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3317

发布时间:2023-12-20 15:57     浏览量:25

1、【判断推理】纪念:忘却

A:创业:就业

B:传播:引导

C:挖掘:埋没

D:救援:灾难

正确答案:C

解析:纪念和忘却互为反义词。
A项,创业是就业的一种形式,两者不是反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传播和引导不是反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挖掘和埋没互为反义词,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发生灾难需要救援,两者不是反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79题

2、【判断推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有关报告中强调:在解决未来温室气体减排和气候变化的问题上,技术进步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其作用超过其他所有驱动因素之和。技术进步对改进能源消费方式、提高能源效率、减轻环境压力、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将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下列各项为上述论断的前提假设的是:

A: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进步未来是可能实现的

B: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

C:未来气候变化问题终究是可以解决的

D:各国政府都有自觉减排的意识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观点是技术进步对解决温室效应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A项,指出技术进步在未来是可能实现的,如果技术进步不可实现,则题干结论将失去意义,因此该项是题干论断的前提假设。
B项,指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将越来越严重,但无法说明技术进步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题干结论不能必然成立,因此该项不是题干论断的前提假设。
C项,指出未来气候变化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但无法说明技术进步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题干结论不能必然成立,因此该项不是题干论断的前提假设。
D项,指出各国政府都有自觉减排的意识,但无法说明技术进步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题干结论不能必然成立,因此该项不是题干论断的前提假设。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5题

3、【判断推理】浅阅读,是指一种不需要思考而采取跳跃式阅读的阅读方法,它所追求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的愉悦。
下列选项中,属于浅阅读的是:

A:为了完成硕士论文,王博到图书馆查阅期刊

B:为了编制合理的出行计划,刘宇阅读了大量的旅游攻略

C:豫南是球迷,世界杯期间他每天干的第一件事就是阅读报纸上的体育新闻

D:路亚每天研究网上的足彩信息

正确答案:C

解析:浅阅读定义的关键信息:不需要思考而采取跳跃式阅读。
A项,为完成论文而去查阅期刊,是需要思考的,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B项,刘宇阅读旅游攻略时也需要思考,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C项,豫南阅读时并不需要思考并且报纸内容的跳跃性很强,符合定义关键信息。
D项,路亚研究足彩信息时也需要思考,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判断推理】隐性饥饿是指机体由于营养不平衡或者缺乏某种维生素及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同时又存在其他营养成分过度摄入,从而产生隐蔽性营养需求的饥饿症状。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隐性饥饿的是:

A:陈大爷下定决心节食,以青菜和苹果代替主食,不沾油荤,最后因饥饿难耐晕倒在地

B:小白为了健美,坚持每日六餐,每餐分量很少,分别含有主食、蔬果、蛋奶等,但高强度的健身训练还是使他浑身酸痛、疲惫不堪

C:小李喜欢高盐、高糖分、高热量的垃圾食品,对医生的劝说无动于衷,在数年后的体检中发现自己存在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问题

D:王大爷因为肠胃虚弱,以清粥热汤作为主要饮食养生,不常吃大鱼大肉和生冷瓜果,后来因饮食缺少蛋白质和维生素而导致记忆力减退

正确答案:D

解析:隐性饥饿的定义要点:①机体由于营养不平衡或者缺乏某种维生素及人体必需的矿物质;②存在其他营养成分过度摄入。
A项,陈大爷晕倒在地是因为以青菜和苹果代替主食,不沾油荤,从而饥饿难耐,未体现出营养过度摄入,不符合要点②。
B项,小白浑身酸痛、疲惫不堪是因为高强度的健身训练,未体现出营养过度摄入,不符合要点②。
C项,小李存在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问题,是因为喜欢高盐、高糖分、高热量的垃圾食品,但没有体现其营养不平衡或缺乏维生素或必需矿物质,不符合要点①。
D项,王大爷因饮食缺少蛋白质和维生素导致记忆力减退,说明其机体营养不平衡且缺乏必需矿物质,记忆力减退属于隐蔽性饥饿症状,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6题,2017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6题,2017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1题,2017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1题,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6题,2017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6题,2017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6题

5、【判断推理】公平世界谬误是指人们倾向于认为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公平的,一个人获得成就,是因为他肯定做对了什么,所以这份成就是他应得的;一个人遭遇不幸,他自己也有责任,甚至是咎由自取。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没有反映公平世界谬误的是:

A: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B: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C: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D: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正确答案:B

解析:公平世界谬误定义的关键信息:获得的成就、遭遇的不幸都是有原因的,即成就是他应得的,不幸也有他自己的责任。
A项,意思是付出一分劳动就会得到一分收益,即获得的成就是他应得的,符合定义。
B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即虽然努力了但也不一定成功,不符合定义。
C项,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到惩罚,符合定义。
D项,意思是可怜的人肯定做了可恨的事情,即遭遇的不幸也有他自己的责任,甚至是咎由自取,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90题,2019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85题

