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3240

发布时间:2023-12-13 13:12     浏览量:30

1、【判断推理】坚果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琵琶

A:苹果 乐器

B:松仁 扬琴

C:板栗 弹拨乐器

D:浆果 打击乐器

正确答案:C

解析:代入A项,苹果和坚果是全异关系,琵琶属于乐器,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B项,松仁属于坚果,扬琴和琵琶是并列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C项,板栗属于坚果,琵琶属于弹拨乐器,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D项,浆果和坚果是并列关系;琵琶并不是打击乐器,二者不是并列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5题

2、【判断推理】有一段时间,电视机生产行业竞争激烈。由于电视机品牌众多,产品质量成为消费者考虑的首要因素。某电视机生产厂家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一方面加大研发力度,进一步提高了电视机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在价格上做调整,适当降低了产品的价格。然而,调整之后的头三个月,其电视机产品的市场份额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解释上述现象?

A:消费者通常会考虑不同产品的价格差异,而非同一产品在不同时期的价格差异

B:一个家庭再次购买电视机产品时会首先考虑原来的品牌

C:消费者通常是通过价格来衡量电视机产品质量的

D:其他电视机生产厂家也调整了产品价格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矛盾现象是“提升了质量,降低了价格以后,其产品的销量不但没增长反而有所下降”。
A项,指出消费者会考虑不同产品的价格差异,但题干并未说明该电视机与其他产品的价格比较,该项不能解释,排除。
B项,指出消费者再次购买电视机会首先考虑原来的品牌,但无法解释该电视机的销量为何有所下降,排除。
C项,指出消费者通过价格来衡量电视机产品质量,因此该电视机降低了价格后,人们就会认为其质量也降低了,故减少购买,很好地解释了题干现象。
D项,指出其他厂家也调整了产品价格,但并未说明其他厂家具体如何调整价格,是调高了还是调低了,因此该项不能解释,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112题,201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107题

3、【判断推理】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那些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善于抓住每一次机遇努力去开拓奋斗的人。 根据以上信息,得不出以下哪项?

A:有的最有希望的成功者不是那些才干出众的人

B:有的才干出众的人并不是最有希望的成功者

C:有些才干出众的人是那些善于把握机遇的人

D:有些善于把握机遇的人是最有希望的成功者

正确答案:C

解析:根据“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那些才干出众的人”可以推出A、B两项;根据最有希望的成功者是那些善于把握机遇的人可以推出D项;“才干出众”与“善于把握机遇”之间的关系不确定,C项推不出。故答案选C。

考题出处:2014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64题

4、【判断推理】水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光合作用

A:生命 二氧化碳

B:水蒸气 阳光

C:空气 氧气

D:灌溉 土壤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生命离不开水,光合作用离不开二氧化碳,前后关系一致。
B项,水可以变成水蒸气,阳光参与光合作用,前后关系不一致。
C项,空气和水都是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二者为并列关系,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前后关系不一致。
D项,水可以灌溉,土壤不参与光合作用,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84题,2017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7题

5、【判断推理】归谬法,是指通过假定被反驳的论题为真,由此引申出一个明显荒谬的结论,从而确定被反驳的论题虚假的方法。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中乙使用了归谬法的是:

A:甲说:“你看,路边树上结满的李子肯定很甜。”乙说:“如果是甜的,早被人摘走,怎么可能结满果树呢?”

B:甲说:“核电站具有放射性,因此是肮脏的。”乙说:“那大自然也有放射性,难道说大自然也是肮脏的吗?”

