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3368

发布时间:2023-12-26 10:13     浏览量:8

1、【言语理解】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罗伯特·海尔曾经做过实验,发现喜欢虐待、生性残忍的人在辨识富有情感意涵的词汇与一般词汇时,脑波无明显差异,而普通人的脑波则表现出不同。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前者负责辨识字的语言皮质以及负责赋予字义的边缘系统的连接出了问题。正因如此,他们的情感较常人淡薄,在面对痛苦时不会引发焦虑,甚至对于恐惧没有感受。犯罪心理学研究表明,那些暴力犯罪者通常是这种缺乏同理心的人,他们无法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或同情别人,亦很难受到良心谴责。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A:喜欢虐待、生性残忍的人没有同理心

B:普通人与暴力犯罪者的脑波有所不同

C:暴力犯罪者在辨识文字时往往存在困难

D:难以受到良心谴责是缺乏同理心者的特征之一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文段说的是暴力犯罪者缺乏同理心,不能等同于“喜欢虐待,生性残忍的人没有同理心”,排除A。、
B项偷换概念,并非普通人与暴力犯罪者脑波不同,而是他们在辨识富有情感意涵的词汇和一般词汇时,二者脑波表现出不同。
C项表述错误,暴力犯罪者在辨识文字时并不存在困难,而是在辨识富有情感意涵的词汇和一般词汇时脑波无明显差异。
D项可由末句得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2015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8题

2、【言语理解】做学问首先是有一说一,实事求是,尊重原始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在诚实做研究的前提下,对具体实验结果的分析、理解有________甚至错误是很常见的,这是科学发展的正常过程。可以说,许多学术论文的分析、结论和讨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________,越是________的科学研究,越容易出现错误理解和错误结论。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争论 错误 严谨

B:异议 弱点 复杂

C:偏差 瑕疵 前沿

D:意见 局限 真实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由“甚至错误”可知,此处所填词语须与“错误”构成递进关系,即与“错误”意思相近,但语义程度稍浅。四个选项中只有“偏差”符合要求。
第二空,“弱点”一般用来形容人或物,不适合用来形容“学术论文的分析、结论和讨论”,排除B。
第三空,“越是严谨的科学研究,越容易出现错误理解和错误结论”不合逻辑,排除A。“科学研究”没有真实不真实之说,排除D。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

3、【言语理解】专家们认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必须________,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变革

B:改变

C:改革

D:变动

正确答案:C

解析:由“必须”可知,“教学方式”发生变化势在必行,“改变”“变动”程度较轻,排除B、D。“变革”指改变事物的本质(多指社会制度而言),侧重全部改变。“改革”指改掉旧的、不合理的部分,使之更合理完善,侧重改变不好的部分。由常识可知,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合理之处,无须全部改变,排除A。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类)第36题

4、【言语理解】好几次听见电台主持人问节目参与者“你叫什么”,我很反感。如果对方是一个小孩,回答说“我叫毛毛”,或者“我是珍珍”,那倒也显得有些亲切。但对方是一位有名有姓的成年人,这种问法就显得太粗鲁。我国的语汇是很丰富的,传统的“请问尊姓大名?”“台甫是?”或白话一些,“请问您的姓名?”这不是迂腐而是应有的文明礼貌。我们应把警察审问罪犯时的第一句话:“你叫什么?”和日常交往的语句区别开来。
根据本文,问人姓名时应该考虑对方的:

A:性别

B:职业

C:年龄

D:态度

正确答案:C

解析:从文中“如果对方是一个小孩……那倒也显得有些亲切”、“但对方是一位有名有姓的成年人,这种问法就显得太粗鲁”可知答案为C。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①作为一名诗歌爱好者,我觉得《悲伤与理智》的核心,也是最有价值的部分,是三篇细品原作的散文,慢条斯理,________,小溪般缓缓流淌中裸露出底下光滑坚硬的卵石。
②《琅琊榜》作为一部宫廷剧,在礼仪动作方面________地追求完美。他们规范演员的举止动作,给每一个需要使用仪式的场面进行流程制定,见面行礼、叩头请安、祭祀跪拜等都有不同标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疾不徐 精雕细刻

B:不温不火 不遗余力

C:信手拈来 全心全意

D:娓娓道来 全力以赴

正确答案:B

解析:①句,“信手拈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娓娓道来”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这两个词语的主语通常为“人”,不能是“散文”,排除C、D。
②句,“精雕细刻”指精心雕琢,细致刻画,形容做事认真细致;“不遗余力”指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此处描述《琅琊榜》在礼仪动作方面的考究,用“精雕细刻”形容不恰当,“不遗余力”填入恰能突出《琅琊榜》对细节的重视。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物品的预设用途为用户提供了该如何操作的线索,比如平板是用来推的,旋钮是用来转的。如果物品的预设用途在设计中得到________体现,用户一看便知如何操作,无须借助任何的图解、标志和说明。如果简单物品也需要用图解、标志和说明书来________操作方法,这个设计就是________的。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全面 呈现 粗糙