6、【判断推理】定义:
①自我意识: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包括对自己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的认识与评价。
②原意识:指由动物(特指猿群)进化而来的适合人类个体生存的基本感知。
③显层意识:指个体在人类群体(社会)中受到教育的感知结果。
典型例证:
(1)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2)智能机器人能够具有基本的光感、热感和电磁感。
(3)学生认为老师非常爱他们。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正确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定义,(1)尊老爱幼符合显层意识的定义;(2)机器人不属于任何一种意识;(3)是学生对老师的认识和评价,不符合自我意识的定义。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判断推理】危机决策是指领导者在自然或人为的突发性事件发生后,迅速启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大胆预测并做出决定的过程。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危机决策的是:

A:某制药集团的主打药品被曝出对人心血管系统有副作用甚至导致死亡,该集团领导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立即召回该药品

B:某企业一季度产品市场占有率下降,利润受到影响,四月初企业高层领导召开会议研究对策

C:禽流感在亚洲部分地区肆虐,不少国家居民“谈鸡色变”,某大型餐饮集团高层领导制订了完善的应急预案

D:某大型跨国企业被媒体报道其广告涉嫌侮辱民族文化,该企业负责人决定马上停播广告并书面致歉

正确答案:B

解析:危机决策的定义要点:①自然或人为的突发性事件发生后;②大胆预测并作出决定。
B项,并未体现是自然或人为的突发事件,且“研究对策”也并非作出决定,不符合要点①和②。
A、C、D三项,均符合危机决策的定义要点。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3题

8、【判断推理】茶叶:福建:铁观音

A:旅游:海南:椰子

B:文房四宝:安徽:宣纸

C:京剧:北京:京胡

D:蔬菜:上海:上海青

正确答案:D

解析:铁观音属于茶叶,原产地是福建。
A项,椰子与旅游并不是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宣纸属于纸的一种,而纸与笔墨纸砚是组成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京胡与京剧并不是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上海青属于蔬菜,原产地是上海,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判断推理】

逆化用:指根据表达需要,将他人的语句化解后重新组合融入自己的作品中,所表达的意思与原意相反。

下列属于逆化用的是:


A:

原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化用: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B:

原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化用: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C:

原句: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追

化用: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D:

原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化用: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正确答案:C

解析:

逆化用的定义要点:①将他人的语句化解后重新组合融入自己的作品中;②所表达的意思与原意相反。

A项,原句的意思是这个时候失败了,另一个时候得到了补偿;化用的意思是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化解后融入到了“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中,符合要点①,但化用的语句所表达的意思与原句的意思并不是相反的,不符合要点②。

B项,原句的意思是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长江滚滚涌来奔腾不息;化用的意思是古往今来有多少国家的兴盛衰亡,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不尽长江滚滚来”化解后融入到了“不尽长江滚滚流”中,符合要点①,但两句话表达的意思相近,不符合要点②。

C项,原句的意思是对撤退回国的敌军不要阻拦,对被包围的敌军留下逃走的缺口,对濒临绝境的敌军不要过分追击;化用的意思是应该趁现在这敌衰我盛的大好时机,痛追残敌,解放全中国,不可学那贪图虚名,放纵敌人而造成失败的楚霸王项羽。“穷寇勿追”化解后融入到了“宜将剩勇追穷寇”中,并且两句话表达的意思相反,符合定义。

D项,原句的意思是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到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化用的意思是因无限美好河山失陷而伤痛流泪,谁还敢说天庭宽广地又阔。“国破山河在”化解后融入到了“无限山河泪”之中,符合要点①,但两句话表达的意思相近,不符合要点②。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A类-考友回忆版第106题

10、【判断推理】某便利店新进了一批个性商品,如带酸味的啤酒、芥末味道的饼干等,这些个性商品摆放在单独设立的区域进行销售,三个月之后,店长发现:和之前没有引进个性商品时相比,店里的总销售额大幅提升。所以店长认为销售额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引进了这些个性商品。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店长的观点?

A:三个月以来,这些个性化商品的销量和销售额都很有限

B:来店消费的主要是年轻人,年轻人喜欢尝试新鲜事物

C:近三个月,该店对货品摆放进行了重新规划和调整,货品陈列更加有序醒目

D:除了增加个性商品,店里常规商品也增加了一些品牌和种类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论据:某便利店新进了一批个性商品,这些个性商品摆放在单独设立的区域进行销售,三个月之后,和之前没有引进个性商品时相比,店里的总销售额大幅提升。店长的观点:销售额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引进了这些个性商品。
A项,指出三个月以来,这些个性化商品的销量和销售额都很有限,但不能说明这些个性化商品是否带动其他商品的销售额增加,无法支持店长的观点。
B项,指出来店消费的主要是年轻人,年轻人喜欢尝试新鲜事物,而这一批新进的个性商品属于新鲜事物,解释了销售额增加的原因,说明销售额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引进了这些个性商品,可以支持店长的观点。
C项,指出近三个月,该店对货品摆放进行了重新规划和调整,货品陈列更加有序醒目,说明销售额的增加可能是因为对货品摆放进行了重新规划和调整,属于另有他因,质疑了店长的观点。
D项,指出除了增加个性商品,店里常规商品也增加了一些品牌和种类,说明销售额的增加也可能是因为增加了其他常规商品,属于另有他因,质疑了店长的观点。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省级)-考友回忆版第110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