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3958

发布时间:2024-02-24 8:36     浏览量:27

1、【言语理解】常识告诉我们,越是高雅的艺术,越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经典,一开始接触都有点欣赏不了,要学会欣赏,得靠熏陶。从不懂到懂,从不会欣赏到学会欣赏,从无意识地懂得知识与道理,到有意识地进学堂接受传道授业,正是文明的台阶。审美的过程说到底,就是一个从审不懂到审得懂的过程。读书亦是如此。常识还告诉我们,读懂读透一本难懂的好书,特别是读进去一部经典作品,胜读很多本一般的书。传统的中国教育讲究记诵之学,读私塾要“念背打”。现在看来,除了“打”可以商榷之外,念书、背书的好处之多就不必多说了。
从以上文字可以推出作者的意图是:

A:说明读书在精不在多

B:劝导大家看点看不懂的东西

C:肯定中国传统教育的“念背”之法

D:指出文化修养的提升需要经典作品的熏陶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句指出一开始接触高雅艺术和经典作品欣赏不了是正常的,而要学会欣赏,得靠熏陶,即要经常去接触。然后强调从不懂到懂,是文明的台阶。最后由审美就是一个从审不懂到审得懂的过程引出“读书”的话题,说明读一本难懂的经典作品胜读很多本一般的书。由此可知,文段主要强调的是经典的东西具有很高的价值,不要因为其难懂就对其敬而远之,要多接触多受其熏陶。B项的“劝导大家看点看不懂的东西”与此观点最相符。
A项“在精不在多”强调的是读书要精,与文段主旨不符,排除。C项“念背”之法为论述部分,非文段重点,排除。D项,文段强调的是读一些看不懂的东西,“经典作品”不一定看不懂,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3题,2017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2017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7题,2017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3题,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3题,2017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3题

2、【言语理解】能够感知味道的味细胞散布在舌头表面、喉咙、上颚深处名为软腭的部位等处。味细胞感知味道分子后,首先会通过味觉神经将信息传给延髓的孤束核。孤束核将接收到的味觉信息,传给大脑的初级味皮层,从而对味道的强度和性质进行分析。随后,味觉信息会与来自嗅觉、触觉、口感等信息相统合。至此,我们才形成对食物味的印象。在杏仁核(附着在海马体的末端,呈杏仁状,是边缘系统的一部分),我们会形成对食物的感情判断,下丘脑会分泌负责食欲的激素,海马体则形成我们对味道的记忆。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A:海马体是形成我们对味道记忆的关钥

B:味细胞散布广泛使我们有效认知味道

C:大脑初级味皮层是信息相统合的关钥

D:帮我们认识味道的并非舌头而是大脑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主要讲述的是人感知味道的过程——味细胞感知味道分子,然后通过味觉神经将信息传递给孤束核,孤束核再将信息传给大脑的初级味皮层。随后,味觉信息与嗅觉、触觉、口感等信息相统合,形成对食物味的印象。末句进一步总结,杏仁核形成对食物的感情判断,下丘脑分泌负责食欲的激素,海马体形成对味道的记忆。由常识可知,文段中提到的“孤束核”“初级味皮层”“杏仁核”“下丘脑”“海马体”等均属于大脑的组成部分,故文段旨在说明帮我们认识味道的其实是“大脑”,D项正确。
A、B、C三项的“海马体”“味细胞”“大脑初级味皮层”均属于人们感知味道的一个环节,排除。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第53题,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0题,2017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2017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0题,2017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6题,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26题,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6题

3、【言语理解】乡间的地和农民一样,没有多少闲歇的时间。翻松土地,把菜籽点进土里,覆上一层草木灰,洒些水。这些菜籽并不贪睡,吸足水分,拱出地面,冒芽,吐绿,      地挤在一起。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密密匝匝

B:热热闹闹

C:林林总总

D:郁郁葱葱

正确答案:A

解析:密密匝匝:密集的;茂密的;满满的。林林总总:形容人或事物众多。郁郁葱葱: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四个选项中“密密匝匝”最能体现嫩菜芽密集地“挤”在一起的样子。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由于原有积累、受害程度乃至各自心理承受能力等因素的差异,灾区居民会逐渐显示其需求的差异性和多样化,对由政策带来的实际受益表现出不同的思考与评价。为此,有必要实施差别化的公共政策,满足灾区居民多样化的需求。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A:如何看待灾区居民的需求

B:如何满足灾区居民的需求 

C:

政策应考虑灾民的不同需求 

D:

