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爱、敬畏、献身精神、同情心、辨别善恶的能力以及将理想付诸行动的执行力,这些素质反映了一个人的品格。过去,孩子们是从他们所处的文化中、生活的内容里接受了这些品质。现在我们却目睹了所有这些品质在世界大部分地方崩溃。如果不想让孩子们失去培养这些人类宝贵品质的机会,就必须有意识地依靠教育来培养他们。
这段文字强调的是:
A:教育对培养品格的重要性
B:人类品质的崩溃对孩子的影响
C:孩子们是如何学会人类品质的
D:人类的诸多品质已渐渐崩溃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一些素养反映了一个人的品格。然后指出现在这些品质在世界大部分地方崩溃。最后给出对策——必须有意识地依靠教育来培养他们。故文段强调的是要靠教育去培养孩子们的品格,A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B、C两项文段没有谈及。D项是文段的部分内容。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1题
2、【言语理解】人脸识别技术逐渐深入社会生活的潮流,很多人甚至把人脸识别万能化了。实际上,高科技应用的背后依然有可能存在风险、存在漏洞,虽然按照惯常看法,科技含量越高,其安全系数通常也越高,但正如3·15晚会展示的那样,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仿真头套、全息投影、人脸跟踪等高科技手段不断出现,单一的人脸识别技术是有很大的局限性,没有绝对的安全概念可说。因此,在涉及隐私、支付等高级别安全场景使用时,注意将人脸与声纹、指纹、虹膜及其他生物认证信号相融合,而不是单一地采用人脸识别技术,这样安全的系数就会大大提升。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人脸识别技术渐成社会风尚
B:人脸识别技术有很大的局限性
C:高科技产品背后同样会存在风险
D:多重认证方式有助于提高安全系数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由很多人把人脸识别万能化的误区,引出单一的人脸识别技术存在局限性的问题,末句以“因此”结尾,强调将人脸与其他认证方式相结合,能大大提高安全性。D项是“因此”后观点句的同义转述。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
3、【言语理解】经媒体发掘而走向台前的众多“最美”事件表明:尽管当代中国社会在急剧的转型时期遭遇了道德价值层面的剧烈动荡与重构,但美德仍流布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流布于社会的各个角落。“最美”事件是平凡人的平凡作为,而正是这些平凡人的平凡作为,却极好地诠释了道德的实质,即人对自身生活的自主反思和自觉要求。它体现的是人的内在价值追求,而非被动地让自己的行为符合规范。这为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道德体现了人的内在价值追求
B:“最美”事件带来的道德启示
C:“最美”出自平凡
D:崇尚美德永远不会过时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由“最美”事件出发,点出两个方面,一是我们现实生活中仍流布着美德;二是这些平凡人的平凡作为体现的是人的内在价值的追求,而非被动地让自己的行为符合规范。最后做出总结“这为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B项全面、准确地概括了文段的内容。
A项过于片面,C项不是文段说明的重点,D项在文段中没有体现。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6题
4、【言语理解】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B:对
C:追
D:市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的正确读音应为蹊(qī)跷;C项的正确读音应为追溯(sù);D项的正确读音应为万马齐喑(yīn);B项读音正确,当选。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莫斯科时间2月7日20点14分,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俄罗斯度假胜地索契市举行,金碧辉煌的开幕式演出吸引了全球约30亿的电视观众
B:联合国特别协调员卡洛,兴致勃勃地参观正在塞浦路斯利马索尔港补给的中国海军盐城舰,高度赞扬中国政府为政治解决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所做的努力
C:3月21日,“雪龙号”上的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在澳大利亚人员的配合下,倾巢出动,火速前往搜救马航MH370失联飞机
D:《警察日记》和《白日焰火》作为国际电影节获奖影片,对表达中国文化自信力方面的贡献,可谓两全其美
正确答案:B
解析:“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比喻陈设华丽,不能形容“开幕式”。A项成语使用错误。“倾巢出动”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为贬义词。不能用于形容“雪龙号”帮助搜寻MH370失联航班的义举。C项成语使用错误。“两全其美”指做一件事顾全到双方,使双方都得到好处。句子形容的是两部影片获奖,D项成语使用错误。
考题出处:2014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44题
6、【言语理解】对人类和整个地球来说,环境教育的重要性毋庸赘言,它兼具功利主义和________色彩,同时也必须有科学、社会和________视野。在具体内容上,环境教育将技术开发及应用等科学知识与道德实践、伦理习惯养成相结合,坚守谦逊、勇气、克制、智慧、胆识和耐力等道德规范,秉承客观公正的精神。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理性主义 全球
