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4020

发布时间:2024-03-01 17:51     浏览量:9

1、【言语理解】玻璃幕墙大量在公共建筑中采用,是由特定历史时期的审美所决定的。如今,这种墙体形式正在向着低成本、高普及的方向转变。玻璃幕墙最初的现代感、国际化色彩与神秘光环正在渐渐褪去,能源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这一过程。对于大多数地处亚热带和温带地区的城市而言,大面积的玻璃幕墙逐渐暴露出其光污染和高耗能的一面。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说明滥用玻璃幕墙会带来城市污染和能源浪费

B:阐述建筑之美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C:评价能源危机对现代审美意识的影响

D:介绍目前建筑材料发展的低能耗导向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玻璃幕墙被建筑采用是由特定历史时期的审美决定的,接着指出玻璃幕墙负面影响正在显现——光污染和高耗能。故文段意在说明现在玻璃幕墙带来的负面影响,A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B、C、D三项均引申过度,脱离了“玻璃幕墙”这一论述对象,均可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3题

2、【言语理解】当史前人类到达世界的新区域时,发生了一些奇怪的事情:大型动物突然灭绝了,较小的物种却幸存下来了。大型的、生长缓慢的动物很容易成为猎物,所以被迅速猎杀直至灭绝。现在类似的情况可能正在海洋中发生。
这段文字提到史前大型动物的灭绝是为了说明:

A:大型动物更加容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

B:当大型动物消失时,小物种幸存了下来

C:如今大型海洋动物可能面临类似的威胁

D:生长缓慢的鱼类比生长快的鱼类寿命长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句提到史前大型动物灭绝的现象,第二句分析原因,末句指出“类似的情况可能正在海洋中发生”。由此可知,前文提到史前大型动物灭绝的现象是为了引出末句海洋中的情况,即告诫人们海洋中的大型动物也面临灭绝的风险。
A、B两项与海洋无关,D项未体现出“海洋中大型动物面临的风险”,均可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

3、【言语理解】下列选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男同学能够意识到塑造体形,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B:不少初中生的素描能力甚至达不到小学毕业生应达到的水平。

C:当学生了解了美是什么,就会以美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D:有的家长让孩子学习艺术,其目的在于使孩子成为特长生或多学几门生存的技能。

正确答案:C

解析:C项“规范”与“思想”搭配不当。其他三项均没有语病,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9题

4、【言语理解】亲近百姓、接近生活是曲艺这门艺术的生命力所在。当然,任何人都不可能________生活的全部,所以创作者才有了“采风”一说。采风从来不是去________生活,而是深入其中,体会其中的乐与悲。然而,现在许多曲艺工作者没有耐心去深入百姓生活,于是只能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创作能力无疑也受到了_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描摹 评判 质疑

B:洞察 记录 束缚

C:掌握 体验 削弱

D:了解 审视 限制

正确答案:D

解析:先看第一空,句意是任何人都不可能知道生活的全部。“描摹”指用语言文字表现人或事物的形象、情状、特性等,填入此处与语境不符,排除A。
再看第二空,由“不是……而是……”可知,所填词语应与“深入其中,体会其中的乐与悲”构成反义关系,表浅层次观察之意。“记录”指把说的话、做的事写下来,侧重写。而所填词语应侧重看,观察。“记录”填入此处不符合句意,排除B。“体验”与后文的“体会”含义相近,不能构成反义关系,排除C。
验证第三空,所填词语应表达“只能写自己熟悉的生活”的结果,即创作能力被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限制”指规定范围,符合创作能力受到束缚的语境。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市地)-考友回忆版第36题

5、【言语理解】在古代,对未知世界的恐惧感不只属于儿童。中世纪的绘图师们在绘制地图时,并不把未知地带留为空白,而是画上海蛇和想象中的怪兽,并标记“此处有龙”。几个世纪以来,探险家们穿越大洋,攀登高山,逐渐在地图上把这些想象替换成了真实的标记。现如今,我们可以从外太空拍摄照片,感叹地球之美。通信网络造就了“地球村”,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了。
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

A:科技让世界更美好

B: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C:知识是治疗恐惧的良药

D: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正确答案:C

解析:由“古代”“中世纪”“几个世纪以来”“现如今”等时间词可知,文段为并列结构:首先指出古代人们对未知的恐惧;中世纪人们绘制地图时把未知地带画上海蛇和怪兽并标记“此处有龙”的做法,体现的也是人们对未知的恐惧;后来随着探险家们的活动,很多未知变成了已知,地图上的标记换成了真实的标记;现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这个世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由最初对未知充满恐惧到后来的感叹地球之美,人们之所以能逐步克服恐惧,正是因为获得的知识越来越多,C项“知识是治疗恐惧的良药”作为文段观点最恰当。A、B、D三项均没有体现对知识恐惧的克服作用,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37题,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43题

6、【言语理解】作为承载信息极大丰富的民族基因宝库,文物并非扁平的、冰冷的物件,其所涉及的学科门类________。它们包含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可以让今人________过去、找到认识自我的坐标;不仅蕴含博大精深的智慧、巧夺天工的技艺,而且有领先世界的成就。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计其数  反思

