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4348

发布时间:2024-04-02 21:19     浏览量:9

1、【言语理解】①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处于什么岗位
②思维能力在人的成功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③著名科学家霍金说过:有一个聪明的大脑,你会比别人更接近成功
④没有思维活动的参与,人类的任何发明创造都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
⑤都是快速走向成功的有利资本
⑥拥有较高的智商、活跃的思维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②①⑥⑤④③

B:②⑥①⑤③④

C:③②④①⑥⑤

D:③④⑥①⑤②

正确答案:C

解析:①中的“无论”与⑤中的“都是”构成一对关联词,且根据句意可知,⑤中的“有利资本”指的是⑥的“拥有较高的智商、活跃的思维”,由此可推出这三者的正确顺序为①⑥⑤,排除B、D。②提出思维能力的重要性,④说明没有思维活动参与的后果,对②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因此,④应紧跟在②之后,排除A。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34题,201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201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2011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201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201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4题,2011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2011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 2011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2011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201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2011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2011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2011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2011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2011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201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

2、【言语理解】每年冬天,当向南迁徙的鸟儿飞过英国的大地时,许多爱鸟人都会在庭院里抛撒种子和燕麦,希望可以帮助鸟群获得足够的能量。但这种做法使10%的黑顶林莺改变了传统的迁徙路线,它们由从德国南部和奥地利飞往西南方向的西班牙转而飞向西北方的英国,在那里依赖爱鸟人的供养生存。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人的行为会影响动物的习性

B:爱护野生动物要注意方法

C:黑顶林莺的天性使它们改变了迁徙路线

D:人类可以通过自身的行为帮助鸟类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介绍的是英国爱鸟人抛撒食物希望帮助鸟群迁徙的做法改变了部分黑顶林莺传统的迁徙路线,说明人类的行为会对动物的习性产生影响,A项符合题意。文段仅仅是一种客观的事实描述,并非批判爱鸟人的行为失当,B项过度引申。C项表述有误,是人类抛撒食物的行为改变了黑顶林莺的迁徙路线,不是它们的天性,排除。D项是转折前的内容,非文段重点。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古人形容人漂亮可以用“貌比潘安”“玉树临风”“顾盼神飞”,我们只会说“高富帅”“白富美”;古人形容人难看可以用“东施效颦”“獐头鼠目”,我们只会说“矮穷矬”“颜值低”;古人表达悲伤用“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我们只会用“蓝瘦香菇”……也许这种对比有些极端,但如果有一天你张口闭口只会习惯性地说“高富帅”“矮穷矬”,就会遗失了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语言财富。
对这段文字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流行语威胁传统语言财富

B:语言随着时代发展而改变

C:古汉语已经被大众所厌弃

D:用流行语说话更简单直白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通过对比古人和今人在表达“漂亮”“难看”“悲伤”时的语言差异,意在提醒人们关注流行语侵蚀传统语言财富的现象。B项非文段重点,C项的“厌弃”程度过重;D项与文段提醒流行语泛滥负面效应的倾向不符。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第35题,2017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9题

4、【言语理解】下列有歧义的一句是:

A:这是什么水果,给我再来一个。

B:算了吧,散伙吧,我们肯定没有希望了。

C:人家二班女生都走了,你说咱们能不去吗?

D:许多想抄近道走捷径快些达到目的地的人却往往欲速不达。

正确答案:C

解析:C项既可理解为“二班的女生都离开了,我们是不是就可以不去了”,也可理解为“二班的女生都去了,我们怎么能不去呢?”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亲近百姓、接近生活是曲艺这门艺术的生命力所在。当然,任何人都不可能________生活的全部,所以创作者才有了“采风”一说。采风从来不是去________生活,而是深入其中,体会其中的乐与悲。然而,现在许多曲艺工作者没有耐心去深入百姓生活,于是只能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创作能力无疑也受到了_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描摹 评判 质疑

B:洞察 记录 束缚

C:掌握 体验 削弱

D:了解 审视 限制

正确答案:D

解析:先看第一空,句意是任何人都不可能知道生活的全部。“描摹”指用语言文字表现人或事物的形象、情状、特性等,填入此处与语境不符,排除A。
再看第二空,由“不是……而是……”可知,所填词语应与“深入其中,体会其中的乐与悲”构成反义关系,表浅层次观察之意。“记录”指把说的话、做的事写下来,侧重写。而所填词语应侧重看,观察。“记录”填入此处不符合句意,排除B。“体验”与后文的“体会”含义相近,不能构成反义关系,排除C。
验证第三空,所填词语应表达“只能写自己熟悉的生活”的结果,即创作能力被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限制”指规定范围,符合创作能力受到束缚的语境。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市地)-考友回忆版第36题

