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海洋学家揭开了珊瑚礁颜色绚丽多变的秘密。原来,珊瑚虫体内负责控制色素生成的基因存在多种变异,激活的基因越多,珊瑚颜色就越明亮鲜艳。这些色素对与珊瑚共生并为之提供食物的海藻有保护作用。在日照强烈的地方,为了避免海藻被阳光杀死,珊瑚虫便会生成更多色素,珊瑚的颜色就会更鲜艳。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保卫海藻
B:阳光与珊瑚
C:多彩珊瑚之谜
D:乐于奉献的珊瑚虫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指出海洋学家揭开了珊瑚礁颜色绚丽多变的秘密,后文从珊瑚虫身体构造以及其与海藻的关系出发,具体解释其原因。故文段主要讲述的是珊瑚呈现多彩颜色的秘密。C项对此概括恰当,适合作为标题。其他三项均与珊瑚的颜色无关。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40题,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48题
2、【言语理解】为了适应21世纪知识更新的变化,世界各地的大学图书馆都在重塑自身:一方面忙着为老师开发课程提供技术支撑,另一方面忙着为师生采购图书、获取学术期刊的访问权。但是,对于那些不离开书桌便能在线浏览科学文献的学者而言,图书馆的这些变化并不明显,对许多人来说,图书馆似乎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开始变成历史的纪念。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大学图书馆在21世纪发生的新变化
B:数字化趋势给图书馆造成的生存困境
C:大学图书馆在服务职能方面做出的调整
D:大学图书馆的改进与学者需求之间的错位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是转折结构,先指出为适应知识更新的变化,世界各地的大学图书馆都在重塑自身,并从两方面具体说明了其重塑自身的措施;接着以“但是”转折指出,大学图书馆的这些改进并不能满足一些学者的需求。
A、C两项非文段主旨所在,是转折前的信息,首先排除。B、D两项较难排除。B项“生存困境”在文段中没有明显体现,更与文段首句所说各大学图书馆为适应时代知识变化正在重塑自身的意思不够一致,而D项“图书馆的改进”“学者需求”更能与文段对应。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46题,2018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0题
3、【言语理解】从政治经济到日常生活,从全球化到地区的复兴,从实用技术到话语表达所面对的诸多难题乃至危机,都与空间这一因素密切相关。这是以地震海啸灾难、边界武装冲突、房地产业的崩盘、道路拥堵以及空间竞争日趋激烈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的。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经济全球化带来很多空间危机
B:自然和人为空间危机日趋突出
C:如今空间变得越来越重要
D:人口增多带来很多空间问题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许多方面都与空间密切相关,接着又列举了其多样的表现形式,因此文段意在说明空间的重要性。C项表述最符合,当选。其他三项在文段中都无法找到依据。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2016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1题,2016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6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1题,201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2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9题,2016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9题,2016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2016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4题,2016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2题,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8题,2016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8题
4、【言语理解】下面文中标有序号的四个句子,其中与这段文字论述的中心不一致的一项是:
要控制人类的贪欲,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还是法律,法律如同笼子,欲望如同猛兽。①人类社会千百年来所做的事,也就是法律、宗教、道德、文学与人的贪欲的搏斗。尽管不时有“猛兽”冲出牢笼伤人的事件,但基本上还是保持了一种相对的平衡。②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需要克制欲望才能实现;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关系,也只有克制欲望才能实现。③凡事总有限度,一旦过度,必受惩罚,这是朴素的人生哲学,也是自然界诸多事物的规律。④一个人的欲望失控,可能酿成凶杀;一个国家的欲望失控,那就会酿成战争。由此可见,国家控制自己的欲望,比每个人控制自己的欲望还要重要。
A:①
B:②
C:③
D:④
正确答案:C
解析:结合文段,文中主要论述的是人的欲望问题,四个画线句子中,①、②、④句中都提到了人的欲望,③句中则描述的是“度”的问题。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类)第50题
5、【言语理解】随着智能科技和产业的发展,数据和计算正在成为_________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_________。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引擎,智能科技和经济在中国的发展_________于经济转型升级中所创造的智能化需求。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触动 质素 生长
B:驱使 要点 内化
C:推动 因素 产生
D:驱动 要素 内生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触动”常与“机关”“情绪”等搭配,与“经济增长和发展”搭配不当,排除A。“驱使”指命令或者推动某人做出某种举动,受“驱使”的一般是能够自主做出行动的对象,与“经济增长和发展”也不能搭配,排除B。
第三空,“产生”“内生”都有生出之意,但“内生”侧重由自己产生。文段强调的是智能科技和经济在中国的发展源于我国自身经济转型升级中所创造的智能化需求。“内生”更能体现其发展的原因,排除C。
