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3379

发布时间:2023-12-27 16:33     浏览量:8

1、【言语理解】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些规律逐渐显现出来,认识不到的话则会误导舆论和政策。劳动经济学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越高,特别是接受过大学本科以上教育之后,求职者实现与劳动力市场的匹配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因此,单纯的大学毕业几个月之后的就业率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可靠性不高

B:目前有关大学生就业难的舆论有待商榷

C:大学毕业生找到合适工作需要一定时间

D:求职时间长短与工作匹配程度成正比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如果认识不到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些规律,就会误导舆论和政策,接着说明受教育程度越高,求职者实现与劳动力市场的匹配所需的时间就越长,因此单纯的大学毕业几个月后的就业率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由此可知,文段意在说明的是目前有关大学生就业难的舆论有待商榷。A项“可靠性”表述太笼统,C项并非文段主旨所在,D项本身表述错误。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7题

2、【言语理解】每当事件发生,人们总有在第一时间获知真相的冲动。如果权威信息无法及时占领舆论的制高点,就容易给小道消息提供空间。一旦人们关于事件的印象固化,官方再怎么表态,都会被“有色眼镜”推敲,再怎么依法处置相关人员,重新赢得社会信任也是一件很难的事。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一旦人们先入为主,官方很难改变人们的态度

B:小道消息往往会夸大或歪曲事件的真实情况

C:权威消息通常无法及时占领舆论的制高点

D:官方应在第一时间发布事件的权威信息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如果权威信息无法及时占领舆论的至高点,就容易给小道消息提供空间,然后强调了由此造成的严重后果——一旦人们关于事件的印象固化,官方将很难赢得社会信任。由此可知,文段意在说明官方应在事件发生后及时发布权威信息,以正视听。D项与此相符。
A项是官方要及时发布信息的原因;B项小道消息的特点文段未涉及;C项“通常无法及时占领”无法推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45.1967年,Banuch Blumberg博士发现了乙肝病毒 HBV DNA ,并因此获得1976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自病毒发现伊始,人类就开始了与乙肝病毒的拉锯战。1986年,首个干扰素问世,打响了乙肝抗病毒治疗的第一枪;1999年,首个抗击乙肝病毒的核苷类治疗药物拉米夫定上市;2005年,阿德福韦上市;2006年,恩替卡韦上市……至今人类已经拥有了多个抗击乙肝病毒的治疗武器。
乙肝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其变异率比其他DNA病毒高10倍左右。减少病毒发生耐药变异,关键是快速强效地降低乙肝病人体内的病毒载量,同时还需要考虑病毒对药物耐药所需的基因变异位点的数目。研究表明,在高病毒载量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中,与阿德福韦相比,恩替卡韦的降病毒能力更快更强。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或替比夫定只需要1个乙肝病毒DNA位点变异就可对它们产生耐药;而恩替卡韦则需要乙肝病毒DNA上同时有3个位点发生变异,这就好比提高了病毒耐药的门槛,从而降低了病毒对药物耐药的发生率。
下列选项与上文所述内容不相符的是:

A:乙肝耐药变异发生率与乙肝病毒载量的高低成正比

B:乙肝耐药变异发生率与乙肝病毒产生耐药所需基因变异位点的数目成反比

C:初治时应选择强效降病毒、高耐药的药物效果好

D:初治时应选择强效降病毒、低耐药的药物效果好

正确答案:C

解析:观察选项可知,C、D两项是一对矛盾选项,必然有一项是错误的,由“恩替卡韦则需要乙肝病毒DNA上同时有3个位点发生变异,这就好比提高了病毒耐药的门槛,从而降低了病毒对药物耐药的发生率”可知,初治时应选择强效降病毒、低耐药的药物效果好。因此,本题答案为C。对于备选项具有明显矛盾特征的题目,可先从选项特征入手排除无关项,从而提高解题效率。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19.十多年来,香港与中国内地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交流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香港的四大基础竞争力是:由独立司法机构支撑的      的法律机制,      的贸易环境,廉明的政府,信息的自由交流。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完备 优秀

B:完善 优越

C:完好 充分

D:完足 良好

正确答案:B

解析:“优秀”和“充分”都与“环境”不搭配,结合前文的“四大基础竞争力”,可知“优越”比“良好”更能体现竞争力,所以第二空选“优越”更合适。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导致眼前相声难出精品的核心问题,是艺术观念和审美把握的错位,一些表演仅仅________在逗笑娱乐的浅表层面,缺乏相声应有的审美智慧和________的思想力量。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停留 振聋发聩

B:流连 鞭辟入里

C:徘徊 发人深省

D:局限 义正词严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此处表达的是一些相声表演不够深刻的局限性。“流连”指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徘徊”指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疑不决。二者填入均不恰当,排除B、C。第二空,“义正词严”指道理正当,措辞严肃。不能描述“思想力量”,排除D。“振聋发聩”意为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用来描述相声的“思想力量”恰当。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边远地区)第40题

