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3974

发布时间:2024-02-25 19:45     浏览量:9

1、【言语理解】测谎的基本原理是:欺骗的人会紧张,以致呼吸、脉搏加快和血压升高。测谎专家因而声称,只要操作、解析得当,测谎仪能够有效发现说谎者,结果是________的。反对者则认为,一个________且擅长控制情绪的人是可以对付测谎仪的。在这个过程中,不是人与机器,而是测谎者与被测者的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合理 见多识广 博弈

B:科学 不露声色 抗衡

C:可靠 有备而来 较量

D:准确 从容不迫 对决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由后文反对者认为结果不可信可知,测谎专家认为测谎仪的结果是可信的。“合理”指合乎道理或事理,“科学”指合乎科学精神或方法,二者均无“可信”之意,排除A、B。第二空,“从容不迫”指沉着镇定不慌张,强调能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绪,与“擅长控制情绪”语义重复,排除D。验证第三空,“较量”填入也恰当。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级)第34题

2、【言语理解】亚洲有中印两个人口大国,然而人口的庞大却与人才是否________没有必然关系。人才供应缺口在一些国际化的行业中尤为________,例如金融从业人员、工程研发人员等在全亚洲都供不应求。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饱和 突出

B:充裕 明显

C:过剩 严峻

D:流失 巨大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二空,“缺口”不能与“严峻”搭配,排除C。
第一空,“流失”比喻人员、财物等从本地、本单位流动或转移出去而散失,与句意不符,排除D。 “饱和”比喻在某个范围内某种事物的数量达到最大限度;“充裕”表示充足富裕。“供应缺口”“供不应求”都表示需求不能被满足,出现了短缺状况,与此相对的应是人才是否足够的问题,故应填“充裕”。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8题,2010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8题,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8题,2010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8题,2010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8题,2010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8题,201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8题,2010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8题,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8题

3、【言语理解】内太阳系的岩石行星与外太阳系的气态行星最初的物质构成________。科学家此前认为,由于木星质量大、引力强,可以在一些物质到达内太阳系之前将其________,阻止了内外太阳系物质的混合。但研究表明,木星的成长速度不足以阻止外太阳系物质源源不断流入内太阳系,这意味着内外太阳系行星将拥有________的成分。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大同小异 阻拦 共同

B:相去甚远 消灭 全新

C:千姿百态 捕获 独特

D:大相径庭 吞噬 类似

正确答案:D

解析:先看第三空,前文指出木星的成长速度无法阻拦外太阳系物质流入内太阳系,因此内外太阳系行星将拥有一致或相似的成分。“全新”“独特”都与此意无关,排除B、C。
再看第一空,由转折词“但”可知,文段存在反义关系,前后语义相反。转折后指出内外太阳系行星将拥有一致或相似的成分,故转折前应表示内太阳系和外太阳系的行星最初的物质构成差距极大。“大同小异”指大部分相同,只有小部分不同,强调差异小。其填入与文意相悖,排除A。“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填入恰当。
验证第二空,木星质量大、引力强,可以在一些物质到达内太阳系之前将其吞并,“吞噬”填入恰当。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省级)-考友回忆版第34题,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市地)-考友回忆版第39题

4、【言语理解】小说只是小说,文学只是文学,既不当误认作一部历史,亦不当误认作一篇科学的论文。对于文艺,除掉   以外,不妨作一种研究;但这种研究,不当为历史的或科学的,只是趣味的研究。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欣赏

B:口味

C:鉴赏

D:评论

正确答案:C

解析:由后面对应的“研究”可知,空缺处应填一个动词,“口味”为名词,首先排除B项。“评论”一般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上,与文意不符,排除D项。“欣赏”和“鉴赏”都有“赏”的意思,但“鉴赏”的对象多为文化艺术品、文物等,与句中的“文艺”相对应,当选。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在实际生活中,人是千差万别的,并非几种类型所能全部      得了的,因而过分依赖关于人性的各种假设是危险的。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包罗

B:概括

C:囊括

D:包括

正确答案:B

解析:包罗:包括,指大范围。包括:含总括的意思。囊括:全包罗在里面。概括:归纳总结。根据题意,人的类型多种多样,千差万别,不能用几种归纳出来的类型加以认识。而这四个词中只有“概括”含有归纳总结的意思。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据《组织人事报》9月21日报道,今年,上海市政府将和香港政府互派政府公务员在对方机构任职工作,学习和借鉴国际大都市政府机关运行、管理的模式和方法。据了解,上海市为了提升公务员的国际化素质,人事部门将以强化科学行政决策能力为重点,继续推进MPA和EMPA的课程以及法律、WTO一般规则和现代行政管理知识等方面培训,提高公务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和适应创新能力。另外,上海市有关部门将积极选派一批外语好、专业素质高的青年人才,通过友好城市交流等渠道到海外的政府机关、大企业和国际组织中去工作。
为这段新闻拟写引题和主标题,恰当的一项是:

