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3360

发布时间:2023-12-25 10:57     浏览量:8

1、【言语理解】各国在对外交往中常常会形成一套相对________的话语体系,特别是拥有自己的核心话语。对外话语不仅体现一国的外交政策,更________了一国对外沟通的基本态度和价值。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灵活 承载

B:独立 说明

C:固定 代表

D:集中 体现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对应后文的“体现一国的外交政策……一国对外沟通的基本态度和价值”,外交政策、基本态度和价值都具有相对稳定性,相应的,话语体系也不应过于灵活,“固定”填入更能体现出外交话语体系的严肃性。
验证第二空,此处所填词语应与“体现”意思相近,表达对外话语与一国对外沟通的基本态度和价值之间的现象和本质的关系。“代表”填入符合句意。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24题,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25题

2、【言语理解】灾害按照其成因可以划分为由自然现象引起的灾害和由社会现象引起的灾害,在自然现象导致的灾害不存在预见可能性以及社会现象导致的灾害不存在损害避免可能性的场合下,二者均可以被认为属于不可抗力;在自然现象导致的灾害存在预见可能性以及社会现象导致的灾害存在损害避免可能性的场合下,则公共设施的管理者或者其他行政主体都应具有履行相应职权的义务,此时不可抗力就不能成为违法阻却事由。简言之,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灾害不能理所当然被认为属于不可抗力

B:不可抗力其实存在着预见的可能性

C:事后追责必须严格区分灾害的形成是否不可避免

D:管理者应该尽力避免和防止灾害的形成

正确答案:A

解析:由“简言之”可知,空缺处所填句子是对前文的总结概括。前文论述了两种情况:不能预见、不能避免的灾害是不可抗力,属于违法阻却事由;可能预见、可能避免的灾害不属于不可抗力,不属于违法阻却事由。归纳可得出,并非所有灾害都属于不可抗力的结论,A项填入恰当。
B项,与前文相悖,不存在预见可能性的才是不可抗力,排除。
C项,只提到“不可避免”,未提到“不可预见”,对前文概括不准确。排除。
D项,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和避免的,本身表述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6题,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30题

3、【言语理解】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其本身即是不断变革的产物,它同样________和促使我们,不断创新,去开创新的局面。也只有这样,我们自身传统才能被不断地________,我们才能在全球化背景下重新塑造出自己新的形象,向世界展示中华审美________。
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责成 激活 风范

B:责令 激发 境界

C:推动 催化 格调

D:触动 催生 特质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四个词语填入均符合句意,较难排除,可选择从第二空入手。
第二空,“激发”指刺激使奋发,常与“斗志”“积极性”等搭配。不能与“传统”搭配,排除B。“催化”指促使化学反应的速率发生改变,侧重于加快进程;“催生”指因为某些原因,被迫形成当前状态;“激活”指刺激某事物,使其活跃起来。句意表达的是使传统不断活跃焕发出新的生机,用“激活”最恰当,排除B、C、D。
第三空,“展示审美风范”搭配恰当。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39题

4、【言语理解】在环境保护的宣传中,“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提醒了人们注意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下列4句中,与这句口号的提出者想法最相近一句是:

A:宇宙中其他的星球都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B:宇宙中即使有其他的星球适宜人类居住,人类也无法迁往那个星球

C:如果地球被污染,人类将束手无策

D:人类不可能找到比地球更适宜自己居住的星球了

正确答案:D

解析:“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表明不管宇宙中其他的星球状况如何,就最适于人类居住而言,都无法和地球相比,因为人类就是在地球上产生的,而这正是D项所表达的意思。“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并没有断言其他星球是否有生命存在,所以A项错误。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一个国家的发展应该致力于将经济发展的蛋糕做大,在此基础上,注重公平的分配。对区域经济发展来说,应牢牢建立比较优势的概念。不同的地方在自然地理条件上有巨大的差异。即便是两个自然条件完全相同,地理上相邻的省份或城市,最佳的发展模式也不是大家发展同样的生产结构,而是应该各自有分工。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重在强调:

A:不同地理条件的区域发展模式应当有所不同

B:地理相邻的两个城市也应该有各自不同特色

C: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应与当地比较优势相吻合

D:最佳发展模式并不适合所有地理条件的区域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前两句由国家的发展引到区域经济的发展上来,强调区域经济的发展应建立比较优势的概念;后文对这一观点进行了具体说明,即通过自然条件不同、自然条件相同两种情况具体说明了各地应各有分工,不能发展同样的生产结构。故文段主要说的是区域经济的发展应建立比较优势的概念,C项表述与此相符。
A、B两项分别对应最后两句的两种情况,是对观点的具体分析,不是论述重点,排除。
D项对应文段的最后一句,是对文段论述观点的说明,不是观点句,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A类)-考友回忆版第27题

