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4414

发布时间:2024-04-09 16:24     浏览量:9

1、【言语理解】①然而,监管执法的覆盖面毕竟有限,执法成本也相对较高
②但这毕竟只是消极的自我保护,被侵犯的合法利益没有得到弥补,违法违规者也没有受到应有惩戒
③过去,用脚投票是很多“小散”的无奈选择,“惹不起总还躲得起”
④要从根本上保障小投资者的利益,固然要有强有力的外部保护,而增强其自我保护能力也同样重要
⑤随着监管力度加强,很多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违法行为受到严厉处罚
⑥在A股市场,由于个人投资者数量庞大,如何有效保护“股微言轻”的小股东,就显得尤其重要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②⑤①④⑥

B:③⑤②①⑥④

C:⑥③⑤②④①

D:⑥③②⑤①④

正确答案:D

解析:选项一共给出了③和⑥两个首句,分析发现,很难从首句入手破题。接着观察题干,①以转折词“然而”开头,说明监管执法的覆盖面毕竟有限,执法成本也相对较高,即监管执法的局限性。根据转折关系可知,①前应说明监管执法的优势,分析其他语句,⑤提到了监管力度的加强使违法行为受到严厉处罚,因此①是对⑤的转折,两句顺序为⑤①,排除B、C。A、D两项的区别在于⑥的位置,由⑥的内容可知,其属于引出话题的内容,不应置于尾句,排除A。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2题,2019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1题,2019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3题,2019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2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54题,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44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54题

2、【言语理解】新媒体时代有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从这些特点出发,对一些文章标题进行________,以适应网络舆论场的传播,这样的做法不可________。但有些“标题党”为吸引眼球,故意制作带有误导性、煽动性的标题,扭曲了原意,误导了读者,滋生了不必要的价值冲突。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精雕细琢 一语道破

B:全盘否定 一成不变

C:适度改造 一概否定

D:改头换面 一笑了之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句意说的是根据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对一些文章标题进行改造是可以接受的,“精雕细琢”“全盘否定”不含改造的意思,排除A、B。
第二空,由转折词“但”后的对“有些‘标题党’”的批判和全面否定可知,转折前表达的是,对于改造标题的做法不应该全部否定,“不可一概否定”符合句意,排除D。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广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3.25)-考友回忆版第4题

3、【言语理解】地球村内,防疫无国界,需要吸取教训、分享经验、共同御敌。抗击疫情,这是“我们”的战争,在________的全球网络中,置身事外的“我”无法取胜,只有身处命运共同体的“我们”,才能有效________不断发起“军备竞赛”的病菌株。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变幻莫测 抵抗

B:唇齿相依 对抗

C:瞬息万变 抵挡

D:休戚相关 对付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由“地球村”“命运共同体”等表述可知,填入词语应表达全球网络的联系紧密,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变幻莫测”和“瞬息万变”都强调变化,排除A、C。
第二空,与“病菌株”暗含的疾病意思相搭配,“对抗”填入更恰当。“对付”常与“敌人”“麻烦”搭配,填入搭配不当,排除D。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乡村的美丽在于历史记忆。千百年来(       )的村落空间、建筑风格,镌刻着一圈圈生命的年轮。

A:养成

B:形成

C:造成

D:变成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固定搭配。四个选项中能与“空间”、“风格”搭配的只有“形成”。且“形成”强调长期发展变化的结果,也契合“千百年来”的语境。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如果说,人类已知的“明知识”(即可以用文字、公式、程序、语言表达出来的知识)是冰山的一小角,那么“暗知识”(人类不可感受又不可表达的新知识,即今天正被新机器“发现”的新一类知识)就是冰山下面最大的那块。暗知识会是未来统治和占领整个知识空间最大量的一种知识。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人类知识的权威现在刚刚开始被动摇。未来,机器能掌握和发现的知识会越来越多。慢慢地,我们可能成为小岛一般的存在,被暗知识这个海洋淹没。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人类将会被暗知识孤立起来

B:暗知识将主宰未来知识领域

C:人类的知识权威正逐渐丧失

D:人工智能是暗知识的创造者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明知识和暗知识的概念,并指出暗知识是冰山下最大的那块;接着介绍了暗知识会是未来统治和占领整个知识空间最大量的一种知识;最后介绍了人类知识的权威开始被动摇,未来,我们可能被暗知识这个海洋淹没。由此可知,文段主要说明的是暗知识将主宰知识空间。B项表述与此一致。
A项错误,“被暗知识孤立起来”无中生有,排除。
C项错误,文段说的是“人类的知识权威现在刚刚开始被动摇”,而不是“正逐渐丧失”,且未涉及文段论述主题“暗知识”,排除。
D项错误,“人工智能是暗知识的创造者”无中生有,文段未提及,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9题