B:有效 指导 落伍

C:充分 解释 失败

D:合理 演示 笨拙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由“一看便知”“无须借助任何的图解、标志和说明”可知,填入词语应表体现很彻底之意。“合理”指合乎道理或事理,与题意无关,排除D。“有效”指能实现预期的目的,有效果;“全面”指完整周密,兼顾各方面的;“充分”指足够。A、B、C三项填入均可。
第二空,“指导”可与“操作”搭配,与“操作方法”搭配不当,排除B。
第三空,“粗糙”侧重于不精致。对于简单物品也需要解释操作方法的设计,用“粗糙”描述程度过轻,“失败”更能表达其根本缺陷,排除A。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34题,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34题

7、【言语理解】如今社会上“厌读”的情绪严重。由于不读书,导致一些人走上邪路。读者不爱读固然有读者自身的问题。我们作者是不是也该_______:为什么读者不爱读?是读者不赞成作者的观点吗?未必!既然赞成作者的观点就该同声相应,可读者为什么不来“应”呢?这就告诉我们:作者有个文风问题。再想一想:为什么别人的文章读者_______,奔走相告,而我们的文章读者却_______呢?这只能说明我们的文风确有问题。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扪心自问 爱不释手 不足挂齿

B:自我反省 奉为至宝 嗤之以鼻

C:反躬自问 手不释卷 不屑一顾

D:不耻下问 爱不忍释 鄙夷不屑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所在句子意思是读者不爱读书,除了读者本身的问题,作者也要自我反省。第一空应表达自我反省之意。“扪心自问”指用手抚摸着胸口向自己发问,表示自我反省。“反躬自问”指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不耻下问”意为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结合文段,“不耻下问”不符合语境,排除D。由“而”可知,第三空词语与“奔走相告”相反,应填入表“不愿意看”的词语。“不足挂齿”指不值得一提;“嗤之以鼻”表冷笑,轻蔑;“不屑一顾”指不值得看。显然“不屑一顾”用在此处更合适,排除A、B。代入C项验证第二空,“手不释卷”意思是书本不离手,用来表达读者喜欢别人的文章,恰当。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9题

8、【言语理解】20世纪30年代,一个英国学者曾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预测,世界范围内将发生严重的铜资源短缺。现在的情况是,美国地质调查局在地质勘探后推算,地球地表的铜资源储量至少可达30亿吨,可供人类使用18.5万年。随着人类勘探技术的提高,这个数字在未来还有可能继续攀升。
这段文字最适合的标题是:

A:不断改正错误科技才能进步

B:地球铜资源远未枯竭

C:铜资源短缺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D:权威学者也会犯大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主要讲的是以前有学者认为世界范围内将发生严重的铜资源短缺,但是现在的研究发现,地表的铜资源不仅不短缺,而且还非常丰富。由此可见,地球的铜资源远未枯竭。A项,文段没有涉及改正错误与科技进步的关系,排除;C项,文段说的是目前不存在铜资源短缺问题,而非短缺问题得到了解决,排除;D项“权威学者”在文中没有体现,文段说的是“一个英国学者”,排除。B项准确地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适合做文段的标题。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

9、【言语理解】先秦儒家的“人情—秩序”理论一方面确实存在压抑人性、压抑情感的消极因素;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否认其正面价值,它是站在治世的高度探寻人生修养之艺术,将个体性情自由与群体政治需要融为一体,把情感发动与秩序建构统一起来,为治世之道开出了一剂良方。先秦儒家的这种治世理论对于当下的和谐社会建设不无有益的启示。如今,我们在强调个性自由的同时,也应当为这种自由设定一个边界:社会和谐。唯有如此,个体真性情的发动才能具有合理性与正当性,个体与社会才能达成统一,而这正是和谐社会建立的根基。
这段文字主要是说明先秦儒家“人情—秩序”理论的:

A:时代特征

B:现实意义

C:独特价值

D:深远影响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先秦儒家“人情—秩序”理论所包含的消极和积极两方面的价值,然后以“先秦儒家的这种治世理论对于当下的和谐社会建设不无有益的启示”引出这一理论对如今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意义。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1题

10、【言语理解】天然食品中也存在少量的反式脂肪酸,所以零摄入________是无法做到的。不过营养专家表示,________使用的反式脂肪酸肯定是会________退出历史舞台的,将会在食品工艺当中被淘汰、消亡。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定 故意 有序

B:应该 人为 迅速

C:可能 主动 逐渐

D:恐怕 固然 尽快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三空,由“淘汰、消亡”可知,反式脂肪酸退出历史舞台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下子就退出。由此排除B、D两项的“迅速”“尽快”。
第一空,“一定”填入过于绝对,排除A。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48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