6、【言语理解】家庭文明建设以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根本,以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为载体,以注重________、注重________、注重________为着力点,唤醒广大家庭崇德向善的道义自觉。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家风 家教 家庭

B:家庭 家风 家教

C:家庭 家教 家风

D:家风 家庭 家教

正确答案:C

解析:分析可知,空缺处所填的三个词语的逻辑关系:首先要树立注重家庭的意识,然后才能做好言传身教,而在此基础上,良好的家风才能形成。即家教是良好家风形成的前提,选项中符合“家教”与“家风”这一顺序的只有C。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单考区)第7题

7、【言语理解】职业技术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各种产业培养动力。学生接受完职业技术教育后就直接进入劳动队伍,因此职业技术教育和市场经济有直接关系,它应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需要调剂专业设置、课程计划和培养方式等。当然,也有诸如师范、卫生、艺术、体育等与市场经济没有直接联系的专业,它们应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仅仅根据市场的需要来规划和发展。
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市场经济规律决定着职业技术教育

B: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首先应强调社会需求

C:师范、卫生、体育、艺术等个别专业与市场经济没有联系

D: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多数专业应根据市场的需求而调整、发展

正确答案:D

解析:文中“职业技术教育和市场经济有直接关系”并不能说明“市场经济规律决定着职业技术教育”,排除A项;B项的观点文中并没有提到,故排除B项;C项文中说的是“没有直接联系”,而不是“没有联系”,排除C。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现在新疆摘棉花都已经请不到人,人都跑到外地去了,这么大面积的棉花田怎么办?美国摘棉花靠的全是机械,以色列摘西红柿也全是________,但我们的农业基本上都靠人。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智能化

B:自动化

C:机械化

D:无人化

正确答案:D

解析:由“美国摘棉花靠的全是机械”“但我们的农业基本上都靠人”可知,以色列摘西红柿也主要依靠机械,不需要人参与。“机械化”与前句重复,“无人化”最符合句意。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9月)第29题,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9月)第27题,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4月)第29题,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4月)第27题

9、【言语理解】

生物大分子药物(如蛋白质或核酸药物)的分子量非常大,很难进入细胞里面发挥作用。然而令人惊奇的是,病毒尺寸远远大于蛋白质,却可以轻而易举地进入细胞内,它是利用什么“秘密武器”呢?科学家在研究HIV时,发现病毒表面有一段氨基酸序列在入侵细胞时起着关键作用,于是他们把这段有用的序列克隆出来,发现只要连接上这段多肽序列,无论是生物大分子还是几百纳米大小的颗粒,都能畅通无阻地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于是科学家将这种神奇的多肽称为穿膜肽。

接下来作者最有可能讲述的是:

A:

穿膜肽技术的特征

B:

穿膜肽技术的概念

C:

穿膜肽的具体应用

D:

穿膜肽存在的缺陷

正确答案:C

解析:

文段首先提出“病毒尺寸远远大于蛋白质,却可以轻而易举地进入细胞内,它是利用什么‘秘密武器’呢”之问,后文给出答案——利用神奇的穿膜肽。依照话题一致原则,下文应延续末句话题,具体论述穿膜肽应用中的神奇之处,C项的“具体应用”与此相符。

A、B两项在文段末句有提及,属于本文内容,排除。

D项,按照正常的叙述逻辑,应先介绍优点再说明缺陷,其应在C项之后论述,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5题,2021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5题,2021年广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2题,2021年宁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7题

10、【言语理解】人均GDP越高的国家,其交通就越安全。然而,人均GDP水平相当的国家,其交通危险性的级别也可能不同。一个最惊人的例子就是比利时和荷兰。两国的人均GDP相同,两国为邻国,甚至共用一种语言,但在比利时驾车更危险。答案是:腐败程度。根据反腐败组织“透明国际”公布的指数,2006年荷兰的透明指数位列第9,比利时位列第20。
由此推断,作者接下来要讲的是:

A:经济发展水平与交通安全的关系

B:国家清廉指数和交通安全的关系

C:比利时和荷兰两国交通状况的比较

D:交通安全状况的各种影响因素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人均GDP越高的国家,其交通就越安全”,接着以“然而”作转折提出自己的观点,“人均GDP水平相当的国家,其交通危险性的级别也可能不同”,究其原因,是“腐败程度”不同,并以比利时和荷兰两国为例进行佐证。由此可见,作者接下来要讲的应是国家清廉指数与交通安全的关系。只有B项提到了这一观点,当选。
A、C两项文段已经谈论,接下来不可能再具体阐述。D项为无关项。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