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编剧式观影者是指看影视剧不介意被剧透,甚至会提前查询剧情介绍、翻遍各种影评的人。这种观影者追求掌控剧情发展的感觉,不喜欢出乎意料。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编剧式观影者的是:
A:小王看了一部好的影片后,觉得应该和女朋友一起分享,于是邀请女朋友到电影院观影,还向她介绍了电影的主要内容
B:小杜对任何事情都讲求理性思维,对于电影,他只有在了解了权威评价、剧情内容、画面特征等情况后,才有观赏的冲动
C:小李酷爱悬疑类影片,他喜欢陶醉在烧脑的剧情中,心情随着剧情而起伏,他经常假想自己就是一名侦探,对他人总是投出审视的目光
D:张大爷的老伴退休后整天在家看电视剧,对很多电视剧的剧情都了如指掌,还经常将剧情讲述给张大爷
正确答案:B
解析:编剧式观影者定义的关键信息:提前查询剧情介绍、翻影评,追求掌控剧情发展的感觉,不喜欢出乎意料。
A项,小王向女友介绍电影的主要内容,并非其女友主动提前了解剧情,不符合定义。
B项,小杜只有在了解权威评价、剧情内容、画面特征等情况后,才有观赏电影的冲动,体现了小杜喜欢提前查询电影的相关信息,掌控剧情的发展,符合定义。
C项,小李陶醉在剧情中,心情随着剧情起伏,没有体现小李喜欢提前了解剧情,不符合定义。
D项,张大爷的老伴看了电视剧后将剧情讲述给张大爷,并没有体现二人喜欢提前了解剧情,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级)第94题,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第85题
2、【判断推理】单位安排甲、乙、丙、丁、戊、己、庚、辛8人出差,他们恰好被安排在宾馆同一排左右相邻的8个房间。已知:
(1)甲和丙中间隔着3人。
(2)乙和己中间隔着2人。
(3)丁在庚的左边,他们中间隔着2人。
(4)辛和戊中间隔着1人。
根据以上信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下列哪项是不可能的?
A:丁在第一个房间
B:丁在第二个房间
C:丁在第三个房间
D:丁在第四个房间
正确答案:C
解析:代入A项,当丁在第一个房间时,从左到右存在“丁、乙、甲、庚、己、辛、丙、戊”这种情况,排除。
代入B项,当丁在第二个房间时,从左到右存在“乙、丁、甲、己、庚、辛、丙、戊”这种情况,排除。
代入C项,当丁在第三个房间时,根据(3)可知,庚只能在第六个房间。此时根据(1)甲和丙只能在第一个房间和第五个房间、第四个房间和第八个房间。若甲和丙在第一个房间和第五个房间,根据(4)可知,辛和戊只能在第二个房间和第四个房间,乙和己只能在第七个房间和第八个房间,与(2)矛盾。若甲和丙在第四个房间和第八个房间,根据(4)可知,辛和戊只能在第五个房间和第七个房间,则乙和己只能在第一个房间和第二个房间,与(2)矛盾。所以丁不能在第三个房间,当选。
代入D项,当丁在第四个房间时,从左到右存在“辛、甲、戊、丁、乙、丙、庚、己”这种情况,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省级)-考友回忆版第114题
3、【判断推理】微捐是指人们把日积月累、零散攒的钱捐助出去的一种慈善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微捐的是:
A:某店老板在柜台前放了一个零钱捐助箱,每到年底就将箱中的钱捐给红十字会
B:小李近10年来一直坚持每年献血两次,每次300毫升,他觉得这样做很有意义
C:大学生小张业余时间做钟点工,所得钱款一部分用来交学费,一部分捐给希望工程
D:小毛在某电视台的一次募捐活动中,将多年积攒的5000元压岁钱捐了出去
正确答案:B
解析:微捐定义的关键信息:把日积月累、零散积攒的钱捐出去。
A项,零钱捐助箱,符合微捐的定义。
B项,献血明显不符合定义。
C项,把做钟点工攒的钱捐给希望工程,符合微捐的定义。
D项,把多年积攒的压岁钱捐出去,符合微捐的定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
4、【判断推理】少小离家:老大回乡
A:日落而息:日出而作
B:今日高歌:明朝忧愁
C:三日打鱼:两天晒网
D:春种秋收:夏耕冬藏
正确答案:B
解析:少小发生在老大之前,离家和回乡是反义词。
A项,日落发生在日出之后,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今日发生在明朝之前,高歌和忧愁是反义词,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打鱼和晒网不是反义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秋收和冬藏不是反义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5题,2017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3题,2017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8题,2017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7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4题
5、【判断推理】( ) 对于 表达 相当于 信件 对于 ( )
A:比喻 沟通
B:文字 载体
C:感情 抒情
D:交流 包裹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比喻是表达的一种手段,信件是一种沟通手段,前后关系一致。
B项,文字是表达的一种手段,信件是一种载体,前后关系不一致。
