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策略博弈的本质在于参与者的决策相互依存。这种相互作用通过两种方式体现出来:第一种方式是序贯发生,参与者轮流出招;第二种方式是同时发生,参与者同时出招。但是不论如何,每个人必须明白这个博弈中还存在着其他的积极参与者,每个人都要将自己置身在他人的立场上,来评估自己的这一步行动会带来什么结果。
下列说法与这段文字相符的是:
A:策略博弈的本质在于团体协作
B:博弈的过程中参与者相互影响制约
C:博弈中每一步的结果都直接影响全局
D:博弈过程中要为他人设身处地地考虑
正确答案:B
解析:由文段中“策略博弈的本质在于参与者的决策相互依存”可知,A项错误,B项正确。
由文段中“每个人都要将自己置身在他人的立场上,来评估自己的这一步行动会带来什么结果”并不能推出C、D。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48题,2010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2010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48题,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48题,2010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8题,2010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201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48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48题,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48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48题
2、【言语理解】人类思维进化的顺序,是从具象到抽象,从图形到语言。粗粗了解一点文物史的人都知道,早期文明及其器物上只有图形,如世界各地的史前壁画,如半坡陶器上的鱼纹、人脸等。没有文字,因为语言能力不发达。语言能力发达以后,才有文字,人类文明才真正脱离原始阶段。而文字的进化本身也循同样过程,最初是图形,不脱具象,涵盖力很有限,慢慢离开图形阶段,真正成为文字,表示人的语言能力愈来愈深刻,思维愈来愈独立。
这段文字谈论的主题是:
A:研究文物史的意义
B:语言文字的主要功能
C:史前文明的表现形式
D:人类思维的演变过程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为总起句,指出人类思维进化是从具象到抽象,从图形到语言的过程。接着以文物史知识进行佐证,指出人类早期只有图形,语言能力发达后才有文字,而文字的进化也是先有具象图形,后来才真正成为文字。可见文段主要讲的是人类思维进化的过程,D项与此相符,为正确答案。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短短三十年,手机已经从奢侈品发展成百姓的日常用品。如今的街头,再也看不见抽出长长的天线接打电话的现象了,近几年内置天线几乎成为手机外观的主流。手机从“有线”到“无线”的发展,既展示了手机的发展轨迹,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些与手机天线有关的故事。
这段文字是一篇文章的引言,文章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是:
A:手机外置天线的缺陷及弊端
B:手机天线的发展和未来趋势
C:跟手机天线相关的一些经历
D:跟手机外观设计有关的故事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尾句承上启下,总结了手机从“有线”到“无线”的发展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展示了手机的发展轨迹,这是承前;二是带来了一些与手机天线有关的故事,这是启后。故文段接下来的内容应紧扣与手机天线有关的故事展开。C项的“天线”“经历”与文段论述的关于天线的故事相对应,当选。其他三项均与文段衔接不当,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外资银行进入新兴市场国家,新兴市场国家银行业的各主体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会尽可能争取较大的市场份额,充分拓展自身竞争优势,努力向客户提供质优价廉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这个过程必然带动银行业微观效率的提升。
“这个过程”指的是:
A:外资银行进入新兴市场国家的过程
B:新兴市场国家银行业发展的过程
C:外资银行提供优质服务的过程
D:新兴市场国家银行业扩大市场份额的过程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说的是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新兴市场国家银行业的影响——带动了新兴市场国家银行业微观效率的提升。故“能带动银行业微观效率提升”的“这一过程”便不能忽略“外资银行的进入”这一刺激因素。符合这一特征的只有A项。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
意志力特训是训练孩子以坚强的意志,带领自己的团队,并百折不挠、________勇敢地克服困难。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坚若磐石
B:固若金汤
C:坚不可摧
D:稳如泰山
正确答案:A
解析:
由顿号可知,空缺处所填词语应与“百折不挠”构成并列关系,与前文“坚强的意志”相呼应,体现意志力的坚韧。“固若金汤”形容城池和阵地非常坚固,不能指人的意志力,排除B。“稳如泰山”形容像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也可形容人在紧急情况下的从容态度。侧重“稳”,未体现出“坚”,排除D。“坚若磐石”指像大石头一样坚固,比喻不可动摇;“坚不可摧”指非常坚固,摧毁不了。“坚不可摧”通常用于具体事物,此处描述抽象的“意志力”,用“坚若磐石”更恰当。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2题
