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3404

发布时间:2023-12-30 0:54     浏览量:9

1、【判断推理】画作:风景(  )

A:著作:英雄

B:歌剧:电影

C:抒发:情感

D:蓝图:设计

正确答案:A

解析:画作描绘风景。
A项,著作描述英雄,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歌剧和电影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抒发情感是动宾结构的短语,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设计蓝图是动宾结构的短语,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第45题

2、【判断推理】定型思考又叫团体定型思维,是指讨论决策时,团体成员的思路被纳入某种轨道或框架的现象。定型思考会限制团体成员的思路,使讨论不能充分展开。
下列不属于定型思考的是:

A:某团体在一次决策过程中,为了尽快作出决策,出现了多数人对少数有不同意见的人施加压力的现象

B:甲公司领导在作出一项决策时,总是首先广泛收集各类信息,并且积极鼓励团体成员提出自己的想法

C:某些人自以为一贯正确,对不同意见总是采取排斥的态度,使得持不同意见的其他同事不愿表达自己的意见

D:在某公司的一次会议讨论中,由于领导者首先表态,其他成员慑于其权威而保持沉默

正确答案:B

解析:定型思考定义的关键信息:团体成员的思路会受到限制。
A、C、D三项都符合定义。
B项,鼓励成员提出自己的意见显然不符合关键信息。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判断推理】学习有两种形式:同化是指个体在与外界互动中,以已有的知识体系和技能经验为基础,形成对当前信息的认识;顺应是指个体在与外界互动中,对自己原有体系和经验进行调整,以适应当前信息,从而不断完善。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最能体现同化这种学习形式的是:

A:触类旁通

B:循序渐进

C:集思广益

D:融会贯通

正确答案:A

解析:同化定义的关键信息:以已有的知识体系和技能经验为基础。
顺应定义的关键信息:对自己原有体系和经验进行调整。
A项,触类旁通是指掌握或懂得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就可以由此及彼,了解和掌握同类的其他事物,体现了以已有的知识体系和技能经验为基础,属于同化。
B项,循序渐进是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体现了对自己原有体系和经验进行调整,属于顺应。
C项,集思广益是指集中群众的意见和智慧,广泛吸收好的意见或取得更好的效果,体现了对自己原有体系和经验进行调整,属于顺应。
D项,融会贯通是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从而取得对事理全面透彻的理解,体现了对自己原有体系和经验进行调整,属于顺应。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59题

4、【判断推理】有调查显示,部分学生缺乏创造力。研究者认为,具有创造力的孩子在幼年时都比较淘气,而在一些家庭,小孩如果淘气就会被家长严厉呵斥,这导致他们只能乖乖听话,创造力就有所下降。
这项调查最能支持的论断是:

A:幼年是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B:教育方式会影响孩子创造力的发展

C:幼年听话的孩子长大之后可能缺乏创造力

D:有些家长对小孩淘气倾向于采取比较严厉的态度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首先指出“部分学生缺乏创造力”,接着论述了缺乏创造力的原因,根据研究者的观点可知,有创造力的孩子在家长的呵斥下变得听话,导致创造力下降,这反映了教育方式对创造力的影响,即B项。
A项,幼年是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题干中没有体现。
C项,幼年听话的孩子长大之后可能缺乏创造力,并未体现创造力变化的原因是家长的呵斥,不是题干论述的重点。
D项,有些家长的态度严厉,但没有涉及态度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不是题干要表达的观点。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107题,2018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102题

5、【判断推理】婴儿期的记忆缺失现象,是指婴儿不能记住生命中最初的两年或三年里发生的事件,以往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婴儿这一时期不能形成持久的关于自身经验的表征,即没有相关的记忆的存在,因此无法利用早期记忆。但近来的研究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婴儿能够回忆较早的经验,并且在婴儿期内相隔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能回忆。因此,研究者认为并不是所有婴儿都存在记忆缺失的现象。
上述推论中隐含的假设是:

A:婴儿的短期记忆优于长期记忆

B:自身经验的表征和记忆密切相关

C:能够回忆相关经验意味着一定存在记忆

D:记忆缺失常常是由于难以提取记忆线索引起的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由“婴儿能够回忆较早的经验,并且在婴儿期内相隔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能回忆”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婴儿都存在记忆缺失的现象”。要使题干论证成立,需要在“回忆较早经验”和“存在记忆”之间建立联系,C项就表达了这层意思,是题干推论隐含的假设。其他三项都没有在论据和论点之间建立联系,不能确保题干结论必然成立。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判断推理】网络:网游:网瘾

A:矿山:采矿:矽肺

B:球场:球迷:暴力

C:会议:会谈:会务

D:车展:车模:车友

正确答案:A

解析:在网络上玩网游可能会引发网瘾。
A项,在矿山采矿可能会引发矽肺,与题干关系相同。(注:现矽肺的规范名称叫作硅沉着病。)
B项,在球场可能存在暴力的球迷,与题干关系不同。
C项,会议、会谈都需要会务,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车友在车展看车模,与题干关系不同。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1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0题,201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8题,201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82题

