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3305

发布时间:2023-12-19 16:20     浏览量:8

1、【言语理解】古典诗歌热潮兴起不是________的,其中体现了先贤诗人几千年的智慧与情感。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________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必将有效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条件。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理所当然 发扬

B:必然 宣传

C:自然而然 倡导

D:偶然 弘扬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句意为古典诗歌的兴起是有原因的,结合空前的“不是”可知,所填词语应表示不必然产生。“理所当然”意思是道理当然是这样的,意为情理之中发生的,合乎情理的,不容怀疑;“自然而然”指不经外力作用而如此;“必然”指确定不移的。三词填入均与句意相悖,排除A、B、C。验证第二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常见搭配。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31题,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1题,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31题

2、【言语理解】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过去人们只是读他们的小说,不曾也很少注意到他们的形象。

B: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正在研讨中的抗流感新型疫苗,预计年内将进行首次临床试验。

C:靠生死搏斗夺取种群的统治权,是某些动物群落权力交接的唯一方式,虽残酷,却也符合优胜劣汰的种群优化之道。

D:最近又读到一篇介绍四位“贪内助”钱迷心窍,利令智昏,帮助甚至鼓励丈夫敛财受贿,结果把丈夫推向犯罪深渊的过程,提醒官员家庭引以为鉴。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不曾”与“很少”语意矛盾。B项“研讨”与“疫苗”搭配不当,可改“研讨”为“研发”。D项“一篇”与“过程”搭配不当,可把“过程”改为“文章”。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在春节期间播放,观众可以参与互动,实现合家欢的观赏效果。《中国诗词大会》不是________,而是采用了紧张刺激的追逐赛、争霸赛等多维度比赛形式。摆脱了说教意味,把各个年龄段的观众吸引到电视机前。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徒托空言

B:坐而论道

C:纸上谈兵

D:夸夸其谈

正确答案:B

解析:由文段中的“不是……而是……”可知,空缺处所填词语应与后文“采用了紧张刺激的追逐赛、争霸赛等多维度比赛形式,摆脱了说教意味,把各个年龄段的观众吸引到电视机前”构成反对对应。“徒托空言”指只说空话,并不实行。“纸上谈兵”比喻不联系实际情况,空发议论。“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这三个词语用在这里形容《中国诗词大会》均不恰当,排除。“坐而论道”意为坐在那里高谈阔论空洞的道理,与“紧张刺激的追逐赛、争霸赛”相对,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第21题,2017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第25题

4、【言语理解】亚当·斯密是一个经常被引用   很少被认真阅读的思想家,  亚当·斯密在大学的“真正身份”是讲授逻辑、修辞学、法理学的道德哲学教授,  他也同时被视为经济学的鼻祖和自由主义的典范。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却 虽然 但

B:但 因为 所以

C:而 虽然 但

D:而 因为 所以

正确答案:A

解析:分析题干可知,后两个分句“……是讲授逻辑、修辞学、法理学的道德哲学教授”与“被视为经济学的鼻祖和自由主义的典范”之间是转折关系,而并不存在因果关系,排除B、D两项,“却”与“而”相比,转折意味更强,故应选“却”更恰当。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汽车沿着公路稳稳地      而上。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盘旋

B:盘绕

C:环绕

D:蜿蜒

正确答案:B

解析:句中说的是汽车沿着盘山公路往上行驶。“环绕”与“蜿蜒”均未能体现“盘山”这一特点,故可首先排除C、D。“盘旋”与“盘绕”区别在于前者侧重于旋转,后者侧重于沿一中心作螺旋状或圈状运动。用于形容汽车绕盘山公路行驶,“盘绕”更贴切。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在畜牧业中经常使用抗生素,会使得携带耐抗生素基因的微生物繁盛起来。某些情况下,耐抗生素基因可以变得具有很高的移动性,也就是说它们能够迁移到那些对人体致病的细菌中去。这样一来,当人类患病再去服用抗生素的时候,由于细菌已经具有耐药性,原本神奇的药物就失去效用了。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人体会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B:耐抗生素基因有移动性

C:畜牧业应控制使用抗生素

D:过度使用抗生素可使人体致病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主要论述的是畜牧业过度使用抗生素,通过食物链,最终进入人体时,会使患者服用抗生素失效。分析问题的根源,即“畜牧业中经常使用抗生素”,文段意在说明的是畜牧业应控制使用抗生素。A、B两项是具体论述,不是文段重点。D项,文段未提及“过度使用抗生素”的问题。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5题

