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甲、乙、丙、丁四人驾车外出,遇到交警排查酒驾,四人因司机酒后驾车害怕受到惩罚而弃车逃跑,很快被交警擒获。当询问谁是驾驶员时,甲说:“不是我。”乙说:“是甲。”丙说:“不是我。”丁说:“是乙。”
若四人中有且仅有两人说了假话,那么谁一定说了假话?
A:甲
B:乙
C:丙
D:丁
正确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条件可知,甲、乙二人的话是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因为“四人中有且仅有两人说了假话”,所以丙、丁二人的话必有一真一假。假设丁说真话,则丙也说真话,与前面的推理结果矛盾,因此丁说假话,丙说真话,则驾驶员不是乙,也不是丙。根据题干信息无法判断甲、乙的话谁真谁假。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汇编)第93题
2、【判断推理】糖生物电池作为一种燃料电池,可以将糖的化学能量转化为电流。一般来说,糖生物电池可以实现100%的能量转换,其能量存储密度大约是596安培·时/千克,相比之下,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存储密度为42安培·时/千克,这意味着糖生物电池比同等重量的现有锂离子电池持续使用至少多10倍的时间。因此,不少研究者认为糖生物电池将有效替代传统锂电池。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够支持上述结论?
A:糖生物电池是微生物燃料电池,不可能在高温下工作,因此对生产环境有着比传统电池更严格的要求
B:糖生物电池转化电能效率高,但可重复性较低,而传统锂电池可反复充放电,因此能够使用较长的时间
C:糖生物电池依赖于人体酶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电流,而传统锂电池利用重金属作为催化剂,因此前者更加低碳环保
D:目前,糖生物电池仅应用在人造器官的供电装置中,而锂电池不但可用于人造器官供电,也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设备供电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结论:糖生物电池将有效替代传统锂电池。
A项,指出糖生物电池相较于传统电池,对生产环境的要求更严格,则糖生物电池无法有效替代传统锂电池,削弱了题干结论。
B项,指出糖生物电池的可重复性较低,传统锂电池可反复充放电,则糖生物电池无法有效替代传统锂电池,削弱了题干结论。
C项,指出糖生物电池相较于传统锂电池,更加低碳环保,说明糖生物电池比传统锂电池更有优势,能够替代传统锂电池,支持了题干结论。
D项,指出目前糖生物电池并没有锂电池的应用范围广,则糖生物电池无法有效替代传统锂电池,削弱了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2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边远地区)第98题
3、【判断推理】单位接到一项工作任务,领导决定从张、王、李、林、沈、赵6人中选出3人组成工作小组。工作组应符合以下3个条件:
①张、林两人中至少需要一人入选。
②王、李两人中至多能有一人入选。
③如果沈、赵两人同时入选,则王不能入选。
以下工作人员组成不符合条件的是:
A:沈、李、赵
B:李、张、林
C:赵、张、王
D:沈、王、林
正确答案:A
解析:代入A项不符合条件①,当选。代入B、C、D三项均符合题干条件。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
4、【判断推理】保险储备:指企业为防备原材料运达误期或计划外增加需要量而建立的原材料储备。 下列属于保险储备的是:
A:张大妈平时习惯多买些粮油盐放在家里,以备万一有什么事临时抽不开身去买
B:李厂长望着满仓库的滞销产品,愁容满面,心里盘算着大力拓展销售渠道的办法
C:洪水肆虐,道路交通受到严重威胁,刘厂长并不慌张,因为度过汛期的原料早已备足
D:王经理年前到处追债收款,给员工发放了年终奖金,也准备好了来年开工的各项资金
正确答案:C
解析:保险储备的定义要点是:①企业;②计划外的原材料储备。A项不符合①;B、D两项均不符合②;C项符合定义。故答案选C。
考题出处:2014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79题,2014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8题
5、【判断推理】客观-价值谬误是一种错误的推理,其前提是一个事实性的描述,而结论所表述的则是一个涉及价值意义的描述,而且这种推理没有预设明显的价值判断前提。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客观-价值谬误的是:
A:人与人之间应该进行更多地交流和沟通,更多地理解和包容,世界上的民族国家将越来越少
B:既然人人都要遵纪守法,那我们就应该对法律多一份尊重,对规则多一份敬畏
C:世界变得越来越城市化,因此人们就不应该继续诗意地栖居在农村
D:这个地区的绿化率在不断提高,其空气质量也将不断改善
正确答案:C
解析:客观-价值谬误的定义要点:①前提是事实性的描述;②结论是涉及价值意义的描述;③这种推理没有预设明显的价值判断前提;④是错误的推理。
A项,前提“人与人之间应该进行更多地交流和沟通,更多地理解和包容”不是事实性的描述,不符合要点①;结论“世界上的民族国家将越来越少”不是涉及价值意义的描述,不符合要点②,排除。
B项,前提“人人都要遵纪守法”不是事实性的描述,不符合要点①;结论“我们就应该对法律多一份尊重,对规则多一份敬畏”是根据前提推出的合理结论,是正确的推理,不符合要点④,排除。
C项,前提“世界变得越来越城市化”是事实性的描述,结论“人们就不应该继续诗意地栖居在农村”是涉及价值意义的描述,且这一推理没有预设明显的价值判断前提,是错误的推理,符合所有要点,保留。
D项,结论“空气质量也将不断改善”不是涉及价值意义的描述,且它是根据前提“这个地区的绿化率在不断提高”推出的合理结论,是正确的推理,不符合要点②④,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级)第92题,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第84题
6、【判断推理】单价:数量:总价
A:本金:利息:利率
B:速度:时间:路程
C:现状:问题:方案
D:被除数:除数:商
正确答案:B
解析:单价乘以数量等于总价。
A项,本金除以利息等于利率,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速度乘以时间等于路程,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现状的问题,需要用方案来解决,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被除数除以除数等于商,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第74题
