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3893

发布时间:2024-02-17 19:11     浏览量:9

1、【言语理解】除了探矿队员,很多矿石收藏家也对铀矿物感兴趣,因为它们实在太漂亮了。然而学过物理、化学的人都知道,不管化学上结合成什么物质,铀元素的放射性都是不会变的,那么把含铀的“毒花”放在博物馆甚至家里,真的没事吗?实际上,只要隔着一层玻璃,这些铀矿物就算放在卧室里都伤不了人,因为它们所含的铀,几乎全是放射性较弱的铀-238(俗称“贫铀”),只有极少量是用于制造核弹头的同位素铀-235。不过要注意千万不要吸入它的粉尘,否则哪怕它所放出的最弱的α射线,也会造成辐射伤害。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铀矿物为什么应该保存在玻璃柜中

B:铀矿物作为矿石收藏是比较安全的

C:铀-238与同位素铀-235有本质不同

D:粉尘态的铀矿物放射性会大大增强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因为铀矿物外观漂亮,所以很多探矿队员、矿石收藏家都对它感兴趣;然后由“然而”一转,提出把含铀的“毒花”放在博物馆甚至家里是否安全的问题;接着对此问题进行回答——这些铀矿物所含的铀几乎全是放射性较弱的铀-238,是比较安全的;最后说明了注意不要吸入它的粉尘。文段主要论述了收藏铀矿物是比较安全的,B项是对文意的准确概括。
A项,文段有提及铀矿物隔着玻璃放置是安全的,但其原因并非文段重点,排除。
C项,文段只是提及铀矿物中几乎全是铀-238,只有极少量铀-235,并未介绍二者的本质区别,排除。
D项,文段最后只是说铀矿物的粉尘会造成辐射伤害,并无“放射性会大大增强”之意,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生存固然需要消费,并以消费为前提和基础,但人生在世,非以消费为目的、为根本,活着并不是为了消费和占有。消费主义将消费的工具合理性和生存的合目的性关系截然颠倒,将消费上升为目的,而将生存降格为手段,从而遮蔽了人的存在的价值关照,造成了人自身存在的意义维度的缺失,这实在是可悲的。
这段话可以看出:

A:消费主义的核心问题在于强调消费和占有

B:消费主义的核心问题在于颠倒了消费和生存的根本关系

C:消费主义的核心问题在于强调消费的工具合理性

D:消费主义的核心问题在于强调消费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生存以消费为前提和基础,接着以“但”表转折,指出消费主义将消费的工具合理性和生存的合目的性关系截然颠倒,将消费上升为目的,而将生存降格为手段,由此可知,消费主义的核心问题在于颠倒了消费和生存的根本关系。A、C、D三项虽然在文段中有所涉及,但并不是消费主义的核心问题所在。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执行力的强弱已经成为影响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世界级优秀企业总是能够让那些令人振奋的战略规划________地得到落实,达到甚至超出预期目标。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丝不苟

B:分毫不差

C:不遗余力

D:滴水不漏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强调的是世界级优秀企业的执行力强,战略规划的落实效果达到甚至超过预期,空缺处所填词语应体现出这种精准性。“一丝不苟”形容做事认真;“不遗余力”形容做事卖力。这两个词语均描述的是人的态度,不能说明规划的落实效果,排除A、C。“分毫不差”侧重于没有一点差错;“滴水不漏”形容说话办事周密严谨,毫无漏洞,侧重于严密,没有漏洞。“分毫不差”更符合执行力强、具有精准性的语境,排除D。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21题,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21题

4、【言语理解】

以前美国制造业出口大量高附加值的小件商品,而将低附加值产品及组装外包给其他国家。现在这一形势发生了某些逆转,个别企业出于物流方面的考虑,将某些笨重低值产品的组装重新安排在国内,而将高价值的配件生产仍安排在海外。尽管如此,从全球范围看,新兴国家的比较优势还很明显,制造业的发展潜力尚存。现代产业内贸易理论表明,一旦某个国家在某个行业或产品形成优势,由于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等因素,会使这一优势强化。因此,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制造业转移后,中国等新兴国家在制造业方面的优势已经形成,这是对美国制造业回归的很大挑战。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美国制造业在与新兴市场竞争方面并不具全面优势

B:美国制造业回暖对新兴国家造成巨大冲击

C:国际分工体系的变化为美国制造业的回归提供契机

D:提高科技含量与附加值有利于制造业发展

正确答案:A

解析:

文段为分总结构,首先介绍了美国制造业开始回归这一现象;然后说明中国等新兴国家制造业的发展潜力尚存、优势明显,且从理论上来看,这一优势将继续强化;最后得出结论,中国等新兴国家在制造业方面形成的优势是美国制造业回归的很大挑战。A项是对“因此”后观点句的同义转述,当选。
B项的“巨大冲击”文段未涉及,C、D两项非文段重点。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在美国,每个城市都有定义自身的独特关键词。例如,纽约拥有文艺之都、金融中心的称号;好莱坞定义洛杉矶;说到教育名城,波士顿________;提及美国独立精神,自然会想起费城的自由钟和独立宫;白宫、国会山,以及那极具古希腊建筑风格的政府大楼,则________着华盛顿政治中心的地位;若想与摩门教来场________,那只能发生在盐湖城。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言而喻 显示 约会

