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3384

发布时间:2023-12-28 3:20     浏览量:8

1、【言语理解】干部走进基层,在实践中增长________,是锻炼干部、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才学

B:才华

C:才干

D:才智

正确答案:C

解析:“才学”侧重于学问,“才华”指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艺方面),“才干”指办事的能力,“才智”侧重于智力。根据文段中的“干部”“实践”“锻炼”可知,“才干”填在此处最恰当。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1题

2、【言语理解】研究人员让志愿者在一个黑暗的屋子里长时间盯着屏幕上的一个小圆点,同时用红外照相机实时追踪志愿者的眼球运动和眨眼。志愿者每眨一次眼睛,小圆点就向右移动一厘米。志愿者事后表示并没有察觉到这细微的变化。经过大约30次眨眼,志愿者的视线适应了小圆点的同步移动,可以在眨眼之后自动偏向新的小圆点位移。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眨眼可以稳定视线

B:眼球活动受噪音等因素的影响,不会引起视线的不稳定

C:眨眼时眼球转动,眼球总能回到在眼睛重新睁开时的那个位置

D:大脑无法判断人们眨眼前后所见物体的差异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主要介绍了一个关于眨眼的实验过程。实验开始,志愿者眨眼次数少,视线不稳定,不能察觉小圆点的位置变化。实验后期,随着眨眼次数的增加,志愿者可以持续注视要看的物体。由此可知,眨眼可以稳定视线。A项表述与此相符。
B项“受噪音等因素的影响”无中生有。C项无中生有,文段并未提及眼球在眨眼前后的位置。D项“大脑无法判断”无法从文段推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

3、【言语理解】

①人们听音时,首先是要用耳朵去听而不是用仪器去测量,如何判断,依靠的就是人们的“音准感”

②这种音准有着精确的物理意义,音是由物体的震动产生的,每个乐音震动的频率就是它的物理属性

③另一种音准指的是人们对于音高的一种听力反应,严格来讲应该叫作“音准感”

④而在音乐中使用的音并不是随意产生的,是人们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挑选出来的

⑤我们通常所说的音准,一般有两种含义

⑥一种是音乐中的音高要遵循一定的规律,那就是音高的准确性,即音准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A:

⑤⑥④①③②

B:

①③②⑤⑥④

C:

①⑤⑥③②④

D:

⑤⑥②④③①

正确答案:D

解析:

观察6个句子,由“两种含义”“一种是”“另一种”可知,三句的前后顺序为⑤⑥③,排除B。③指出另一种音准叫“音准感”,①提到人们听音时依靠的就是“音准感”,两句话题一致,应紧密相连,且按照一般行文脉络,应先介绍事物的含义,再介绍它的作用、人们对它的运用等,因此①应是对③的进一步阐述,两句顺序应为③①,排除A、C。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6题,2021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6题,2021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9题,2021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8题,2021年广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3题,2021年宁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8题

4、【言语理解】我们从小就接受“无规矩不成方圆”的教育,明白世上任何事物皆有各自标准法度的道理。但总有人不守规则、________,个中道理值得深思。事实上,近年来有关漠视、违反、扭曲规则的事________,小到闯红灯、高铁霸座等。大到违规用权、官员腐败等。无不________着破坏规则导致的种种危害和风险。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自以为是 层出不穷 突显

B:随心所欲 比比皆是 显示

C:不以为然 大行其道 显露

D:各行其是 屡见不鲜 凸显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由空缺前的“、”可知,所填词语应与“不守规则”构成并列关系,表达非常随意之意。“自以为是”指认为自己的观点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他人意见,形容主观,不虚心,与文段中的不守规则的语境不符,排除A。“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多用来表示不同意或否定。文段并无不同意或否定之意,排除C。“随心所欲”指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各行其是”指按照各自认为对的去做,比喻各搞一套。二者均符合句意,保留。第三空,“显示”指明显地表示。“凸显”指清楚地显露。 “凸显”填入更能突出破坏规则行为的危害和风险,排除B。验证第二空,“屡见不鲜”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填入表示近年来有关漠视、违反、扭曲规则的事很常见,恰当。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8题

5、【言语理解】所谓“儒商”,主要是指那些以儒家思想作为自己经营理念和行为________的商人。这些商人在自己长期的商业实践中,把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同商品经济法则互补________,形成了一种具有东方特色的商业文化精神——儒商精神。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风范 整合

B:风度 结合

C:风习 融合

D:风致 统合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风习”指风俗习惯;“风致”指风味,风趣。二者填入句中均与“行为”搭配不当,排除C、D。
第二空,“整合”指通过整顿、协调重新组合,“结合”指人或事物间发生密切联系。二者相比,“整合”所表达的重新组合之意,与“互补”更对应。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34题,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4题