7、【判断推理】循规蹈矩:规矩
A:年富力强:富强
B:功成名就:成就
C:待人接物:人物
D:伶牙俐齿:牙齿
正确答案:B
解析:循规蹈矩形容守规矩,功成名就形容有成就。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
8、【判断推理】某调查显示:82%的小学生每天都会上网,84%的每天都会使用QQ,78%的每天都会使用QQ空间,65%的每天都会使用微博。据此有人认为,小学生已从媒介被动的受众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和传播者。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的是:
A:小学生的QQ好友或微博关注对象大多限于同学
B:大多数小学生每天上网时间被控制在半小时以内
C:大多数家庭的电脑中都安装了学生上网监控软件
D:大多数小学生使用QQ空间和微博只是浏览信息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论点:小学生已从媒介被动的受众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和传播者。论据:82%的小学生每天都会上网,84%的每天都会使用QQ,78%的每天都会使用QQ空间,65%的每天都会使用微博。
A项,小学生的网络关注对象主要是自己的同学,不能说明小学生是被动的受众还是积极的参与者和传播者,属于无关项。
B项,小学生每天的上网时间,不能说明小学生是被动的受众还是积极的参与者和传播者,属于无关项。
C项,大多数家庭安装了学生上网监控软件,不能说明小学生是被动的受众还是积极的参与者和传播者,属于无关项。
D项,小学生使用QQ空间和微博只是浏览信息,体现了小学生对于信息的被动接受,说明小学生并非从媒介被动的受众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和传播者,削弱了题干论证。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5题,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61题
9、【判断推理】对于春秋时期的某国,如果仓廪实或衣食足,则民知礼节或知荣辱。如果民知礼节或知荣辱,则或者国富,或者民强。如果民强,则百业兴。
事实上该国并非国富,而且并非百业兴。由此可推出:
A:该国仓廪实但并非衣食足
B:该国并非仓廪实但衣食足
C:该国仓廪实且衣食足
D:该国并非仓廪实且并非衣食足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的逻辑关系可整理如下:①仓廪实或衣食足⇒知礼节或知荣辱⇒或者国富或者民强;②民强⇒百业兴。题干已知“并非百业兴”,则否定了②的后件,可推出否定的前件,即“并非民强”;再结合题干已知条件“并非国富”,则否定了条件①的后件,可推出否定的前件,即“并非仓廪实且并非衣食足”。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2题
10、【判断推理】富裕起来的这一代中国父母,仍然处在家庭教育的“初级阶段”内,习惯于用物质欲望的满足、用金钱砸下的“抢跑”来帮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用不肯放手来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对教育的重视。快乐对于单纯的孩子而言,实在是很简单的事。有爱心的父母,没有那么多期望与要求,放下怀抱的焦虑感,没有那么多对社会、制度、他人的怨愤,单纯地和孩子在一起,为他们营造一个更安全的环境,一起度过快乐美好的一天。
由此可以推出:
A:关心孩子会给孩子带来比金钱更多的快乐
B: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是一种错误的想法
C:满足孩子的物质欲望也是爱孩子的一种方式
D:孩子希望父母陪伴而不是把他们送进补习班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细节信息:①习惯于用物质欲望的满足,用不肯放手来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对教育的重视;②有爱心的父母,单纯地和孩子在一起,一起度过快乐美好的一天。
A项,根据细节信息②可知,单纯地和孩子在一起,关心孩子会给孩子带来比金钱更多的快乐,可以推出。
B项,根据题干可知并非“赢在起跑线上”是一种错误的想法,而是通过“抢跑”来帮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是错误的想法,此项无法推出。
C项,题干未涉及孩子有对物质欲望需求的认知,无法推出。
D项,题干未涉及孩子对“补习班”的态度,并非所有“补习班”都是用于“抢跑”,此项无法推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2题,2013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3题,2013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4题,2013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4题,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92题,201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3题,2013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3题,2013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2013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3题,2013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5题,2013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2题,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5题,2013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4题,2013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5题,2013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0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