6、【言语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30多年,与经济发展相比,社会建设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医患纠纷、劳资纠纷、非法集资等矛盾明显增多。由于社会组织等发育滞后,我们往往习惯于用行政和经济办法解决这些问题。而实际上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社会归属感和多样化的社会需求,除经济物质需求外,还有社会精神需求等诸多方面,需要组织归属、社会救助、心理辅导等社会支持,很多社会问题往往由于处置不当,从而引发和积累更深的社会矛盾。
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
A:处理社会问题,不适合再使用行政和经济的手段
B: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
C:处理社会问题不能局限于行政和经济办法,还需要社会支持
D:社会成员的需求既有经济物质需求,也有精神心理需求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社会建设领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然后说明我们往往习惯于用行政和经济方法解决这些问题,最后强调社会成员有社会精神需求,需要组织归属、社会救助、心理辅导等社会支持。B、D两项非文段重点,A项的“不适合再使用行政和经济手段”表述错误。C项是针对问题给出的具体解决对策,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以上)第20题
7、【言语理解】城市移民化潮流的背后,更是中国农村的巨大变迁。人口迁移的潮流将中国大片尚未都市化的乡村地区与移民城市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从最初开始的以谋生为目标的打工赚钱,到今天迁移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中国农村农业生产与再生产的社会关系,农业结构及其变化过程中的财产与权力关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
A:农民向城市的流动已成大趋势
B:多年的城乡二元结构已经解体
C:城乡的发展息息相关休戚与共
D:移民潮引发了农村的重大变迁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由“城市移民化潮流的背后,更是中国农村的巨大变迁”可推出,表述正确。
B项,虽然人口迁移给农村带来巨大变迁,但由此不能推出城乡二元结构已经解体,“已经解体”表述过于绝对。
C项,由“人口迁移的潮流将中国大片尚未都市化的乡村地区与移民城市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可推出,表述正确。
D项,由文段第一句话可以推出,表述正确。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0题,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8题
8、【言语理解】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不是他上班老堵车,就是等的车老是不来,所以他上班总是迟到。
B:尼克松脸色阴沉,步伐缓慢地走了进来,坐在办公桌后面的椅子上。
C:9点整,技师们最后一次调整灯光和检查音响效果。
D:如果他失败,至少他也知道他是失败得很英勇的。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导致语意表达混乱。正确表述应为“他上班不是老堵车,就是等的车老是不来,所以上班总是迟到”。其他三项没有语病。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下列有歧义的句子是:
A:群众有意见是正常,没意见倒是不正常的了。
B:那时他已经戒烟,如果再没了酒,生活就没味道了。
C:整容有一定的风险,比如感染、瘀血、不完全对称等。
D:小王和小李这两个人,我对小王比较了解,小李就不大了解。
正确答案:D
解析:D可以理解为“我对小王了解,但对小李不大了解”,也可以理解为“我了解小王,而小李就不大了解小王”。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
巨大的投资热情和市场需求背后,短视频的发展短板令人担忧:内容创作新意________,同质化严重;平台盈利模式________,只顾短期盈利,长期规划不足;监管机制________,版权保护缺位,低俗内容和创意抄袭大行其道。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匮乏 缺乏 贫乏
B:
贫乏 缺乏 匮乏
C:
缺乏 匮乏 贫乏
D:
匮乏 贫乏 缺乏
正确答案:D
解析:
“匮乏”“贫乏”分别侧重“匮”“贫”,也就是少;“缺乏”侧重空缺、没有。第一空和第二空不太好辨析,暂不做选择,先看第三空。对应后文的“缺位”,“缺乏”填入此处最恰当,且“监管机制缺乏”也是习惯表述,只有D项符合。
验证前两空,“新意匮乏”“模式贫乏”均搭配恰当。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题,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32题,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2018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题,2018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12题,2018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