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合3766

发布时间:2024-02-05 2:30     浏览量:9

1、【判断推理】符号是指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
下列属于符号的是:

A:我们驾驶车辆时,如果遇到红灯,就会停车

B:某公司设计独特,含义丰富的商标

C:病人的气色,舌苔都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依据

D:在山里看到远处的炊烟,就知道那里有人家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中符号的定义要点为:①社会全体成员;②共同约定;③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选项A符合定义,属于符号;选项B不符合要点①和②;选项C、D全部都不符合。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体验式教学是指通过创造实际的情景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体验式教学的是:

A:在详细讲解了相关的知识要领和操作程序后,教练坐到了副驾驶的位置,换小李坐上驾驶位,开车上路

B:教授《股票原理》课程的赵教授要求每位学生以3000元本金开设一个股票账户,学期结束时以交易的次数和账户余额评定成绩

C:某大学策划了“重走长征路,祖国在我心”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分批组织学生重走当年红军长征时爬过的雪山、走过的草地

D:为了帮助学生摆脱“哑巴式英语”的困境,王老师用心搜集了大量原汁原味反映英国人日常生活交际的视频供学生观摩

正确答案:D

解析:体验式教学的定义要点:①创造实际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②学生有亲历过程。
A项,小李坐上驾驶位,开车上路,有实际的情境且学生亲自经历了,符合要点①和②。
B项,每位学生以3000元本金开设一个股票账户进行实际交易,符合要点①和②。
C项,组织学生重走当年红军长征时爬过的雪山、走过的草地,让学生亲身经历长征的过程,符合要点①和②。
D项,让学生观摩视频既没有实际的情境,学生也没有亲历过程,不符合要点①和②。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0题,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00题

3、【判断推理】木鱼:带鱼:黄鱼

A:虾米:小米:大米

B:兵家:作家:画家

C:桃子:橘子:房子

D:荞麦:小麦:燕麦

正确答案:A

解析:木鱼不属于鱼类,带鱼和黄鱼都属于鱼类。
A项,虾米不属于谷物,小米和大米都属于谷物。
B项,兵家是古代诸子百家中研究兵法军事的一种流派,作家、画家属于交叉关系。
C项,桃子和橘子并列,都属于水果,房子不属于水果,但与题干位置关系不同。
D项,荞麦、小麦、燕麦并列,且都属于谷物。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69题

4、【判断推理】清洁能源:太阳能

A:女英雄:三八红旗手

B:风车:风能

C:可再生资源:植物

D:治疗仪:按摩器

正确答案:C

解析: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两者为种属关系。
A项,女英雄和三八红旗手是交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风车需要用风能来提供动力,两者并非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植物属于可再生资源,两者为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按摩器不一定可以治疗疾病,其与治疗仪之间并非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

5、【判断推理】芒果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砂糖

A:芒果核 麦芽糖

B:芒果汁 甜菜

C:水果 食糖

D:泰国芒 棒棒糖

正确答案:B

解析:代入A项,芒果核是芒果的一部分,麦芽糖和砂糖是并列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排除。
代入B项,芒果可以用来制作芒果汁,甜菜可以用来制作砂糖,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C项,芒果是一种水果,砂糖是一种食糖,但前后位置颠倒,排除。
代入D项,泰国芒是一种芒果,砂糖是制作棒棒糖的原料,前后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第74题

6、【判断推理】传统逻辑把排中律当作事物的基本规律之一,意为任一事物在同一时间里具有某属性或不具有某属性,而没有其他可能。排中律也是思维的规律,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命题不可能既不是真的,又不是假的,即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可能同时为假。
据此定义,以下违反排中律的一项是:

A:小陆踢完足球回到宿舍,小陈问他:“赢了吗?”小陆说:“没有。”小陈问:“那么,输了?”小陆说:“也没有。”

B:小周在回答招聘单位面试问题时说:“我的专业不是社会学,也不是教育学。”

C:甲、乙二人下完棋后,一位观棋者笑着说:“看来你俩是谁也赢不了谁。”

D:这场战争,既不能说它是正义的,也不能说它是非正义的

正确答案:D

解析:排中律定义的关键信息: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可能同时为假。
A项,除了输赢,还可以是打平手的中间状态,并未违反排中律。
B项,不是社会学,也不是教育学,还可以学其他专业,并未违反排中律。
C项,除了输赢,还可以是打平手的中间状态,并未违反排中律。
D项,正义与非正义是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可能同时为假,违反了排中律。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类)第63题

