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3675

发布时间:2024-01-26 12:01     浏览量:9

1、【言语理解】当前意义上的人民福祉已经不同于历史上简单的温饱状态,而是包括极为丰富的内容:既包括人民的权利和尊严,也包括人民的收入和消费,同时也涉及自由、安全、社会保障和精神生活等方面。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人民福祉的内涵相比以往有了巨大的变化

B:人民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温饱状态了

C:人民福祉的含义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会不断丰富

D:人民福祉已经从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过渡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主要说的是当前意义上的人民福祉的内涵已经不同于历史上简单的温饱状态,而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包括极为丰富的内容。A项是对文段主旨的正确表述。B项未提到“人民福祉”这一论述对象,排除;C项偷换概念,文段说的是“当前意义上的人民福祉包括极为丰富的内容”,排除;D项表述错误,“极为丰富”意为不仅包括物质层面而且包含精神层面,而非前者向后者过渡,排除。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以上)第20题, 2015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10题

2、【言语理解】由于蚕丝特有的化学特性使绣品难以在四川潮润的气候下长期保存,所以在四川地区考古发现的绣品极少,无法以考古的方法来追溯蜀绣的起源。但是,蜀绣仍以其他形式留下了吉光片羽。1986年,在成都三星堆遗址出土了一件距今约4800年的青铜立人像,该铜人身穿龙纹礼衣,礼衣上有繁复的龙纹、兽纹、变体云纹雷纹。以当时的纺织工艺水平,这些装饰花纹不可能是纺织机织出来的,由于其纹样的表现手法和1974年在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刺绣残痕一致,所以最有可能是用锁绣法绣制的。这一推断将蜀绣的历史上溯到了与中原夏朝文明同时代的古蜀三星堆文明。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A:锁绣法起源于蜀绣

B:早期的蜀绣大多用于礼衣的制作

C:青铜立人很可能身穿的是刺绣礼衣

D:难以通过出土绣品的制作工艺推断其年代

正确答案:C

解析:A、B两项无中生有。
C项,由“该铜人身穿龙纹礼衣……最有可能是用锁绣法绣制的”可推出。
D项,由“这一推断将蜀绣的历史上溯到了与中原夏朝文明同时代的古蜀三星堆文明”可知,可以通过出土绣品的制作工艺推断其年代,“难以”表述错误。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7题

3、【言语理解】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战争成为争夺资源的最重要的方式。青年是战争中最重要的参与者,而要赢得战争的胜利,青年人必须有强健的身体素质。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各城邦青年组织起来进行训练。作为全希腊的盟主,雅典城邦在全盛期有25万人口。而同时期的科林斯有9万人口,有些城邦只有5000人甚至更少。人口越多,青年的比重越高,城邦越是能够在竞争中居于优势地位。
这段文字强调了,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

A:青年在竞争中起着重要作用

B:获取资源主要依靠战争方式

C:人口多寡是衡量城市发展的指标

D:竞争主要依赖人们的身体素质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年代,争夺资源主要靠战争,而要赢得战争主要靠青年。末句进一步强调,人口越多,青年的比重越高,城邦越是能够在竞争中居于优势地位。由此可知,“青年”为文段的关键词,选项中与此相关的只有A。B、C、D三项均未提到青年的重要性。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

4、【言语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________、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同声相应

B:风雨同舟

C:如影随形

D:通同一气

正确答案:B

解析:“同声相应”形容志趣相投的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如影随形”形容两个人常在一起,关系十分亲密。所填词语的主语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而非人,排除A、C。“风雨同舟”比喻共同度过困难,与“荣辱与共”意思相近,符合文意。“通同一气”指串通一气,互相勾结,是贬义词,不符合文段的感情色彩,排除D。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7题,2020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3题,2020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3题

5、【言语理解】有人用“天价”片酬导致行业畸形来批判“天价”片酬,然而实际上“天价”片酬与行业畸形是恶性循环、互为因果的关系,因为现有的行业的畸形,才导致对明星效应的依赖,一线明星________,片酬自然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席珍待聘 坐地起价

