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4513

发布时间:2024-04-19 6:15     浏览量:9

1、【言语理解】①表达________清晰,无拖泥带水语无伦次,是一个人具有良好文化素养的体现。
②在诸多的证明材料中,只有这份证明才是________明了的。
③由于社会上各种信息的冲击和生活透明度的增高,小孩子处在懵懂中求独立的个性发展中,人们常会听到教育者和家长________孩子“太难教育了!”
④周末,我常常忙里偷闲去小河边的槐树下看书,那里远离喧嚣,环境十分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简捷 简洁 报怨 优雅

B:简捷 简洁 抱怨 幽雅

C:简洁 简捷 抱怨 幽雅

D:简洁 简捷 报怨 优雅

正确答案:B

解析:①句,“简捷”侧重直截了当,“简洁”侧重简明扼要。与“无拖泥带水”相对,此处填“简捷”更恰当,排除C、D。
②句,“简洁明了”亦为习惯搭配。
③句,“报怨”指对所怨恨的人做出反应。“抱怨”指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结合句意可知,此处并没有所怨恨的人,应选“抱怨”,排除A。
④句,“环境幽雅”为习惯搭配。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8题

2、【言语理解】幽默使人如沐春风,也能解除尴尬。一个懂得幽默的人,会知道如何化解眼前的障碍。我们有时无意中让紧张代替了轻松,让严肃代替了平易,一不小心就变成了无趣的人。
对这段话,理解不准确的是:

A:有情趣的生活,是因为有了幽默

B:许多人在生活中不擅长使用幽默

C:生活中,幽默可以化解许多难堪

D:紧张的生活需要幽默调剂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第一句介绍了幽默的好处——能解除尴尬,化解障碍。第二句讲了我们往往不擅长使用幽默,导致生活紧张、严肃。A、C、D三项文段中都有体现,B项的表述过于绝对,文段中未体现。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5题

3、【言语理解】37.下列句子中多义词“松懈”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自以为对革命有功,摆老资格,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工作随便,学习松懈。

B: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意见分歧。

C:为了搞好总复习,许多同学废寝忘食,毫不松懈。

D:刚才出力摇船犹如赛龙船似的那股劲儿,现在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了。

正确答案:B

解析:松懈:①不紧张;松弛,不集中。②人与人之间关系不密切,动作不协调。A、C、D三项中“松懈”应按义项①解释。B中应按义项②解释。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下列各句中,意思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全世界至少有五万人每天死于由水污染引起的各种疾病。

B:那个叫刘能的人不只是我不认识他,就连我奶奶也不认识他。

C:能不能正视历史,是日本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关键。

D: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写在竹简和木片上的文字,有600公斤重。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把“每天”置于“至少有五万人”之前。C项一面对两面,可把“能成为”改为“能否成为”。D项,每天批阅的文字不可能有600公斤重,可改为“每天批阅的竹简和木片”。B项表意明确,无语病。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

5、【言语理解】阅读,才足以体会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       ),情感之切,意蕴之(       ),风格之(       ),手法之(       )。

A:精 深 新 巧

B:深 精 新 巧

C:深 精 巧 新

D:精 深 巧 新

正确答案:A

解析:考查词语搭配。一般说“意蕴深厚”,因此第二个空选“深”,排除B、C两项。“风格”应与“新”搭配而非“巧”。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文明和文化是不同的。文明使所有的地方所有的民族越来越相似,按照德国人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的说法,文明是一个群体社会中大家按照同一规则生活,就好像按照一个节拍跳舞,不至于踩到脚一样;而文化使一个民族与别的民族不同,它是与生俱来的,不是规则而是习惯。其实城市化也可以这样看:城市迅速发展,摩天大楼变成城市象征,这其实是现代文明在世界各个角落强势发展的结果。但是,我们又希望文明不要压倒文化,“同一”不要消灭“差异”。
这段文字意在:

A:质疑现代文明忽略民族个性的趋势

B:探究城市化进程与文明发展的关系

C:强调城市化进程中保存文化的必要性

D:比较文明与文化对人类发展的不同影响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先对比了文明和文化对人类发展的不同影响,然后指出城市化是文明的结果,末句以转折词“但是”指出“我们又希望文明不要压倒文化”,说的是在城市化过程中,不要忽视文化的作用,即不要为了追求城市的现代化而牺牲城市的个性。C项是对转折后内容的准确表述。“城市化”为文段的论述主题,选项中应包含这一关键词,据此排除A、D。B项城市化进程与文明发展的关系为转折前内容,并非文段意在探究的内容,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4题