B:实至名归 宣告 碰撞

C:当仁不让 体现 较量

D:当之无愧 昭示 邂逅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此处句意为波士顿教育很发达,当得起“教育名城”的称号,“实至名归”“当仁不让”“当之无愧”填入恰当。“不言而喻”形容道理很明显,不合文意,排除A。
第二空,“宣告”一般与“消息”搭配,与“地位”搭配不当,排除B。
第三空,由“若想与摩门教来场________”可知,此处所填词语应含有“相遇”的意思,“邂逅”与此相符,排除C。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10题,2017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0题

6、【言语理解】向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化学品时,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说明书应当载明产品特性、主要成分、存在的有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职业危害防护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产品包装应有醒目的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A:说明书中需要涵盖的内容

B:要提供说明书以警示危害

C:不能对潜在危害加以隐瞒

D:应该标注明显的中文警示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向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化学品时应当提供说明书,接着指出说明书应包含的内容,最后指出产品包装上应有警示标示和警示说明。故文段强调的是向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化学品时,要对其危害进行告知,C项与此同义,当选。其他三个选项都只是文段某一部分的内容,概括不全面。

考题出处:2012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4题,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17题

7、【言语理解】医学界通常认为,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主要是通过男性传播的,而最新的医学研究则表明,这种流行的观点有待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修整

B:修订

C:修改

D:修正

正确答案:D

解析:修整:修理使完整或整齐。修订:指修改订正(书籍、计划等)。修改:改正文章、计划等里面的错误、缺点。修正:修改使正确的意思。根据题意可知,新的研究可能会有新的发现,原来的观点还需要改进,只有D项与“改进”意思接近。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一些动植物为跟上环境变化的脚步,正在通过各种方式与气候变化赛跑。落基山脉地区的芥末等植物从1973年到2011年,开花时间提前了13天。与40年前相比,阿拉斯加的鲑鱼到上游产卵区繁衍后代的时间提前了约两个星期。澳大利亚的车桑子的叶片在过去一百多年里变窄了约2毫米。动植物的这些反应,说明它们自身具有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可见气候变化并不可怕,关键是变化的速度要在自然界的动植物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也就是说要让它们能够跟上这场赛跑,不会因为落后太多而灭绝。
与这段文字意思不相符的是:

A:气候变化越来越快,动植物所能承受的范围将越来越小

B:植物提前开花、叶片变窄等是适应气候变化的生存策略

C:全球气候变化对于自然界生物来说,是巨大的生存压力

D:自然界的动植物为避免灭绝,正在与全球气候变化赛跑

正确答案:A

解析:由原文“气候变化并不可怕,关键是变化的速度要在自然界的动植物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无法推出A。由“开花时间提前了13天……动植物的这些反应,说明它们自身具有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可知B项表述正确。由“可见气候变化并不可怕,关键是变化的速度要在自然界的动植物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也就是说要让它们能够跟上这场赛跑,不会因为落后太多而灭绝”可推出C、D两项正确。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5题

9、【言语理解】

虽然树种对水分的利用规律大同小异,但不同的森林类型涵养水源的作用大小不一。科学评估显示,长江上游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为岷江上游的水生态安全做出了明显贡献,但大面积的人工植被覆盖可能加重区域生态用水,从而降低流域产水量,且大规模集中连片种植的人工纯林引发的外来物种入侵、病虫害、生态系统健康问题凸显。因此,应首先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

保护现存的天然林植被

B:

发挥森林涵养水源功能

C:

保障水资源和生态安全

D:

加强人工造林植被建设

正确答案:A

解析:

由“因此”“应首先”可知,画横线处所填语句应对前文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分析前文内容,文段首先指出不同的森林类型涵养水源的作用不同,然后说明长江上游天然林保护工程保护了岷江上游的水生态安全,接着以“但”转折,指出大面积人工植被覆盖可能会加重区域生态用水,从而降低流域产水量,且也可能带来外来物种入侵、病虫害等问题。故前文是在指出天然林的优点以及人工植被的局限性。“因此”后应能针对该问题提出解决措施。A项,“保护现存的天然林植被”可作为前文的解决措施,填入衔接恰当,当选。

B项,“森林涵养水源功能”不能解决前文所指出的问题,填入衔接不当,排除。

C项,“保障水资源和生态安全”表述过于笼统,未针对问题提出具体对策,排除。

D项,横线前指出了大面积人工植被覆盖带来的问题,“加强人工造林”填入与前文相悖,不能作为解决措施,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5题,202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0题,202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0题,202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5题,202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5题,2021年内蒙古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0题,2021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9题,2021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5题,202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0题

10、【言语理解】中国古代,清雅幽远的古琴是“士”必须掌握的六艺之一,热闹火爆的吹打乐则是民间社火中缺少不了的。追究这两类音乐的产生,会发现其间有许多偶然性。但人们又会看到:古琴与中国的“士”那样的协调,吹打乐又是那样为社火增添光彩,若把二者交换个位置无疑是十分可笑的。这样的对比到处可见,我们不能设想在封建桎梏下的中国舞台上产生女演员双腿裸露的芭蕾形式,而这种舞蹈艺术产生于文艺复兴后的欧洲却又那样自然。
对这段话中心意思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文化艺术的产生有其必然性

B: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阶层,喜爱的文化艺术自然不同

C:研究人类的文化,可以发现其中有许多偶然性

D:不同的文化艺术形式都有其特定的产生土壤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通过两个方面来论证主旨:一,中国古代古琴与士、吹打乐与社火的协调性;二,芭蕾形式自然产生于文艺复兴后的欧洲,而不可能产生在封建桎梏下的中国舞台上。这两点足以说明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国家会产生不同的文化艺术形式,即不同的文化艺术形式都有其特定的产生土壤。D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A项没有强调不同文化的产生原因。B项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C项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3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