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3965

发布时间:2024-02-25 1:51     浏览量:9

1、【言语理解】茶饮料近年受到市场的追捧,根源正是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追求。中国人对茶情有独钟,认为茶有很多保健功效,茶饮料也因沾了“茶”的光,而被消费者认为是更加健康的饮料。研究表明,茶的保健功能主要归功于茶多酚,也就是说,消费者选择茶饮料,其实是选择这种含有茶多酚元素的饮品。但这一个最为重要的指标,却并未被要求向公众公开,一瓶茶饮料中到底有多少茶多酚,消费者无法知道。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茶饮料需标明具体保健功能的成分含量

B:公众对茶饮料营养价值的认识存在误区

C: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应强化知情意识

D:国家应加强对茶饮料的质量监控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围绕茶饮料中的茶多酚展开议论,尾句“但这一个最为重要的指标……消费者无法知道”是主旨句,即虽然消费者选择了茶饮料,但对饮料中具有保健功能的茶多酚含量却并不清楚。故文段强调的是茶饮料需标明具体保健功能的成分含量,A项当选。B项说法错误,公众并未对茶饮料营养价值的认识存在误区。C项属于过度推断,D项为无关项。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2题

2、【言语理解】思维改变行为,观念________命运,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历程,就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新时代改革的全面深化仍然需要更为________的思想解放。这是因为,相比于不断发展的实践,理论本身总有相对的滞后性,特别是某些传统的思想观念与不合时宜的思维方式________,仍可能作为一种无意识与潜意识支配着人们的头脑。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左右 深沉 司空见惯

B:造就 深刻 积重难返

C:决定 深入 根深蒂固

D:抉择 深邃 坚不可摧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对应前句的“思维改变行为”,此处强调的是观念对命运的深刻影响。“抉择”指挑选、选择。与句意无关,排除D。第二空,此处所填词语应与前文的“深化”对应,表达思想解放也要随着改革的深化而加深。“深沉”多用于描写声音低沉或感情内敛,不能用于描述“思想解放”程度的加深,排除A。第三空,“积重难返”指长期积累的问题不易解决,多用于风俗习惯,与思想观念搭配不当,排除B。“根深蒂固的观念”为常见搭配。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8题

3、【言语理解】中国的邻邦日本,正在遭受“人口少子化”的困扰。1989年,日本的总和生育率下降到1.57,被称为“1.57”危机。2005年,这一数字下挫到1.08,日本媒体惊呼“少子化已达危害国家兴衰地步”。与此同时,在人口众多的中国,少子化问题也日渐浮现。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我国0到14岁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6.60%,比2000年下降了6.29个百分点,总和生育率约为1.18。人口学家惊呼:中国已经步入超低生育率和严重少子化国家行列。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中国少子化的现象尚未引起国人的足够关注

B:少子化已经成为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问题

C:中国少子化程度严重,总和生育率甚至低于日本

D:我们要重视人口少子化问题所带来的威胁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从日本少子化问题谈及我国目前也面临着少子化问题,通过2010年与2000年统计数据的比较,可知我国已经步入超低生育率和严重少子化国家的行列。由“人口学家惊呼”可知,国人尚未重视这一问题,因此文段意在强调的是要重视人口少子化问题所带来的威胁。D项表述正确。A项,“未引起关注”非文段重点,文段强调的是应引起关注,排除。B项无法从文段推出,排除。由“日本的总和生育率下降到1.57。2005年,这一数字下挫到1.08”“中国总和生育率约为1.18”可知,C项“总和生育率甚至低于日本”表述错误。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以上)第44题

4、【言语理解】阿兹特克文明的帝国都城——特诺奇蒂特兰,在给人以神秘感的同时,也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神话传说与真实故事的________,光辉帝国史与悲惨殖民史的________,令人在心驰神往的同时,感慨时过境迁,沧海桑田……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纠缠 消散

B:交织 更迭

C:重叠 嬗变

D:合契 幻灭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纠缠”指相互缠绕或遭人烦扰不休,含有贬义,与后文“心驰神往”的语境不符,排除A。“重叠”指(相同的东西)一层一层堆叠,用来形容“神话传说与真实故事”之间的关系不恰当,排除C。“合契”指相符合、相一致,“神话传说与真实故事”不可能相一致,排除D。B项“交织”指错综复杂地合在一起,符合文段语境,正确。
验证B项第二空,“更迭”指交换,更替。形容“光辉帝国史与悲惨殖民史”的更替用“更迭”恰当。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4题,2017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4题,2017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9题,2017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9题,2017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4题

5、【言语理解】我有很多书想读,却读不进去,以致很多想了解的学问,都难以了解。牟宗三先生回忆年轻时在北大读书,有一天得到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一个晚上就读完了。这怎么可能呢?这部书一直放在书架上,我曾多次打开它,但都读不进去。有一次,我在美国作家迪拉德的《听溪者的朝圣》上,看到这个说法:《道德经》写的是“生活的艺术”。对于只有五千言的老子《道德经》,我从来没有读通过,因此无法得出一个贯通的看法。于是,我以“如何生活”的角度去读,结果第一次读通老子,并且得出中心思想,感觉非常不错。
这段话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找到合适的角度读书则更易读通

