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3245

发布时间:2023-12-14 0:57     浏览量:28

1、【言语理解】国务院及地方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实施。重点领域改革迈出新的步伐,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实行,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力度加大,营商环境国际排名大幅上升。对外开放全方位扩大,共建“一带一路”取得重要进展。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功举办,海南自贸试验区启动建设。货物进出口总额超过30万亿元,实际使用外资1383亿美元、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中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B: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C:中国发展新动能快速增长

D: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国务院及地方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实施,营商环境国际排名上升;接着说明对外开放全方位扩大,共建“一带一路”取得重要进展;最后从首届进口博览会举办、海南自贸试验区启动建设、进出口总额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等方面具体说明了改革开放取得的新突破。文段主要说的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新突破。A项的“合理区间”、B项的“经济结构”和C项的“新动能”均属于无中生有。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第12题

2、【言语理解】“进去,只留下脚印;出来,只带走照片”,这句话看似简单,但却包含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它直观地提示我们,依托生态发展旅游,必须       自然规律,       保护生态环境。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遵循 注重

B:遵照 强调

C:遵守 注意

D:尊重 重点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的突破点在第一空,主要考察的是词语的搭配习惯。“遵循”一般与规律、原则等搭配;“遵照”一般与指示搭配;“遵守”一般与纪律、规则等搭配;而“尊重”通常只是停留在思想意识上并没有付诸行动。由后文的“自然规律”可知,这里填“遵循”最恰当。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1)科学传播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谁这样想,谁就会      科学,最终将会危害科学。
(2)近几年我国出土了大量先秦时期的典籍,使我们有可能对过去被批判为伪书的作品重新加以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误解 甄别

B:曲解 鉴别

C:误解 鉴别

D:曲解 甄别

正确答案:A

解析:“误解”是指理解得不正确,“曲解”是做错误的解释或理解。“误解”为不知情或者非主观情况下的错误理解别人的意思;“曲解”是有主观故意和目的地错误理解以达到个人的目的的意思。结合句意可知,“误解”符合题意。甄别:通过考核来辨别真伪(非常认真细致),用于此处更为符合语境。鉴别:一般用来指判别事物的好坏。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现实中,不同的地域、气候等因素哺育出________的文化。与此同时,纷繁多样的时代文化也进一步刺激着人们的乡土情结。在多元文化中强调自身文化特色就________。于是,那些能够彰显文化特色的讨论总是不断地________人们的身份认同。
填入画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五光十色 在所难免 唤起

B:五光十色 自然而然 引起

C:多姿多彩 自然而然 引起

D:多姿多彩 在所难免 唤起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后文“纷繁多样的时代文化”是对空缺处所填词语的解释说明,所以此处所填词语应与“纷繁多样”语义相近,体现文化的多样性。“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式样繁多,不能形容“文化”的多样性,排除A、B。
第二空,“自然而然”指自由发展,必然这样,指非人力干预而自然如此。“在所难免”指由于某种限制而难于避免。由前文“……刺激着人们的乡土情结”可知,此处“强调自身文化特色”是在受到外力“刺激”的情况下发生的,“自然而然”填入与句意不符,排除C。
验证第三空,“唤起”指引起,常接注意、回忆等,“唤起身份认同”搭配恰当。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B类)-考友回忆版第3题

5、【言语理解】真正的冬是属于北方的,记忆中北方的雪就像一位硬汉——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一整夜便厚可没膝,一积就一个多星期,捧在手里不化,踩在脚下硬成冰,尽显着雄奇的风格。和三五好友手牵着手,踩着滑溜溜的冰面小心翼翼挪行,每一步都要付出极大勇气。从冰层下面传来“哗啦啦”一阵闷响,便齐刷刷被吓得尖声惊叫,定格一样地僵住,仿佛冰面上随时会豁开大口把我们吞进去。当蹚水过地雷区似的连挪带滑溜到岸边,虽然面色如土,心里却感到前所未有的刺激和兴奋。
这段文字主要描写的是:

A:北方冰雪带来的特殊体验

B:挥之不去的一缕乡愁

C:冰封雪飘的北国风光

D:北方冬天带来的童年乐趣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第一句话描述了北方的雪的特别——像一位硬汉,捧在手里不化,踩在脚下硬成冰。后面三句描述了作者与好友在冰面游玩时的刺激、兴奋的情景。可概括为北方冰雪给作者带来的特殊体验。B项的“乡愁”和C项的“风光”,文段没有提及,可直接排除。A、D两项相比,A项更突出了北方“冰雪”的“特殊”,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第43题