7、【言语理解】“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从宏观上说,礼是用来济世安民的,“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从微观上说,礼是用于典礼仪式的。中国古代作为仪式的礼非常多,有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这五礼之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古人有言,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可以一言蔽之曰:毋不敬。可见,礼是通过一定的形式表达恭敬、尊敬之意。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被古人看作是天经地义、人道所依的最高原则

B:但本质上都是通过祭祀神灵以求取幸福的宗教活动

C:从形式到内容都反映着一定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

D:但所有的形式都要反映同一个理念,即恭敬

正确答案:D

解析:由“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可以一言蔽之曰:毋不敬”“礼是通过一定的形式表达恭敬、尊敬之意”可知,文段主要强调的是“礼”中贯彻着的恭敬思想。D项填入最能与后文构成对应。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单考区)第25题

8、【言语理解】爱迪生的成功和后期的某些失误,在科技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很值得后人________。历史证明,在科技文化的发展中,理论家和发明家都非常重要。科学理论只有通过发明家才能________为生产力,但又必须看到,发明若没有科学理论作后盾,则必然是“短视”的。在爱迪生的时代是这样,在半个多世纪之后的今天依旧是这样,或者可以说________是这样。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学习 转化 不仅

B:学习 演变 更加

C:借鉴 演变 不仅

D:借鉴 转化 更加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学习”的对象是好的方面,“借鉴”的对象多是经验和教训。“成功”可以学习,“后期的某些失误”却不适合学习,只能用“借鉴”,故首先排除A、B。
第三空,由“在爱迪生的时代是这样,在……今天依旧是这样,或者可以说________是这样”可知,两分句是递进关系。“不仅”一般用于引出递进关系前的内容,不合文意,排除C。
第二空,“科学理论转化为生产力”是习惯搭配。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0题,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8题

9、【言语理解】作为阅读者,当我们跟着文字的力量去体会一个人的时候,其实就是循着这个人的思想痕迹________,我们都是历史流动中的角色,我们看到的每一片天空,每一片云,或是每一次斗转星移的月食,都是一次生命________的体验。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流散 如梦如幻

B:游走 独一无二

C:漫步 难能可贵

D:舞动 浮光掠影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空缺处所填词语形容的是我们循着作者的思想痕迹阅读的状态。“流散”指流转散失,流落分散;“舞动”指挥舞,摇摆。两词均不能用于形容循着作者思想痕迹阅读的状态,排除A、D。“漫步”指悠闲地随意走。根据文意,我们是循着作者的思想痕迹去体会思想内容,那就不是随意的,而是有方向的,“漫步”不符合文意,排除C。
验证第二空,“独一无二”代入可表示我们是历史流动中的角色,看到的每一片天空,每一片云,或是每一次斗转星移的月食,都是不同的体验,恰当。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一部书。有的像诗,跳跃灵动,含蓄隽永;有的像散文,形散神凝,耐人寻味;有的像小说,情节盘根错节,矛盾跌宕起伏;有的像戏剧,冲突不断,悬念丛生。有的人的经历如山间小溪,清澈见底;有的人的经历如大河奔流,波澜壮阔。有的人的经历像风雨后的彩虹,有的人的经历像暴风雨洗过的天空。有的像东北乱炖,有的像重庆火锅,有的像淮扬菜。各有各的风采,各有各的味道。但所有书里都凝结着两个字:_______________。它属于个人,也属于社会。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精彩

B:财富

C:独特

D:奇妙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用大量排比句,说明每个人的经历虽然各不相同,各有味道,但都有其价值和意义,后文强调它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社会。故横线处所填词语应为前文的总结,且要体现出既“属于个人,也属于社会”的特征。A项“精彩”、D项“奇妙”,无法体现“属于社会”,且未必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精彩”“奇妙”的,排除A、D。“独特”与“属于社会”不相符,排除C。
B项“财富”符合文意,个人经历是一种财富,且个人财富也是社会财富的一部分,恰能与后句“它属于个人,也属于社会”构成呼应。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5题,2017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6题,2017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8题,2017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5题,2017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