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3989

发布时间:2024-02-27 16:44     浏览量:27

1、【言语理解】不要怕去学新的东西。知识没有________,是可以随身携带的宝藏,没有人会被它压垮,而且愈多你愈身心矫健。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重量

B:大小

C:困难

D:期限

正确答案:A

解析:由“是可以随身携带的宝藏,没有人会被它压垮”可知,文段强调的是知识容易携带且不重,故“重量”填入最符合文意。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0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2题

2、【言语理解】

华夏文明甚至整个人类文明发展演变到今天,其实都有一个________的过程。人们喜欢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喜欢被叠床架屋束缚,简洁的价值观与人类追求单纯明净的趣味也非常契合。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删繁就简

B:

言简意赅

C:

去伪存真

D:

去粗取精

正确答案:A

解析:

由后文“人们喜欢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喜欢被叠床架屋束缚,简洁的价值观与人类追求单纯明净的趣味也非常契合”可知,文意表达的是文明的发展演变是从复杂到简洁的。“删繁就简”指删去多余的文字或内容使简明扼要;“言简意赅”指言语简明而意思完备;“去伪存真”指除掉虚假的,留下真实的;“去粗取精”指除去杂质,留取精华。四个词语中,只有“删繁去简”有去掉、删除繁杂部分,使趋于简明的意思,填入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6题

3、【言语理解】舆论认为,目前由美国牵头的反恐是“越反越恐”。因此马德里反恐国际峰会探索的途径就是通过全球合作,促进不同宗教文化的和平共处、逐步消灭贫困、以多边主义彻底取代单边主义、采取行之有效的联合反恐措施。事实证明,只有合作,才可能真正促进国际社会的民主和安全。
马德里反恐国际峰会探索国际反恐新途径的根本原因是:

A:目前由美国牵头的反恐是“越反越恐”

B:国际反恐活动没有采用和平共处政策

C:国际反恐活动没有采取联合反恐措施

D:单边主义致使国际反恐斗争陷入泥潭

正确答案:D

解析:由“因此马德里反恐国际峰会探索的途径就是通过全球合作,促进不同宗教文化的和平共处、逐步消灭贫困、以多边主义彻底取代单边主义、采取行之有效的联合反恐措施。”可知马德里反恐国际峰会探索国际反恐新途径的根本原因是“单边主义”的存在。这也是美国反恐“越反越恐”的根本原因。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2008年,中国大地上堪称祸福更替,悲喜交集。所谓“福”和“喜”,大抵是百年一遇,普照人心,如迎接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而所谓“祸”与“悲”,则属于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惊天动地 千难万险

B:惊涛拍岸 山河破碎

C:猝不及防 石破天惊

D:防不胜防 有惊有险

正确答案:C

解析:由常识可知,2008年的“祸”与“悲”主要是指南方的冰灾和汶川的地震,都属于造成重大损失的天灾。这里的“祸”、“悲”是与前面的“福”、“喜”相对应的,故空缺处所填的两个词语也应分别与“百年一遇”、“普照人心”构成对应关系。“百年一遇”是从事情的发生角度阐释,“普照人心”是从事情发生后的效果角度阐释。四个选项中最能体现这种对应效果的只有C项的“猝不及防,石破天惊”。

考题出处:2009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题

5、【言语理解】科学家认为,未来的仿生机器人并非要完全模仿人类的所有功能,而是模仿某项功能。这些智能机器人有望成为“超人”,有的具有超强的记忆力,有的具有超强的学习能力,有的听觉功能特强,有的嗅觉功能特强……,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智能机器将超越人类

B:不同功能的智能机器人可以用于不同的领域

C:但它并不具备人类的情感,也不具备人脑的灵活性

D:人类受限于缓慢的生物学进化速度,无法与之竞争和对抗

正确答案:B

解析:横线处位于文末,可考虑是对前文的总结概括。由“有的具有超强的记忆力,有的具有超强的学习能力,有的听觉功能特强……”可知,智能机器人的功能是不同的,可以根据其不同功能应用于不同的领域。B项填入总结恰当。A项偷换概念,文段的主语是智能机器人而非智能机器,且A项表述本身错误。文段并未将智能机器人与人类进行比较,排除C、D,且D项本身表述错误。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5题,2019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9题,2019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9题,2019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2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51题,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3题,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42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53题

6、【言语理解】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如果天天都熬夜看奥运会,精力不济,影响工作,那么我们就应该及时向他提出意见甚至警告。

B:9月21日12时35分,执行“神七”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抵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他们将在这里进行适应性训练和心理调整,为太空飞行做好最后的准备。

C:“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再次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赞誉,中华民族能有今天的荣耀,靠的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所取得的。

D:根据中方要求,世卫组织总部正在开展三聚氰胺的毒性研究,目前已进入动物测试,但在最终研究报告出炉之前尚无法对三聚氰胺的毒性进行明确定义。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关联词位置不当,应将“如果”放句首。C项,“靠的是……所取得的”句式杂糅,应改为“靠的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或“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共同奋斗取得的”。D项,成分残缺,可在“动物测试”后加“阶段”。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当下,电视节目主打媒体融合和多终端传播的概念并不新鲜,只要在不同终端进行内容投放的节目都自称是媒体融合。技术拓展了媒体类型和渠道,真正的媒体融合要借鉴互联网的用户思维,要以不同渠道用户的多层次的“真实需求”为导向定制内容,与用户之间形成相互分享信息关系,形成媒体融合关键点。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在不同终端进行相同内容投放成为当下电视节目进行媒体融合的普遍做法