6、【言语理解】通过光谱研究,我们能够发现几亿光年以外的微量元素。观测范围已经很庞大了。因此,在我们可以观测的范围里,应该具备宇宙中最普遍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应该产生宇宙中最普遍的物质。当然,宇宙中肯定还存在一些特殊的环境和物质,但是这种环境一定不是普遍的,一定是非常稀有的。假如这样的环境不稀有,那么在地球的附近就一定能够观察到在这种环境下产生的特殊物质,而且,在这些特殊环境中产生的特殊物质,一定是不稳定的,存在时间极短或者存在条件极其苛刻。假如这样的物质是稳定的,在100多亿年的宇宙历史中,他们一定会在整个宇宙中弥散开,从而被我们观测到。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特殊的环境是发现新元素的重要线索

B:宇宙中未发现的元素不稳定且不会很多

C:不断扩大观测范围是发现新元素的重要手段

D:光谱研究的局限性使得新元素的发现陷入瓶颈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主要说明了宇宙中肯定还存在一些非常稀有的特殊环境和物质,而且在这些特殊环境中产生的特殊物质一定是不稳定的。由此可知,B项概括最恰当。A项不是文段说明的重点,C、D两项与原文不相符。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下列句子中没有歧义的一项是:

A:4月2日和3日的下午,学校组织同学们进行了拔河比赛,我们班以绝对的优势取得了第一名。

B:奶奶已经走了,但那番语重心长的话却久久在我的心头回响。

C:老师希望这本书能对学生有所帮助。

D:老师让几个班委会的干部组织好明天的班会活动。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中“下午”存在歧义,可以理解为4月2日一整天和4月3日下午,也可以理解为2日和3日的两个下午。B项中“走了”存在歧义,可理解为奶奶暂时离开了,或者奶奶已经去世了。D项“几个”存在歧义,可以理解为其修饰“班委会”也可以理解为其修饰“班委会的干部”。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中国地理学研究在指向当前紧迫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同时,对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等学科基础的研究却出现了被________的趋势。对地理学整体发展方向的关注较为薄弱,在一定程度上还________了整个科学发展的大趋势,高新观测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仍然不够普及。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削弱 阻碍

B:减弱 隔断

C:消减 延缓

D:减少 延宕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消减”“减少”一般用来表示数量的减少,文段说的是学科基础的研究变得薄弱,不是在说具体数量,排除C、D。
第二空,“隔断”指把一个结构的一部分同另一部分分开,与“大趋势”不搭配,排除B。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当家中有人做客时,自己的孩子坐在凳子上,一边看动画片一边乱动,结果不小心从凳子上摔了下去,然后哇哇大哭。这时,许多父母会斥责孩子:“看个动画片都不老实,自己把自己摔了还有脸哭?”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样的批评很可能只是父母在发泄自己内心的愤怒,对孩子的教育意义微乎其微,甚至适得其反:摔倒的孩子正处于伤心中,无法领会父母批评背后的“深意”,只能听到父母的呵斥,因而可能会哭得更厉害。事实上,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式关系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当众批评孩子会影响孩子自尊心的形成及发展。一味地打骂、呵斥不仅会使孩子感到在外人面前“丢了人”,还会使孩子形成“某件坏事的出现是自己活该”的消极思维。
对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

A:“堂前教子”可能适得其反

B:当众批评孩子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C:父母教育孩子时,如果自己内心很愤怒,则教育意义不大

D:家里有客人时,最好不要斥责孩子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以家中有客人时孩子从凳子上摔下去大哭,父母呵斥孩子的例子,引出对父母当众批评孩子这一行为危害的探讨。B项的“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只是当众批评孩子危害的一方面表现,概括不全面;C项脱离了当众批评孩子这一话题;D项“家里有客人”只是文段举的“当众批评孩子”的一种情况。A项的“堂前教子”是对“当众批评孩子”的同义转述。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9题

10、【言语理解】①这价钱哪儿贵呀?这可是________的黄金。
②看着乡亲们干劲________地重建家园,县长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③你放心,本店的商品,分量________,童叟无欺。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十足 十足 实足

B:实足 十足 十足

C:十足 实足 十足

D:实足 实足 实足

正确答案:A

解析:“十足”含有两层意思:(1)成分纯,如“十足的黄金”;(2)达到充足的程度或完全的地步。如“十足的势利小人”。“实足”指确实足数的,如“分量实足”“实足年龄”“实足200人”。由此可知, ①、②句应填“十足”、③句填“实足”。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2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