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4388

发布时间:2024-04-06 23:42     浏览量:9

1、【言语理解】①受荒漠化危害,我国每年粮食减产30多亿公斤
②建国以来,全国共有66.7万公顷耕地变为沙地
③近些年来,我国一些地方乱垦滥挖、毁林毁草开荒,超载放牧,过度樵采等不合理的行为有增无减,使荒漠化程度日益加剧
④每年因此少养羊5000多万只
⑤也是地球上的所有居民面临的十大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⑥土地荒漠化不仅仅是我国的问题
⑦有235.3万公顷草地变为沙漠,全国退化草地达1.05亿公顷
  将以上7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①②⑤⑥④⑦

B:⑥⑤⑦②④③①   

C:⑥⑤③①②⑦④

D:①②⑥⑤④⑦③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阐述土地荒漠化问题,其顺序为:问题的提出——我国土地荒漠化的现状——我国土地荒漠化的危害。根据这一顺序,从题中找出相对应的句子⑥⑤——③——①②⑦④。注意在我国土地荒漠化危害的排序中先是农业方面,然后才是畜牧业方面。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

军事伪装可追溯到上古时代,比如《荷马史诗》中提及的“特洛伊木马”就是军事伪装的早期实例,即将人员和装备伪装成无害的事物,使得军事行动________,巧妙运用军事伪装技术,________自身真实的作战意图,往往能取得令人称奇的胜利。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出其不意 隐藏

B:悄无声息 掩饰

C:防不胜防 严守

D:扑朔迷离 转移

正确答案:A

解析:

先看第二空,句意为用军事伪装技术将作战意图藏起来,所填词语应表示掩藏之意。“严守”指严格地遵守或严密地保守,如“严守纪律”“严守机密”,用以形容“作战意图”不恰当,排除C。“转移”指改换位置,从一方移到另一方,不含“掩藏”之意,排除D。再看第一空,句意是将人员和装备伪装成无害的事物会使敌方意料不到己方的军事行动,所填词语应含有意料不到之意。“悄无声息”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轻。军事伪装是视觉上的伪装,与声音无关,根据词义可排除B。“出其不意”指趁敌方没有防备时发动进攻,出乎敌方的意料,符合句意。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第29题

3、【言语理解】唐山十三位农民兄弟: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相援。他们用纯朴、    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兄弟”的含义。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正直 坚强

B:感恩 非凡

C:善良 倔强

D:真情 执着

正确答案:C

解析:句意说的是唐山农民兄弟对地震灾区的一种自发救助。“正直”意为公正坦率,但句中的这种救助并不涉及是否正直的评价,排除A。并列成分“纯朴”为形容词,故句中所填的也应该是形容词,“真情”为名词,据此排除D。“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救援”体现的是农民兄弟的“善良”品性,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09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题

4、【言语理解】当前,我国旅游市场的需求还在持续迸发,人民的旅游诉求也在不断升级。仅靠评级就想________的想法已经过时,口碑立身、品质说话才是景区吸引客源的正道。希望景区能摒弃________的心理,为游客营造更加舒心和放心的环境,为旅游行业发展带来更多正能量。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本万利 浑水摸鱼

B:一步到位 好高骛远

C:一劳永逸 急功近利

D:一鸣惊人 投机取巧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由“持续迸发”“不断升级”“________的想法已经过时,口碑立身、品质说话才是景区吸引客源的正道”可知,此处表达的是旅游需求在不断扩大,景区不能因为评了级就不再有所作为。所填词语应体现一下子完成,不再努力之意。“一本万利”指本钱小,利润大,不符合文意,排除A。“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特殊的表现,一干就有惊人的成绩,不符合文意,排除D。“一步到位”指一次就达到预定的目标。其填入可表示景区一下子达到目标,不再努力之意,保留。“一劳永逸”指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符合文意,保留。
第二空,文意为口碑立身、品质说话,景区为游客营造舒心和放心的环境才能为旅游行业带来持久的利益收入,再结合前文提到的过时想法,此处表达的是景区不应该只追求眼前利益而没有长远考虑。“好高骛远”指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不符合文意,且文段未体现不切实际之意,排除B。“急功近利”指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填入恰当。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省级)-考友回忆版第26题

5、【言语理解】心就是一个人的翅膀,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________不能打破心的四壁,________给你整个大海,你也找不到自由的感觉。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若 虽然

B:只要 就是

C:如果 即使

D:然而 虽然

正确答案:C

解析:分析可知,“不能打破心的四壁”与其后半句是一种假设关系,所以首先排除B项表示条件关系的“只要”和D项表示转折关系的“然而”。“给你整个大海”与“你也找不到自由的感觉”也是假设关系,所以排除表示转折关系的“虽然”。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1题

6、【言语理解】茶艺是一种综合性的生活艺术,但对“茶艺”的________诠释究竟是什么,却众说纷纭,即使开茶艺馆的人,也多半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合理 人云亦云

