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3496

发布时间:2024-01-07 21:32     浏览量:27

1、【判断推理】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要有责任心;第二要有丰富的知识;第三要有一定的管理水平。现有至少符合条件之一的甲、乙、丙、丁四位大学毕业生报名竞争一个教师岗位,其中一人合格,已知:
(1)甲、乙管理水平相当。
(2)乙、丙都有责任心。
(3)丙、丁并非都有责任心。
(4)四人中有三人责任心强、两人管理能力突出、一人知识丰富。
那么能够胜出的一位是:

A:丙

B:丁

C:甲

D:乙

正确答案:A

解析:根据(2)(3)(4)可知,有责任心的是甲、乙、丙,丁没有责任心。因为丁至少符合一个条件而丁又不是合格的教师,又只有一人知识丰富,所以丁具备的是管理水平,再结合(1)(4)可知,丙和丁具备一定的管理水平。因此只能是丙知识丰富,具备三个条件。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95题

2、【判断推理】

普通消费者囿于专业弱势群体的地位无从对错误或失真的负面信息进行有效甄别,即便企业努力澄清,但在当前“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舆论传播环境下,强烈的记忆效应将使得追求风险规避的人们很难改变原有的错误认知,他们仍然会将之作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消费决策指南,致使某些守法企业的“不白之冤”难以澄清,也给企业带来了严重损失。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观点?

A:

传媒利用其便利且易与大众认知结构相契合的特点向社会普及专业知识

B:

监管部门为企业建立信用档案,为消费者提供企业情况的动态信息全景

C:

那些有过“前科”但力图“改过自新”的企业很难回归正常的交易轨道

D:

不良声誉一旦成为社会的集体记忆,在公众的认知中就会有很强的黏性

正确答案:B

解析:

题干观点:普通消费者无从对错误或失真的负面信息进行有效甄别,即便企业努力澄清,人们也很难改变原有的错误认知,致使某些守法企业的“不白之冤”难以澄清。

A项,指出传媒利用其便利且易与大众认知结构相契合的特点向社会普及专业知识,但传媒普及的知识未必会被消费者看到,消费者也未必会对这些专业知识产生正确的认知,无法削弱题干观点。

B项,指出监管部门为企业建立信用档案,为消费者提供企业情况的动态信息全景,说明消费者可以通过监管部门了解企业的真实信息,即使企业蒙受“不白之冤”,也可以澄清,削弱了题干观点。

C项,指出那些有过“前科”但力图“改过自新”的企业很难回归正常的交易轨道,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题干观点。

D项,指出不良声誉一旦成为社会的集体记忆,在公众的认知中就会有很强的黏性,说明守法企业的“不白之冤”难以澄清,支持了题干观点。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9题,202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4题,2021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4题,202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0题,202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9题,202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10题,202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14题,2021年天津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9题,202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4题,2021年内蒙古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5题,2021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0题,2021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4题

3、【判断推理】文物:建筑

A:烹饪:佐料

B:故宫:楼房

C:诗人:教授

D:皮鞋:布鞋

正确答案:C

解析:文物和建筑是交叉关系。
A项,烹饪需要用佐料,两者之间不是交叉关系。
B项,故宫中有楼房,即楼房是故宫的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是组成关系,不是交叉关系。
C项,诗人和教授是交叉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皮鞋和布鞋是并列关系,不是交叉关系。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73题,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71题

4、【判断推理】某研究员认为,人类语言最初直接来源于鸟类和灵长类。因为如果重新审视现代人类语言,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的相互交流是如何从鸟类和其他灵长类古老的交流模式系统演化而来的。他宣称,从鸟类身上,我们获得了语言的旋律部分;从其他灵长类身上,我们获得了语言的实用性内容部分。在过去10万年里的某个时候,这些能力最终演化成我们今天所知的人类语言。
上述结论还需基于以下哪一前提?

