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3840

发布时间:2024-02-12 8:54     浏览量:33

1、【言语理解】瓷器原是一大俗之物,是日常生活用品,最初脱胎于陶器。历经数千年,它才终于摆脱最初的粗陋面目,登堂入室,成了大雅的艺术品,但是用于日常生活的瓷器器皿还是用于日常生活,并未因成了价值连城的艺术品而失去世俗性。世俗是瓷器厚实而庞大的艺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它才一步步登高,越来越好,艺无止境,美无止境。可见大雅寓于大俗之中,无俗也就无雅,雅俗其实是一体的。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日常生活需求是瓷器艺术发展的动力

B:瓷器艺术的发展经历了由俗变雅的漫长过程

C:瓷器艺术的俗与雅之间是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关系

D:粗陋的生活用品在演变成精美艺术品的同时仍保持着世俗性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先说瓷器是一大俗之物,其历经数千年,才成了大雅的艺术品;接着说,其成为艺术品之后,并未失去世俗性,世俗是瓷器的艺术基础。最后得出结论,大雅寓于大俗之中,无俗也就无雅,二者本是一体的。C项与此说法一致。A项“瓷器艺术发展的动力”非文段论述重点。B项,瓷器的俗和雅是相互依存的,“由俗变雅”表述不当。D项中的“世俗性”并非文段重点。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4题,2014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

2、【言语理解】近年来,“文化+科技”的应用,使收藏在博物馆里、远在祖国各地的文物“活”了起来。在过去的一年里,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不断发生“化学反应”,从舞美设计到文物保护,从互联网在线直播到博物馆数字化展陈,文化领域各行各业纷纷插上科技的翅膀,科技对文化发展的推动力愈加强劲。
这段文字中的“化学反应”是指:

A:文化事业与科技事业融合发展,相辅相成

B:之前鲜为人知的文物通过科技“活”了起来

C:科技创新支撑文化创意,文化创意点燃科技创新

D:文化领域各行业借助科技蓬勃发展,百花齐放

正确答案:D

解析:分析可知,后文的“从……到……,从……到……,文化领域各行各业纷纷插上科技的翅膀,科技对文化发展的推动力愈加强劲”是对“化学反应”的具体解释,即“化学反应”主要指的是科学对文化的促进作用,D项概括准确。
文段未涉及文化对科技的影响,A项的“相辅相成”、C项的“文化创意点燃科技创新”均过度推断,排除。
B项的“文物通过科技‘活’了起来”是“化学反应”的其中一个表现,不全面,排除。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正是这许许多多人们________的变化,比起接踵而起的高楼、林立的工厂以及家用电器________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更深刻地记录着我们生活的变化。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习焉不察 乃至

B:视若无睹 加上

C:习以为常 或者

D:耳闻目睹 甚至

正确答案:A

解析:分析可知,句意为人们经常看到却不以为然的变化更深刻地记录着我们生活的变化。
第一空,“视若无睹”形容对所看到的事物漠不关心。“习以为常”指常做某种事情或常见某种现象,成了习惯,就觉得很平常了。“习焉不察”指习惯于某种事物而觉察不到其中的问题。“耳闻目睹”指亲耳听见,亲眼看见。“视若无睹”“耳闻目睹”填入均与句意不符,排除B、D。
第二空,分析可知,此处所填词语应表示递进关系,“或者”填入与此不符,排除C。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95题

4、【言语理解】

21世纪初,人口、经济和环境压力形成了独特的综合条件,使新出现和重现的传染病能以前所未有的规模传播。最近几十年的经验显示,________________。而想要从根本上减少病毒国际传播可能性的最有效方法,就是世卫组织与其他组织、机构一起开展工作,加强全球疫情警报和反应网络,汇集世界各地的专家来一起应对疾病暴发。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烈性传染病发展为全球大流行的风险正在显著增强

B:

应对疾病防控挑战的最有效手段就是采取预防措施

C:

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自防范疾病及其他公共卫生威胁

D:

建立一个实现各国数据共享的传染病数据库迫在眉睫

正确答案:C

解析:

横线处位于文段中部位置,所填句子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横线前指出21世纪初,各种因素形成的独特条件使传染病能以前所未有的规模传播;横线后提出从根本上减少病毒国际传播可能性的办法,即加强世卫组织与其他组织、机构的合作,汇集世界各地的专家共同应对疾病暴发。横线处应表达应对传染病等公共卫生威胁单一力量是无法解决的,C项表述与此一致。

A项,“烈性传染病发展为全球大流行的风险正在显著增强”无法与后文衔接,排除。

B项,“预防措施”与文段无关,后文并未介绍预防措施,排除。

D项,“传染病数据库”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A类-考友回忆版第37题,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B类-考友回忆版第62题

5、【言语理解】

从全世界范围看,论文依然是学术成果主流呈现方式,仍是学术界的“________”。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个“唯”字,即论文成了学术评价的唯一依据,学术评价________成了计算论文篇数、比拼刊物级别。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必修课  蜕变

B:

硬通货  异化

C:

敲门砖  演绎

D:

磨刀石  沦落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空,由“论文依然是学术成果主流呈现方式”可知,论文在学术界仍然很重要。“敲门砖”比喻借以求得名利的初步手段。文段说的是论文在学术界仍占重要地位,“初步手段”不符合文意,排除C。“磨刀石”侧重使人或事物某方面产生作用,填入未体现论文在学术界仍占重要地位之意,排除D。

