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3811

发布时间:2024-02-09 10:08     浏览量:25

1、【言语理解】从晋代一直到唐代,嘲笑一个人土气缺乏良好教养,不懂得上流社会的卫生习惯,往往就会说此人“不识澡豆”。澡豆是魏晋南北朝时发明的高档卫生清洁用品。此前人们盥洗的时候,去除油污的手段基本上只有米汤、面汤以及天然的皂角。澡豆则是以各种豆子研成的细末作为主料,利用豆角天然具有的去除油污的性能来清洁皮肤。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澡豆是上流社会发明的

B:澡豆的出现是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

C:普通百姓很少使用澡豆

D:澡豆的除污能力是米汤、面汤和皂角所远远不及的

正确答案:C

解析:由文段的“上流社会”“高档卫生清洁用品”等关键词语可知,澡豆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上流社会身份的象征,普通百姓很少能使用,所以C项正确。A项,由“澡豆是魏晋南北朝时发明的高档卫生清洁用品”无法推出澡豆是上流社会发明的,排除。B项,文段未提及澡豆出现的原因,排除。D项,文段只是提到米汤、面汤、皂角以及澡豆这几种去除油污的方法,并没有对比它们的去污能力,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

美国历史学家戴维斯在《档案中的虚构》一书中,以16世纪法国赦罪书中的案情编造为例,凸显所谓原始档案的虚构性,引发历史研究者对档案可信性的质疑。但是换一个角度,在档案的记录、归档与筛选、保存等制作环节中所掺杂的主观意识,恰好也是档案的一种真实性,更可以反映某种特定的时代风尚。因此,对档案可信性的质疑,不应导致对档案的否定与摒弃,而是更应进一步地发掘其中深藏的多元化的历史真貌。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主观意识可能会影响档案的可信性

B:档案多少都会反映特定的时代风尚

C:学者对档案的虚构性持有不同见解

D:存在虚构成分的档案也应善加利用

正确答案:D

解析:

文段首句指出美国历史学家戴维斯在其著作中对原始档案虚构性的凸显引发了历史研究者对档案可信性的质疑;接着用“但是”转折,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即档案制作环节所掺杂的主观意识恰好也是档案的一种真实性,其可以反映某种特定的时代风尚;最后以“因此”得出结论,对档案可信性的质疑不应导致对档案的否定与摒弃,而是更应进一步地发掘其中深藏的多元化的历史真貌。由此可知,最后的结论是文段重点,D项是对结论的同义转述。

A项,对应文段转折前内容,非文段重点,排除。

B项,“档案反映特定的时代风尚”是为了引出结论,即对档案可信性的质疑不应导致对档案的否定与摒弃,而是应对其进一步挖掘利用,本身非文段重点,且文段论述主体是“虚构性的档案”,“档案”概念变化,排除。

C项,对应文段转折前内容,非文段重点,排除。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4题

3、【言语理解】尽管在《史记》之前,已经出现了《尚书》《春秋》《国语》,甚至出现了成熟的编年体史书《左传》,然而后世史家最崇奉的,却不是这些更古老的作品;相反,是《史记》创立的纪传体,成为历代正史的标准体例。《史记》之所以影响如此深远,除了司马迁超凡的史识和文笔之外,其创立的纪传体体例,无疑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正如清儒章学诚所言:“自《隋·经籍志》著录,以纪传为正史,编年为古史,历代依之,遂分正附,莫不甲纪传而乙编年。”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一体例更为全面地包罗了人类历史的诸多侧面,且适应了史学的发展。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纪传体体例丰富了人类历史的记录角度

B:史书体例创新必须与史学的发展相适应

C:《史记》创立的体例是对后世最重要的影响

D:《史记》的纪传体体例具有重要的史学意义

正确答案:D

解析:首先分析文段结构,文段首先通过与其他史书的比较强调了《史记》受后世史家尊崇,影响深远,然后指出其主要原因在于《史记》的纪传体体例,并在后文对这一体例的价值进行了进一步说明。因此,文段主旨在于说明《史记》的纪传体体例的史学价值。A、B两项没有提到《史记》,排除。C项没有明确指出“体例”是什么,排除。D项与文段主旨相符,正确。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汇编)第43题

4、【言语理解】随着饮茶习俗在东南亚国家的传播,公众饮茶的茶馆同样流行。在越南和缅甸较有代表性,其中缅甸尤为典型。在英国殖民地时代的缅甸北部小城开奥克他达,不但华侨商人在家里饮茶,乡村村干部也用茶款待英国官员。缅甸城乡也发展出小茶馆饮茶的悠闲生活方式,今日缅甸大街小巷也处处都有小茶馆。品味缅甸的最好去处,就是茶馆,坐茶馆被视为缅甸大众化的生活方式。
对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概括最准确的是:

