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3722

发布时间:2024-01-31 11:38     浏览量:9

1、【言语理解】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够填补人们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不能同样填补道德的缺陷。”
对这句话理解无误的是:

A:在某种意义上,道德比智慧对人更重要

B:一个人可以缺乏智慧,但是不能缺乏道德

C:智慧的缺陷可以填补,而道德的缺陷却不能填补

D:道德的缺陷,往往会带来智慧上无可弥补的缺陷

正确答案:A

解析:“常常能够填补”与“不能同样填补”两相对比,表明在生活中,道德比智慧更重要,故答案为A。但丁的话并没有包含“一个人可以缺乏智慧”的意思,B理解错误;C项“智慧的缺陷可以填补”,原文说的是智慧的缺陷常常可以用道德来填补,强调的是道德与智慧间的互补性,故C理解与原文有偏差。D项意为道德的缺陷会造成智慧的缺陷,明显与原文不符。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学习悖论”是古希腊有名的悖论之一,其内容是:人们在学习时通常会面临两种情况,一是不知道要学习的内容,二是已经知道了要学习的内容。在这两种情况下,学习都是无意义的,因为前者学习没有目标,后者学习没有必要。其实,破解这个悖论并不难,用我国古语中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就能做到。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谦受益”与“满招损”

B:“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

C:“博观而约取”与“厚积而薄发”

D:“学而不思则罔”与“思而不学则殆”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提出“学习悖论”,并指出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然后说明在这两种情况下学习都是没有意义的。最后由“其实”引出破解“学习悖论”的方法。即空缺处所填句子是针对文段中的悖论而提出的解决方法。文段中悖论是“人们在学习时通常会面临两种情况,一是不知道要学习的内容,二是已经知道了要学习的内容”。A项是关于“自满和谦虚”的问题,C项是关于“积累和作为”的问题,D项是关于“学习和思考”的问题,均与文段无关,排除。“不知道要学习的内容”对应“知其然”,“知道了要学习的内容”对应“知其所以然”便可破解悖论。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0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50题,2010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0题,2010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50题,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50题,2010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0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0题,2010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0题,201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50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50题,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50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50题

3、【言语理解】大批博士涌入公务员队伍或可改变一下地方的政治生态,使得其他官员一个时期、一定程度上对知识和科技存有一些敬畏,兴起学习之风,避免一些________的官场沉疴。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本本主义

B:沾沾自喜

C:官官相护

D:陈陈相因

正确答案:D

解析:“本本主义”指一种脱离实际的、盲目地凭书本条文或上级指示办事的作风;“沾沾自喜”形容自以为很好而得意的样子;“官官相护”指当官的人相互包庇、袒护;“陈陈相因”指沿袭老一套,没有改变。“沉疴”指长久而严重的病,此处用来修饰“沉疴”,用“陈陈相因”最恰当。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类)第21题,2012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

4、【言语理解】呈现大自然多样性的热带森林是许多动植物的最后栖息地,它们的存在对人类来说极其重要。面对热带森林被严重破坏的状况,人们很容易忘记,这是温带地区大部分森林已经遭遇过的:在已开发地区,大量原始森林消失了;在开发区,尤其在严重降雨区,一旦那些山坡的植被遭到破坏,就会引起诸如洪水和泥土坍塌等问题。多数植物种类分布广泛,能够承受局部砍伐并幸存下来,但有些种类分布范围很狭窄,过量砍伐会使之永远消失。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是:

A:呼吁重视与加强对温带森林的保护

B:说明温带森林实际上更易遭到破坏

C:分析乱砍滥伐森林的严重后果

D:强调森林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热带森林对人类非常重要,接着由热带森林遭到破坏引出温带森林被破坏的情况。最后强调森林被破坏带来的负面影响。文段介绍了森林现在被破坏的情况及负面影响,由此可知,作者意在强调森林的重要性。D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A、B两项仅局限于“温带森林”。C项“乱砍滥伐”仅是森林遭到破坏的原因之一,且作者想要强调的是森林对于人类非常重要。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

5、【言语理解】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面对多元文化思潮的交流与交锋,人们常常有精神迷失的困惑。如何________西方文化思潮的渗透,始终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如何实现精神富有,________起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这些都是当代文化发展需要深入思考的命题。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抵挡 集聚

B:抵触 汇集

C:抵御 汇聚

D:抵制 积累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抵触”指跟另一方有矛盾,如抵触情绪、相互抵触等。用在表达阻止西方文化思潮渗透的语境中不恰当,排除B。“抵挡”侧重于“挡”,即被动应对;“抵御”侧重于“御”,即主动防御;“抵制”侧重于“制”,即控制、制衡。综合分析三个词语, “抵御”填入更能体现出面对西方文化思潮渗透应具有的积极防备态度。
第二空,“汇聚力量”搭配亦恰当。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35题