7、【言语理解】全球页岩气储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在资源日益________、能源需求增长、价格________的大背景下,其作为常规天然气的有益补充,重要性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匮乏 高涨 不可小觑

B:匮乏 高企 不言而喻

C:缺乏 高企 不言而喻

D:缺乏 高涨 不可小觑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缺乏”指(所需要的、想要的或一般应有的事物)没有或不够。“匮乏”指(物资)缺乏,贫乏,如能源匮乏、物质匮乏。“资源匮乏”为习惯搭配,排除C、D。第二空,“高涨”指水位、物价等急剧上升。“高企”指价格、数值等居高不下。两词填入均无不妥,较难辨析。第三空,题意为页岩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不可小觑”指不可小看,未体现出“显而易见”之意,排除A。“不言而喻”指道理很明显,不用说就明白。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以上)第25题

8、【言语理解】个人所得税改革是财税制度改革的组成部分,从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以每月工资、薪级及其他收入减去5000元后,剩余的收入再按比例计算纳税金额。但由于我国个人所得税只占总税收的7%左右,仅仅通过个人所得税改革来实现较为合理的财富调节目标,并非易事。从这个角度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只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第一步。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收入分配制度的完善任重而道远

B:个人所得税改革是财税制度改革的关键

C:实现合理的财富调节目标并非易事

D:个人所得税需要进一步提高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个人所得税改革是财税制度改革的组成部分,然后以“但”转折说明单靠个人所得税改革实现合理的财富调节目标并非易事,最后以“从这个角度说”进行总结,说明个人所得税改革只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第一步。A项的“任重而道远”是对末句“第一步”的同义转述,正确。B项的“关键”从文中推断不出,文段只提到了个人所得税改革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第一步”,排除;C项“并非易事”是“从这个角度说”之前的内容,非文段重点;D项“需要进一步提高”文段未涉及。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0题

9、【言语理解】①展望未来,第四次科技革命同样面临着诸多社会问题的考验,人类的未来也可能发生根本性重塑
②自动化逐渐代替人力,就业市场对教育和技能较低工人的需求下降,这次科技革命客观上正在造成一定规模的失业
③就像史蒂芬·霍金担心的,未来20年中机器将通过人工智能超越人类,发展出与人类相冲突的意志,从而导致人类文明史的终结
④当大部分人失去谋生手段时,必然会加剧社会关系的紧张
⑤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科技进步在给人类带来惊喜和显性好处的同时,也给部分个体以及整个社会带来潜在的挑战
⑥科技创新是把双刃剑,它所带来的繁荣并不会成为真正的“百家乐”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⑤⑥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⑥⑤

C:⑥⑤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⑤⑥

正确答案:C

解析:从选项所给的首句入手,由①中的“同样”可知,其前句应论述之前科技革命给社会带来考验的内容,做首句不合适,排除B、D。只有⑤的“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科技进步……给部分个体以及整个社会带来潜在的挑战”能放在①之前,两句顺序为⑤①,排除A。
验证C,⑥⑤引出“科技创新是把双刃剑”的话题,①③②④对第四次科技革命带来的风险进行具体阐述。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6题

10、【言语理解】也许,谁也不会想到,“握手”这件在当今世界人际交往中发挥着很大作用且畅通无阻的“法宝”,在古代的中国却是非常耐人寻味的。众所周知,中国古人常用的见面礼仪是“作揖”,即两人相见,抱拳拱手,躬身施礼,更为隆重的见面礼仪便是跪拜乃至磕头。而“握手”却与丧葬有关。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现代握手礼仪是近代从西方传入

B:握手不大可能促进人与人的交流

C:古人对握手的使用发挥了想象力

D:握手在古代是一个不吉利的动作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句指出“握手”这一当今世界流行的人际交往礼仪在古代中国具有别样含义,接着通过对古代中国见面礼仪的介绍说明古代中国“握手”非见面礼仪,而是与丧葬有关。末句“因此”后的“这个意义上”指代的是前句“丧葬”的内容,故空缺句应是在前句基础上推出的结论。D项的“不吉利的动作”最能与“丧葬”的语境构成对应。
A、B两项脱离了“古代握手含义”这一话题,排除;C项的“想象力”无中生有。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第39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