B:实用主义 宏观
C:自由主义 微观
D:理想主义 人文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由“兼具”可知,此处所填词语应与“功利主义”不同,“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含义相近,排除B。
第二空,由“、”“和”可知,填入词语与“科学”“社会”为并列概念,“全球”“微观”与此不符,排除A、C。且“人文”填入句中也能与后文强调“道德”“伦理”的语境构成呼应。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44题
7、【言语理解】我国经济进入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速度换挡期,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一个重要特征,但不能把新常态理解为经济增速一路下行。事实上,经济新常态将为经济发展________新空间、________新活力。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拓展 增添
B:增长 提速
C:增加 提高
D:发展 添加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可由第一空入手突破。“增长”“增加”均不能与“空间”搭配,排除B、C。由第一空前的“发展”可知,此处再填“发展”不恰当,排除D。且“拓展空间”“增添活力”为固定搭配。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题
8、【言语理解】大国博弈,正从陆地走向海洋。正如“两弹一星”赋予中国大国地位一样,________具备与海权相匹配的实力,________穿越东海南海的激流暗礁,不欺人的中国才能不被人欺。这________穷兵黩武,________自卫反击。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只能 才会 不仅是 更是
B:不仅 而且 不仅是 更是
C:因为 所以 不是 而是
D:只有 才能 不是 而是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和第二空,“具备与海权相匹配的实力”是“穿越东海南海的激流暗礁”“中国不被人欺”的必要条件,所以前两空所填的关联词应表示条件关系。B项“不仅……而且……”表递进关系,C项“因为……所以……”表因果关系,排除。
第三空和第四空,“穷兵黩武”指用尽全部兵力任意发动战争,形容十分好战,与“自卫反击”是相反关系。“不是……而是……”表相反的并列关系,与文意相符。“不仅是……更是……”表递进关系,排除A。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广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3.25)-考友回忆版第9题
9、【言语理解】看病难的实质是病人为获得治疗疾病信息,需要付出很多时间、精力和费用,而最后得到的服务质量并不如意,医患矛盾和冲突由此产生。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肯尼思·阿罗,在其标志卫生经济学诞生的划时代论文中指出,风险和不确定性是医疗卫生所有特点产生的根源。他指出,正是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使得信息成为医疗卫生中最重要的要素。病人从医生那里要求获得的最重要的服务,便是信息。信息在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不对称分配,是病人需要求医的根本原因。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是:
A:卫生经济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B:信息是医疗卫生最重要的因素
C:完善医疗信息服务是重中之重
D:信息不对称是医患矛盾的根源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看病难的实质是:病人为获取治疗疾病的信息需要付出很多代价,而得到的服务却不尽如人意。接着借经济学家的观点指出,信息是医疗卫生中最重要的因素,病人最想从医生那里获得的就是信息,正因为信息在医患之间的不对称分配病人才需要求医。由此可见,信息是医疗卫生中最重要的因素。B项表述正确。A项只是文段例证的部分内容,排除;C项强调的“完善医疗信息”,而文段强调的主语的是“信息”,排除;D项“信息不对称”是病人求医的原因,而在获得信息时付出和回报的巨大反差才是医患矛盾的根源,故D项表述与文段不符,排除。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4题
10、【言语理解】“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给了懒人正大光明的借口,给了懦夫逃避现实的理由。可残酷的是,生活不相信借口,竞争没有理由。换个环境不如换个心情,与其精神胜利,不如自我激励。换个环境,就像把淡水鱼放进海里,空间是大了,可是命也危矣。苛求环境,不如苛求自己,我们改变不了世界,地球不会老围着你转——除非你是太阳。
最能概括上面文字内容的一句话是:
A:环境永远都不会恰合你意
B:苛求环境不如苛求自己
C:处处都留人,只是人不在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正确答案:B
解析:阅读可知,文段主要说的是要学会自我激励,我们无法改变世界,但可以苛求自己。文段最后一句“苛求环境,不如苛求自己,我们改变不了世界,地球不会老围着你转”为主旨所在。B项与此相符。A项表述过于绝对;C、D两项文段并未对其阐述。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5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