B:待价而沽 居高不下

C:奇货可居 水涨船高

D:囤积居奇 随行就市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分析可知此处所填词语应能表达“一线明星”片酬高的原因。“席珍待聘”意为铺陈珍品,待人选用,旧指有才能的人等待受聘用。“待价而沽”指等待有好价钱才出售,比喻等待有好的待遇、条件才肯答应任职或做事。“囤积居奇”指把短缺的货物大量储藏起来等待时期高价出售。这三个词语填入句中均不合句意,排除A、B、D。
第二空,文段说的是一线明星“天价”片酬的问题,此处所填词语应能表达一线明星片酬高之义。“水涨船高”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增长而增长、提高。填入句中符合句意。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研究人员发现,海鞘可以根据所在群体环境的性别比例改变生殖细胞的特性:当雌海鞘发现周围有过多的雄海鞘时,它排出的卵细胞会变得很小,这样的卵子被海鞘精子发现的几率就大为下降,因为假如过多精子与同一个卵子结合就会导致卵子死亡。
雌海鞘的“卵细胞变得很小”,其目的是:

A:使海鞘精子无法发现

B:改变生殖细胞的特性

C:借以保护受精卵存活

D:改变环境的性别比例

正确答案:C

解析:由“它排出的卵细胞会变得很小,这样的卵子被海鞘精子发现的几率就大为下降”,可知,“这样”指代的是前面的“卵细胞会变得很小”,所以,目的是降低被海鞘精子发现的几率,排除B、D;紧接着后面给出了原因,“过多精子与同一个卵子结合就会导致卵子死亡”,此题要找的是最终目的,不是直接结果,故本题选C,不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大城市和小城市,各有各的优势,也各有各的劣势。留在大城市还是到小城镇生活,已然是困扰人们的问题。在发展比较均衡的地区,这只是个体和群体的偏好;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则更像是个结构性问题。但无论在哪里,关键是要给年轻人一个“向上的梦想空间”。城市发展的意义,是给所有人更多选择,而不是主导他们的选择。否则,大城市过度扩张和地区发展不均衡,会让整个社会的梦想破碎。
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准确的是:

A:在发展比较均衡的地区,在哪里生活不再是困扰人们的问题

B:所有人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城市的发展才具备真正的意义

C:年轻人只要有一颗追逐梦想的心,无论在哪里都能收获成功

D:整个社会的梦想破碎,是因为大城市过度扩张和地区发展不均衡

正确答案:B

解析:由“留在大城市还是到小城镇生活,已然是困扰人们的问题。在发展比较均衡的地区,这只是个体和群体的偏好”可知,发展比较均衡地区的人们同样面临这样的困扰,A项说法错误。C项说法过于绝对,且在文段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把整个社会的梦想破碎归结为大城市的过度扩张和地区发展不平衡,表述错误,排除。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7题

8、【言语理解】下面句子中,没有错误的一句是:

A:问题很复杂,你不了解一下就大发议论,不免太主观了。

B:这家企业改革的任务,不止是减员,更重要的是增效。

C:不用说发奖金了,单是基本工资就保证不了。

D:我这里有两间闲房,你们尚且在这里住着。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中的“不免”应该改为“未免”。“不免”是指客观上不容易避免;“未免”表示对某种过分的情况不以为然,含委婉批评的意味。B项中的“不止”应该改为“不只”。“不止”是指超出某一数量或范围;“不只”是不但、不仅的意思,是表递进的关联词。D项中的“尚且”应该改为“暂且”。“尚且”常与“何况”连用,表示进一步的意思;“暂且”则是暂时的意思。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其实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      ,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但是劳动还远不止如此。它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起源

B:起点

C:源泉

D:出发点

正确答案:C

解析:由“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可知,一切财富都来源于劳动和自然界。故空缺处应填入“源泉”。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下面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将离你而去,迈着缓慢的脚步,带着沉重的心情,离开最恼人的城市,告别最难忘的朋友。

B:经过这一段的思考,终于使他明确了今后的人生道路,决心重新振作起来,一切从头开始。

C:地处热带、亚热带的广东、广西、云南、四川、湖北等省区的南部,气候炎热,阳光充足,各种农作物生长茂盛。

D:在一些人对他从事的工作不理解的时候,也曾使他受到很大的压力。

正确答案:A

解析:B项缺少主语,可把“终于使他”改为“他终于”。C项第一分句缺主语。D项也是缺乏主语,可把“也曾使他”改为“他也曾”。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