A:引题:扩大交流,加强培训  主标题:上海不断提升公务员国际化素质

B:引题:取长补短,提高能力  主标题:沪港将互派公务员

C:引题:培训公务员,上海出新政  主标题:沪港互派 出国研训

D:引题:沪港互派 出国研训  主标题:上海大量外派公务员

正确答案:B

解析:解答此题,可先从主标题入手,这是材料的主旨内容。材料第一句说的是沪港将互派公务员,这是整段新闻材料最重要的信息,而且拟标题时应包含沪港两方,不能只提上海。因此主标题可拟为:沪港将互派公务员。确定主标题以后,再从相关信息中概括出引题。引题的作用是放在主标题之前,用简明的文字引出主标题。由材料可知,互派公务员的目的是整段材料的第二大信息。材料第一句和第二句对互派的目的做了具体说明,如“学习和借鉴”、“为了提升”等。纵观四个选项可知,B项的“取长补短,提高能力”对公务员互派目的的概括最为简洁完整。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天文学家指出,这些在可见宇宙边缘的、人们熟悉的星系并非像以前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完全是从超新星爆发后逐渐衰退的余烬中得到能量的。
对上句理解正确的是:

A:以前人们认为这些星系完全是从超新星爆发后逐渐衰退的余烬中得到能量的

B:以前人们认为这些星系完全不是从超新星爆发后逐渐衰退的余烬中得到能量的

C:现在人们发现这些星系完全是从超新星爆发后逐渐衰退的余烬中得到能量的

D:现在人们发现这些星系完全不是从超新星爆发后逐渐衰退的余烬中得到能量的

正确答案:A

解析:分析文段,由“并非……完全是从……”可知,以前人们认为那些星系完全是从超新星爆发后逐渐衰退的余烬中得到能量的。A项正确。B项“完全不是”与句子内容相悖,C项“现在人们发现”与句中主体不符,D项“完全不是”表述过于绝对,从文段无法得出。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3题

8、【言语理解】

大鲵这种生物,对水环境的依赖程度很高,迁徙能力又差,________的是,它适应能力还不错,挺过了漫长的地质岁月,________了地球的兴衰枯荣,却似乎要在栖息地破碎、种群数量下降的窘境中迎来自己的最终结局。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神奇 见证

B:有趣 经历

C:幸运 克服

D:难得 穿越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空,由“依赖程度很高,迁徙能力又差”可推出“适应能力弱”,而后文却说“它适应能力还不错”,故此处所填词语应含有反常规的意思。“有趣”与此不符,排除B。第二空,“克服”指战胜或消除(缺点、错误、坏现象、不利条件等)。 “穿越”指通过,穿过。如穿越沙漠,穿越时空。二者均不能与“地球的兴衰枯荣”搭配,排除C、D。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现在走过来的是微信方阵,你看他们,左手手机,右手充电宝,身后背着一锅心灵鸡汤,胸前挂着佛经和养生秘方,手上拿着励志经典和情感小句,口中还在大喊‘亲,给孩子投个票吧’。”这是一个网络段子,但这里说的事每个人都可能“躺枪”,因为我们或多或少都做过,或者是经历过。从最初私密的记录和分享,到现在帮领导点赞、帮单位公号拉粉丝、帮“萌娃”投票。这也是目前绝大多数人的微信朋友圈的状态。而这种状态,在让一些人欲罢不能的同时,也让更多的人疲于应付,身心憔悴。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变味的“朋友圈”已成鸡肋

B:变味的“朋友圈”不是我的菜

C:微信朋友圈,你还能走多远

D:微信朋友圈,只是生活的调味品

正确答案:A

解析:由“在让一些人欲罢不能的同时,也让更多的人疲于应付,身心憔悴”可知,目前“朋友圈”的状态已经变味且成为人的困扰。“鸡肋”比喻做无多大意义而又不忍舍弃的事情。用于形容已经变味的“朋友圈”最恰当。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9月)第41题,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4月)第41题

10、【言语理解】从众心理,是社会心理的普遍现象之一。所谓从众,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违背自己的意见,使自己的言语、行为保持与群体一致的现象。这种现象就是从众,即群体能产生压力,使人们的思想在压力下趋于一致。
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

A:在实际工作中,工作群体应当更为强调人的个性

B:个体对群体越信任,个体的行为就越容易趋向群体行为

C:从众心理在实际工作中产生的是消极的效应

D:个体从众达到一致或是被迫服从,或是自愿接受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由“从众”的定义入手,分析了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即一是在群体压力之下个体被迫趋于一致;二是个体放弃自己的意见,自愿与群体思想、行为保持一致。由此可知,D为文段的论点。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