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代入感是作品引发受众认同的机制,故事人物的某些方面召唤读者将自己替换为主人公,从而________,与角色同呼吸共命运。代入感是长篇网络小说________的属性,由于网络小说连载时间长,读者容易中途放弃。因此,作品绑定读者,将单纯浏览转变为情感认同便十分重要。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感同身受 不可或缺
B:惺惺相惜 独一无二
C:身临其境 与生俱来
D:触景生情 与众不同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由“读者将自己替换为主人公”“与角色同呼吸共命运”可知,所填词语应体现亲身经历的感觉。“惺惺相惜”指性格、志趣、境遇相同的人互相爱护、同情、支持。“触景生情”指受到当前情景的触动而产生某种感情。二者均不能体现亲身经历的感觉,排除B、D。
第二空,后文介绍了由于网络小说连载时间长,读者容易中途放弃,故情感认同很重要,这里强调了“代入感”的必要性。“与生俱来”指一生下来就是如此,未体现必要性,不符合句意,排除C。“不可或缺”指不能有一点点缺失,填入此处符合句意。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省级)-考友回忆版第31题
2、【言语理解】近年来,民间文献的大量发现,为历史地理的研究开启了一扇新的窗口。以地名研究为例,地名________出一种历史记忆,它不仅具有地理方面的指标意义,而且还________着人群、商业、宗族社会、族性冲突、民间信仰以及国家政策等方面的诸多内涵。透过对历史地名________轨迹的追溯,可以揭示各地社会地理的背景,从中看出各色人群对历史记忆的创造和选择。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反映 饱含 变化
B:体现 蕴藏 演变
C:解析 体现 改变
D:折射 蕴含 变迁
正确答案:D
解析:
一般而言,地名直接体现了当地的历史记忆,并不需要进一步地解释分析,故“解析”用在此处不恰当,排除C项;“饱含”指满含,充满,强调的是“满”,与第二空应填入“含有”的词意不符,排除A项。“演变”指历时较久的发展变化。“变迁”指事物的变化转移。“变迁”更符合地名在名称、地理区域方面的变化与转移。因此本题答案为D。
考题出处:201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64题
3、【言语理解】很久以前,人类就________有一天能呼风唤雨,________风雨雷电,并在战争中加以利用。随着科技进步,小范围的人工干预已能做到,但大范围地影响气候,甚至人工制造飓风显然是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幻想 掌控 天方夜谭
B:祈盼 支配 鞭长莫及
C:想象 号令 好高骛远
D:梦想 干预 痴人说梦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四项词语填入均无不妥,不易排除,可先看第二空。“号令”指军队中用口说或军号等传达命令,对象一般为人,与句中的“风雨雷电”不搭配,排除C。“干预”指参与别人的事,也与“风雨雷电”不搭配,且会与后文“小范围的人工干预”重复,排除D。第三空,“天方夜谭”指不可能的事情;“鞭长莫及”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句意为以目前的技术要实现人工制造飓风完全不可能,“天方夜谭”填入恰当。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9题
4、【言语理解】沉浸在自然环境的多样性生物中,有助于维持肌肤不可或缺的健康微生物群系和肠道菌群。研究显示,如果儿童在很小的时候没有用足够的时间去亲近大自然,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就不会形成适当的免疫功能来保护自我。沐浴在大自然中,可以摄取那些能产生大量健康微生物群系的东西。由于一些城市缺少公园,树木稀少,这种大自然赋予的免疫力不足,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微生物群系和肠道菌群减少了
B:孩子们的免疫功能退化了
C:大自然中的生物多样性降低了
D:成年人的健康水平下降了
正确答案:B
解析:横线处位于文末,其前文是“由于一些城市缺少公园,树木稀少,这种大自然赋予的免疫力不足”,因此横线处应填入“由于”造成的“结果”。再由“研究显示”可知,文段论述的对象是“儿童”与“大自然”,因此“结果”应与“儿童免疫力”有关,B项与此相符。其他选项均未体现儿童免疫力与大自然的关系。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0题,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20题
5、【言语理解】“徒法不足以自行”。在目前公车管理还不甚规范的大环境下,单一的公车尾号限行政策值得________。真要实行的话,要________其负面作用。至少,要________拿出措施防止公车因此而增加。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商议 提防 临阵磨枪
B:商榷 谨防 未雨绸缪
C:商讨 警惕 居安思危
D:商量 防备 有备无患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由文段“公车管理”“政策”等词可知,应填入一个书面语,故首先排除C、D。
第三空,由“拿出措施防止”可知第三空应填入一个表示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意思的词语。“临阵磨枪”比喻事到临头才匆忙准备,与文意相悖,排除A。“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题,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11题,2012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题,2012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题,201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题,2012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题,2012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2题,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12题,2012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题,2012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2题,2012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2题
