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4442

发布时间:2024-04-12 11:14     浏览量:9

1、【言语理解】①就可能走向思维的误区
②这无疑是最好的强国路径
③对于经济增长和民众福利来说,更重要的是人均意义上的增长,而不是总量意义上的增长
④当然,也不能说总量意义上的经济增长没有意义,毕竟有很多事情是由“总体实力”决定的
⑤简单地通过增加劳动力供给的数量来推动总量意义上的增长
⑥如果人均意义上的增长快,却能够在提高民众福利的同时提高“总体实力”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⑥②⑤①③④

B:⑤①⑥②③④

C:④⑥②③⑤①

D:③⑤①④⑥②

正确答案:D

解析:先看首句,④有“当然,也”,说明承接前文继续论述,明显不会为首句,排除C。其他三项尾句分别是②和④,②论述什么是“最好的强国路径”,含总结义,更适合作为尾句,排除A、B。验证D项,③强调人均意义上的增长更重要,⑤①延续此话题从反面说明简单通过总量意义上的增长可能走向误区;④转折说明总量意义上的增长并非没有意义;⑥②总结说明人均意义增长的同时促进总量增长,是最好的强国路径。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2题

2、【言语理解】汉武帝初,匈奴请和亲,上下其议。韩安国曰:“今匈奴负戎马足,怀鸟兽心,迁徙鸟集,难得而制。得其地不足为广,有其众不足为强,自上古弗属。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势必危殆。臣故以为不如和亲。”
下列不属于韩安国主张和亲的理由是:

A:匈奴擅长骑射,有很大的杀伤力

B:匈奴所居之地,属于荒漠地带,不宜农耕

C:匈奴采用游牧的方式,居无定所

D:匈奴以逸待劳,汉军长途践涉,必受其害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大意:汉武帝初期,匈奴请求和亲,朝廷上下讨论。韩安国说:“现在匈奴兵马充足,怀着禽兽般的心,迁移如同群鸟飞翔,很难控制得了他们。我们得到它的土地也不能算开疆拓土,拥有了他的百姓也不能算强大,从上古起他们就不属于我们的百姓。汉军到几千里以外去争夺利益,那就会人马疲惫,敌人就会凭借全面的优势对付我们的弱点,必然会非常危险。微臣认为不如与他们和亲。”
A项可由“今匈奴负戎马足”推出,属于韩安国主张和亲的理由。
B项,文段说“得其地不足为广”,强调的是地的面积小,并不是不宜农耕,不属于韩安国主张和亲的理由。
C项可由“怀鸟兽心,迁徙鸟集,难得而制”推出,属于韩安国主张和亲的理由。
D项可由“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势必危殆”推出,属于韩安国主张和亲的理由。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B类)-考友回忆版第18题

3、【言语理解】①用人的关键并不在于用这个人而不用那个人,而在于怎么样使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得到最适当的位置,发挥最大的潜能
②在不同的情境和条件下,长与短都会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长的可以变短,短的可以变长
③扬长避短是用人的基本策略
④这种长与短互换的规律,是长短辩证关系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一部分
⑤管理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短中见长,善用其短
⑥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的长处和短处并不是绝对的,没有静止不变的长,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短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⑥②④①⑤

B:⑤④⑥②①③

C:②⑤④①③⑥

D:①⑤⑥③②④

正确答案:A

解析:根据选项可知,首句有四个选择,选择较多且无明显特征,较难排除。④中有明显指代词,因此本题可从指代关系入手。④提到“这种长与短互换的规律”,故其前文一定有提到长短互换的规律,只有②提到了长短互换的规律,故②④应相连,排除B、C。
⑥介绍了人的长处与短处不是绝对的,②则提到了长短可以转化,二者话题一致,应紧密相连,排除D。
验证A项,③先用“扬长避短是用人的基本策略”引入话题,然后⑥②④介绍了长与短可以互相转化,最后①⑤介绍了管理者的用人之道,逻辑无误。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区级及以上)-考友回忆版第40题,2020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乡镇)-考友回忆版第50题