C:甲说:“所有被告人都是有罪的。”乙说:“民事诉讼中的被告人就是无罪的。”

D:甲说:“如果把5只鸽子放进2个鸟笼,则至少有2只在同一个鸟笼。”乙说:“也存在1个鸟笼中只有1只的情况。”

正确答案:B

解析:归谬法的定义要点:①通过假定被反驳的论题为真;②引申出明显荒谬的结论确定被反驳的论题虚假。
A项,乙先假定路边树上结满的李子是甜的,推出这样的李子会被人摘走,但李子甜会被人摘走并不是明显荒谬的结论,不符合要点②。
B项,乙先假定有放射性就是肮脏的,推出大自然是肮脏的,是明显荒谬的结论,从而确定之前假定的论题是错误的,符合归谬法的定义。
C项,乙并没有先假定论题为真从而引申出荒谬的结论,而是直接对甲的论题进行了反驳,不符合要点①②。
D项,乙并没有先假定论题为真从而引申出荒谬的结论,而是直接对甲的论题进行了反驳,不符合要点①②。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9月)第61题,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4月)第61题

6、【判断推理】有攻击倾向的孩子,在摄入过多的糖后易发生攻击性行为。因而美国的医生常用减少糖摄入量的方法来治疗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
由此可以推出:

A:禁止孩子吃糖是治疗儿童攻击倾向的最佳方法

B:改变人的行为有时可以通过改变其饮食来实现

C:吃糖越多的孩子攻击性越强

D:糖的甜味会刺激人的攻击性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题干只说医生常用减少糖摄入量的方法治疗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但这种方法是否为最佳方法在题干中并未明确说明,该项无法由题干推出。
B项,由题干可知,减少糖摄入量可以治疗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因此改变饮食有时可以改变人的行为,该项说法正确。
C项,题干第一句话指出,有攻击倾向的孩子在摄入过多的糖后易发生攻击性行为,并非所有的孩子都存在吃糖越多攻击性越强的现象,该项说法过于绝对。
D项,题干并未指出是什么原因导致摄入过多的糖后易发生攻击性行为,该项无法由题干推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2题

7、【判断推理】研究证明,吸烟所产生烟雾中的主要成分丙烯醛,是眼睛健康的“慢性杀手”,而橄榄油提取物羟基酪醇,能有效减缓这个“慢性杀手”给眼睛带来的伤害。由此得出结论,常吃橄榄油能够让吸烟者眼睛远离伤害。
以下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的是:

A:羟基酪醇易于被人体吸收

B:橄榄油含有其他有益于人体的物质

C:常吃橄榄油的人视力优于不经常吃的人

D:烟雾中还含有其他对视力有伤害的物质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最后一句即为要加强的结论,论据是橄榄油提取物羟基酪醇可以减缓“慢性杀手”给眼睛带来的伤害。
A项,指出羟基酪醇易于被人体吸收,由于羟基酪醇可以缓解眼睛伤害,而橄榄油中含有羟基酪醇,因此橄榄油可以让吸烟者眼睛远离伤害,在论据和论点之间建立了联系,支持了题干论证。
B项,指出橄榄油含有其他有益于人体的物质,但并未说明橄榄油是否能让吸烟者眼睛远离伤害,无法支持题干论证。
C项,指出常吃橄榄油的人视力好,但题干要论述的是橄榄油能否让眼睛远离伤害,使眼睛健康,该项的“视力好”与题干说的“眼睛是否健康”不是同一概念,无法支持题干论证。
D项,指出烟雾中还含有其他对视力有伤害的物质,则即使橄榄油能消除丙烯醛带来的伤害,也未必能消除其他有害物质对眼睛的伤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题干论证。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0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4题,2010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4题,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4题,2010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4题,2010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4题,2010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4题,201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4题,2010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4题,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4题

8、【判断推理】英国的一项研究统计了8170人在10岁时的智商数据和成年后的饮食状况。研究结果显示,10岁时智商越高,30岁时成为素食者的可能性就越大。另一项针对几万名高智商人群的饮食调查显示,这些人多半是素食爱好者。因而,“素食是聪明人的选择,素食让你我更有智慧”成为很多素食餐馆的广告语。
以下陈述如果为真,哪项无法质疑上述广告语?

