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4345

发布时间:2024-04-02 13:51     浏览量:9

1、【言语理解】①现在,“元宇宙”将不再是一种想象,人们正在利用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和互联网(Internet)的技术手段,使现实中的人类在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下进入元宇宙,凭借网络重新定义自己,体验一种全新的生活
②对多数人来说,何谓元宇宙,这是必须首先弄清楚的问题
③Metaverse(元宇宙)即是Meta(超越)+Verse(宇宙),指超越现实的虚拟世界
④这个世界能够通过高度真实感的还原技术,为用户带来沉浸式的体验
⑤人们在这个虚拟世界中会有一个全新的身份,能够构建新的社交体系,能够按照这个身份不间断地“生活下去”
⑥电影《头号玩家》里的“绿洲”、动漫《刀剑神域》中的沉浸虚拟世界,就是想象中的元宇宙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⑤⑥②①④

C:②③⑤④⑥①

D:①⑤②⑥③④

正确答案:C

解析:通读题干,由①中“现在,‘元宇宙’将不再是一种想象”和⑥中“就是想象中的元宇宙”可知,两句话题相关,按照行文逻辑,应先说“是想象中的元宇宙”再说“‘元宇宙’将不再是一种想象”,故⑥应在①之前,由此可排除A、D。
②提出问题——何谓元宇宙,③给出定义——元宇宙即是超越现实的虚拟世界,由此可知,②③应紧密相连,排除B。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

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往往________于科学假说,科学理论发展的历史就是假说的形成、发展和假说之间的竞争、更迭的历史。面对茫茫人类历史源头,面对________、虚虚实实的人类文明历史遗存,科学假说同样至关重要。他________地将历史、文化、人性、环境视角的“聚光灯”汇集在一起,形成了属于他的一盏“无影灯”,并以这样的视角照射幽暗的历史深处,从而解析出一些可能接近历史本源的朦胧真相。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发轫 凤毛麟角 含英咀华

B:

肇始 吉光片羽 独辟蹊径

C:

滥觞 汗牛充栋 苦心孤诣

D:

开端 如火如荼 毛举细故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空,此处所填词语应作谓语,而“开端”不能作谓语,排除D。
第二空,由顿号可知,此处所填词语应与“虚虚实实”共同修饰“人类文明历史遗存”。“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不能用来形容“历史遗存”,排除C。
第三空,“含英咀华”比喻琢磨和领会诗文的要点和精神,“独辟蹊径”比喻独创一种新风格或新方法。由后文的“形成了属于他的一盏‘无影灯’,并以这样的视角照射……解析出……朦胧真相”可知,此处强调的是研究的独创性,“独辟蹊径”填入更符合句意,排除A。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题,2018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9题,2018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题,2018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题,2018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9题,2018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11题,2018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4题

3、【言语理解】湿地是与森林和海洋并列的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它在保持水源、抵御洪水、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作用难以替代。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使用湿地概念的国家,如今至少有25个州已制定了湿地保护方面的法规。经历了“卡特里娜”飓风重创的路易斯安那州,甚至计划花费数百亿美元恢复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大片湿地。然而,最新的研究显示,像美国这样先破坏后重建的保护方式并不理想,因为湿地一旦遭破坏就很难恢复原样。为此,世界各国已将湿地保护的重点放在可持续发展上。较为普遍的做法是成立湿地保护区,并适当在区内发展旅游业,从而使发展和保护相辅相成。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美国在湿地保护立法方面存在弊端

B:保护湿地对维护生态平衡意义重大

C:成立湿地保护区将促进旅游业发展

D:湿地保护应着眼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湿地的重要作用,然后以美国为例说明了先破坏后重建的湿地保护方式存在弊端,最后得出结论——湿地保护应将重点放在可持续发展上。选项中提到“可持续发展”的只有D,故当选。