7、【判断推理】洁癖:强迫症的一种,即把正常卫生范围内的事物认为是肮脏的,感到焦虑,强迫性地清洗、检查及排斥“不洁”之物。
下列不属于洁癖的是:

A:胡某害怕自己染上病菌,他每天必须多次、长时间地洗手、洗衣

B:斯密司先生出差一律入住白色房间,甚至地毯也必须是白色的才行

C:有位年轻小姐为了避免在公共汽车与他人接触,每天竟花三个小时走路上下班

D:李某不允许孩子在外面乱吃东西,也不允许孩子接近生病的小朋友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中洁癖定义的要点是:将正常卫生范围内的事物认为是肮脏的,并且强迫性的清洗检查和排斥。D项中的外面乱吃的东西和生病的小朋友都不是正常卫生范围内的事物,因此不属于洁癖;其他几项均符合洁癖的定义。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水生动物:卵生动物

A:腔肠动物:软体动物

B:甲壳纲动物:节肢动物

C:飞行动物:哺乳动物

D: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

正确答案:C

解析:水生动物与卵生动物为交叉关系。
A项,腔肠动物与软体动物都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门,二者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甲壳纲动物属于节肢动物,二者是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飞行动物与哺乳动物为交叉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为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生回忆版第57题

9、【判断推理】口红效应是指在经济危机时消费者更愿意购买相对廉价的非必需品。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这是因为在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仍然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而口红作为一种“廉价的非必需之物”,可以对消费者起到一定的“安慰”作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符合口红效应的是:

A:张三现在收入很高,但生活简朴的他还是喜欢购买100元左右的衣服

B:李四近半年基本没有收入,但他用父母的积蓄购买了一辆35万元的轿车

C:王五还房贷压力很大,单位食堂饭菜价格较高,他经常到路边摊吃10元的盒饭

D:赵六最近业绩不好,收入较低,为释放压力,每周六晚上都喝50元1瓶的白酒半斤

正确答案:D

解析:口红效应的定义要点:①在经济危机时;②消费者更愿意购买相对廉价的非必需品。
A项,张三现在收入很高,并不是经济危机,不符合要点①,不属于口红效应。
B项,李四用父母的积蓄购买了一辆35万元的轿车,不是“相对廉价的非必需品”,不符合要点②,不属于口红效应。
C项,王五到路边摊吃10元的盒饭,其把盒饭当作正常的饮食,不是非必需品,不符合要点②,不属于口红效应。
D项,赵六收入较低、压力大,是经济危机时,符合要点①;50元1瓶的白酒,是相对廉价的非必需品,符合要点②,属于口红效应。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

10、【判断推理】近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对人们认知的影响,远远大于以往所获得的信息。这是因为,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对原来的印象逐渐淡忘,当有新信息进入视野时,容易对人们的感官产生新的刺激,从而形成最新的印象,直接影响人们的认知和判断。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近因效应的一项是:

A:某社会名流声名卓著,到了晚年却因为一桩丑闻而臭名昭著

B:面试时衣冠整洁,给人以良好的印象,被录取的概率也较大

C:夫妻本来感情很好,因为一件小事吵架,闹嚷着要离婚

D:小玲和小菲是多年好友,因小玲最近“得罪”了小菲,两人形同陌路

正确答案:B

解析:近因效应定义的关键信息:新近获得的信息对人们认知的影响,远远大于以往所获得的信息。
A项,声名卓著属于以往所获得的信息,一桩丑闻属于新近获得的信息,结果臭名昭著显然是受到了新近获得的信息的影响,符合定义。
B项,面试时衣冠整洁,给人以良好的印象,不存在新近信息和以往信息的比较,不属于近因效应。
C项,本来感情很好属于以往所获得的信息,因一件小事吵架属于新近获得的信息,结果闹嚷着要离婚显然是受到了新近获得的信息的影响,符合定义。
D项,多年好友说明关系好,属于以往所获得的信息,最近的“得罪”属于新近获得的信息,结果形同陌路显然是受到了新近获得的信息的影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