”得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科学家一直认为大脑中的“语言中心”让我们有别于人类的血缘近亲——猴子。但是,最近一项新研究发现,与人类语言能力有关的大脑区域所在位置与科学家此前认为的截然不同。这个控制语言能力的区域距离大脑中央更近,比此前认为的近了3厘米。这意味着,人类大脑与猴子大脑的相似度超出此前预计,我们可能需要重新审视猴子和人类语言的起源。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人类大脑中“语言中心”位置可能与此前认为的不同

B:大脑中“语言中心”位置决定了人类和猴子的区别

C:猴子和人类语言起源的关系可能比想象得更密切

D:人类大脑与猴子大脑的相似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提出科学家一直认为大脑中的“语言中心”让人类有别于猴子,但是最新研究发现,人类大脑和猴子大脑的相似度要超出此前的预计,需要重新审视猴子和人类语言的起源,也就是说猴子和人类语言起源的关系可能要比想象得更密切。C项表述是新研究的结论,当选。
A、D两项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B项是旧的结论。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2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31题,2012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2012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2012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7题,201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201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1题,2012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2题,2012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

10、【言语理解】斗茶始于唐代,据考   于出产贡茶闻名于世的福建建州茶乡。每年春季是新茶制成后,茶农、茶客们比新茶优良次劣排名顺序的一种比赛活动。有比技巧、斗输赢的特点,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一场斗茶比赛的胜败,犹如今天一场球赛的胜败,为众多市民、乡民所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创造 参与

B:创建 参与

C:创造 关注

D:创始 关注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个空,D项“创始”意为开始建立,强调从无到有,积累经验再逐步完善,“创始于”后接时间,而文段中是一个地点;B项“创建”意为创立,一般是先有经验积累然后一次性成功,多用在公司、组织等实体上。A、C项“创造”是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与题干中“斗茶”风俗的产生相符合。第二空,这里针对的是“比赛的胜败”,所以用“关注”。故答案为C。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