6、【言语理解】没有什么是________的。生活就像自然,有阳春,也有金秋;有酷夏,也有寒冬。走运和倒霉都不可能持续很久。对于________情况,如果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那么厄运就会像大海的波涛一样,在你生活的海岸上忽起忽落拍打不停。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成不变 突发

B:循规蹈矩 特殊

C:按部就班 意外

D:千篇一律 临时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由“有阳春,也有金秋;有酷夏,也有寒冬……不可能持续很久”可知,此处说的是生活是变化的,不会一直走运,也不会一直倒霉。“循规蹈矩”强调按照规则行事,“按部就班”强调依照道理和顺序做事。二者均不含不变之意,排除B、C。“一成不变”指固定不变;“千篇一律”泛指事物形式单调,毫无变化。A、D两项符合题意。
第二空,由“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可知,此处所说的“情况”是一种意想不到的情形。“突发”指出人意料地发生;“临时”指暂时的,非正式的。结合句意可知,“突发”用在此处更恰当。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99题,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4题

7、【言语理解】

①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既是救治全球气候变暖的关键性方案,也是践行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

②低碳经济不一定成本很高,温室气体减排甚至会帮助节省成本,并且不需要很高的技术

③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正在成为各级部门决策者的共识

④发展低碳经济是关乎每个人的事情,应对全球变暖,关乎地球上每个国家和地区,关乎每一个人

⑤然而,低碳不等于贫困,贫困不是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高增长

⑥低碳经济并不是未来需要做的事情,而是应从现在做起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

①③②⑤⑥④

B:

⑥③②①⑤④

C:

④⑥②①⑤③

D:

③①⑤②⑥④

正确答案:D

解析:

阅读各句可知,③句是对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介绍,适合放于段首。⑤句以“然而”开头,阐述的是“低碳不等于贫困”“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高增长”,故可推断⑤句之前应是介绍低碳经济的发展问题,①句符合;⑤句之后应继续介绍低碳经济如何实现。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地下短信群发公司是目前垃圾短信泛滥的主要(       ),而目前的监管措施还不能有效地约束他们的行为。

A:来源

B:源泉

C:祸根

D:根源

正确答案:D

解析:根据句子偏贬义的感情色彩,可首先排除偏褒义的B项。垃圾短信虽然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困扰,但是还没到祸事的地步,C项“祸根”语气过重。“来源”与“根源”相比,前者只表示来自何处,而后者还含有根本性、占主导地位的意思,结合句意,选“根源”更合适。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法律援助不足使得刑事人权保障立法和司法方面的诸多进步难以普惠于所有的甚至是大多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而出现了二元失衡的现象。由于律师可以利用法律知识、诉讼经验等资源优势,引导案件处理向有利于其当事人的方向发展,其提出的有关自首、立功等辩护意见的采信率较高,因而有辩护律师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比没有辩护律师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更有条件和可能享受到诉讼法治进步所带来的“制度红利”,获得更多从宽处理乃至无罪释放的机会。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法律援助难以惠及多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B:法律援助缺失可能影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益的实现

C:辩护律师的帮助使有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获得了宽大处理

D:法律援助律师的资源优势应在庭审中充分发挥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指出法律援助不足使得刑事立法和司法进步难以惠及多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后文通过论述辩护律师在刑事案件中的作用进行具体说明。B项是首句观点句的同义转述,当选。
A项,由“法律援助不足……难以普惠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知,A项本身表述错误,排除。
C项,“使有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获得了宽大处理”是具体论证的内容,非文段重点。排除。
D项,“法律援助律师的资源优势”非文段讨论话题,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3题

10、【言语理解】每个年轻人都要经历社会化过程。正道直行固然有一种简约之美,但在参差多态的社会里,仅有这一招是远远不够的。灵动如蛇固然是聪明而富有效率的,但如果没有内心的方圆和规矩,纯粹的机会主义者行而不远。因而,社会这位无处不在的严师总是教化人们,要在坚持原则和事急从权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在无伤大雅和誓不低头之间找准分寸感。
最能体现这段话主旨的是:

A:歧路纷纷,直道而行

B:处世之道的选择

C:过于锋芒毕露不利于年轻人的成长

D:参差多态方为世界之美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每个年轻人在经历社会化过程中正道直行和灵动如蛇的处世方法均不能满足社会化的需要,接着以“因而”得出结论,说明要在坚持原则和事急从权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在无伤大雅和誓不低头之间找准分寸感。由此可知,文段说的是处世之道的选择问题,B项正确。A项与“正道直行固然有一种简约之美,但在参差多态的社会里,仅有这一招是远远不够的”不符,排除;C项为文段部分内容,文段强调的是在无伤大雅和誓不低头之间找准分寸感,排除;D项论述世界之美,脱离了处世之道的话题,排除。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