验证第二空,“关键要素”为常见表述。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0题,2020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6题,202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9题,2020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0题,2020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4题,2020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考友回忆版第36题,2020年内蒙古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1题,2020年宁夏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6题,2020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9题,2020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2题
6、【言语理解】下列语句表达上有错误的是 。
A:年过六旬的陈大爷万万没有想到,熟知山林植物的他竟然会因为食用野生蘑菇而中毒。
B:白蚁是营巢群居的害虫,性喜隐蔽,繁殖力强,危害极大,因此必须开展防治白蚁的群众运动。
C:伊朗外交部28日说,伊朗将采取措施,报复那些为其民航客机在国外购买燃油和备件制造困难的“野蛮制裁”。
D:法律上对客观事实的认定需要严谨的证据链条证明,对缺乏证据支持的情况一般不予认定。
正确答案:C
解析:C项省略不当造成成分残缺,应该在“野蛮制裁”后加上“行为”。
考题出处: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9题
7、【言语理解】40.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内容正确是衡量作品质量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
B:中国邮电电信总局与美国CDC公司签订了全国无线电寻呼 BP机 联网工程。
C:国务院决定免征关税和进口增值税的目的和意义,在于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鼓励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其更趋完善。
D:今天下午,张董事长、王总经理和其他公司领导一起参加了市里举办的开发区招商引资项目洽谈会。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一面对两面,可在“正确”后面加上“与否”。B项搭配不当,不能“签订”“工程”。可在“工程”后面加上“的相关协议”。D项歧义,“其他”在这里可以限制“公司”,也可以限制“领导”,应改为“公司其他领导”。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在专业主义盛行的今天,记者的采访工作日益成为流水作业,按部就班的新闻制作框架掩盖了很多原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这场地震,却在很大程度上重新唤醒了新闻报道中的道德要求——这里的道德,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是非善恶的判断和专业操守的遵守,更包括广博而浓重的人文关怀,以及关怀背后的承担勇气。
对以上这段话概括最准确的是:
A:这场地震再次唤醒了早已被忽略了的新闻报道中的道德的要求
B:新闻报道需要有道德要求
C:新闻报道的道德要求不仅包括职业操守,还包括人文关怀和勇气
D:新闻工作者应当按照新闻道德要求报道这场地震
正确答案:A
解析:“这场地震,却在很大程度上重新唤醒了新闻报道中的道德要求”是短文的中心句,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将一门技术掌握到________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内涵远不限于此。倘若没有发自肺腑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的付出?没有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________的卓越?没有物我两忘的境界,怎有脚踏实地的淡定?工匠精神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的生命哲学,也有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出神入化 遥遥领先
B:炉火纯青 出类拔萃
C:融会贯通 更胜一筹
D:尽善尽美 脱颖而出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空缺处词语应形容技术掌握得非常熟练。“融会贯通”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多用于学习,不能用于形容技术的掌握程度,排除C。“尽善尽美”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此处与空缺前的“掌握到”搭配不当。排除D。第二空,“遥遥领先”指远远地走在最前面。“出类拔萃”指超出同类之上。此处与“超今冠古”呼应,“出类拔萃”更恰当,排除A。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掌握互联网技术,能够熟练使用智能手机。但要知道,技术的发展是在不断演进的,一个社会总会不断出现新的“落伍者”,即便是今天在数字化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未来也可能沦为“落伍者”,面临今天部分老人所面临的困境。因此,抛开技术不谈,我们的公共服务,首先还是应在理念上有更多的包容、普惠底色,真正依据不同群体的需求去设定公共服务提供方式,而不是一味追求技术上的“现代化”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
从资源和技术上能有效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根本性难题
B:
老年人在网络时代遭遇数字鸿沟的现象变得更加突出
C:
在相关领域针对老年人等群体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
D:
数字化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部分老年人群体带来不便
正确答案:C
解析:
文段首先指出虽然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掌握互联网技术,能够熟练使用智能手机,但技术总是不断发展的,总有人成为“落伍者”;然后以“因此”得出结论——我们的公共服务应在理念上有更多的包容、普惠底色,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去设定公共服务提供方式,而不是一味追求技术的“现代化”。由此可知,“因此”后的内容为文段论述的重点,C项表述与此一致。
A项,文段强调的是从公共服务的理念上解决“落伍者”面临的困境,而非是从“资源和技术上”,排除。
B、D两项仅着眼于老年人在数字时代面临的问题,未涉及对策,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7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