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①其实,从严格意义上说,这句话并不全面
②只有常接“地气”、广采“民风”,艺术才能不断繁荣发展,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③毋宁说,那些与实践和生活脱节的理论是灰色的,而真正扎根实践和生活的理论之树则是常青的
④“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这是人们熟知的一句名言
⑤不独理论如此,社会意识的其他表现形式如新闻宣传、文学创作、艺术活动等同样如此
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②④①⑤③
B:④①③⑤②
C:②④①③⑤
D:④①③②⑤
正确答案:B
解析:②为结论型的内容,不适合作为首句,排除A、C。B、D两项的区别在于②与⑤的顺序。⑤的“理论”紧承③的话题,故接③后更恰当。②作为尾句,总结上文。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6题
2、【言语理解】现在人们日益关注“绿色增长”的概念。“绿色增长”的概念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等概念相比,它们的核心是一致的,倡导的都是一种经济社会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差别只是视角和重点不同。低碳经济强调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循环经济强调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生态经济强调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绿色增长则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绿色产业增长为标志,达到低耗能、低排碳和低污染,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讲述的是:
A:绿色增长的主要特点
B:绿色增长的优缺点
C:绿色增长的发展现状
D:绿色增长的未来前景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主要特点”在文段最后一句已有明确阐述,后文不太可能继续讲述,排除;B项“缺点”不太可能在下文出现,文段对“绿色增长”是持绝对肯定态度的,排除;C、D两项相比较,按一般行文逻辑,应是先讲现状,再展望未来,故C项更有可能是作者接下来要讲述的,当选。
考题出处:2012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14题
3、【言语理解】杨振宁还是化学实验员的时候,工作开展并不顺利。他的朋友开玩笑说:“凡是有杨振宁的地方,就会有爆炸。”后来经过多番的思考和比较,杨振宁决定从化学领域转入物理领域,并由此展现自己的风采,最终于1957年与李政道联手摘取了该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对杨振宁朋友的玩笑,理解正确的是:
A:“爆炸”是比喻的说法,指杨振宁做化学实验时被同事围得水泄不通
B:“爆炸”是夸张的说法,指杨振宁化学实验操作失误严重
C:“爆炸”是比喻的说法,指杨振宁的化学实验成果多成为爆炸性新闻
D:“爆炸”是夸张的说法,指杨振宁开展的化学实验项目极具危险性
正确答案:B
解析:结合文段中“工作开展并不顺利”“后来经过多番的思考和比较,杨振宁决定从化学领域转入物理领域”可知,这里的“爆炸”说的是杨振宁的化学实验并不顺利,经常会有失误,“爆炸”是一种夸张的说法。B项与此相符。
A项,“围得水泄不通”说明杨振宁做化学实验时受人关注,与文意所述他在化学领域并不擅长矛盾,且“爆炸”是夸张的说法,并非比喻,排除。C项,“化学实验成果成为爆炸性新闻”与文意所述他的工作开展得并不顺利矛盾,且“爆炸”是夸张的说法,排除。D项,“爆炸”是夸张的说法,所以不能得出“实验项目极具危险性”的结论,且“危险性”与“开玩笑”的轻松语境也不相符,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
4、【言语理解】“我思故我在”“我劳故我在”,这种存在方式带给我两书柜的劳绩,好比几根火柴捆绑在一起,多少有了一点________。这种存在方式也带给我________的生活习性。活得实在、活得真实,在我看来是整个人生的真谛。我喜欢像罗丹的《思想者》那样,没有________、没有装点,通过自己的文字,赤膊面对这个世界。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硬度 简朴 遮掩
B:厚度 简单 掩饰
C:亮度 简洁 遮挡
D:温度 简练 修饰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由“好比几根火柴捆绑在一起,多少有了一点……”可知,所填词语应表达几根火柴捆绑在一起后的效果。“厚度”指扁的物体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火柴”不是扁的,排除B。“温度”“亮度”是火柴点燃后带来的效果,而文段只提到将几根火柴捆绑在一起,未表达将其点燃之意,排除C、D。“硬度”指固体坚硬的程度,填入形容几根火柴捆绑在一起后的效果恰当。
验证第二空和第三空:“简朴”指(语言、文笔、生活作风等)简单朴素,与“生活习性”搭配恰当;第三空,“遮掩”填入与“没有装点”“赤膊面对这个世界”对应恰当。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5题,202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7题,202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5题,202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0题,202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5题
5、【言语理解】完美主义者习惯于把各项标准都定得过高而不切实际,受到挫折打击后,变得逃避、拖延、自责而失去行动力。完美主义不仅拖后腿,还可能带来许多心理疾病。由于缺乏一种深刻且始终如一的自尊来源,接受失败的打击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尤其困难,而且可能导致一部分人长期抑郁和退缩。完美主义也与社交焦虑和社交恐惧显著相关,因为他们很担心自己是否能给别人留下好印象,容易出现羞怯、自卑、回避行为。完美主义也容易导致强迫症,因为完美主义者对每件事都要求完美无瑕。减少“全或无”的心理倾向,人的内心会更自在、从容,也更利于进步。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标准过高而且不切实际会损害自尊
B:羞怯自卑容易使人长期抑郁和退缩
C:社交焦虑和社交恐惧会导致强迫症