6、【言语理解】“一带一路”更是________“达则兼济天下”和“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理念,准确________沿线国家发展,________沿线国家人民的现实诉求。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秉承 助力 响应

B:坚持 助力 回应

C:秉承 对接 回应

D:坚持 对接 响应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坚持”一般用来形容意志,不能形容“理念”,且“秉承理念”为常见搭配,排除B、D。
第二空,“助力”侧重外力推动,“对接”侧重直接联系。“一带一路”是国家间直接合作,用“对接”恰当,排除A。
第三空,“响应”与“诉求”搭配不当,“回应诉求”为习惯搭配。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题

7、【言语理解】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秀品格,同样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痼疾。健康而优秀的民族心理必然善于扬长避短,精于________,长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去芜存菁

B:弃旧图新

C:激浊扬清

D:拨乱反正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说的是每个民族都有好的一面(优秀品格),也有坏的一面(历史痼疾),健康而优秀的民族心理必然能够发扬好的,摒弃坏的。空缺处词语应与“扬长避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意思相近。C项“激浊扬清”比喻清除坏的,发扬好的,填入符合句意。
A项“去芜存菁”指除去杂质,保留精华,与后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意义重复,排除。B项“弃旧图新”指抛弃旧的,谋求新的,多指由坏的转向好的,由邪路走向正路。不能描述“民族心理”,排除。D项“拨乱反正”指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不能与“扬长避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构成并列关系,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2017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2017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6题,2017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2017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6题,2017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2017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11题,2017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

8、【言语理解】产学研合作一直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议题之一。政府在涉及国家安全等重大技术领域内推动产学研合作责无旁贷,然而,在很多情况下产学研合作完全可以由社会力量组织完成。科技类社会组织既不属于层级制管理下的政府,又不是追逐利润的企业,这使得它能够专注于反映创新主体的诉求,形成区域创新体系内信息反馈的节点和网络,可以填补产学研资源供给方和需求方间的信息鸿沟,以一种更加灵活有效的方式协调各方利益,促进合作达成。因此,除了把产学研合作的动力留给市场之外,“留给社会”也是解决产学研合作动力问题的一种方式。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产学研合作动力不足源于社会力量参与度不够

B:应鼓励科技类社会组织参与到产学研合作中来

C:如何在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议题上获得新的突破

D:应发挥社会组织在解决产学研合作动力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引出产学研合作这一话题;然后由“然而”转折,指出在很多情况下,产学研合作完全可以由社会力量组织完成;接着说明科技类社会组织的特殊性使其可以更灵活地协调各方利益,促成产学研合作;最后由“因此”提出观点——可以把产学研合作的动力留给社会,即由社会组织来推动产学研合作。D项是对观点句的同义转述,当选。
A项属于对产学研合作动力不足的问题的描述,不涉及“因此”之后的内容,排除。
B项,“参与到产学研合作中”表述不当,文段强调的是要让社会组织“推动”产学研合作,排除。
C项,“科技体制改革”是文段引入话题的内容,非文段重点,排除。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9题

9、【言语理解】

从“蓝天保卫战”到“史上最严”的新环境保护法,再到对“洋垃圾”说“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________。对于中国而言,这是转变发展方式、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内在要求,与国家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众所周知  不谋而合

B:

根深蒂固  一脉相承

C:

深入人心  同向而行

D:

牢不可破  相辅相成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空,由“从‘蓝天保卫战’到‘史上最严’的新环境保护法,再到对‘洋垃圾’说‘不’”可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逐渐刻进人们心里,被人们所接受。“众所周知”指大家全都知道。该词仅仅强调人们知道,未体现被人们接受,排除A。“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牢不可破”指坚固得不可摧毁(多用于抽象事物)。两词均强调牢固、稳固,而文段表达的是环保理念被人接受,并未强调其是否稳固,排除B、D。“深入人心”指思想、理论等广泛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接受,填入符合文意。

验证第二空,分析可知,文段是在强调中国的理念与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一致。“同向而行”指向同一个方向前进,填入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C类-考友回忆版第24题

10、【言语理解】下列无语病的一句是:

A:老师们认真研究听取了同学们的意见,认为同学们的意见是正确的。

B:因为我的形象思维发达,对数字一类东西简直是先天反应慢,数学对于我就不感兴趣。

C:今年元旦,早晨六点左右,广场上就站了上万名观看升旗仪式的人群。

D:他们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的精神,终于夺得了冠军。

正确答案:D

解析:A语序不当,应该是先有“听取”再有“研究”;B主客倒置,应该是“我对数学不感兴趣”或者“对于数学,我不感兴趣”;C用词不当,“人群”是复合名词,应改为“人”。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