第二空,由“论文成了学术评价的唯一依据”“计算论文篇数、比拼刊物级别”可知,此处是说学术评价背离了应有的评价方式而流于计算论文篇数、比拼刊物级别这种形式。“蜕变”指(人或事物)发生质变,也指衰变。其填入程度过重,排除A。“异化”指相似或相同的事物逐渐变得不相似或不相同,填入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A类-考友回忆版第28题,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B类-考友回忆版第53题

6、【言语理解】尼采曾把母鸡下蛋的啼叫和诗人的歌唱相提并论,说都是“痛苦使然”。这个家常而________的比拟,也恰恰符合中国文艺传统里一个________的意见:苦痛比快乐更能产生诗歌,好诗主要是不愉快、烦恼或“穷愁”的表现和发泄。在中国古代,这个意见不但是诗文理论里的常谈,而且成为写作实践里的套路。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形象 主流

B:通俗 主观

C:尖刻 偏执

D:生动 流行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尼采将诗人歌唱与母鸡下蛋的啼叫相比,意在说明二者都是“痛苦使然”,这一比拟所用的意象家常而易懂,并不存在尖刻嘲讽之意,排除C。
第二空,“主流”意为事物发展的主要或本质方向;“主观”是指个人对于某一事物的认识;“流行”指一种普遍为人们所接受的社会心理现象。对应于末句的“常谈”“套路”,D项的“流行”恰当。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2015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9题

7、【言语理解】经媒体发掘而走向台前的众多“最美”事件表明:尽管当代中国社会在急剧的转型时期遭遇了道德价值层面的剧烈动荡与重构,但美德仍流布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流布于社会的各个角落。“最美”事件是平凡人的平凡作为,而正是这些平凡人的平凡作为,却极好地诠释了道德的实质,即人对自身生活的自主反思和自觉要求。它体现的是人的内在价值追求,而非被动地让自己的行为符合规范。这为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道德体现了人的内在价值追求

B:“最美”事件带来的道德启示

C:“最美”出自平凡

D:崇尚美德永远不会过时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由“最美”事件出发,点出两个方面,一是我们现实生活中仍流布着美德;二是这些平凡人的平凡作为体现的是人的内在价值的追求,而非被动地让自己的行为符合规范。最后做出总结“这为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B项全面、准确地概括了文段的内容。
A项过于片面,C项不是文段说明的重点,D项在文段中没有体现。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6题

8、【言语理解】人类很早就知道城墙的防御效果,古往今来,不知上演过多少隔墙而战的攻防战役。蒙古人开始征战世界时,善于野战的游牧骑兵团对攻城战束手无策。但蒙古人善于学习,很快就掌握了攻城的战术,并将各地的攻城武器集中起来综合使用,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许多固若金汤的城池都被摧毁了。欧洲当时那些较薄的城墙,根本不能抵御蒙古人的攻击,特别是蒙古人开始使用多种威力巨大的火器,更具破坏性。从此以后,由于火炮的火力改进,城墙的作用就逐渐从人类历史中消失了。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蒙古兵团是怎样征服欧洲的

B:城墙是如何退出历史舞台的

C:火器是如何在攻城战中发挥作用的

D:蒙古的游牧兵团是如何调整战术的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肯定了城墙在古代的防御作用,然后介绍了蒙古人通过战术、火器等的综合运用,突破了城墙的防御,最终使得城墙失去作用从而退出历史舞台的过程。文段围绕“城墙”展开,选项中与此相符的只有B项。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2014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6题,2014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2题,201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46题,201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46题,2014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2014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6题,2014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7题,2014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

9、【言语理解】下列句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A:人们对充满这大千世界的色彩、形象所构成的画面习以为常,对到了手的东西往往漠不关心。

B:一般人对身边的事物只看到特别触目的部分,有的人比别的人看到的多一些,然而能把视觉范围内的事物全部都看到的人却寥寥无几。

C:翻开《红楼梦》的任何一个篇章,往往都能使人流连忘返,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怕就在于《红楼梦》创造了各种各样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

D:中原的战火也造成了南粤大乱,冼夫人只得自己跨上马背,为了民生,为了民族间的和睦,她几年一直指挥若定,恩威并施,成了南粤地区最有威望的统治者。

正确答案:A

解析:“漠不关心”指(对人或事物)感情冷漠,态度冷淡,毫不关心。A项句意为由于习以为常而导致无意识的忽略,而漠不关心指有意地漠视,与语境不符,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企业的每一项业务或者市场,都有着一个增长曲线;当企业向新业务转型时,反映在增长曲线上,就是从一个老曲线向新曲线的跳跃。随着市场的饱和、产品的成熟、竞争的加剧、新技术的涌现,企业的增长会放缓,企业的增长曲线会逐步拐到向下的轨迹。无论企业当前的业务多么旺盛,它都有衰败的时候。
因此,企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在于:

A:在业务衰败前发现新的业务增长点

B:及时跨越增长曲线,向新增长曲线跳跃

C:增长曲线拐到向下的轨迹时,向新业务转型

D:准确把握增长曲线的运动轨迹

正确答案:B

解析:与A、B两项的“业务衰败前”“及时”采取措施相比,C项的“增长曲线拐到向下的轨迹时”才想到转型显然不是正确的做法,排除C。D项“准确把握增长曲线的运动轨迹”并不能使企业保持旺盛生命力,排除。A项仅发现新的业务增长点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抓住这个增长点,故不如B项恰当。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