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赋、比、兴指的是诗歌的三种表现手法。赋:铺陈直叙,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类比,以彼物比此物,使此物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诗句中使用了“比”的是:
A: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B: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C: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D: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正确答案:D
解析:“比”定义的关键信息:类比。
A项,含义为:不论生死离别,都跟你说定了,我要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白头到老。铺陈直叙,直接表达思想感情,属于“赋”,而不是“比”,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含义为:七月大火(星名)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春天阳光暖融融,黄鹂婉转唱着歌。直接描述相关事物,铺陈直叙,属于“赋”,而不是“比”,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含义为:我的心不是一块石头,不能任人随便转移。我的心不是一张席子,不能任人打开又卷起。先言石头、席子,进而抒发情感。运用了“兴”的修辞手法,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含义为:双手白嫩如春荑,肤如凝脂细又腻,脖颈粉白如蝤蛴,齿如瓜子白又齐。手和柔荑、皮肤和凝脂、领(脖颈)和蝤蛴、齿和瓠犀都是在两种事物间进行类比,属于“比”,符合定义,保留。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87题,201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82题
2、【判断推理】( ) 对于 蜜蜂 相当于 产品 对于 ( )
A:蜂蜜 工人
B:昆虫 企业
C:鲜花 商店
D:蝴蝶 原料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蜜蜂酿造蜂蜜,工人生产产品,前后关系相同。
B项,蜜蜂是一种昆虫,企业生产产品,前后关系不同。
C项,蜜蜂在鲜花上采蜜,产品在商店里销售,前后关系不同。
D项,蜜蜂和蝴蝶是并列关系,产品由原料生产而来,前后关系不同。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68题
3、【判断推理】火柴:打火机:取火
A:煤炉:燃气灶:煮饭
B:锄头:马车:耕地
C:镜子:梳子:梳妆
D:皂角:浣纱:洗衣
正确答案:A
解析:火柴和打火机都可以用来取火,两者具有相同的功能。
A项,煤炉和燃气灶都可以用来煮饭,两者具有相同的功能。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锄头可以耕地,但马车一般用来载人或运输货物,而非用来耕地。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镜子和梳子都是梳妆时需要的用具,两者的功能不同。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皂角可以用来浣纱和洗衣。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判断推理】( ) 对于 终止 相当于 回车 对于 ( )
A:叫停 打的
B:继续 前行
C:句号 换行
D:犯罪 网络
正确答案:C
解析:代入A项,叫停和终止含义相近,回车和打的并非含义相近。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B项,继续和终止含义相反,回车和前行并非含义相反。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C项,句号意味着终止,回车意味着换行。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D项,终止犯罪构成动宾结构的短语,回车和网络并无必然联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
5、【判断推理】宋江、林冲和武松各自买了一辆汽车,分别是宝马、奥迪和路虎。关于他们购买的品牌,吴用有如下猜测“宋江选的是路虎,林冲不会选奥迪,武松选的肯定不是路虎”,但是他只猜对了其中一个人的选择。由此可知:
A:宋江选的是奥迪,林冲选的是路虎,武松选的是宝马
B:宋江选的是路虎,林冲选的是奥迪,武松选的是宝马
C:宋江选的是奥迪,林冲选的是宝马,武松选的是路虎
D:宋江选的是宝马,林冲选的是奥迪,武松选的是路虎
正确答案:C
解析:假设法。假设宋江选的是路虎是对的,那么武松选的肯定不是陆虎也是对的,和题干矛盾,那么宋江选路虎是错的。假设林冲不会选奥迪是对的,那么宋江选的是奥迪,林冲选的是宝马,武松选的是路虎,C项符合。
代入法。将A项代入,林冲和武松的选择都猜对了,矛盾;将B项代入,宋江和武松的选择都猜对了,矛盾;将C项代入,只有林冲的选择猜对了,符合;将D项代入,所有人的选择都猜错了,矛盾。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2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9题
6、【判断推理】体检:化验:健康
A:质检:公示:达标
B:招聘:面试:录用
C:报关:商标:审核
D:考试:评阅:合格
正确答案:D
解析:体检以后化验得到的结果是健康;考试以后评阅,最终结果是合格;注意健康和合格的词性相同。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判断推理】已知一次英语考试甲、乙、丙、丁的成绩如下:甲、乙的成绩之和等于丁、丙的成绩之和,如果把乙和丁的成绩互换,甲和丁的成绩之和大于乙和丙的成绩之和,乙的成绩比甲、丙的成绩都高。
根据以上所知,下列哪项为真?
