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①借款人只能拆东墙补西墙,通过举借新债才能偿还旧债
②此时,以借款来偿还信用卡欠款利息的人就是在玩弄“庞氏骗局”
③明斯基指出,债务积累的过程会经历三个阶段
④只要借款人能履约还款,信贷支持就能保证经济高效且有序地成长
⑤前两个阶段在总体上是良性的,促使经济以积极的方式不断增长
⑥但是进入最后一个阶段,债务循环便开始越来越不稳定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④⑤⑥②①
B:③⑤④⑥①②
C:④③⑤⑥②①
D:④③⑥②①⑤
正确答案:B
解析:④以“只要”开头,放在段首不恰当,排除C、D。⑤中“前两个阶段”紧接③中的“会经历三个阶段”,故应紧跟在③之后,排除A。且④是对⑤的进一步说明,应紧跟在其后。由此可知,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
2、【言语理解】
面对高端芯片“卡脖子”问题,有紧迫感是好事,但不能________,捡到篮里都是菜。________产业规律才能保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囫囵吞枣 遵循
B:
化繁为简 敬畏
C:
泥沙俱下 尊重
D:
鱼龙混杂 遵守
正确答案:C
解析:
完整解析:第一空,根据文意,所填词语应与“捡到篮里都是菜”形成对应,语义相近,表不加选择、不分好坏全都要之意。“囫囵吞枣”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侧重读书或学习不认真、不深入。“化繁为简”指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多用于形容人。三个词语填入均不符合文意,排除A、B、D。“泥沙俱下”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填入与文段不加选择、不分好坏全都要的语境相符合。
验证第二空,“尊重规律”搭配恰当。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A类-考友回忆版第30题,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B类-考友回忆版第55题
3、【言语理解】红色文化遗产与古代文化遗产一样,是重要的、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________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也同样需要积极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绝不能因其形成的时间短、缺乏“________”,而忽视其应有的价值。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举足轻重 时代感
B:不可或缺 表现力
C:弥足珍贵 历史感
D:屈指可数 竞争力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由“红色文化遗产与古代文化遗产一样,是重要的、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可知,此处强调红色文化遗产与古代文化遗产一样,是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
A项“举足轻重”、B项“不可或缺”、C项“弥足珍贵”都可以用来表达“重要”之意。 “屈指可数”形容数量少,与句意不符,排除D。
第二空,由顿号可知,“缺乏‘__________’”应与“形成的时间短”构成并列关系,语义相近。因有否定词“缺乏”,故所填词语应与“时间短”表意相反,体现“时间长”,“历史感”填入恰当。“时代感”强调的是“新”,体现的是“时间短”,与文意相悖,排除A;“表现力”与时间长短无关,排除B。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短视频诞生之初就________了用户、内容制作方和营销方的界限,打通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传播渠道,鼓励用户对已有内容进行再创作。因此,短视频拥有比传统影视作品更快、更多样的传播方式,“内容即营销”的理念也在短视频上体现得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弱化 一清二楚
B:模糊 淋漓尽致
C:打破 一目了然
D:消除 准确无误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弱化”指变弱,与“界限”搭配不当,排除A。此处句意为短视频打通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传播渠道,使用户、内容制作方和营销方之间不再界限分明。 “消除”程度过重,用户、内容制作方和营销方的界限不可能消失,排除D。第二空,“一目了然”意思是一眼就看得很清楚,形容事物、事情原委很清晰,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不能用来形容理念体现的程度之深,排除C。“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用于形容理念体现得清楚充分恰当。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第30题
5、【言语理解】如果仅仅将农村示范点建设成供人参观、应对检查的门面工程来扩造,则与示范点建设初衷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大相径庭
B:不谋而合
C:南辕北辙
D:不约而同
正确答案:C