B:媒体融合本身不能提升节目的内容品质,但能让节目得到更好的传播与吸收

C:要做到媒体融合,就要把各种终端、渠道整合成一个有机体,形成信息传播的“生态圈”

D: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内容生产者与用户之间形成相互分享信息关系,是媒体融合的关键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媒体融合和多终端传播的概念并不新鲜,接着强调真正的媒体融合要借鉴互联网的用户思维,要以不同渠道用户的多层次的“真实需求”为导向定制内容,与用户之间形成相互分享信息关系,形成媒体融合关键点。由此可知,文段主要强调的是什么是真正的媒体融合,D项概括恰当。
A项,“在不同终端进行相同内容投放”不是真正的媒体融合;B、C两项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A、B、C。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第47题,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4题,2017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2017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题,2017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5题,2017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8题,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19题,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9题

8、【言语理解】目前我国的青光眼患者有2000万人左右,特别是原发性青光眼中的闭角型青光眼是危害我国中老年人视觉健康的主要疾病。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视觉健康的致盲性眼病,是一组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长期的高眼压可导致患者眼睛受到不可逆的永久损害。因此,了解青光眼的发病特点,及早发现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作者最有可能阐述的是:

A:青光眼是如何引起的

B:青光眼的具体症状

C:青光眼的检查内容

D:青光眼的治疗方法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主要介绍了青光眼及其危害,末句以“因此”得出结论,强调了解青光眼的发病特点,及早发现和治疗很重要。依据话题一致原则,下文应延续末句话题,具体介绍青光眼的发病特点,B项的“具体症状”与此相符。A项,青光眼的引起因素即病理性眼压增高,文段已提及,排除。C、D两项与“发病特点”的话题衔接不当,应在介绍具体症状之后再阐述,排除。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9题

9、【言语理解】某科技杂志刊文,介绍了一种可“自愈”橡胶。普通橡胶里的分子由高强度的共价键相连,断裂后无法恢复。于是科研人员将其改由氢键连接,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种“分子绳”,将原本很难共处的氢键和共价键结合在一起,允许它们在分子尺度上均匀混合,从而制造出一种透明坚韧的可“自愈”橡胶。这种新型橡胶受到拉力时会出现网状纹路,形似裂纹但不会完全裂开,并形成一些纤维状的连接物。拉力消失后,橡胶恢复原状。这项技术可用于制造军用装备的轮胎,受损后无须立即更换,可提高其战场生存能力。
这段文字没有提及“自愈”橡胶的:

A:特殊性能

B:科学原理

C:功能缺陷

D:应用前景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有提及,由“这种新型橡胶受到拉力时会出现网状纹路,形似裂纹但不会完全裂开,并形成一些纤维状的连接物。拉力消失后,橡胶恢复原状”可推出。
B项有提及,由“于是科研人员将其改由氢键连接,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种‘分子绳’,将原本很难共处的氢键和共价键结合在一起,允许它们在分子尺度上均匀混合,从而制造出一种透明坚韧的可‘自愈’橡胶”可推出。
C项文段未提及。
D项有提及,由“这项技术可用于制造军用装备的轮胎,受损后无须立即更换,可提高其战场生存能力”可推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第55题

10、【言语理解】人类阅读文化经历了几次重大转变,一次是从口传文化向印刷文化转变,这是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变的重要节点。今天又有了另一个转变,从印刷文化向电子媒介文化的转变。比较来说,印刷文化孕育的是一种沉浸式阅读,其认知模式是深度注意力;而电子媒介催生了一种全新浏览式阅读,它所建构的是超级注意力模式。浏览式阅读在不同对象间切换转移,无法忍耐阅读单一文本时的长时间单调。这有些像人们的美食体验,品尝美味佳肴之后,对粗茶淡饭便难以忍受。同理,习惯于浏览式“悦读”之后,对单一文本的长时间阅读便会感到乏味。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人类阅读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B:印刷文化与电子媒介文化的区别

C:阅读文化直接影响认知模式的转变

D:文献载体变化会改变人们的阅读模式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由人类阅读文化经历了几次重大转变引出话题,指出今天阅读文化正经历由印刷文化向电子媒介文化的转变。接着比较两种文化的差别,指出印刷文化孕育的是沉浸式阅读,其认知模式是深度注意力;而电子媒介文化产生的是浏览式阅读,其认知模式是超级注意力模式;接着具体解释了为什么电子媒介催生的浏览式阅读其认知模式不再是深度注意力模式。可见,文段意在说明的是阅读文化的转变对认知模式的影响。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表述与此相符。A项“历史进程”范围太大,文段只介绍了两个历史转变,排除。B项两个文化的“区别”只是文段的部分内容,文段重点介绍的是两个文化的转变对阅读方式的影响,排除。D项“文献载体”的说法欠妥当,“文献”指的有历史价值或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段中并没有提到“文献”的相关内容。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6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边远地区)第49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