7、【判断推理】截止2011年年底某市常住人口1100万人,其中本地人口800万人,外来人口300万人。常住人口的男、女比例为1.03∶1。该市高校众多,教育水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超过20%。
根据以上陈述,一定可以推出的是:

A:本地本科及以上人口超过外来本科及以上人口

B:本地女性人口超过外来女性人口

C:本地男性人口超过外来女性人口

D:本地男性人口超过外来男性人口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细节信息:①本地人口800万人,外来人口300万人;②常住人口的男、女比例为1.03∶1;③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超过20%。
A项,题干只说明常住人口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数占比,未涉及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数中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的比例,无法推出。
B项,题干只能推出女性的常住人口数,未涉及本地女性和外来女性的比例,无法推出。
C项,①本地人口>外地人口,等价转换为:本地男性+本地女性>外地男性+外地女性;②男性>女性,等价转换为:本地男性+外地男性>本地女性+外地女性;综合可得:本地男性>外地女性,可以推出。
D项,题干只能推出常住人口中男性的人口数,未涉及本地男性和外来男性的比例,无法推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2题

8、【判断推理】某高校今年实行自主招生,经学校讨论决定,优先录取那些综合素质高的考生,而不是像绝大多数高校那样,根据考生笔试成绩的高低进行录取。
此高校的这个决定最应具备作为前提的选项是:

A:综合素质低的考生就不是好学生

B:每个考生的综合素质是不同的

C:有能够评判考生综合素质高低的可行方法

D:笔试成绩高的考生不一定是好学生

正确答案:C

解析:学校的决定为“优先录取那些综合素质高的考生”。
A项,高校的决定是优先录取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对于综合素质低的学生的情况并未提及,因此该项不是高校的决定应具备的前提。
B项,考生的综合素质不同与高校优先录取综合素质高的考生无关,因此该项不是高校的决定应具备的前提。
C项,指出有能够评判考生综合素质高的可行方法,是高校的决定成立的前提,否则如果综合素质的高低没有办法评判,那么学校的这一决定就行不通。
D项,高校的决定是优先录取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并未提及综合素质的高低与笔试成绩的高低之间是否有联系,因此该项不是高校的决定应具备的前提。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判断推理】“搭便车”是指一些人需要某种公共产品,但事先宣称自己并无需要,在别人付出代价取得后,他们就可不劳而获地享受成果。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搭便车”现象的是:

A:轮船公司不肯兴建灯塔

B:由政府出资安装路灯

C:一部分住户逃避缴纳小区道路维修费用

D:多人合租一辆汽车一同旅行

正确答案:D

解析:“搭便车”现象定义的关键信息:通过不劳而获满足对某种公共产品的需要。
A项,轮船公司本身是需要灯塔的,但却不肯兴建,试图在别人付出代价取得后,他们就不劳而获地享受成果,符合定义。
B项,人们是需要路灯这种公共产品的,政府出资安装后人们无需出钱就可享受成果,符合定义。
C项,小区住户都是需要小区道路这种公共产品的,但部分住户逃避缴纳维修费用,试图在别人付出代价取得后,他们就不劳而获地享受成果,符合定义。
D项,多人合租一辆汽车,汽车并不是公共产品,且人们没有不劳而获,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判断推理】稻草人谬误,是在辩论或讨论中,有意或无意地曲解对方的论点,针对曲解后的论点(替身稻草人)进行攻击,然后宣称已推翻对方论点的一种错误的论证方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稻草人谬误的是:

A:甲:“我认为人都是自私的。” 乙:“我不认为所有的人都是自私的,但我也不认为所有的人都不是自私的。”

B:甲:“我认为小孩不应该在大街上乱跑。” 乙:“把小孩关在家里,他们呼吸不到新鲜空气,岂不是更加愚蠢吗?”

C:甲:“为什么我最近脸上总是长痘痘?”乙:“因为你上火了。” 甲:“你怎么知道我上火?”乙:“因为你脸上总长痘痘。”

D:甲:“学习语言多听是最重要的,只要每天都听,过几个月自然就能听明白了。” 乙:“可是我天天在家听英语,已经听了好几年了,现在还是听不懂。”

正确答案:B

解析:稻草人谬误定义的关键信息:曲解对方论点,针对曲解后的论点进行攻击。
A项,甲提出“人都是自私的”,之后乙针对人与自私的话题进行论述,并未曲解甲的论点,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乙将甲的“小孩不应该在大街上乱跑”的论点曲解为“把小孩关在家里”,并对此进行攻击,符合定义,保留。
C项,甲先后提出2个问题,乙分别进行了回答,并未曲解甲的论点,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甲提出“学习语言多听是最重要的”,乙以自己每天听英语却还听不懂为例对其进行反驳,并未曲解甲的论点,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1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80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