6、【言语理解】
2014年的“双十一购物节”让外界________中国热闹异常的电子商务产业。美国媒体感叹中国的“双十一”一天的销售规模已经赶超美国两大网上购物日,预计电子商务将________中国在2015年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市场。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惊诧 力推
B:关注 助推
C:热议 襄助
D:聚焦 助力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空,“惊诧”一般的用法为“惊诧于某事”或者“某事令人惊诧”,在此处语法有误,排除A。由“热闹异常”“美国媒体感叹”可知,“双十一购物节”被外界高度关注,“关注”程度过轻,排除B。
第二空,“襄助”意为辅助、帮助,适用对象一般为君王,排除C。“助力……成为……”为常用表述,D项当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海伦·凯勒是举世 的作家和教育家。尽管命运之神夺走了她的视力和听力,这位女子却用勤奋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紧紧扼住了命运的喉咙。她的名字已经成为坚韧不拔意志的象征,传奇般的一生成为鼓舞人们战胜 的巨大精神力量。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崇拜 自我
B:敬仰 厄运
C:仰慕 生命
D:瞩目 困难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组词中,“崇拜”指向崇高尊贵的神,发出尊崇的拜服。“敬仰”指敬重仰慕,侧重尊敬佩服的感情色彩。“仰慕”指敬仰思慕。“举世瞩目”指的是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形容影响很大,为世人关注。根据句意表述可知此处不单纯有关注之意,还有倾慕佩服的意思在内,且重在表达“敬重佩服”之意,“敬仰”最为恰当。第二组词中,“厄运”指的是艰难困苦的遭遇,与海伦·凯勒的亲身故事最为贴切,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既然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做任何事情都无法脱离人际环境,那么,在单位时间内,谁能够以最低的沟通成本、最快地赢得他人的信息与配合,自然获得成功的概率就大——古今中外,凡能成就大事者,往往胜出在沟通、组织与行动的综合素质。进入工业时代的社会化大生产,以及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商业竞争,无不需要将这类“人际型知识”贯穿于每一个“经济人”的行为之中。
下列说法与上述文字相符的是:
A:沟通对于成功很重要
B:降低沟通成本才能成功
C:沟通、组织与行动能够成大事
D:得到他人信任的关键在于沟通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由“谁能够以最低的沟通成本、最快地赢得他人的信息与配合,自然获得成功的概率就大……”可推出。
B项表述过于绝对,低沟通成本有助于成功,但并不能由此推出降低沟通成本才能成功,排除。
C项,文中说的是“凡能成就大事者,往往胜出在沟通、组织与行动的综合素质”,“能够成大事”表述过于绝对,且与文中“综合素质”的表达存在出入,排除。
D项表述无中生有,从文中无法推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4题,2014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4题
9、【言语理解】警惕投资后遗症并非要________,而是要在投资的同时,努力用好投资,把握投资方向,提高投资效益,以投资带动消费。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成不变
B:因循守旧
C:画地为牢
D:因噎废食
正确答案:D
解析:根据“并非……而是……”可知,此处所填词语应与后文内容构成反对关系对应,表示并非不投资,而是在投资的同时,努力用好投资。“一成不变”指一经形成,永不改变。“因循守旧”指不求变革,沿袭老的一套。“画地为牢”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之内活动。“因噎废食”比喻因为怕出问题,索性不干。结合词义可知,“因噎废食”填入最符合句意。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题
10、【言语理解】中国钢琴音乐经过百年的探索和积淀,已经形成蔚为大观的自身传统,其中确乎涌现出无愧于时代和民族的杰作,向世界乐坛发出中国的独特声音。但略显遗憾的是,某些出色的作品还没能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传播,不仅公开演出率过低,而且在教学运用、批评研究、宣传出版等方面尚未得到应有的关注与重视。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讨论的话题是:
A:钢琴音乐发展的百年历史
B:中国钢琴音乐与世界音乐的关系
C:钢琴音乐的既有成就与影响
D:中国钢琴音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为转折结构,首先肯定了中国钢琴音乐取得的成就,然后以“但略显遗憾的是”转折,说明某些出色的作品未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传播。文段最后提出存在的问题,接下来应该针对这一问题展开,D项与末句话题一致,当选。
文段围绕“中国钢琴音乐”展开,A、C两项脱离了“中国”这一限定范围,排除。B项与文段论述中国钢琴音乐状况的话题不相关,也可排除。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6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