6、【言语理解】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形成于赤道地区的温暖水域。当暖湿空气开始上升的时候,会产生一个低压区,进而吸引周围更多的暖湿空气。而且气团在上升过程中开始旋转,温度开始下降,冷凝生成云团,释放出热量,进一步加快上升运动。在这种正反馈机理的促进下,气旋不断加强,最终形成威力巨大的台风。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台风的:

A:形成原理

B:地理位置

C:反馈机制

D:巨大影响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引出了台风的概念,然后详细介绍了台风形成的过程,末句“最终形成威力巨大的台风”总结全文,故文段主要介绍的是台风的形成原理,A项正确。
B项“地理位置”对应于首句的“形成于赤道地区的温暖水域”,为引出话题内容,非文段重点,排除。C项“反馈机制”仅是台风形成原理的一个方面,文段末句落脚在“最终形成威力巨大的台风”上,排除。D项“巨大影响”文段未提及,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4题

7、【言语理解】不管受到多大的压力和打击,绝大多数人的精神状况都能在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这种恢复能力从何而来,科学家揭开了其中的奥秘,人脑中有一个精妙的平衡机制,当我们的情绪太过激动时,这种机制就会触发神经化学反应,使情绪回落到平衡点上。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

A:绝大多数人能正确面对压力和打击

B:人脑情绪的调节过程十分缓慢

C:人脑具有保持情绪平衡的机制

D:神经化学反应是人脑的一种生理活动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先提出不管受到多大的压力和打击,绝大多数人都有一种经过一段时间后精神状况恢复正常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从何而来?接着以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解释是因为人脑中有一个调整情绪的平衡机制。故文段意在告诉我们的是人脑中有一个调整情绪的平衡机制,C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A、B、D三项均不是文段论述的内容,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我国古代对于公文的保密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据史书记载,太史令将“图法”(即国家的重要典志、档案)“宫藏”;商朝时,设立了守藏史这一官职,专门负责保管政府公务文书和典册;周朝继承了商朝的传统,将文书正本收藏于天府——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中央档案机构。到了秦朝时,在文书上玺印封缄,在传递过程中使用“封泥”已是普遍的一种做法。到了东汉时期,办公文件保密用的“封泥”竟然成为把守关隘的比喻词。《后汉书·隗嚣传》记载:“(王)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说明守关如封泥,应小心翼翼,不得有一丝疏漏。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

A:历代公文的保密方法

B:“封泥”一词的演变过程

C:档案储存方法的演变

D:史书对文书保存方法的记载

正确答案:A

解析:分析可知,文段是并列结构,介绍了“夏朝”“商朝”“周朝”“秦朝”“东汉”各个时期具体讲述了历代公文如何进行保密。因此文段主要介绍的是历代公文的保密方法,即A。
B项“泥封”只是保密方法的一种,是文段部分内容。C项“档案储存方法”、D项“史书对文书保存方法的记载”均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29题,2016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0题,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类)第60题,2016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6题,2016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66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6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51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1题,2016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2016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0题,2016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9题,2016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0题,2016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2016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招警类)第56题,2016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0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56题,2016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0题,2016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5题,2016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0题,2016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6题,2016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1题,2016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5题,2016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7题

9、【言语理解】对于爱因斯坦,除了他的相对论之外,他对于科学相关的哲学思考,对诸多社会、政治、文化问题的关注和精辟的言论,有时却在传统只注意传播具体科学知识的科普中缺席了。这不能说不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为恰当的是:

A:人们对科学家的了解不足

B:爱因斯坦的哲学理论更值得关注

C:科普所宣传的科学知识应更为广泛

D:真正的科学家研究兴趣是极为广博的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说的是传统只注意传播具体的科学知识,而对于爱因斯坦与科学相关的哲学思考、对社会、政治、文化问题的精辟言论较少关注,言下之意即科普宣传不能只关注具体科学知识的宣传,还应关注更广泛的领域。C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A项不是论述的重点。B项,爱因斯坦只是举例,且“更值得关注”说法有误。D项说法无法从文段得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

10、【言语理解】新闻是客观的报道,评论是主观的判断,评论要想摆脱主观臆断而尽可能保持客观理性,必须以新闻事实为基础,而不是依靠自己的想像。这决定了评论永远只能跟在新闻的后面,根据新闻事实,做出相应的评论和价值判断,而不能跑在新闻的前面,不能做出超越新闻事实的判断,不能根据碎片化的想像拼凑出一个事实,然后大加挞伐。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评论是新闻报道的延伸

B:评论源于新闻却高于新闻

C:评论是对新闻事实的提炼与升华

D:评论虽有主观性但仍须基于新闻事实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围绕新闻与评论的关系展开。由“评论是主观的判断”可知,评论具有主观性;由“必须以新闻事实为基础”“只能跟在新闻的后面”等表述可知,评论应以新闻为基础。综合可知,文段意在表明评论有主观性,须要以新闻事实为基础。D项表述正确。由“评论只能跟在新闻的后面”可知B项表述错误。A、C两项均未体现评论以新闻为基础,排除。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60题,201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60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