政策应容许居民的评价意见

正确答案:C

解析: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只有实施差别化的公共政策才能满足灾区居民多样化的需求。首句提出灾区居民需求差异化的原因,第二句主要强调的是“为此”后的句子,即政策应考虑灾区居民多样化的需求。A、B两项只是提到需求,未提及政策,不符合文段整体表意。D项与文意不符,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①据此,洪堡提出了青藏高原“热岛效应”理论
②这不符合常理
③早在18世纪末,德国科学家洪堡就发现,赤道附近的高山雪线,比中纬度的青藏高原许多高山的雪线低200米左右
④故其热量较同纬度、同海拔高度的其他地区高得多,甚至比赤道附近的同海拔地区也要高得多
⑤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青藏高原由于下垫面大面积提升,相当于把“火炉”升高了
⑥由于赤道地区热量较高,高山雪线通常应该从赤道向两极递降,到极地附近降至海平面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②⑥①⑤④

B:③①⑤④②⑥

C:⑥②③①⑤④

D:⑥②③⑤④①

正确答案:A

解析:分析四个选项,可先判断首句,C、D两项均以⑥②开头,而⑥中的“高山雪线通常应该”和②中的“这不符合常理”相矛盾,故②不能紧接在⑥之后,由此排除C、D。⑤④解释青藏高原雪线高的原因,②接其后不合逻辑,排除B。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0题

6、【言语理解】

传统出版社的竞争优势在于历史和传统使其在内容创新和版权拥有方面有深厚的_____,这是一个不断积累叠加的过程,不可能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资本 一步登天

B:实力 一挥而就

C:资源 一日千里

D:积淀 一蹴而就

正确答案:D

解析:

考题出处: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47题

7、【言语理解】      我们能够根据自己对历史的体会或自己对某种社会政治观念的信仰而自由地选择某种立场和倾向的史学理论,然后努力向前挖掘,      我们必定会形成一种逻辑上较为一贯的理论“体系”(内在体系),      也就可以在史学领域展开切实的交流和论辩等, 推动史学理论走向健康有效的发展状态。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 那么 从而

B:假如 那么 无疑

C:虽然 但是 从而

D:尽管 但是 因而

正确答案:A

解析:由句意可知,第一空与第二空应填入一对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排除C、D两项。第三空应填入表示顺承关系的关联词,“从而”表示因果顺承,而“无疑”不是关联词,排除B。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游览花山岩画,船行江流之上,两岸风光旖旎,茂林修竹,清秀________。不远处的江岸边是一排拔地而起的断岩山,山势陡峭,但郁郁葱葱。临江一面有国画般________留白的石壁,被苍翠的山脊________着,格外显眼。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俊逸 浸染 环绕

B:隐约 渲染 嵌入

C:隐逸 点染 镶嵌

D:飘逸 点缀 装饰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根据文意,横线处所填词语应与“清秀”并列,描述两岸美景。A项“俊逸”、C项“隐逸”、D项“飘逸”均可与“清秀”搭配用来描述景色。B项“隐约”指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不能与“清秀”并列,排除。
第二空,A项“浸染”指逐渐沾染或感染,也指液体渗入而使染上颜色或被污染;C项“点染”指绘画时点缀景物和着色,也比喻修饰文字;D项“点缀”指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与“国画般”相对应,C项的国画术语“点染”填入最恰当。
验证C项第三空,“镶嵌”指将一个物体嵌入另一个物体中,使二者固定。填入句中能够形象地体现石壁被山脊凸显的样子,与后句的“格外显眼”构成呼应。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题

9、【言语理解】随着科学技术在农村的迅速普及,近年来,一大批优秀乡土人才在农村       。他们既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成为科学致富的一代新型农民。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脱颖而出

B:崭露头角

C:闻名遐迩

D:扬名天下

正确答案:A

解析: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干在适当的时机迅速地显现出来。崭露头角: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闻名遐迩:远近闻名。扬名天下:大名远扬。由题意可首先排除C、D。题中表述“随着科学技术在农村的迅速普及”,这是强调一个时机,“一代新型农民”强调与传统的农民有区别,故这里选“脱颖而出”更贴切。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从2006年开展农村社区建设以来的10年间,农村经历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变,农村社区建设也从最初的实验阶段逐渐过渡到深入试点阶段,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对这段文字理解有误的是:

A:农村社区建设即将取得全面成功

B:农村社区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

C:农村社区建设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D:农村在过去的10年间发生了巨大变化

正确答案:A

解析:由“逐渐过渡到深入试点阶段”可知,A项的“即将取得全面成功”表述过于夸大,与事实不符;
由文段“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知,B、C两项“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理解正确;
由文段“10年间,农村经历了……的巨变”可知,D项理解正确。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13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