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4382

发布时间:2024-04-06 10:41     浏览量:9

1、【言语理解】①随着核磁共振等技术的不断进步,科学家们基本达成了共识,那就是记忆储存在大脑的海马区
②科学家们发现,记忆储存于神经细胞的连接方式之中
③这个改变是由一系列基因负责实现的
④要想研究记忆,首先必须弄清记忆究竟储存在什么地方
⑤接下来的问题是,记忆是如何被储存的呢?这个问题也已经有了答案
⑥大脑通过改变神经细胞的连接方式和连接强度,将某个外来刺激永久地固定于大脑之中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①⑥②④⑤③

B:①④②⑤③⑥

C:④①⑤②⑥③

D:④③①⑤⑥②

正确答案:C

解析:④中提出问题“记忆究竟储存在什么地方”,①中给出答案“记忆储存在大脑的海马区”,故④①两句应紧密相连,只有C项符合要求。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2题

2、【言语理解】小说只是小说,文学只是文学,既不当误认作一部历史,亦不当误认作一篇科学的论文。对于文艺,除掉   以外,不妨作一种研究;但这种研究,不当为历史的或科学的,只是趣味的研究。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欣赏

B:口味

C:鉴赏

D:评论

正确答案:C

解析:由后面对应的“研究”可知,空缺处应填一个动词,“口味”为名词,首先排除B项。“评论”一般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上,与文意不符,排除D项。“欣赏”和“鉴赏”都有“赏”的意思,但“鉴赏”的对象多为文化艺术品、文物等,与句中的“文艺”相对应,当选。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生态好转,意味着我们能遏制库木塔格大沙漠________的脚步,让沙漠明珠——月牙泉依然________在戈壁中,让弥足珍贵的莫高窟不会再次受到伤害。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侵蚀 摇曳

B:侵吞 流淌

C:吞并 闪烁

D:吞噬 镶嵌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侵吞”指侵占吞没公物或他人资财。“吞并”指合并;并吞,兼并。二者多用于经济事务,排除B、C。
第二空,“摇曳”形容东西在风中轻轻摆动的样子,也指悠游自得的样子,不能形容月牙泉在戈壁存在的状态,排除A。
将D项代入验证,“吞噬的脚步”“镶嵌在戈壁中”搭配恰当。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8题,2018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2018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7题,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2018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7题,2018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2018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

4、【言语理解】①终究发展是一个长远的事业,而环境恶化的治理是刻不容缓的工作
②生存环境,给人类社会提出了严正警告:再也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谋发展
③厚厚的指灰,似在解释着沙尘暴的逼人气势到底有多凶猛
④更不能先污染,再治理,治理污染——污染治理,反复无穷。孰轻孰重,谁人不知啊
⑤窗台上落满尘埃,手指在上面轻轻一划,如同艺术家作沙画一般,清晰非常
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②④⑤①③

B:⑤③②①④

C:③④⑤①②

D:⑤②③①④

正确答案:B

解析:由⑤“窗台上落满尘埃,手指在上面轻轻一划”、③“厚厚的指灰”可知,两句论述内容紧密相关,且⑤在前,③在后,由此可直接锁定B。验证B项,⑤③由窗台的尘埃划出的指灰引出沙尘暴这一环境问题,②进一步点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谋发展,①④具体说明如何正确看待发展和环境治理的关系,逻辑无误。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

5、【言语理解】

从全世界范围看,论文依然是学术成果主流呈现方式,仍是学术界的“________”。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个“唯”字,即论文成了学术评价的唯一依据,学术评价________成了计算论文篇数、比拼刊物级别。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必修课  蜕变

B:

硬通货  异化

C:

敲门砖  演绎

D:

磨刀石  沦落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空,由“论文依然是学术成果主流呈现方式”可知,论文在学术界仍然很重要。“敲门砖”比喻借以求得名利的初步手段。文段说的是论文在学术界仍占重要地位,“初步手段”不符合文意,排除C。“磨刀石”侧重使人或事物某方面产生作用,填入未体现论文在学术界仍占重要地位之意,排除D。

第二空,由“论文成了学术评价的唯一依据”“计算论文篇数、比拼刊物级别”可知,此处是说学术评价背离了应有的评价方式而流于计算论文篇数、比拼刊物级别这种形式。“蜕变”指(人或事物)发生质变,也指衰变。其填入程度过重,排除A。“异化”指相似或相同的事物逐渐变得不相似或不相同,填入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A类-考友回忆版第28题,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B类-考友回忆版第53题