4、【言语理解】

清洁能源是不排放污染物的能源,它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原材料可以再生的能源,如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沼气)、海潮能这些能源。
根据这段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清洁能源都是可再生能源

B: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C:清洁能源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D:清洁能源包括风能、海潮能等新能源

正确答案:A

解析:

A项,由“清洁能源……,它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可知清洁能源并非都是可再生能源,还可能是核能,说法错误。
B项,由“它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可推知。
C项,由常识可知,说法正确。
D项,由“可再生能源是指原材料可以再生的能源,如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沼气)、海潮能这些能源”可推知。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0题

5、【言语理解】文化的本性在于创造,其使命与一切墨守成规、刻板一致、千篇一律是不相容的,创造必然导致多样性。在文化领域,只有________才会呈现出丰富多彩和生机勃勃的活力,而同质性、统一性必然窒息文化生命。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别出心裁

B:独树一帜

C:推陈出新

D:不拘一格

正确答案:D

解析:由“同质性、统一性必然窒息文化生命”可知,空缺处所填的成语应与“同质性、统一性”含义相反,即应体现丰富性和差异性。“别出心裁”意为构思、主意或办法与众不同;“独树一帜”比喻风格独特新奇,自成一家;“推陈出新”意为剔除旧事物中的糟粕,吸取精华,使之向新的方向发展;“不拘一格”指不限定于一种规格和方式,比喻打破常规。由词义可排除B、C。在文化领域“别出心裁”并不一定会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排除A。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6题,201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题,201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题,201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题,201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题,2011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题,2011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题, 2011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题,2011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题,201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题,2011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题,2011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题,2011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题,2011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题,2011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题,201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题

6、【言语理解】铝是一种很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即使只放置在空气中,也会与氧发生反应,在表面形成氧化铝层。这种与氧发生反应、被其他物质夺走电子的化学反应称为“氧化”;与此相反,从其他物质夺取电子的化学反应则称为“还原”。普通金属与氧发生反应后会生锈(氧化物等的化合物)而被腐蚀,但是,如果像铝那样整个表面很快就覆盖上一层膜的话,膜下面的铝就不能再与氧发生反应。也就是说,多亏了铝具有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易氧化)这一性质,所以才能防止下层的铝继续氧化(生锈)。
从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A:铝容易氧化,但膜不容易生锈

B:铝虽容易氧化,但也容易还原

C:铝既容易生锈,也不容易生锈

D:铝不仅容易氧化,还容易生锈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无法推出,由“如果像铝那样整个表面很快就覆盖上一层膜的话,膜下面的铝就不能再与氧发生反应”,膜下面的铝不容易生锈,而非膜不易生锈。
B项,文段未提到铝是否容易还原的问题,“容易还原”无法推出,排除。
由“多亏了铝具有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易氧化)这一性质,所以才能防止下层的铝继续氧化(生锈)”可知,铝的表面容易生锈,而下面的铝不容易生锈,C项可以推出,D项无法推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①河马的皮肤看起来光滑发亮,但实际非常脆弱
②这是因为在色素分子的作用下,黏液会从最初的无色渐变为红色,继而成为棕褐色,形成“终极防护层”
③所幸河马拥有另一种皮下腺体,能分泌出具有双重功能的黏液
④这种腺体分泌时不像出汗,倒像是在流血
⑤河马没有汗腺,不能流汗,又没有毛发的保护,所以皮肤在炙热的阳光下很快就会干裂
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①⑤③④②

B:①⑤③②④

C:⑤③②④①

D:⑤①③②④

正确答案:A

解析:分析可知,④的“这种腺体”是指③的“河马拥有另一种皮下腺体”,②是对④的“倒像是在流血”的解释,故此三句的顺序为③④②,排除B。⑤是对①“非常脆弱”的原因解释,故⑤应排在①后面,排除C、D。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乡类)第98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78题

