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3720

发布时间:2024-01-31 4:15     浏览量:8

1、【言语理解】淡水水螅具有超强的生存能力。它们不会衰老,随着年龄的增大,死亡率不会升高,繁殖能力也不会下降。即使身体被切成几段,它们也可以从一小段身体开始,重新长出完整的身体来。水螅能够永葆青春的奥秘在于:它身上的每一个细胞既是体细胞,也是生殖细胞。而对于大多数高等动物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长期的进化中,我们已经分化出了许多专职细胞,如神经细胞、肌细胞等等,其实这种分工使我们的生存获得了巨大的优势。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细胞的生殖功能和日常的生理功能是完全分开的

B:衰老的过程是不可避免的

C:肌体本身并不具备再生能力

D:细胞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发挥的功能有所不同

正确答案:A

解析:由“而”提示的转折关系及横线后提出的“分化出……”可知,填入句子应是对前文“它身上的每一个细胞既是体细胞,也是生殖细胞”的转折,即强调高级动物的体细胞和生殖细胞是分开的。A项的“完全分开”恰合此意,且与后文的“专职细胞”对应恰当。B、C、D三项填入均不符合叙述逻辑,排除。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题

2、【言语理解】某人每天上下班,公司和家之间的距离有15公里。他可以选择的交通工具包括出租车、公交车、地铁、自驾车、共享单车,以及这些工具的组合。如果他去问导航软件,导航软件可以根据他的要求以及实时路况,给出一个最优的出行方案。这在现实中往往是很有用的。然而,虽然有不少人会选择在工作地点附近买房或租房来解决通勤问题,导航软件却绝不会给出搬家的方案。因为导航软件的运行程序,或者说运行框架没有这种手段可供选择,但人却不会受既有框架的约束。
这段文字主要:

A:描述人工智能无法主动确定需解决的问题

B:说明人工智能是在人类给定的框架下运行

C:阐述人类行为决策不能完全依靠人工智能

D:强调人类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最独特的部分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以某人上下班为例,指出导航可以根据他的要求以及实时路况,给出一个最优的出行方案;接着以“然而”转折,提出对通过在工作地点附近买房或租房来解决通勤问题的情况,导航却无法给出搬家方案;最后一句点明原因,导航软件受既有框架的约束,而其运行框架没有这种手段可供选择。B项表述与此一致。
A项,“人工智能无法主动确定需解决的问题”无法从文段得出,排除。
C、D两项,文段的论述对象是“人工智能”并非人类,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优秀基层干部,把自己的生命无私地投入于百姓的幸福生活,他们闪光的足迹,就是最(       )的表述和最(       )的注解。

A:生动 透彻

B:深刻 透彻

C:生动 精辟

D:深刻 精辟

正确答案:C

解析:句子说的是优秀基层干部用自己的行动做了表述和注解。行动与语言相比,更“生动”而非“深刻”,排除B、D两项。第二空,“精辟”意为精深透彻,较“透彻”含义更广,更能表达出对这些优秀基层干部的赞扬。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一国文明通常要通过典籍、实物和活态三条渠道完成传承。在传统社会中学者关注最多的是前二者,而很少会注意到活态传承。事实上,当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内容、形式、工艺过于复杂,________________。传承人也凭借着他们的“活态传承”,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做出了属于自己的贡献。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句子是:

A:要想通过典籍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传承,几乎是不可能的

B:通过古人的器物、遗址,同样能认识祖先创造的辉煌的人类文明

C:用典籍与实物无法传承时,民间常用口耳相传等方式进行“活态传承”

D:典籍传承有明显短板,中国典籍大多记载官方历史或文人创作,民间文化鲜有提及

正确答案:C

解析:横线位于段中,应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横线前介绍了传承一国文明的三条渠道,并指出在传统社会中学者很少会注意到活态传承。接着通过转折词“事实上”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形式、工艺很复杂。横线后指出传承人凭借着“活态传承”为延续中华文明做出贡献。由此可知,文段前后文均强调的是“活态传承”的重要性,横线处句子应与前后文话题一致,体现“活态传承”这一主题,只有C项提到了“活态传承”,填入衔接恰当。
A、B、D三项均未提及“活态传承”,填入与文段话题不一致,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古人根据经验编制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农谚,比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不仅是农谚,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诗词歌赋也是________,比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再比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些诗词歌赋________,将二十四节气与天气现象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很好的传播性。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俯拾皆是 沉思翰藻

B:不计其数 文采斐然

C:不胜枚举 形神兼备

D:举不胜举 缀玉联珠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四个词语填入都可表示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诗词歌赋多,不易排除。继续看第二空,“沉思翰藻”形容寓意深刻,文辞华丽。根据后文“具有很好的传播性”可知,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诗词歌赋应是简明形象的,“沉思翰藻”填入不符,排除A。“文采斐然”形容一个人文采好。“缀玉连珠”比喻撰写美好的诗文。二者的适用对象均为人,不能描写诗词歌赋的特点,排除B、D。“形神兼备”形容形态和神情都刻画地充分,填入符合文意。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5题,2019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4题,2019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2019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题,2019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考友回忆版第23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边远地区)第23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25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第28题