6、【言语理解】克黎利引述《新科学家》杂志的文章称,记忆的作用不一定是为了记住过去, 而是帮助我们走向未来。记忆有时会运用想象和创造的方式,让我们知道接下来怎么做,或者在某些情况下做出什么反应。有些人以为自己有预见未来的能力,其实也许是过去的碎片化记忆而已。如果似曾相识的感觉是来自一段想不起来的记忆,那么就容易产生这样的错觉: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也是来自这段记忆,自己具备了“心灵能力”。
与上文观点不符的是:

A:似曾相识不是“心灵能力”

B:似曾相识能够帮助我们预见未来

C:似曾相识是对过去不完整的记忆

D:人们的记忆不一定是对过去的回忆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说法正确。由“如果似曾相识……容易产生这样的错觉……自己具备了‘心灵能力’”可知,似曾相识并不是“心灵能力”。
B项说法错误。由“有些人以为自己有预见未来的能力,其实也许是过去的碎片化记忆而已”可知,人们并无预见未来的能力。
C项说法正确。由“有些人以为自己有预见未来的能力,其实也许是过去的碎片化记忆而已”可知,似曾相识是对过去不完整的记忆。
D项说法正确。由“记忆的作用不一定是为了记住过去……记忆有时会运用想象和创造的方式,让我们知道接下来怎么做”可知,记忆不一定是对过去的回忆。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9题,2020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3题,2020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4题,202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7题,202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0题

7、【言语理解】平时我们请人帮个小忙,习惯说劳驾、借光,帮忙和借光有什么关系?其实“借光”一词的来历就说明了求助也就意味着互利。据说,古代有个勤劳的女子,因为家里太穷买不起灯油,夜晚无法纺线。村里有个大房子里有灯光,那里有许多妇女纺线,她便去请求帮助,借点光亮,为了让人家欢迎她去,她说,你们给我方便,我也要给大家做点好事,每天晚上我来打扫房间,于是,她就这样每天晚上和大家一起纺线了。
这段文字旨在表达的意思是:

A:解释了“借光”一词的来历

B:人们习惯说劳驾、借光是有缘由的

C:人际交往要注意互利原则

D:平时请人帮忙应该学会感恩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通过“借光”一词的来历说明了“求助也就意味着互利”的道理。四个选项中只有C体现了这个道理,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作为可再生新能源,风能具有无污染、永不枯竭、综合社会效益高、研发成本相对低等特点。然而,风能行业建设投资回收周期长,客观上需要长期、稳定的优惠政策保障。美国风能增长潜力很大,但因美政府对风能税收鼓励政策不稳定,使包括中国风能企业在内的国际投资者在美国风能市场的增长前景变得不确定。
对这段文字理解不准确的是:

A:风能属于可再生新能源

B:风能行业的优势大于其劣势

C:美政府对风能企业的优惠政策不稳定

D:在美国投资的中国风能企业市场前景不确定

正确答案:B

解析:由文段首句“作为可再生新能源,风能……”可知,A项正确。
文段并没有将风能行业的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B项无中生有。
由“美国风能增大潜力很大,但因美政府对风能税收鼓励政策不稳定”可知,C项正确。
由文段末句“使包括中国风能企业在内的国际投资者在美国风能市场的增长前景变得不确定”可知,D项正确。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3题

9、【言语理解】近年来,二维码在中国大行其道。车票机票、电视屏幕、报纸题头、商品标签、广告图片……到处都有它的身影。二维码又称二维条码,是条形码的升级。它诞生于日本,是用某种特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图形,把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编码”成一个图像,当用特定软件拍摄这些图像时,所有信息就会显示出来。
根据这段文字,要定义“二维码”必不可少的要素有:
①二维条码 ②诞生于日本 ③黑白相间 ④用某种特定几何图形 ⑤“编码”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正确答案:D

解析:“二维条码”是二维码的别称,不是其要素,①不符合,排除A、B。“诞生于日本”只是诞生背景,也不是定义要点。②不符合,排除C。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类)第46题

10、【言语理解】手机可能使一个孩子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近日,看到一个“标题党”: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人们的深深忧虑。因此,中小学都将大力治理学生手机问题纳入重难点,很多学校校规中明确规定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上课堂,违者将受重罚。即便如此,学生携带手机的现象还是依然呈现蔓延之势,拥有手机的学生越来越低龄化。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别让手机危害孩子

B:未来让手机给毁了

C:恐怖的手机危害

D:手机,身边的炸弹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手机对孩子有极大的吸引力,横线处位于文段中间,其前文是“标题党”,其后文是“表达了人们的深深忧虑”。并且文段后半部分“因此……”说明为了缓解人们的忧虑,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降低手机对孩子的影响。横线处所填句子应该比较夸张地体现手机对孩子的严重影响。比较四个选项,C、D两项只说明手机危害,未指出危害的对象——孩子,作为标题不太恰当,排除。A项直接说明手机危害孩子,B项指出未来被手机毁灭,“未来”也能对应“孩子”的年龄和身份,B项比A项语义更重,更能体现出“人们的深深忧虑”,并呼应“标题党”。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3题,2019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考友回忆版第54题,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6题,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45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55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第59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