A:人类的交流与其他动物的交流之间的相似度比我们一般认为的要多

B:人类语言包含两个不同层面:与句子可变结构相关的表达层面以及表达句子核心内容的词汇层面

C:人类语言的交流在过去和现在变化不大

D:鸟类和除人类以外的其他哺乳动物有自己的交流语言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由“人类从鸟类身上获得了语言的旋律,从灵长类动物身上获得了语言的实用性内容”得出“人类语言最初源于鸟类和灵长类”的结论。该论证显然假设了人类语言只包含旋律和实用性内容两部分,否则如果人类语言还有其他组成部分,就无法得出题干结论,B项就表达了这层意思,即题干结论成立所需的前提。
A项,指出人类的交流与其他动物的交流之间的相似度比我们认为的多,但仍无法必然得出人类语言最初源于鸟类和灵长类的结论,该项不是必需的前提。
C项,指出过去和现在人类语言的交流变化不大,变化情况与人类语言的来源无关,该项不是必需的前提。
D项,指出鸟类和人类以外的其他哺乳动物都有自己的交流语言,但仍无法必然得出人类语言最初来源于鸟类和灵长类的结论,该项不是必需的前提。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咕咚效应,指由于谣言传播而导致的集体无意识恐慌蔓延的现象,源自童话《咕咚来了》,讲述木瓜落进湖中后响起的“咕咚”声在动物中以讹传讹引发恐慌的故事。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咕咚效应的是:

A:某市去年房价暴涨,老李看到自己辛苦上班多年还不如别人买一套房一转手赚得多,担心房价继续飙涨,对自己的资产贬值感到恐慌,认为买房可以增值保值,于是忍不住加入抢房的行列

B: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出来后,由于担心一旦脱欧后在英国的金融机构会无法再获得欧盟的“单一护照”,在伦敦设立欧洲总部的银行纷纷计划撤离,不少外资银行开始准备迁往巴黎、法兰克福、柏林等地

C:某网络大V杜撰《来自自来水的避孕药》博文,声称由于药物滥用,自来水中的避孕药含量过高,且无法通过常规的净化装置过滤,弄得人心惶惶,许多家庭担心饮水安全,纷纷抢购瓶装水

D:网上疯传一则《硅油可致脱发并易致癌》的文章,披露市面上的洗发水九成含有硅油,微商小郑借机在朋友圈推销自制的天然皂角手工皂和茶籽洗发水,受到了推崇健康生活、回归自然者的追捧

正确答案:C

解析:咕咚效应定义的关键信息:由于谣言传播而导致的集体无意识恐慌蔓延的现象。
A项,房价暴涨不是谣言,且只说老李感到恐慌,没有体现集体无意识的恐慌,不符合定义。
B项,英国脱欧不是谣言,且银行的行为并非无意识的,不符合定义。
C项,自来水中的避孕药含量过高的谣言弄得人心惶惶,导致集体无意识恐慌蔓延,许多家庭纷纷抢购瓶装水,符合定义。
D项,说的是小郑自制的天然皂角手工皂和茶籽洗发水受到推崇健康生活、回归自然者的追捧,没有体现集体无意识的恐慌,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110题

6、【判断推理】过去10年,全世界烟草销量下降2%,而Z国的烟草销量却增长21%,每年达到2.5万亿支,Z国的烟草消费总量占全世界消费总量的45%以上。
下列最能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的是:

A:Z国已经出台了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和某些室外公共场所的禁烟令

B:Z国成年男性的吸烟率超过半数,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

C:烟草广告对香烟销售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D:其他国家的烟草消费税远远高于Z国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中的矛盾:全世界烟草销量下降2%,而Z国的烟草销量却增长21%。
A项,Z国出台禁烟令,烟草销量应该下降,但事实却是增长,与题干相矛盾,无法解释。
B项,Z国的吸烟率和与吸烟相关疾病的死亡人数,均不能说明Z国的烟草销量和全世界的烟草销量有差异的关系,无法解释。
C项,烟草广告对香烟销售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全世界烟草销量应该增长,但事实却是下降,与题干相矛盾,无法解释。
D项,其他国家烟草消费税远远高于Z国,故在Z国进行烟草消费比较便宜,因此Z国的烟草销量才会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可以解释。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B卷合并版)第47题

7、【判断推理】有两种农产品甲和乙,甲不能生长在干旱的气候里,乙不能生长在寒冷的气候里。在某个国家的大部分地区,或者可以种植农产品甲,或者可以种植农产品乙。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

A:这个国家有一半地区的气候既干旱又寒冷

B:这个国家大部分地区的气候是非常寒冷的

C:这个国家根本不种植农产品甲

D:这个国家只能种植农产品甲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细节信息:①甲不能生长在干旱的气候里;②乙不能生长在寒冷的气候里。③某个国家的大部分地区,或者可以种植农产品甲,或者可以种植农产品乙。  
A项,根据题干细节信息可知,该国大部分地区或者不干旱,或者不寒冷,该项一定为假。  
B项,根据题干细节信息可知,该国可能只能够种植甲,即这个国家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可能是寒冷的,该项可能为真。  
C项,根据题干细节信息可知,该国可能只能够种植乙,该项可能为真。  
D项,根据题干细节信息可知,该国可能只能够种植甲,该项可能为真。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4题