8、【言语理解】在觅食过程中,成百上千只蚂蚁在蚁穴和食物所在处之间来来往往,最终都能够在相对最短时间内得到食物,却从来不会有拥堵现象出现。德国科学家赫尔冰发现,避免道路拥堵是基于蚂蚁之间的交流。在一条路有可能出现拥堵时,返回的蚂蚁就向迎面过来的同伴发出信息素,让它选择另一条路。他认为,人类可以采取相同方法减少车辆拥塞现象。
这段文字说明的主要是:

A:聪明蚂蚁启发人类解决交通拥堵

B:解决难题,从蚂蚁觅食中找思路

C:互通情况,绕道可避免遭遇拥堵

D:蚂蚁的不拥堵与人类的车辆拥塞

正确答案:A

解析: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科学家由蚂蚁的不拥堵得到启示,认为可以用相同方法减少车辆拥塞现象。B项“解决难题”的表述过于笼统,没有提到“车辆拥塞”,而且“从蚂蚁觅食中找思路”的表述也不够准确,应该从其在觅食过程中如何做到“不拥堵”这一角度找思路。C项仅仅是一种有待验证的方法,效果如何不得而知,而且C项没有体现启示的来源,不如A项确切。D项仅仅是两种现象的罗列,未体现出两者之间的具体联系。

考题出处:2009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

9、【言语理解】人的自尊可以划分为有条件的自尊和无条件的自尊。前者是通过达到一些预设的标准来获得的自尊,自我价值感有赖于这些标准的实现,而非自我的本真需要,比如认为拥有美貌才有价值感。有条件自尊者往往并不了解自己的需要,其衡量自尊的标准是内化得来的。如果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对自己欲求的行为进行奖励,对不欲求的行为进行惩罚,这就把行为标准强加给了儿童。儿童会不自觉地把这种标准当作自己的人生追求。有条件的自尊往往通过强烈的自我意识表现出来,这样的人总是通过他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
与这段文字的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人的本真需求是有条件自尊的来源

B:父母的过分溺爱会损害孩子的自尊

C:有条件自尊者往往过于在意外界的评价

D:父母给孩子制定行为标准对其成长不利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由“自我价值感有赖于这些标准的实现,而非自我的本真需要”可知,说法错误
B项,文段说的是如果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会使得儿童形成有条件的自尊,由此不能得出“父母的过分溺爱会损害孩子的自尊”,说法错误。
C项,由“有条件的自尊往往通过强烈的自我意识表现出来,这样的人总是通过他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可知,说法正确
D项,“对其成长不利”说法过于绝对,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 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64题,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类)第66题,2016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0题,2016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75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1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59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60题,2016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6题,2016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0题,2016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5题,2016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8题,2016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4题,2016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招警类)第63题,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3题,2016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9题,201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1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62题,2016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0题,2016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1题,2016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9题,2016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3题,2016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8题,2016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8题,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3题,2016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3题

10、【言语理解】美国坦普尔大学研究人员以2500多名志愿者为对象,利用计算机对影响未来财富的决定性因素进行排名。这些因素包括:年龄、职业、教育、种族、性别、身高、地理位置以及延迟“即刻满足”的能力(自控力)等。结果显示,职业和教育是预测高收入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所处地理位置和性别,紧跟其后的就是人的自控能力,它对收入的预测性明显超过年龄、种族和身高等因素。研究人员认为,重视儿童自控力的培养有助于挖掘孩子未来的赚钱潜力。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性格决定命运

B:自控力强的人更富有

C:财富从孩子抓起

D:神奇的财富猎手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坦普尔大学对影响未来财富的决定性因素进行研究;接着列出这些决定性因素的内容并引出实验结果;最后以“研究人员认为”引出文段结论,即重视儿童自控力的培养有助于挖掘其未来的赚钱潜力。由此可知,文段为分总结构,通过援引实验,强调自控力对未来赚钱潜力的影响。标题应涵盖这部分内容,对应B。
A项,无中生有,“性格”在文段中未提及,排除。
C项,表述不明确,未指出从孩子入手是要培养孩子的自控力,排除。
D项,“财富猎手”表述不明确,作为标题不恰当,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3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