B:书读不通便不能了解更多的学问

C:只有自己感兴趣的书才更易读通

D:某些理论性较强的书应多读几遍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句叙述了作者对读书的感受:有很多书想读,却读不进去,以致很多想了解的学问,都难以了解;接着以两个例子来说明无法读通一本书,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角度,即“找到合适的角度读书则更易读通”。B项非文段重点;C项,文段说的是找到恰当的角度读书才能读通,而与“兴趣”无关;D项,由“我曾多次打开它,但都读不进去”可知,“多读几遍”也不一定能读通。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第38题,2017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

6、【言语理解】维特根斯坦是剑桥大学著名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哲学家罗素问穆尔:“你最好的学生是谁?”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所有的学生中,只有他听课时总是露出一副茫然的神色,而且总有问不完的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人问:“罗素为什么会落伍?”维特根斯坦说:“他没有问题了。”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怀疑和提问是成功的秘诀

B:好奇心是研究的内在动力

C:得到赏识是成才的重要因素

D:发现问题是不断进步的前提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中穆尔欣赏维特根斯坦的理由是:他“总有问不完的问题”;维特根斯坦认为罗素落伍的原因是:“他没有问题了”。可见,文段意在说明的是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对应文中的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罗素、罗素的“落伍”,可知文段侧重的是发现问题对于“不断进步”的重要性。A项“成功的秘诀”表述不当。B、C两项均未提及文段的论述重点“问题”,排除。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8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38题,2010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8题,2010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8题,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8题,2010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8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8题,2010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8题,201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8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38题,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8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8题

7、【言语理解】在传统单位制社区中,社区居民彼此熟悉,整个社区类似于社会学家所言的“熟人社区”。但伴随改革开放尤其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社区尤其是商品房社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社会空间,其业主多是因产权而成为邻居。与过去的单位制熟人社区相比,陌生人社区在成员构成、空间结构以及社会秩序维系机制等方面呈现出诸多不同。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讨论的问题是:

A:传统单位制社区的新发展

B:陌生人社区的建设治理

C:商品房社区的社会空间拓展

D:熟人社区的改造与优化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末句指出,与过去的单位制熟人社区相比,陌生人社区在成员构成、空间结构以及社会秩序维系机制等方面呈现出诸多不同,由此可知,文段论述的落脚点在“陌生人社区”上,选项中与此相关的只有B。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39题

8、【言语理解】基于中国长期的宗法社会土壤,中国建筑以宫殿和都城规划建设的成就最高,突出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念,体现了古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伦理观,与欧洲、伊斯兰或古印度建筑以神庙、教堂和清真寺等宗教建筑成就更高明显不同。
下列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宫殿和都城两种

B:中国古代建筑的成就比不上欧洲等地

C:成就最高的中国古代建筑体现了当时的政治伦理观

D:中国古代的宗教神庙建筑水平不是很高

正确答案:C

解析:由文段中“中国建筑以宫殿和都城规划建设的成就最高”可知,A项“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宫殿和都城两种”说法有误。
文段只是提到中国建筑突显出的观念和思想与欧洲等地不同,并未对二者的建筑成就进行对比,B项“比不上欧洲等地”说法有误。
由“中国建筑以宫殿和都城规划建设的成就最高……体现了古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伦理观”可知,C项正确。
D项的说法在文段中未体现,无中生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9题

9、【言语理解】从本质上说,人类文明的进程就是不断脱离动物界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包括人类体质的进化和心性的进化两个方面。从猿到人的体质进化,人类用了上百万年的时间才完成,而人类心性的进化则还要缓慢。当人类跨越石器时代、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之后,动物性依然顽强地在人类身上闪现着。如何管理好人类的情感,使带有动物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是儒家最为关注的重要课题。如果把儒家的答卷归结为一个字,那就是“礼”。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描述人类文明发展进化的大致过程

B:对比人类体质与心性两方面的进化

C:阐述儒家强调礼仪作用的社会原因

D:说明儒家思想的产生根源与现实意义

正确答案:C

解析:作者从人类文明的进程说到人类情感的管理,最后引出儒家思想中的“礼”这一课题。可见,作者主要想谈的是儒家思想中的“礼”。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提到了“礼”。D项“儒家思想”所涉范围太大,可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

①人们听音时,首先是要用耳朵去听而不是用仪器去测量,如何判断,依靠的就是人们的“音准感”

②这种音准有着精确的物理意义,音是由物体的震动产生的,每个乐音震动的频率就是它的物理属性

③另一种音准指的是人们对于音高的一种听力反应,严格来讲应该叫作“音准感”

④而在音乐中使用的音并不是随意产生的,是人们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挑选出来的

⑤我们通常所说的音准,一般有两种含义

⑥一种是音乐中的音高要遵循一定的规律,那就是音高的准确性,即音准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A:

⑤⑥④①③②

B:

①③②⑤⑥④

C:

①⑤⑥③②④

D:

⑤⑥②④③①

正确答案:D

解析:

观察6个句子,由“两种含义”“一种是”“另一种”可知,三句的前后顺序为⑤⑥③,排除B。③指出另一种音准叫“音准感”,①提到人们听音时依靠的就是“音准感”,两句话题一致,应紧密相连,且按照一般行文脉络,应先介绍事物的含义,再介绍它的作用、人们对它的运用等,因此①应是对③的进一步阐述,两句顺序应为③①,排除A、C。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6题,2021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6题,2021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9题,2021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8题,2021年广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3题,2021年宁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8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