A:甲的成绩最高
B:乙的成绩最高
C:丙的成绩最高
D:丁的成绩最高
正确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得出:①甲+乙=丁+丙;②甲+丁>乙+丙;③乙>甲,乙>丙。由①②可以得出甲>丙,丁>乙,再结合③可知,丁的成绩最高。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形成新旧两种政法话语与体制,两者相互寄生,斗争又合作。新政法体制的建立是通过寄生在旧政法体制之中逐步实现的,但随着新政法体制的逐步壮大并越来越具正当性,现在出现了反向寄生,即旧政法体制开始学会了新政法体制那套话语和做法,寄生在新政法体制之中,从之前的抵制转向了合作,甚至利用。
下列选项中,最能削弱上述观点的是:
A:新旧两种政法体制是在斗争中并存的
B:新旧两种政法体制相互独立,没有斗争,也没有合作
C:新旧两种政法体制的关系分为两阶段:在第一阶段,新政法体制寄生于旧政法体制;在第二阶段,旧政法体制寄生于新政法体制
D:新旧两种政法体制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观点是新旧两种政法体制相互寄生、斗争又合作。
A项,指出新旧两种政法体制在斗争中并存,即两者的关系确实如题干所述,支持了题干观点。
B项,指出新旧两种政法体制相互独立,没有斗争,没有合作,说明两者的关系并非题干所述的那样,直接削弱了题干观点。
C项,指出新旧两种政法体制相互寄生,即两者的关系确实如题干所述,支持了题干观点。
D项,指出新旧两种政法体制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并未阐述两者的具体关系如何,无法削弱题干观点。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7题
9、【判断推理】群体规范是群体所确立的表明在特定环境中群体成员的行为准则和标准,可分为描述性规范和指令性规范两种。描述性规范表明人们在特定情境下应该做的,它简单地告诉人们,哪些行为是有效的和适合的。指令性规范详细说明在特定情境下,什么是人们必须做的,以及什么是被人们赞同或者是反对的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中属于描述性规范的是:
A:节约用水标语
B:实验室守则
C:安全生产标准
D:人生规划
正确答案:A
解析:描述性规范的定义要点:①群体规范的一种;②简单告诉人们哪些行为是有效和适合的。
A项,节约用水标语,是对节约用水的一种倡议,是告诉人们哪些行为是有效的和适合的,属于描述性规范。
B项,实验室守则,是详细说明在特定情境下什么是人们必须做的,以及反对什么样的行为,属于指令性规范。
C项,安全生产标准,是详细说明在特定情境下什么是人们必须做的,以及反对什么样的行为,属于指令性规范。
D项,人生规划,并不是在特定环境中群体成员的行为准则和标准,不属于群体规范。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类)第68题
10、【判断推理】X分子具有Y结构,串联起了大量的原子,由该分子组成的某种物质在同类型的物质中具有很强的导热性。很明显,分子内包含大量原子是使得该物质拥有极强的导热性所必不可少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有的分子拥有别的结构,也串联起了大量的原子,并拥有很强的导热性
B:有的物质导热性不强,但是它的分子中包含了大量的原子
C:有的物质导热性很强,但是其分子不具备Y结构
D:有的物质导热性不强,但是其分子具备类似的结构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结论:分子内包含大量原子是物质具有导热性的必要条件。将其转化为假言命题:物质具有导热性→分子内包含大量原子。该命题在前件为真、后件为假时为假。
A项,认可了“包含原子”与“导热性”之间的联系,对题干结论有一定加强作用。
B项,指出存在前件为假、后件为真的情况,此时题干命题仍为真,无法削弱结论。
C项,题干论据中指出X分子具备Y结构,可以串联起大量原子,则分子不具有Y结构就无法串联起大量原子,因此该项肯定了题干命题的前件,否定了题干命题的后件,此时题干命题为假,能够削弱题干结论。
D项,指出存在前件为假、后件为真的情况,此时题干命题仍为真,无法削弱结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题,2016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0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题,2016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题,2016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题,2016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题,2016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题,2016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招警类)第6题,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题,2016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题,201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题,2016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题,2016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题,2016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题,2016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题,2016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9题,2016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题,2016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5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