解析:分析可知,句意为如果仅将农村示范点建设成供人参观、应对检查的门面工程实际上与示范点建设的初衷是相背离的。“不谋而合”“不约而同”填入与句意相悖,排除B、D两项。与“大相径庭”相比,“南辕北辙”体现的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的意义更符合句意。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0题,2016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4题,2016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4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5题,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4题,2016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5题,2016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5题,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1题
6、【言语理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什么作用?叶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教师要讲究教学方法
B:教师应讲授学习的过程
C:教师应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
D:教师教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第一句提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什么作用”这一话题,然后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论述。最后一句用“不是……而是……”指出教学应该“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这是对这个话题的总结。因此选项C符合。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破解农田水利工程建得起、用不好的迷局,需要加快形成农业用水合理水价机制,根据农民的承受能力,科学合理地确定供水成本,然后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地确定水价。对于确实出现水价不达成本造成维护、运行、管理经费的缺口,可以考虑由政府财政给予适当弥补,以使水利工程建好以后,也能管得好,真正能够发挥作用。同时,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通过机制创新来降低灌溉成本,既保证农民用水的权益,也有助于保证水利设施持久的使用。
根据这段文字,解决农田水利要:
A:加大政府财政补贴
B:加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
C:大力兴建水利工程
D:建立合理的水价机制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句即指出破解农田水利工程需要加快形成农业用水合理水价机制。然后补充了两种情况,并给出相应的措施。由“可以考虑由政府财政给予适当弥补……同时,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可知,A、B两项分别为措施之一,排除。由文段首句可知D项正确。C项本身说法有问题。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题
8、【言语理解】在延安中央大礼堂外,伫立着两棵柳树和一排松树。当年,毛泽东曾作“松柳之喻”:共产党员要像柳树一样,插到哪里就在那里活起来。但是柳树也有弱点,就是随风倒,软得很,所以还要学松树,松树的劲大得很,到冬天也不落叶子。松树有原则性,柳树有灵活性。像柳树那样________,人人喜欢;像松树那样________,稳当可靠。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可亲 坚定
B:可爱 坚固
C:可敬 坚挺
D:可贵 坚持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所填词语应与“人人喜欢”语意相近。“可敬”指值得尊敬;“可贵”指值得珍视或重视。两词均不符合文意,排除C、D。
第二空,所填词语与“稳当可靠”语意相近。“坚定”形容稳定坚强,不动摇,填入符合文意。“坚固”指结合紧密,不容易破坏;牢固、结实。其填入不符合文意,排除B。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
清凉的天气已经________了整整一周时间,气象部门提醒,由于春天是雷电和强降水多发季节,市民要及时做好________,减少因强对流天气造成的损失。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持续 防御
B:
继续 抵御
C:
连续 预防
D:
维持 防范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空,填入词语应为分句的谓语,应填入动词性词语,“继续”“连续”需要与动词连用才能做谓语,排除B、C。
第二空,“防御”“防范”词义相近,但“防范”多用于防止灾患发生的可能,如“防范火灾”。“防御”则侧重抵抗要发生的灾患,如“防御进攻”。文段中的“雷电和强降水”无法防止其发生,应选“防御”。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在旅游者途经和逗留的地方构成接待群体的居民,有权得到旅游者对他们的习俗、宗教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因为这些都属于人类的共同遗产。他们有权自由地使用自己的旅游资源,同时通过他们的态度和行为,使他们的自然和文化环境得到尊重。为了对这样的理解和尊重提供便利,旅游者应该尊重接待群体的习俗、传统的和宗教的做法、当地的禁忌、名胜和圣地,在旅游者途经和停留的地方构成接待群体的居民,应使旅游者受到好客、礼貌和尊重的接待,这是和谐的人际和社会关系的发展所必不可少的。
这段文字中,划线部分的“他们”指代的是:
A:旅游地居民
B:旅游者
C:旅游资源
D:人类遗产
正确答案:A
解析:阅读短文可发现,划线部分的“他们”与前面的两个“他们”为同指,即所指相同。而由文段第一句可知,“他们”是旅游地习俗、宗教、文化的载体和承担者,指的是人,具体地说是指旅游地构成接待群体的居民,即旅游地居民。因此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