6、【言语理解】金砖是中国传统窑砖烧制业中的珍品,古时专供宫殿等重要建筑使用,因质地坚细、敲之有金石之声而得名。帝制结束后,金砖不再被需要,制作手艺________民间。20世纪80年代,砖瓦匠人金梅泉通过摸索,初步恢复了金砖的古法制作,令金砖“________”,该技艺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散落 死而复生

B:流落 柳暗花明

C:流传 重见天日

D:散失 卷土重来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由空缺前“金砖不再被需要”可知,金砖制作手艺慢慢消失了。“流传”指传下来或传播开,与文意相悖,排除C。第二空,“卷土重来”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为贬义词,不能形容金砖,排除D。“柳暗花明”比喻在困境中出现转机,看到希望。“死而复生”指死去了又活过来,多用于表示失而复得。“死而复生”填入更能描述金砖技艺从散失到恢复这一过程的难得,排除B。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0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边远地区)第38题

7、【言语理解】赞赏“文物表情包”的冲突美,并不意味着此类创意可以________。文创作品可以活一些,但文物毕竟相对传统严肃,在创作过程中必须把握严肃性与娱乐性之间的平衡,否则就可能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天马行空 贻笑大方

B:百无禁忌 功亏一篑

C:信手拈来 得不偿失

D:无的放矢 弄巧成拙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句中表达的是赞赏“文物表情包”的冲突美,并不意味着此类创意可以没有约束,A、B、D三项填入均恰当。“信手拈来”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强调的是写得轻松,与句意无关,排除C。第二空,“贻笑大方”指让内行笑话。多用于犯了常识性错误的语境,排除A。“功亏一篑”比喻一件大事只差最后一点儿人力物力而不能成功(含惋惜意)。“弄巧成拙”指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文创作品可以活一些”对应“弄巧”,“未把握好严肃性与娱乐性之间的平衡”对应“成拙”,“弄巧成拙”填入更恰当,排除B。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回望一些官员的成长史,他们可以从农村子弟里脱颖而出,________不能保持赤子之心,归根结底是在权力欲前飘飘然了,忘了自己的出身和初心。要真正为人民服务,就需要把人民放在心中,________口头上用“农民的儿子”标榜自己,________如法炮制来博取同情,毫无疑问,都只是把他们自己放在心中。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却 凡是 或是

B:但 如果 就

C:却 因为 所以

D:但 即使 但是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但”“却”都表转折,较难辨析,继续看第二空。
后两空,根据文段尾句“都只是把他们自己放在心中”可知,“口头上用‘农民的儿子’标榜自己”和“如法炮制来博取同情”是两种情况,二者为并列关系,只有A项符合。
B项“如果……就”表示假设关系;C项“因为……所以”表示因果关系;D项“即使”与“也”为常见搭配,表示假设,与“但是”不搭配。均与题意不符,排除B、C、D。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兵团)第37题

9、【言语理解】下面句子中,没有错误的一句是:

A:问题很复杂,你不了解一下就大发议论,不免太主观了。

B:这家企业改革的任务,不止是减员,更重要的是增效。

C:不用说发奖金了,单是基本工资就保证不了。

D:我这里有两间闲房,你们尚且在这里住着。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中的“不免”应该改为“未免”。“不免”是指客观上不容易避免;“未免”表示对某种过分的情况不以为然,含委婉批评的意味。B项中的“不止”应该改为“不只”。“不止”是指超出某一数量或范围;“不只”是不但、不仅的意思,是表递进的关联词。D项中的“尚且”应该改为“暂且”。“尚且”常与“何况”连用,表示进一步的意思;“暂且”则是暂时的意思。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社会保障关乎获得感,也等同于安全感。而放在当前的世界维度中,可以通过社会保障来________一个国家的发展诚意:发达国家的良好福利往往能对优秀青年人才产生筑巢引凤的号召效应,而一些没有迈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其社会保障________的,尤其是对青年群体的全面覆盖________的,则成了他国的“前车之鉴”。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管窥 左支右绌 力有不逮

B:评判 相形见绌 力不能及

C:洞悉 捉襟见肘 力屈道穷

D:明了 寅吃卯粮 力不从心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句意为可通过社会保障来审视和判断一个国家的发展诚意。“洞悉”指很清楚地知道,修饰对象多为“内情”“秘密”等;“明了”指清楚地知道或懂得。通过社会保障只能部分地了解一个国家的发展诚意,“洞悉”“明了”语义程度过重,排除C、D。
第二空,转折词“而”提示后文的表达倾向与前文相反,指出一些没有迈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的社会保障不够完善。“左支右绌”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一方面,那一方面又有了问题;“相形见绌”是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文段中“发达国家”与“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并非同类事物,排除B。
将A项代入第一空验证,“管窥”指从管中窥物,填入句中意思是通过社会保障能看出一个国家发展的诚意,符合句意。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7题,2018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0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