C项,表达感情,信件与抒情没有明显逻辑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D项,交流的过程中需要表达,信件和包裹为并列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1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9题
6、【判断推理】农民:农药:庄稼
A:医生:药物:疾病
B:学生:知识:成绩
C:原告:法律:权益
D:司机:汽油:汽车
正确答案:C
解析:农民用农药保护庄稼。
A项,医生用药物治疗疾病,与题干结构类似,保留。
B项,学生学习知识,获得成绩,与题干结构不一致,排除。
C项,原告用法律保护权益,与题干结构类似,保留。
D项,司机给汽车加汽油,与题干结构不一致,排除。
比较A、C两项,发现C项造句时所用词语与题干一致,因此C项与题干的联系更紧密。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
7、【判断推理】多普勒效应:指当波源和观察者之间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当波从波源移向观察者时接收频率变高,而当波源远离观察者时接收频率变低。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多普勒效应的运用的是:
A:有经验的士兵能从炮弹飞行发出的声音判断出飞行的炮弹是接近还是远去
B:通过从地球上接收到的遥远天体发出的光波的频率,可以判断出遥远天体相对于地球的运动速度
C:装有测速仪的监视器向行进中的车辆发射频率已知的超声波,同时测量发射波的频率,根据反射波的频率变化可以知道车辆的速度
D:用酒精监测仪检测汽车驾驶员是否喝酒,当驾驶员口中的酒精浓度超高时,其扩散速度越快,监测仪发射的光波便可检测到
正确答案:D
解析:多普勒效应定义的关键信息:波的频率变化。
A项,通过炮弹飞行发出的声音判断出炮弹是接近还是远去,是利用声波频率的变化进行判断,属于多普勒效应的运用。
B项,通过接收到的光波频率判断出遥远天体相对于地球的运动速度,是利用光波频率的变化进行判断,属于多普勒效应的运用。
C项,测速仪根据发射波和反射波的频率变化知道车辆的速度,是利用超声波频率的变化进行判断,属于多普勒效应的运用。
D项,酒精检测是利用酒精气体分子在口腔中的扩散运动,并不是利用波的频率变化,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8题
8、【判断推理】骨骼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房屋
A:人体 梁柱
B:上肢 窗户
C:关节 钢筋
D:肌肉 电梯
正确答案:A
解析:代入A项,骨骼是人体的一部分,支撑着人体;梁柱是房屋的一部分,是房屋的构架。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B项,骨骼是上肢的一部分,起到支撑的作用;窗户是房屋的一部分,但并不起支撑作用。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C项,骨骼和关节都是人体的组成部分,两者是并列关系;钢筋是房屋的建筑材料。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D项,骨骼和肌肉都是人体的组成部分,两者是并列关系;电梯是房屋的组成部分。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
9、【判断推理】青衿:读书人
A:南冠:囚犯
B:浮屠:寺庙
C:春蚕:奉献
D:袍泽:官员
正确答案:A
解析:青衿指代读书人,两者含义相同。
A项,南冠指代囚犯,两者含义相同,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浮屠指代佛塔,并不是寺庙,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春蚕比喻奉献的人,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袍泽指代军中的同事,并不是官员,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1题,2018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6题,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9题,2018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6题,2018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2018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6题,2018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1题
10、【判断推理】4个人玩游戏,在每张纸上写出1~9中的一个数字,然后叠起来,每人从中抽取2张,然后报出两数的关系,由此猜出剩下没有人拿的那个数字是多少。
已知:Ⅰ.A说他手里的两数相加为10。
Ⅱ.B说他手里的两数相减为1。
Ⅲ.C说他手里的两数之积为24。
Ⅳ.D说他手里的两数之商为3。
由此他们4个都猜出了剩下没有人拿的那个数字,这个数字是:
A:5
B:6
C:7
D:8
正确答案:C
解析:由Ⅲ可知,C手中的两数只能是3、8或4、6;假设C手中的两数是3、8,由Ⅳ可知,D手中的数字只能是2、6;再由Ⅰ可知,A手中的数字只能是1、9;继而由Ⅱ可知,B手中的数字只能是4、5;所以剩下的数字是7。假设C手中的两数是4、6,由Ⅳ可知,D手中的数字只能是1、3或3、9,即D手中的数字必有3和1、9中的一个;再由Ⅰ可知,A手中的数字只能是2、8;则不可能满足条件Ⅱ。因此剩下的数字只能是7。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