D:为了心理健康应避免完美主义倾向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完美主义者受到挫折后的表现,并指出完美主义可能带来许多心理疾病,接下来具体列举了各种心理疾病及其表现,最后总结得出结论,不追求完美主义,心理能更健康。因此,文段是分总结构,尾句是观点句,即要避免完美主义。D项表述与此相符。A、B、C三项均偏离了完美主义这一话题,排除。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0题,2019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2019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5题,2019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7题,2019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8题,2019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考友回忆版第48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46题,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0题,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37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第51题
6、【言语理解】随着各种侦察手段的不断演进,可视侦察、红外侦察、雷达侦察等“________”,现代坦克在战场上越来越难以藏身。对此,现代坦克当然不会“________”。在讲求“发现即摧毁”的现代战场上,坦克必须实现对侦察手段的“免疫”,见招拆招,________,让对手对自己庞大的身躯“视若无睹”。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齐头并进 束手就擒 对症下药
B:大显身手 自暴自弃 见机行事
C:虎视眈眈 坐以待毙 有的放矢
D:明察秋毫 知难而退 多管齐下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由“现代坦克在战场上越来越难以藏身”可知,此处表达的是各种侦察手段侦察能力强,所填词语应能体现此意。“齐头并进”指不分先后地一齐前进或同时进行。文段说的是侦察手段侦察能力强,让现代坦克无处藏身,而不是说多种侦察方式同时运用才导致了现代坦克的窘境。“齐头并进”填入此处不恰当,排除A。“明察秋毫”形容为人非常精明,任何细小的东西也能看得很清楚。其填入与文意不符,排除D。
第二空,“自暴自弃”形容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坐以待毙”比喻面临险境,不积极采取措施,而听任事态发展,等待失败。对应后文的“见招拆招”,可知此处强调的是坦克并没有放弃抵抗,等待失败,而是积极采取了措施,“坐以待毙”填入更恰当。文段不是在强调坦克自甘堕落,“自暴自弃”填入此处不符合语境,排除B。
验证第三空,“有的放矢”填入此处与“见招拆招”相对应,表示坦克有针对性地应对各种侦察手段,恰当。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省级)-考友回忆版第35题,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市地)-考友回忆版第40题
7、【言语理解】近年来,“家委会”这个新名词多次出现在舆论热议中。如今,家委会成了许多学校的标配,发挥着促进家长与学校沟通的作用。但问题也不少,如家长拼背景、比资源,家委会的孩子更容易得到“照顾”,甚至出现一些违规收费的问题。出现的这些问题,既背离了家委会设置的初衷,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教育的不公。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给家委会正名正当其时
B:须警惕家委会工作套路化
C:家委会应回归角色本位
D:家委会不是学校的标配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家委会”发挥着促进家长与学校沟通的作用;接着指出家委会也存在不少问题,并举例进行说明;最后说明出现的这些问题背离家委会设置的初衷,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可见,文段意在说明的是家委会应符合设立的初衷,起到促进家长和学校沟通的作用。C项为文段主旨的同义转述。A、B两项在文段中没有提及,排除。文段提到家委会成了许多学校的标配,D项表述与文意相悖。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第34题
8、【言语理解】物质消费( ),但违背公序良俗和高尚生活的畸形消费则应抵制,树立科学、文明的消费观( )。
A:无可厚非 迫在眉睫
B:无可厚非 急不可待
C:无可置疑 急不可待
D:无可置疑 迫在眉睫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无可厚非”指做的事情不能算错,不必过分地加以责备,侧重于责备;“无可置疑”指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侧重于怀疑。句子的意思是物质消费没有什么可过分指责的,故“无可厚非”符合,排除C、D两项。第二空,“迫在眉睫”形容形势急迫,“急不可待”形容人心情急迫。此处应选“迫在眉睫”。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我们的知识分子是不是应该像雅各布斯那样挺身而出向权力讲授真理,勇敢地承担起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呢?
从这段话中,不可以推论出的是:
A:雅各布斯是一个挺身而出向权力讲授真理的人
B:雅各布斯是一个勇敢地承担起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的人
C:我们的知识分子无法承担社会责任
D:我们的知识分子缺乏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的勇气
正确答案:C
解析:C项中“无法”的说法过于绝对,文段中也并没有体现这一点。其他三项均可以从文段中推出。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俄罗斯近年来数次切断对邻国的天然气供应,在欧盟国家引起不小的( ),认为欧盟的能源安全随时可能要受到威胁。
A:震惊
B:震动
C:恐惧
D:麻烦
正确答案:B
解析:由下文“认为欧盟的能源……可能要受到威胁”可知,俄罗斯的行为让欧盟国家引起的反响应该用一个比“威胁”程度低的词,否则“认为”后面的内容与之不合逻辑,排除A、C,“麻烦”显然不合句意,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