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3498

发布时间:2024-01-08 2:41     浏览量:9

1、【判断推理】合成字是合体字中一个比较特殊的门类。它原本是汉语中一个常用的词语、词组,但由于这些词语、词组在方言中使用的频率很高,就把这些词语在讲究字形美观的前提下原封不动地组合成一个独有的汉字。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汉字根据其意思不属于合成字的是:

A:嘦,读作jiào,方言,“只要”的意思

B:氼,读作nì,古同“溺”,沉没,沉溺

C:覅,读作fiào,表示否定,相当于“不要”

D:尠,读作xiǎn,意思是稀有的、罕见的

正确答案:B

解析:合成字的定义要点:①原本是汉语中一个常用的词语、词组;②在方言中使用的频率很高;③原封不动地组合。
B项,“氼”,“水人”并不是一个常用的词语,使用频率低,不符合定义要点①②,是一个会意字。
A、C、D三项中的字都属于合成字。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88题,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83题

2、【判断推理】惭愧是指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对好的行为和圣贤的深入了解,内心产生一种以圣贤为榜样,以好的行为为准绳,并且拒绝不符合圣贤和好的言行的心理品格;当这种心理品格植根后,个人如果出现行为上的背离,内心就会产生一种良心自责感。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惭愧的一项是:

A:甲在寒冬季节将水洒在楼道,后来担心水冻成冰后给他人带来伤害,内心非常歉疚

B:乙考试作弊,一直担心事情暴露后会遭到大家的谴责和批评,内心忐忑不安

C:丙在背后说同学坏话,事后想起书中关于“真、善、美”的种种阐释,内心觉得很不安

D:丁偶然听了某道德楷模的讲座,内心对该道德楷模产生了一种敬佩的感觉

正确答案:C

解析:惭愧的定义要点:①内心以圣贤为榜样,以好的行为为准绳;②如果出现行为上的背离内心会产生一种良心自责感。
A项,甲内心感到歉疚是担心给他人带来伤害,而不是背离了圣贤和好的言行,不符合定义。
B项,乙内心忐忑不安是因为怕事情暴露,而不是因为自己的行为违背以圣贤为榜样的准则产生了自责感,不符合定义。
C项,丙觉得自己在背后说同学坏话的行为,违背了“真、善、美”的阐释而感到不安,是因为自己的行为违背以圣贤为榜样的准则而产生良心自责感,符合定义。
D项,丁听了讲座后产生了敬佩的感觉,不涉及违背以圣贤为榜样的行为,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5题

3、【判断推理】农家乐:农家:乐

A:一日游:一日:游

B:广场舞:广场:舞

C:袋鼠跳:袋鼠:跳

D:颅内伤:颅内:伤

正确答案:B

解析:农家乐是去农家进行的游乐,是一种休闲娱乐方式。
A项,一日是游玩的时间,不是场所,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广场舞是在广场上跳的舞,是一种休闲娱乐方式,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袋鼠跳是模仿袋鼠的姿势跳,不是休闲娱乐方式,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颅内伤是颅内受的伤,不是休闲娱乐方式,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第95题,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6题,2017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4题,2017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2017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1题,2017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1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1题,2017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0题,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98题

4、【判断推理】近日,有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新型的可透视薄膜,它是通过微调热拉温度制造出的一种高强度聚乙烯薄膜,其强度是常规可透视薄膜的10倍。有人据此预测,在不久的将来,手机屏再也不怕摔了。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支持上述预测?

A:这种新型薄膜的最大拉伸强度,与太空级铝相当

B:这种新型薄膜价格便宜,适合大规模的商业制造

C:这种新型薄膜的透明度较差,不适用于手机屏幕

D:这种新型薄膜特别轻,适用于各种小型电子产品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根据“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高强度的可透视薄膜,其强度是常规可透视薄膜的10倍”,得出“在不久的将来,手机屏再也不怕摔坏了”的预测。
A项,指出这种新型薄膜的拉伸强度很大,应用于手机屏幕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支持了题干预测。
B项,指出这种新型薄膜价格便宜,适合大规模的商业制造,说明其可以普及,并具备价格优势,支持了题干预测。
C项,指出这种新型薄膜透明度较差,不适用于手机屏幕,因此也就不能用这种新型薄膜制作手机屏,直接否定了题干预测。
D项,指出这种新型薄膜很轻,适用于各种小型电子产品,说明这种薄膜也可以用于手机屏幕,支持了题干预测。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第75题

5、【判断推理】就业平等权:指公民不论其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家庭背景等的不同和差异,均享有平等获得就业机会的权利。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没有侵犯求职者的就业平等权的是:

A:女大学生小刘,本科学历,在几次应聘中,都因为是女性而落聘

B:某公司招聘时,明确规定本公司员工的亲属比其他应聘者优先录用

C:小李的父亲是某县政府领导,在该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小李未和其他应聘者一样参加考试,就直接被录用了