6、【言语理解】确实是一种巧妙的安排,让我们这个地球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火、土资源。但是,借此而赖以生存的人类决不满足于仅仅从这些自然资源中获取谷物等以填饱肚子。当然,也只有当他们远离饥饿的时候,才有心思去利用其对世界的认知能力,对周围丰富的联想能力以及由此迸发出的无限创造力,从而将某些自然物转换成为人所需的人造物,创造出一种与当时人类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形式——制陶。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温饱问题的解决是艺术创造的必要的物质基础

B:制陶技术是人类创造性地利用自然资源的结果

C:人类生产形式的改进源于提升生活方式的需求

D:制陶技术是人类利用自然满足所需能力的标志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人类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填饱肚子。在这个需求得以满足的前提下,人类便产生了追求更高一级的生活方式的需求,而诸如制陶之类的生产形式的改进就是在这种需求推动下产生的。A项“艺术创造”不是文段主要说明的内容,排除。B、D两项“制陶”只是生产形式改进的一个典型例证,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关于兰州拉面用“食用胶”使面条筋道的报道,再一次________了公众对于“食品添加剂”敏感的神经。“吃一碗面等于吃掉一只塑料袋”的恐吓,成功地煽起了公众的________——这再次凸显,我们的记者急需提升基本的科学素养。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震动 惊慌

B:触动 慌乱

C:拨动 恐慌

D:惊动 恐惧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再一次________了……神经”,填入的动词修饰“神经”。“神经”是线性的,对于线性的东西,一般不用“震动”“惊动”。排除A、D。
第二空,慌乱”侧重于“乱”,“恐慌”更侧重于恐惧,程度比“慌乱”重。与前文的“恐吓”相对应,填“恐慌”更合适。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2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

8、【言语理解】“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从宏观上说,礼是用来济世安民的,“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从微观上说,礼是用于典礼仪式的。中国古代作为仪式的礼非常多,有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这五礼之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古人有言,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可以一言蔽之曰:毋不敬。可见,礼是通过一定的形式表达恭敬、尊敬之意。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被古人看作是天经地义、人道所依的最高原则

B:但本质上都是通过祭祀神灵以求取幸福的宗教活动

C:从形式到内容都反映着一定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

D:但所有的形式都要反映同一个理念,即恭敬

正确答案:D

解析:由“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可以一言蔽之曰:毋不敬”“礼是通过一定的形式表达恭敬、尊敬之意”可知,文段主要强调的是“礼”中贯彻着的恭敬思想。D项填入最能与后文构成对应。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单考区)第25题

9、【言语理解】“极端主义”大多固守一隅而放弃全面、客观、公正的视角,习惯性地从一个角度、一个方面、一个层次看问题。________________,“极端主义”审视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违背了事物存在的现实逻辑。作为一种偏激的价值观,“极端主义”的判断扭曲了事物的本来面貌,有悖于行为的内在规律。作为一种情绪化的社会心态,“极端主义”的言行不仅是对他人权利的漠视和侵犯,更容易激化社会矛盾,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正走向现代化的大国,十分不利。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作为一种片面的方法论

B:作为一种狭隘的认识论

C:作为一种错误的认识论

D:作为一种主观的方法论

正确答案:A

解析:分析可知,横线处所填的句子与后文的“作为一种偏激的价值观”“作为一种情绪化的社会心态”为并列关系,分别对应文段首句中的“全面、客观、公正的视角”。与“全面”对应,A项最恰当。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0题

10、【言语理解】生态文明首先是一种世界观,也就是如何看待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同一事物的相互映衬,同时,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如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不了已有的人口数量时,就会产生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对抗。
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符的是:

A: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事实上有利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比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为重要

C:正确的世界观可以引导我们处理好人与人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D:人与人的关系发生对抗可能和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相关

正确答案:B

解析:由“实际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同一事物的相互映衬……就会产生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对抗”可推出,A、D两项符合文意。由“生态文明首先是一种世界观,也就是如何看待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推出,C项符合文意。B项“更为重要”无中生有,不符合文意。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0题,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6题,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26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