A:很多素食餐馆价格不菲,只有社会经济地位较好的人才会经常光顾,这些人智商也较高

B:肉类和动物内脏是铁的主要来源,缺铁性贫血会导致大脑供氧不足,智力发育迟缓

C:大脑发育离不开充足的磷脂,而磷脂的饮食来源主要是鱼肉和鸡蛋

D:高智商的人倾向选择素食不代表素食能让人智商变得更高

正确答案:D

解析:素食餐馆的广告语:素食是聪明人的选择,素食让你我更有智慧。
A项,只有社会经济地位较好的人才会经常光顾素食餐馆,说明是否选择素食餐馆的原因可能是社会经济地位的高低,而非是否是聪明人,属于另有他因,质疑了素食餐馆的广告语。
B项,指出肉类和动物内脏是铁的主要来源,缺铁性贫血会导致智力发育迟缓,说明不吃肉类和动物内脏会导致智力发育迟缓,素食并不会让人们更有智慧,质疑了素食餐馆的广告语。
C项,指出大脑发育离不开充足的磷脂,而磷脂的饮食来源主要是鱼肉和鸡蛋,说明不吃鱼肉和鸡蛋会影响大脑发育,素食并不会让人们更有智慧,质疑了素食餐馆的广告语。
D项,高智商的人倾向选择素食不代表素食能让人智商变得更高,“高智商”并不等同于“聪明人”,“让人智商变得更高”也不等同于“让你我更有智慧”,偷换概念,属于无关项,无法质疑素食餐馆的广告语。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区级及以上)-考友回忆版第103题

9、【判断推理】水平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在难度、复杂程度上属于同一水平层次的两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是指处于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具有较高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垂直迁移的是:

A:小学生在学会写“木”这个字后,有助于学会写“森”

B:学习了“植物”“动物”等概念后,有助于对“生物”这一概念的学习

C:学习了“老虎”“狮子”等概念后,有助于对不熟悉的鲸或海豚的识别

D:学习了有关正方形的知识后,有助于对菱形、长方形等相关知识的学习

正确答案:B

解析:垂直迁移的定义要点:具有较高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A项中的“木”和“森”,C项中的“老虎”“狮子”和“鲸”“海豚”,D项中的“正方形”和“菱形”“长方形”,都是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属于水平迁移。
B项中的“植物”和“动物”包含于“生物”,属于不同概括水平的概念,符合垂直迁移的定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6题

10、【判断推理】有报道称,由于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过去150多年中全球气温一直在持续上升。但与1970年至1998年相比,1999年至今全球表面平均气温的上升速度明显放缓,近15年来该平均气温的上升幅度不明显,因此全球变暖并不是那么严重。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的是:

A:海洋和气候系统的调整过程使得海洋表层热量向深海输送

B:此现象在20世纪50~70年代曾出现过,随后又开始加速变暖

C:联合国气候专家指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处于80万年来的最高点

D:近几年发生多起因气候变暖而产生的自然灾害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通过全球表面平均气温上升速度放缓,得到全球变暖不严重的结论。
A项,解释了地球表面气温上升速度放缓的内在原因,说明其可能是海洋表层热量向深海输送的缘故,但深海也是地球的一部分,热量并不会凭空消失,只是发生了位置转移,则全球变暖并非不严重,削弱了题干论述。
B项,说的是以前的情况,属于诉诸过去,但以前出现过这种现象不代表现在仍会出现类似情况,对题干的削弱力度不强。
C项,尽管指出二氧化碳浓度处于80万年来的最高点,但二氧化碳只是温室效应的一个因素,无法仅根据二氧化碳浓度来说明全球变暖是否严重,对题干的削弱力度较弱。
D项,描述了近期情况,但并未与之前的情况作对比,不知道全球变暖是否严重,无法削弱题干论述。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题, 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7题,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类)第8题,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乡类)第3题,2016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题,2016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8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4题,2016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题,2016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题,2016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题,2016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题,2016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招警类)第4题,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题,2016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题,201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6题,2016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题,2016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题,2016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题,2016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题,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题,2016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2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