8、【判断推理】非公允关联交易是指公司的关联方利用对公司的控制与影响,通过关联交易将公司的利益转移至关联方自己手中或将关联方的利益灌输至公司之中的交易行为,该行为违背了市场公平交易和诚实信用原则。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没有反映非公允关联交易的是:

A:上市公司甲利用融资套现,募集资金后又通过内部交易将资金转移至有项目合作的乙公司

B:某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通过向公司高价出售原材料等方式将公司资产转移至自己亲属开办的公司

C:甲、乙是联营企业,甲从事设备维修服务,乙的所有设备均由甲负责维修,乙每年支付设备维修费20万元

D:甲、乙企业同属一个集团,甲是高税率企业,其通过交易将自身利润转移至低税率企业乙,确保集团整体税赋最低

正确答案:C

解析:非公允关联交易的定义要点:①公司的关联方;②通过关联交易;③将公司的利益转移至关联方自己手中或将关联方的利益灌输至公司之中。
A、B、D三项均符合公司的关联方利用对公司的控制与影响,通过关联交易将公司的利益转移至关联方自己手中或将关联方的利益灌输至公司之中,符合定义。
C项,甲、乙是联营企业,乙的所有设备均由甲负责维修,其每年支付设备维修费20万元,是合理的公平交易,不符合要点③。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兵团)第74题

9、【判断推理】防御型公共关系,指组织与外部环境发生协调困难,与公众的关系出现摩擦苗头时,通过及时调整组织结构、产品、方针政策或经营方式等,以适应环境变动和公众要求而开展的关系活动。
下列属于防御型公共关系的是:

A:某公司的高层成员多次走访每一个拆迁家庭,进行真诚、细致的沟通,顺利完成了拆迁工作

B:某公司针对其副总不当言论造成的不良影响,及时通过媒体公开道歉,取得了公众的谅解

C:某上市公司通过相关媒体定期发布公司的生产和财务等信息,员工对这种透明做法非常满意

D:某蛋糕生产企业接到个别客户的投诉电话后,及时收回了2个批次生产的100多斤蛋糕

正确答案:D

解析:防御型公共关系的定义要点:与公众的关系出现摩擦苗头时。
A项,公司高层成员走访拆迁家庭,顺利完成拆迁工作,并未出现摩擦,不符合定义。
B项,某公司副总的不当言论已经造成不良影响,而不只是出现苗头,不符合定义。
C项,员工对公司的做法很满意,并未出现摩擦,不符合定义。
D项,接到个别客户的投诉电话,即与公众的关系出现摩擦苗头,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79题

10、【判断推理】定义:
①自恋型人格:指过于重视自我价值而缺乏对自身和他人进行理性和客观认识的一种人格。
②回避型人格:指行为退缩、心理自卑,面对挑战多采取回避态度或无能应付的一种人格。
③强迫型人格:指过于要求严格和完善,具有强烈的自制心理和自控行为的一种人格。
典型例证:
(1)小肖敏感羞涩,害怕参加社交活动,担心自己的言行不当而被人讥笑讽刺,也从来不去做那些冒险的事情。
(2)小吴经常无根据地夸大自己的成就和才干,认为自己应当被视作“特殊人才”,幻想自己拥有比他人更多的智慧、聪明。
(3)小栾过分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举止是否适当,往往用十全十美的高标准要求自己,追求完美,同时又墨守陈规。
对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A:例证(2)(1)(3)分别与定义③②①相符

B:例证(2)(3)分别与定义③①相符

C:例证(1)(3)分别与定义①②相符

D:例证(1)(2)(3)分别与定义②①③相符

正确答案:D

解析:自恋型人格定义的关键信息:过于重视自我价值而缺乏对自身和他人进行理性和客观认识。
回避型人格定义的关键信息:行为退缩、心理自卑。
强迫型人格定义的关键信息:过于要求严格和完善。
例证(1),小肖敏感羞涩,害怕参加社交活动,体现了她的行为退缩,心理自卑,属于回避型人格。
例证(2),小吴经常无根据地夸大自己的成就和才干,认为自己应当被视作“特殊人才”,体现了他过于重视自我价值,属于自恋型人格。
例证(3),小栾往往用十全十美的高标准要求自己,体现了她过于要求严格和完善,属于强迫型人格。
综上,判断正确的是D项。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56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