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3459

发布时间:2024-01-04 9:53     浏览量:8

1、【言语理解】法律的实施效果很大程度上是由民众和执法者对待违法行为的态度决定的。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与中国人“逢年过节喜庆应该放鞭炮”的社会习俗是不一致的。在大多数中国人心目中,燃放烟花爆竹是“辞旧迎新”,是“热热闹闹过新年”的重要标志。甚至在很多人的意识中,会有“如果不放鞭炮,怎么能算过年?”这样的意识。所以许多人看到别人违反法规放鞭炮、点烟花,不仅不鄙视他,而且还会觉得挺高兴,乐观其成,无形中减弱了执行的惩罚效果。   下列论断最符合上文观点的是:

A:在法律和社会习俗不一致时法律的实施效果不会太好   

B:法律实施效果的好坏完全由法律本身所决定   

C:凡是违反社会习惯的法律法规都应当被废除   

D:法律法规在制定时应当征求民众和执法者意见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句提出观点——法律的实施效果很大程度上由民众和执法者对待违法行为的态度决定。后文以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为例,说明因为这一规定与习俗不一致,所以人们看到违反法规燃放烟花爆竹者不鄙视,无形中减弱了法规的实施效果。
A项与文段例子一致,符合文段观点。
B项“完全由法律本身所决定”与首句观点相悖。
C项“凡是……都应当……”表述过于绝对。
D项“应当征求民众和执法者意见”文段未提及,属于过度推断。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广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3.24)-考友回忆版第14题

2、【言语理解】许多人很崇尚言论自由,以为言论自由就可以解决思想自由的问题。实际上,言论表达的自由并不必然走向思想自由。假如我们观察网络媒体上的有些表达,就会发现它存在着一种极端化的趋势,严谨的人不一定参与表达和讨论,同时网络媒体上有许多非理性的谩骂和恶意攻击等等。结果虽然言论自由了,但一个人的思想表达很容易遭到围攻。这不是思想自由,仅仅是言论自由而已。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思想自由并不等同于言论自由

B:言论自由不必然导致思想自由

C:思想自由的前提并非言论自由

D:言论自由将导致思想的极端化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提出一些人的错误认识——以为言论自由可以解决思想自由的问题。接着用“实际上”引出自己的观点——言论表达的自由并不必然走向思想自由。最后用网络媒体言论表达现象进行了论证。故文段强调的是言论自由不一定导致思想自由,B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文段论述的是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之间的因果关系,无法A项的“等同”问题。C项的“前提”、D项的“极端化”均无法从文段推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26题,2012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6题,2012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2012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0题,2012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201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0题,201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7题,2012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7题,2012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7题,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26题,2012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8题,2012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2012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8题,2012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4题,2012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7题

3、【言语理解】人类学家在有关原始民族的研究中,已反复证明这种文化比较是何等有价值。某个部落的正式习俗也许百分之九十与邻近部落相同,但却恰恰否定了核心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不论其在整体中的比率是多么小,都可能使该民族的未来向独特的方向发展。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在原始民族研究中,文化比较是最重要的研究方法

B:邻近部落的正式习俗之间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本质性区别

C:基础性制度安排在部落的正式习俗中占比率很小

D:基础性制度安排可能决定一个民族的发展方向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一开始就亮明观点,人类学家在有关原始民族的研究中,文化比较被反复证明很有价值;后文以文化比较在部落文化研究中的具体应用为例对首句观点进行论证。A项肯定了“文化比较”的重要性,是对首句观点的正确表述。B、C、D三项均为举例说明内容,非文段主旨,排除。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5题

4、【言语理解】中国梦传递________的家国天下情怀,唤醒内心深处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凝聚振兴中华的探索与奋斗,成为亿万人民认同的最大公约数,激发了中华民族强烈的________和豪迈的进取心。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喷薄而出 幸福感

B:富丽堂皇 获得感

C:美轮美奂 认同感

D:绵延已久 归属感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富丽堂皇”形容建筑宏伟豪华或诗文辞藻华丽;“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二者均不能形容“情怀”,排除B、C。
第二空,由“命运共同体意识”“最大公约数”可知,中国梦能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归属感”比“幸福感”填入更符合句意。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广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3.24)-考友回忆版第3题