B:包罗万象  回溯

C:不胜枚举  追忆

D:五花八门  比照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由“作为承载信息极大丰富的民族基因宝库”“它们包含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可知,文物所涉及的学科门类非常丰富。“不计其数”指无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用在这里语义程度过重,排除A。“不胜枚举”指无法一个一个全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文段意在强调涉及的学科门类丰富,而不是同一类的人或事物繁多,“不胜枚举”填入此处不符合文意,排除C。
第二空,此处表达的是通过对过去的回忆找到认识自我的坐标。“比照”指比较对照,通常是对比双方的异同,文段中并没有对比过去与现在不同的含义,排除D。“回溯”指回顾,回忆,填入此处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14题

7、【言语理解】所有燃烧燃料的飞机都会留下废气和烟尘的痕迹。在高海拔地区,水蒸气经常凝结在烟尘颗粒上,并冻结形成卷云。后者根据温度和湿度的不同,可持续几秒钟到几小时。云既能起到降温作用,也能起到增温作用。它们将一些太阳光反射回太空,但也阻挡了地球表面辐射的一些热量。平均而言,薄的自然卷云和飞机尾迹都有净变暖效应。科学家利用一种大气计算机模型,估算了飞机尾迹在2006年引起多大程度的变暖以及到2050年可能引发的变暖程度。最终结论是,到2050年,飞机尾迹的升温效应将从2006年的每平方米50毫瓦上升到每平方米160毫瓦。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未来飞机尾迹增暖效应将日益显著

B:积极应对飞机尾迹增暖效应刻不容缓

C:自然卷云和飞机尾迹会产生较强的变暖效应

D:需研发新的替代燃料以减轻飞机尾迹升温效应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燃料飞机留下废气和烟尘的痕迹,在高海拔地区会形成卷云,然后说明卷云和飞机尾迹的净变暖效应;最后指出科学家利用大气计算机模型进行估算得出结论,即到2050年,飞机尾迹的升温效应将日益显著。总结词“最终结论”表明尾句为文段意在强调的重点,A项对其概括准确,当选。B项过度引申,文段只提及飞机尾迹增暖效应未来将日益显著这一现象,并未强调对其的积极应对,排除。C项脱离主题,文段主要说明“飞机尾迹增暖效应”而非“自然卷云和飞机尾迹”,排除。D项无中生有,“研发新的替代燃料”文段未提及,排除。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汇编)第39题

8、【言语理解】①亚投行立足亚洲,面向世界
②亚洲路通、物通、贸通,还将辐射到世界各国各地区,带动更为广阔地区基建的普遍发展
③根据它的顶层设计,亚投行的运行与发展将普遍惠及整个亚洲,并溢出亚太,走向全球
④所以,亚投行的建设,其意义超越一个或几个双边自贸区,并为自贸升级提供基础与后勤的有力保障
将以上4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

D:①③④②

正确答案:D

解析:③中的“它”指代的应是①中的“亚投行”,故①应与③相连,排除A、C。④提到“意义超越一个或几个自贸区”,②进一步强调“还将辐射到世界各国各地区”,两句存在程度上的递进,故②应在④之后,排除B。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房龙文笔生动,擅长讲故事。干燥无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一写,无论大人、小孩, 都觉得娓娓忘倦了。将文学家的手法拿来讲述科学,确实高妙。
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准确的是:

A:房龙开创了以文学方式讲述科学常识的先河

B:房龙能将干燥无味的科学常识讲述得很生动

C:房龙文笔生动,拥有数量庞大的读者群

D:房龙讲述的科学常识激发了读者对科学的兴趣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中“开创……先河”在文段中并未体现,排除。C项,由“无论大人、小孩, 都觉得娓娓忘倦了”无法推出“拥有数量庞大的读者群”,排除。文段说的是无论大人、小孩都对房龙讲述的科学常识很感兴趣,而并非D项所述“激发了读者对科学的兴趣”,排除。B项可由“干燥无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一写,无论大人、小孩, 都觉得娓娓忘倦了”得出。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题

10、【言语理解】宋代真是大发宏愿的时代,绘画写实技巧________,无论花鸟还是山水,与自然物象________。恰恰宋代又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双峰对峙,正是“图像证史”一展身手的大舞台。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炉火纯青 不分轩轾

B:目无全牛 不分畛域

C:登堂入室 不谋而合

D:登峰造极 不爽毫厘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填入词语修饰的对象“绘画写实技巧”。“炉火纯青”比喻技艺或学问修养达到精粹完美的境界或做事情达到纯熟的地步。一般主语是“人”,不能是一个“时代”,排除A。“目无全牛”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主语也是“人”,故排除B。“登堂入室”指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高水平。“登峰造极”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C、D两项词义符合语境,备选。
第二空,文段强调的是绘画写实技巧高超,作品与真实的自然物象非常相似。“不谋而合”指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不爽毫厘”形容一点不差。比较可知,只有“不爽毫厘”符合句意。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2018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7题,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2018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8题,2018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1题,2018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2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