A:缅甸是饮茶习俗的传播地

B:缅甸多流行以茶款待外宾

C:饮茶已成为缅甸人民的普遍习俗

D:饮茶习俗反映着缅甸的生活水平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由饮茶习俗在东南亚的传播引出缅甸茶馆的流行,然后以北部小城开奥克他达为例,引出缅甸饮茶习俗自殖民主义时代延续至今的发展,末句进一步总结,坐茶馆是缅甸大众化的生活方式,品味缅甸最好的去处就是茶馆。A项仅指出缅甸是饮茶习俗的传播地,未指出饮茶习俗在缅甸的流行,排除;B项,“以茶款待外宾”只是缅甸饮茶习俗的一个表现,非文段重点,排除;D项,“反映着缅甸的生活水平”无中生有。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0题

5、【言语理解】研究人员表示,忆阻器被植入人体内后,可以执行体征________、疾病________、伤口愈合跟踪,并能够将信息无线传送给医生或患者,以便于采取后续措施。实验证实,可降解忆阻器可读写数百次,在干燥情况下,信息可储存3个月。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监测 预警

B:监控 预防

C:监视 预报

D:监管 预测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忆阻器被植入人体后,可对体征情况进行实时了解。“监测”指监察并检测;“监控”指检测并进行控制;“监视”指从旁监察注视;“监管”指监督管理。根据下文“将信息无线传送给医生或患者”可知,该仪器无法对身体体征进行改变、处理,故排除B、D。
第二空,“预警”除预报的意思以外,还有示警之意。在发现疾病的同时及时提醒,更符合这款仪器植入体内的目的。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解放初期,有一次毛泽东和周谷城谈话。毛泽东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周谷城回答说:“成功也是失败之母。”毛泽东思索了一下说:“你讲得好。”
上述文字所要强调的内容是:

A:戒骄戒躁

B:毫不气馁

C:忍辱负重

D:持之以恒

正确答案:A

解析:分析可知,文段重在强调两句话,即“失败是成功之母”和“成功也是失败之母”,前者说明成功来源于失败,应该吸取经验,而后者说明成功也是失败的来源,那么在成功后就不应该骄傲,即“戒骄戒躁”。因此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在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的特征各异:“60后”________,指点江山,________;“70后”________,常制造深度话题;“80后”从不________,参与度较高;“9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

A:激扬文字 一泻千里 讷言敏行 深思熟虑

B:好为人师 胸有成竹 谨言慎行 袖手旁观

C:深思熟虑 激扬文字 敏锐多思 袖手旁观

D:激扬文字 胸有成竹 袖手旁观 深思熟虑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二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为固定搭配,据此可快速锁定C。验证C项,“深思熟虑”对应“60后”的老成持重,“敏锐多思”对应“70后”常制造深度话题的深刻,“从不袖手旁观”对应“80后”参与度高的活跃,均恰当。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

8、【言语理解】________________。攀登者需要从海拔2300米的澜沧江边开始,攀爬至高度为4400米的主峰卡瓦格博峰。这个距离对攀山者的体能是一个极难突破的极限。在这个路程中,平均每隔1000米,地势就上升400米,从而形成一道道几近垂直的坡面。山坡上冰川、冰瀑区、冰裂缝处处可见,险象环生。在梅里雪山上,刚刚还阳光普照,瞬间便是彤云密布,狂风大作,飞雪覆盖,冰崖崩塌。因此梅里雪山至今未被尘世沾染,是真正意义上的“圣山”。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梅里雪山以其巍峨险峻而闻名于世

B:梅里雪山一年四季的雪景都不一样

C:梅里雪山至今仍是人类无法征服的圣地

D:梅里雪山吸引了无数中外的攀登者

正确答案:C

解析:空缺处句子在首句,很可能是文段的总起句。后文主要介绍了梅里雪山的攀登难度,并总结说“梅里雪山至今未被尘世沾染”。故横线处的句子也应体现梅里雪山未被征服之意,C项最契合文意,且能与文段尾句形成前后呼应。
A项只是文段的部分内容,不能概括文段。B、D两项无中生有,从文段无法推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直接       党风、政风,党员干部为谁代言、站在哪一边,直接决定人心向背,也决定着党和人民的事业能否长盛不衰。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关系

B:决定

C:体现

D:联系

正确答案:C

解析:“党风、政风”属于较为抽象的事物,“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其外在表现之一。二者是体现与被体现的关系。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国学”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之所以能够形成热潮,原因还在于历史对于80年代“文化批判”之矫枉过正倾向的一种修正和制衡。许多中国知识分子清醒地看到,将中国现实中的一切丑恶现象都与传统文化挂起钩来,是对传统文化的莫大误解;传统文化中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不但不可以否定,而且是应当大力弘扬的。
下列关于这段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80年代的“文化批判”存在矫枉过正的倾向

B:人们对于文化的认识存在着误解

C:“国学”研究热潮始于80年代的“文化批判”

D: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应当大力弘扬

正确答案:C

解析:“国学”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形成热潮,故C项错误,当选。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