B:准确 语焉不详

C:精确 各执己见

D:全面 一知半解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精确”指精密准确,误差小,常用于可量化的事物。句中用于对“茶艺”这一概念的解释,不恰当,排除C。“合理”意为合乎道理或事理,是从逻辑上进行衡量,也与概念的解释无关,排除A。
第二空,句子说的是即便是开茶艺馆的人,对“茶艺”这一概念也说不清楚。“一知半解”意为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彻,侧重于“知”,即理解的层面;“语焉不详”意为虽然提到了,但说得不详细,侧重于“语”,即说的层面。与“诠释”“众说纷纭”相对应,此处填“语焉不详”更贴切。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4题,201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201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2011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201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201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题,2011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2011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 2011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2011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201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2011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2011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2011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2011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2011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201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

7、【言语理解】如今各地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有的地方看不到自己的优势,________,无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的地方只盯着别人,________,以致出现同质化恶性竞争。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目光短浅 如法炮制

B:舍本逐末 亦步亦趋

C:缘木求鱼 生搬硬套

D:舍本求末 邯郸学步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目光短浅”形容缺乏远见;“缘木求鱼”比喻方法不对,徒劳无功。这两个词语均无法体现“看不到自己的优势”的问题。“舍本逐末”与“舍本求末”的“本”与“自己的优势”相对应,符合句意,排除A、C。
第二空,与“只盯着别人”“同质化恶性竞争”相对应,此处所填词语应含有追随、模仿别人的意思。“亦步亦趋”形容处处模仿或一味地追随他人;“邯郸学步”比喻机械地照搬模仿,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技能忘却了。句中并没有体现“把自己原有的技能忘却”的意思,排除D。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题,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62题

8、【言语理解】在报道冲突的背景情况时,平衡(不偏不倚)的立场特别重要。一定不能蓄意地操纵事实以有利于一方的观点,每一方的观点都应该被公正地报道。然而,这种平衡的概念并不意味着尽量以一种公正的方式去隐藏或掩饰某种不公正是正当的。如果所有的媒介都接受这种对平衡报道的不正当解释,那么公众将会得到一种重要印象,就是冲突的每一方都有基于其自身的平等的衡量公正的标准,这是和我们的生活经验与常识相矛盾的。
下列最能够表达上述论证的主要观点的是:

A:平衡的报道向公众提供一个事件的背景,其中冲突的所有各方都有平衡的为自己辩护的权利

B:我们的生活经验表明,确实存在由于不公正而引起冲突的事例,其中一方明显是错误的

C:平衡的报道是无法实现的理想,因为对平衡的判断必然是主观的

D:平衡的报道要求无偏见地揭露所发生的不公正现象,就像公正地报道冲突各方的观点一样

正确答案:D

解析:整段话阐述的是对平衡报道的正确理解及其重要性。第一句强调平衡立场的重要性。第二句强调每一方的观点都应该被公正地报道。第三句说平衡不能以一种公正的方式去掩饰不公正是正当的。第四句论述如果媒介都接受平衡报道的不正当解释,那么就会误导公众认为每一方都有其自身的平等的衡量公正的标准。A项与文意相悖,B、C项在文中没有体现,D项强调要无偏见地揭露不公正现象,做到平衡报道,是这段话的主要观点。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丢失了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国家。
这段话意在说明:

A:极微小的事情可能造成极严重的后果

B:量变引起质变

C:因小失大是大忌

D:多米诺骨牌效应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说的是丢失了一个钉子使得一个国家灭亡的故事。说明微小的事情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A项与此意相符,当选。
B项量变到质变强调的是积累,排除;C项因小失大指为了很小的利益,造成大的损失,形容得不偿失,与文段不符,排除;D项多米诺骨牌效应指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不能体现亡国的严重后果,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类)第25题

10、【言语理解】究竟什么是地震预警呢?专家指出,“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已经发生,抢在严重灾难尚未形成之前发出警报,从而缩短反应时间,采取紧急措施来减少人员伤亡以及由地震引起的地铁、输油气、燃气管线、化工厂和核设施等重点工程的次生灾害。而“地震预报”是对尚未发生的可能地震事件提前发出通知。王暾说:“地震预报在全世界范围内仍是一大难题,但地震预警是完全可行的。地震预警技术的核心就是利用地震波和电波的时间差发出警报。”
从地震知识角度看,地震预警与预报的主要区别是:

A:时间不同

B:目的不同

C:科研难度不同

D:使用的技术不同

正确答案:A

解析:由“‘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已经发生,抢在严重灾难尚未形成之前发出警报”“‘地震预报’是对尚未发生的可能地震事件提前发出通知”可知,地震预警和地震预报的最大区别就是前者是震后警报,后者是震前预测,即时间不同,A项当选。
两者的目的都是及早发现地震,减少地震带来损失,B项“目的不同”说法有误。C、D两项不是最主要的区别。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7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