5、【言语理解】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幼稚工业或成熟工业一旦被政府所“保护”,就会形成新的既得利益团体,从而对政府产生新的压力,迫使其进一步实施“保护”,使暂时的保护演变为永久的保护。
对上面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政府“保护”的既可能是幼稚工业,也可能是成熟工业

B:受政府“保护”的结果是形成了新的既得利益集团

C:政府的“保护”会由暂时演变为永久

D:政府的“保护”能对工业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主要介绍了政府对工业的“保护”所产生的结果。D项的“促进作用”从文中无法推出,当选。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慎众,慎的是________。群体心理学认为,个体的行为容易受群体的意识、情绪和选择影响。正如《乌合之众》一书所说,“群体中的个人,不过是众多沙粒中的一颗,可以被风吹到无论什么地方”。所以,当身处群体中时,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不为“生态”所染、不为“氛围”所乱、不为“情绪”所惑。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出众”

B:“众怒”

C:“从众”

D:“众说”

正确答案:C

解析:由后文的“个体的行为容易受群体的意识、情绪和选择影响”“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不为‘生态’所染、不为‘氛围’所乱、不为‘情绪’所惑”可知,文段强调的是个人要谨慎行事使自己的言行不受群体的干扰和影响。
A项“出众”指超出众人,一般用来形容“成绩”“才华”“模样”“能力”等。填入文段中与句意无关,排除。
B项“众怒”指众人的愤怒。填入文段亦与句意无关,排除。
C项“从众”指按多数人的意见或流行的做法(行事),填入最符合句意。
D项“众说”指各种学说或议论。与文段强调的“个人不受群体干扰和影响”的句意无关,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广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3.24)-考友回忆版第2题

7、【言语理解】当企业逐步完成原始积累后,企业家都开始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不再________自己的信仰,其中就有人开始从名利场走向教堂。这种心灵________将如何改变企业的发展,现在尚不明朗。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忌讳 皈依

B:避讳 回归

C:忌讳 回归

D:避讳 皈依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忌讳”指因风俗习惯或个人原因等,对某些言语或举动有所顾忌,积久成为禁忌。“避讳”指不愿说出或听到某些会引起不愉快的字眼儿,回避。“忌讳”与“信仰”搭配不当。此处表达的是对信仰问题的回避、掩饰态度,应选“避讳”,排除A、C。
第二空,“回归”指回到原来的地方;“皈依”为宗教用语,泛指虔诚地信奉佛教或参加其他宗教组织。对应前文的“从名利场走向教堂”,“皈依”填入更恰当,排除B。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4题

8、【言语理解】有媒体报道称:从明年开始,ACT考试像托福考试一样可以接受社会报名,在大陆考试。此消息立即      各界震动。然而,国家教育部却在次日发出      声明,称此报道不实。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引起 严正

B:造成 严正

C:引起 严重

D:造成 严重

正确答案:A

解析:“引起”与“造成”相比较,前者一般接现象,后者一般接后果。题中并没有强调“各界震动”是好还是不好,说的只是一种现象,用“引起”比较合适。“严正”与“严重”相比较,前者强调的是郑重、严肃,后者强调的是程度深、不容易解决、很重要等。题中的“声明”是国家教育部发出的,强调的是权威性,故“严正”更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后来,他把木工手艺传给了女婿。女婿不负岳父的________,通过几年________的努力,技艺日益精进,终于成为________的能工巧匠。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希望 卧薪尝胆 大名鼎鼎

B:厚望 锲而不舍 名扬一方

C:愿望 不离不弃 闻名遐迩

D:期望 日夜兼程 名噪一时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日夜兼程”指白天黑夜不停地走或不停地赶路。与句意不符,排除D。“不离不弃的努力”不搭配,排除C。“卧薪尝胆”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文意没有体现“雪耻”的含义,排除A。
第一空,“不负厚望”是常见搭配。
第三空,此处填入“名扬一方”亦符合句意。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59题

10、【言语理解】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________;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________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破解 释放

B:完成 激发

C:化解 开发

D:解决 发挥

正确答案:A

解析:

考题出处:2014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7题,2014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7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