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3881

发布时间:2024-02-16 13:38     浏览量:9

1、【言语理解】传统的超级计算机,强项是处理“计算密集型”的任务,比如预测天气。这只要求按照某个成熟的算法模型,________地算,就行了。但在大数据时代,要从海量、特别是缺乏直接相关性的数据中,________出有价值的内容,超级计算机的系统设计需要创新,以适应新的计算模式。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板一眼 整理

B:按部就班 挖掘

C:循规蹈矩 提炼

D:周而复始 搜寻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由“这只要求按照某个成熟的算法模型”可知,文段强调的是遵循程序,“周而复始”指事物循环往复,明显不合文意,排除D。
第二空,“整理”指整顿,使有条理、有秩序。“挖掘”比喻把蕴藏着的力量或积极性等发挥出来。“提炼”比喻文艺创作和语言艺术等弃芜求精的过程。从非直接相关的数据中得出有价值的内容,并非“整理”和“提炼”就能做到,还需要“挖掘”,排除A、C。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5题,2014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题

2、【言语理解】支付宝“蚂蚁森林”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于植树尽责形式创新的需要。它采取的是社会认养模式,由企业捐资,地方专业单位造林,公益机构管理,实质上是实现了义务植树的专业化。只要有植树造林的意愿,不管身在何方,每个人都可以在平台上实现自己的植树责任。这对于普及社会的义务植树意识,降低参与门槛,无疑大有裨益。
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

A:“蚂蚁森林”对植树尽责形式的创新及其意义

B:社会公益活动如何有效地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

C:支付宝推出“蚂蚁森林”这一项目的根本目的

D:大众义务植树尽责形式的多元化和专业化趋势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句强调的是“蚂蚁森林”满足了社会对于植树尽责形式创新的需要;第二、三句是对第一句的具体阐释,介绍了“蚂蚁森林”对于植树尽责形式的创新是什么;第四句进一步说明“蚂蚁森林”对普及社会义务植树意识的意义。综上可知,文段主要谈论的是“蚂蚁森林”对于植树尽责形式的创新及其意义,A项与此相符。B、D两项均未体现“蚂蚁森林”这一论述主体。C项“根本目的”文段未涉及。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第36题

3、【言语理解】黄帝是中华文明的开拓者和奠基者,黄帝陵是中华民族记忆最________的教科书,是凝聚全体炎黄子孙的鲜艳________,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生动 旗帜 源泉

B:深刻 标识 根源

C:有趣 标志 来源

D:丰富 图腾 渊源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有趣”不符合黄帝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排除C。第二空,“标识”指表明特征的记号,形容黄帝陵对炎黄子孙的意义也不恰当,排除B。第三空,“源泉”侧重指来源,“渊源”侧重探究事物本质根源。“文化自信”来源于黄帝文化影响力,用“源泉”更恰当。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题

4、【言语理解】①根据专业统计,消费者在每封信件上只会停留短短7秒钟
②要想消费者从众多的直邮中拆开你的信件,那你的信封就必须够独特、够有诱惑力
③如果将企业的直邮销售看作一个产品,那么信封就是这个产品的包装
④如果目标顾客连你的信封都不拆开,就别提直邮营销的成功率
⑤目标顾客邮箱里天天电话单、朋友寄来的贺卡、银行账单、各种企业目录等信件源源不断
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④①②③⑤

B:③⑤②①④

C:⑤①④③②

D:①⑤③②④

正确答案:B

解析:④、⑤放段首过于突兀,不合适,排除A、C。⑤说消费者的信件每天源源不断,②说要使消费者从众多的邮件中看到你的信件,②应紧接⑤,排除D。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

5、【言语理解】随着学校消失,村庄的文化高地不在,村庄文化脉络的_________受到了影响;青少年长期“不在场”,对村庄的_________感逐渐增强。特别是以传统农业文明为特征的村庄文化正在大面积_________,农村文化呈现虚化、空洞化,无疑更进一步加剧了村庄文化的衰亡,对村庄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纲维 疏远 消失

B:维系 疏离 式微

C:轴心 隔阂 衰亡

D:衔接 陌生 凋零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此处表达的是随着学校的消失,村庄文化脉络的维持受到了影响,所填词语应与“村庄文化脉络”搭配,表维持之意。“纲维”指维系、护持。“维系”指维持并联系,使不涣散。两者填入恰当。“轴心”比喻事物的中心或关键的部分。文段未体现中心之意,排除C。“衔接”指后一事物与前一事物相连,与“村庄文化脉络”搭配不当,排除D。
第三空,由“农村文化呈现虚化、空洞化,无疑更进一步加剧了村庄文化的衰亡”可知,农村文化是在不断衰落的,“消失”填入此处程度过重。“式微”指事物衰落,填入恰当。
验证第二空,“疏离”指疏远隔离,填入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9题,2020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考友回忆版第41题,2020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0题,2020年内蒙古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8题,2020年宁夏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3题,2020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7题,2020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8题,2020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3题,2020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0题

6、【言语理解】“中庸”之“中”不是简单的数理意义上的“中间”,更不是“调和”或“折中”,它绝非一眼就能看透和判断准确的。“中”的标准并不固定、绝不拘泥,它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中庸是一个不断纠偏的________。此时“中”,换个时间未必“中”,此地“中”,换个场合未必“中”,从辩证法和思维方法论而言,“中庸”其实是一种“度”的________,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研究什么是事物所处的最好状态以及如何达到这种最好状态。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结果 揣度