6、【言语理解】讲诚信,就应说到做到,对作出的承诺决不能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食言

B:失言

C:逃避

D:扯谎

正确答案:A

解析:食言:违背诺言,失信。失言:无意中说出不该说的话。根据题意可知,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经济金融化”成为产生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当货币拥有了在市场上购买一切的魔力,它就成为财富的象征,使那些重利轻义者陷入货币拜物教泥潭。无限追求货币财富自古以来都会给社会带来灾难。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其危害更大,会迅速蔓延成为全球化危机。为此,必须重视对金融业的治理与监督。
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准确的是:

A: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B:货币使人陷入拜物教泥潭

C:经济全球化可能导致全球金融危机

D:追求货币财富可能会给社会带来灾难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缺少前提,文段说的是“当货币拥有了在市场上购买一切的魔力,它就成为财富的象征”;B项缺少限定,文段说的是“使那些重利轻义者陷入货币拜物教泥潭”;C项偷换概念,文段说的是“‘经济金融化’成为产生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而经济全球化只是背景。D项可由“无限追求货币财富自古以来都会给社会带来灾难”得出。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单考区)第15题

8、【言语理解】①由达成共识到制订计划,________欧盟在军事一体化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②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领导既然这样要求,我们也只能________而为之了。
③实践证明,人的大脑愈用愈发达,不用则会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表明 勉励 蜕化

B:说明 勉力 蜕化

C:说明 勉励 退化

D:表明 勉力 退化

正确答案:D

解析:先看第②句,“勉励”指鼓励,鼓舞;“勉力”指尽力,努力。分析可知,此处意为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只能尽力而为。故选“勉力”合适,排除A、C。再看第③句,“蜕化”比喻变质、变坏,腐化堕落;“退化”泛指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与句中的“发达”相对,“退化”更恰当,排除B。且“表明”填入第①句亦恰当。故选D。

考题出处:2015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1题

9、【言语理解】

①故宫中共有铁、铜、鎏金铜大缸308口,这些都是明清两代为防火而设置的储水缸

②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一直注重防火

③同时,金水河也是故宫自古以来的消防水源

④目前,这些古代流传下来的防火传统仍然适用

⑤“冬凿冰、夏注水、春除草、秋清叶”是故宫的防火传统

⑥每口缸大约可储水3000升,时刻保持满盈状态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

②①⑥⑤④③


B:

⑤①⑥②③④


C:

⑤④②①⑥③


D:

②⑤①⑥③④


正确答案:D

解析:

根据选项可知,首句在②⑤之间选择。②提到了故宫注重防火,⑤提到了故宫的具体防火传统,相比之下,应先总说故宫重视防火,然后再具体介绍故宫的防火传统,②更适合做首句,排除B、C。

④提到“这些防火传统”,③中的“金水河”作为消防水源也属于防火传统之一,故③在④之前,排除A。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生回忆版第28题

10、【言语理解】在讨论科学与宗教作为认知方式的差异和优劣时,常常有人提出“科学不是万能的,科学也会出错”的观点。这显然很正确,但在那种讨论中,在没有人声称“科学永远正确”的情况下,主动插入这种观点,却明显是在用“所有认知方式都非完美无缺”这一事实,来故意混淆不同的认知方式。这是极具误导性的。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知道,作者想说的是:

A:在关于认知方式的讨论中不应偏离议题

B:任何一种认知方式都不会是完美无缺的

C:生搬“科学会出错”的观点有时会混淆视听

D:科学和宗教这两种认知方式并没有优劣之分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为转折结构,“但”之后是文段重点,即在讨论科学与宗教作为认知方式的差异和优劣时,生搬“科学会出错”的观点会混淆视听。C项是对转折后观点的同义转述。
文段重在说明讨论中的混淆、误导现象,而非“偏离议题”,排除A;B项是用来混淆不同认知方式的事实,非作者想说的;D项与文段观点相悖,由“用‘所有认知方式都非完美无缺’这一事实,来故意混淆不同的认知方式”可知,科学和宗教这两种认知方式是有优劣之分的。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46题,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46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