D:某食品加工厂在招聘员工过程中,以食品安全为由,拒绝录用一名乙肝患者

正确答案:D

解析:就业平等权定义的关键信息: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家庭背景。
A项,因为是女性而落聘,是性别不同导致小刘没有平等获得就业机会,侵犯了求职者的就业平等权,排除。
B项,明确规定员工亲属比其他应聘者优先录用,是家庭背景不同导致其他应聘者没有平等获得就业机会,侵犯了求职者的就业平等权,排除。
C项,小李的父亲是某县政府领导,小李未参加考试就直接被录用了,是家庭背景不同导致其他应聘者没有平等获得就业机会,侵犯了求职者的就业平等权,排除。
D项,食品加工厂是由于健康状况不予录用这名应聘者,而非因其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家庭背景等的不同和差异,因此没有侵犯求职者的就业平等权。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71题,2013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71题

6、【判断推理】近海:靠近陆地的海域

A:充足:多到能满足需要

B:三包:包修包换和包退

C:四季:春夏秋冬的合称

D:忙月:农事繁忙的月份

正确答案:D

解析:近海指靠近陆地的海域,二者是全同关系,并且“近”修饰“海”,构成修饰关系。
A项,充足指多到能满足需要,二者是全同关系,但“充”和“足”不构成修饰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三包指包修、包换和包退,二者是全同关系,但“三”和“包”不构成修饰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四季是春、夏、秋、冬的合称,二者是全同关系,但“四”和“季”不构成修饰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忙月是指农事繁忙的月份,二者是全同关系,“忙”修饰“月”,构成修饰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C类)-考友回忆版第71题

7、【判断推理】法律制定是指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或经授权的国家机关,在法定的职权或授权范围内,依照程序制定、补充、修改和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以及认可法律的一项专门活动。
依据上述定义,下列关于法律制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法的制定实质上就是法的创立或立法,从根本上讲,就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将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活动

B:中国法律的制定是指中共中央和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C:在现代社会,某些不产生国家意志的活动也属于法律制定活动

D:从本质上讲,法律制定实际上就是特定国家机关运用专门技术的活动,立法技术运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立法效果的好坏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法律制定是制定、补充、修改和废止法律的过程,其实质是法的创立,法律制定的主体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或经授权的国家机关,即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因此该项说法正确。
B项,法律制定的主体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或经授权的国家机关,该项将中共中央作为立法主体是错误的,将立法主体仅限定在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也是错误的,还包括享有立法权的国家行政机关、军事机关和地方权力机关,因此该项说法错误。
C项,立法是国家职能活动,不产生国家意志的活动不可能属于立法活动,因此该项说法错误。
D项,尽管立法技术运用的高低会影响立法效果,但立法效果的最终决定因素是该立法是否符合社会要求,因此该项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5题

8、【判断推理】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伴随着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注意具有稳定性、分配性、转移性等特性,其中注意的转移性是指一个人能够主动地、有目的地及时将注意从一个对象或者活动调整到另一个对象或者活动。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情境中体现了注意的转移性的是:

A:李女士可以一边做饭一边听收音机中播报的新闻节目

B:刘先生在大会做完工作汇报,立刻开始写工作计划

C:王先生无论在工作时还是在业余活动中都能做到全神贯注

D:张女士正在读报纸,忽然被窗外传来的争吵声所吸引

正确答案:B

解析:注意的转移性的定义要点:①主动地、有目的地;②将注意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调整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
A项,做饭和听收音机是同时进行的,不符合要点②,排除。
B项,做完工作汇报,立刻开始写工作计划,是主动地、有目的地将注意从一个对象调整到另一个,体现了注意的转移性。
C项,工作和业余活动中都能全神贯注,不涉及将注意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调整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未体现要点②,排除。
D项,张女士是被动地转移注意力,并非主动地、有目的地,不符合要点①,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8题

9、【判断推理】

虚假同感偏差又叫作虚假一致性偏差,是指人们常常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普遍性,它是人们坚信自己信念、判断正确性的一种方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虚假同感偏差的是:

A:

他以为别人都是善良的

B:

这个青椒很好吃,我特意给你点

C:

我是他的粉丝,我同学肯定也很喜欢他

D:

我支持这个做法,反对的人脑子不正常

正确答案:A

解析:

虚假同感偏差定义的关键信息: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普遍性。

A项,“他以为别人都是善良的”只是一种判断和信念,并未体现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普遍性,不符合定义。

B项,“这个青椒很好吃,我特意给你点的”,自己认为这个青椒很好吃,从而认为别人也会觉得这个青椒很好吃,高估了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普遍性,符合定义。

C项,“我是他的粉丝,我同学肯定也很喜欢他”,自己喜欢他,从而认为别人也会喜欢他,高估了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普遍性,符合定义。

D项,“我支持这个做法,反对的人脑子不正常”,自己支持这个做法,从而认为别人也应该支持这个做法,反对这个做法的人脑子不正常,高估了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普遍性,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A类-考友回忆版第92题,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B类-考友回忆版第106题

10、【判断推理】如果T、Y和Z同一组,那么下列哪些人是另一组成员?

A:(S、V、W)

B:(R、S、V)

C:(S、U、W)

D:(R、U、W)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符合题意;B项,由①可知,同性别的成年人不能在一组,R、S同为成年女性,不能在一组,排除;C项,由③可知,S、U同在一组则另一人必然是X,排除;D项,由②可知,W不能和R一组,排除。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1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