B:过程 把握

C:节点 区分

D:尺度 衡量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由“它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不断纠偏”可知,空缺处应体现中庸处于不断变化、动态发展中之意。“过程”指事情进行或事物发展所经过的程序。其可表示变化、动态发展之意,填入恰当。“结果”指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节点”指整体事物中的某个关键点。“尺度”指标准。三词填入均不符合文意,排除A、C、D。
验证第二空,“把握”填入与“度”搭配恰当。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信用卡是采用密码和签名方式来确认身份的,每年犯罪分子窃取信用卡号和密码造成的损失非常惊人。现在指纹技术成了电子商务的“金钥匙”。美国最大的银行——美洲银行最近开始为一些用户提供指纹识别服务,一些美国的国际贸易公司也正在积极试用指纹识别软件进行交易身份确认。
上述文字意在说明:

A:指纹技术的安全优势已逐步被金融行业接受

B:信用卡社会亟待指纹识别系统

C:美国对指纹识别的利用较为充分

D:指纹技术是电子商务的“金钥匙”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信用卡现在面临的安全危机,随后提出“现在指纹技术成了电子商务的‘金钥匙’”这一观点,体现了指纹技术可以解决上述危机。最后列举了美国的美洲银行及国际贸易公司的例子进一步论证了上文观点。故“指纹技术是电子商务的‘金钥匙’”是文段的中心,D项正确。A项,文段只提到美洲银行最近开始为一些用户提供服务,“已逐步被金融行业接受”无法推出;B项,“信用卡社会”扩大范围,文段主要针对“电子商务”领域;C项,“美国”是文段举的例子,非文段论述重点。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5题

8、【言语理解】科学的本质是创新,那些变不可能为可能的发现,树立了科学史上一个又一个里程碑,比如19世纪有机尿素的合成,打破了“有机物只有靠动植物的生命力才能合成”的思想禁锢。但当我们自信能够通过合成超出自然的物质去战胜自然时,也应反思这些物质对健康、环境的反作用,毕竟它们改变着我们的衣食住行。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不应过于迷信科技的作用

B:应对合成技术进行全面评估

C:应全面审视科技对人类及环境的影响

D:科技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及人类的思维方式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高度评价科学创新的重要意义。接着“但”一转,指出人们自信能够合成超出自然的物质时,应反思这些物质对人们有无危害。由此可知,文段强调的是要全面审视合成物质的优缺点,不能只看到优点。A、C两项论述的对象是“科技”,而文段论述的对象是“合成技术”。D项是转折之前的内容,且“人类的思维方式”文段也未提及。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8题

9、【言语理解】有些被宣称为“清热下火”的凉茶,其实连茶的“远亲”都算不上,它们不含通常的“茶叶”,只是含些中草药提取液。从现代医学角度看,人体的许多症状跟中医所说的“热”“火”类似,而这些症状,有许多是会自然减退的,不管喝凉茶还是白水,一段时间后都会减轻。另一方面,在理论上完全可能有中草药的某些成分正好对某些症状有效,所以不少人喝了凉茶,觉得清了“热”、下了“火”,这并不奇怪。但是,这样一种“有效”却符合大众的思维方式,但凡质疑这些功效的言论都会招来大量消费者“现身说法”的攻击,也就成了顺理成章之事。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乱喝凉茶可能会对健康不利

B:很多消费者并不了解凉茶的实质

C:某些凉茶“清热下火”的功能值得怀疑

D:凉茶中真正发挥功效的是中草药成分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凉茶其实不含茶,然后从医学角度对凉茶宣称的“清热下火”功效进行了解释,由此可以看出,作者认为人们感觉到的清热去火与凉茶之间并不一定存在因果关系,最后以转折词“但是”指出,消费者之所以对质疑凉茶的言论进行攻击,归根结底就在于他们对凉茶的实质了解不够。B项是对文段主旨的准确表述。题干中并没有说凉茶会对健康不利,A项错误。作者对凉茶的“清热下火”功能进行了直接的否定,而不仅仅是“怀疑”,C项错误。文段说的是“在理论上完全可能有中草药的某些成分正好对某些症状有效”,D项“真正发挥功效的是中草药成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5题

10、【言语理解】品牌一词,“品”在前,“牌”在后。这说明要先有“品”,才有“牌”。也就是说,要是没有好的产品做支撑,单靠打广告、搞赞助,即使能做出个名牌,也只是________。这方面的教训________。所谓的“品”,不仅指“产品”、“品质”,还包括企业的“品行”,也就是说企业还要积极地履行社会责任。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名实不符 振聋发聩

B:浮光掠影 屡见不鲜

C:昙花一现 不胜枚举

D:掩耳盗铃 比比皆是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所填词语应形容没有好的产品做支撑的品牌不会长久发展之意。“名实不符”指名声与实际不相符合。“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均与题意不符,排除A、D。“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不深刻,多指学习、观察等,形容品牌的发展不恰当,排除B。“昙花一现”比喻美好事物不持久,符合题意。将C项代入第二空验证,“不胜枚举”指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形容数量很多。与表达“教训”多的语境也契合。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2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