考题出处:2012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4题,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39题,2012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9题,201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9题,2012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9题,2012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2题,2012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2012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0题

4、【言语理解】一块木料,能不能用,怎样使用,舍弃什么,不是用嘴说,也不是用眼看,更不是凭“老经验”去推断下结论——权威只有一个,就是用尺子量一量,用墨线校一校。这就是“匠人规则”。匠人们之所以令人肃然起敬,源于他们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始终遵循“尺子最有发言权”这一准则。
这段文字中的“匠人规则”启示我们:

A:规则是有棱有角,非常清楚的,丁就是丁,卯就是卯

B:尊重规则,遵守规则,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和根本

C:规则可惩罚违反它的人,又可保护和赏赐遵守它的人

D:规则作为尺度和准绳,为人们做事提供了一个客观的标准

正确答案:B

解析:由文段可知,匠人们在工作时靠的不是嘴巴、眼睛,更不是经验,而是墨线、尺子,他们对工作一丝不苟,始终遵循“尺子最有发言权”。可见“匠人规则”强调的是一种做事的态度,即评判事物不是凭主观臆断,而是以客观规则来衡量,并始终尊重规则、遵守规则。D项是干扰项。它强调规则的作用,而原文强调的是匠人做事的态度,即尊重规则、遵守规则的态度。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传记,从本质上说,是人的生命活动的记载,是人类生命的一种特殊载体。人的生命活动,不仅表现出生存和发展的渴求,而且表现出自身潜能的开发、释放。这种自身潜能的开发、释放,就是一种力的创造。创造,包括多种形式,有政治家治国平天下的才能展现,有哲学家、思想家在精神领域的探索,有军事家运筹帷幄、驰骋疆场的战斗较量,有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有文学家、艺术家的才华展示,有改革家对生存环境的革新改造,等等。这是一幅幅壮丽的生命画卷,是活力向惰性的挑战。人类只有在这样的挑战中才能保持其生命的活力,并为活力的凝聚创造更好的条件。中国古典传记,正是这种生命活力的形象性展现。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传记是人类生命活动最为生动的记载

B:中国古典传记从多角度展现了生命活力

C:人类自身潜能的开发包括多种形式

D:人类个体与整体创造性在传记中有不同的表现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通过长篇幅论述了传记能从多角度展现生命活力的观点,最后一句“中国古典传记,正是这种生命活力的形象性展现”又将论述重点归结到中国古典传记,B项中国古典传记从多角度展现了生命活力的论述符合题意,当选。
A项只提及“传记”,没有点出“中国古典传记”。C、D两项脱离论述对象“中国古典传记”。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3题,2013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1题,201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3题,2013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7题,2013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0题,2013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6题,2013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2题,2013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4题,2013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6题,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4题,2013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8题,2013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94题

6、【言语理解】将这些制度,这些发明与发现综合起来,加以比较,就可以看出人类出于同源,在同一发展阶段中人类有类似的需要,并且可以看成在相似的社会条件中人类有同样的心理作用。
这句话的意思是:

A:人类出于同一祖先,因此有同样的需要和心理

B:同一种族的成员在同样的发展阶段中有相同或类似的需要和心理

C:人类所有种族在相似条件下,其需要和心理是相同或类似的

D:在社会条件不尽相同的条件下,人类的心理作用仍然可能是一致的,而具体的需要在相同条件下只能是近似的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的“同样的需要”与文段中的“类似的需要”不符,且缺少“相似的条件”这一限定,排除。
B项,文段的主语为“人类”,“同一种族的成员”缩小了文段陈述的范围,排除。
C项,表述与文意相符,当选。
D项,文段说的是“在相似的社会条件中”,“社会条件不尽相同的条件下”属无中生有,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题

7、【言语理解】①当人感到不适或生病时,身体可以从自身的“药铺”中找到30至40种“药”来对症治疗
②每天坚持以舒适的姿态闭目养神10至20分钟,将思想集中在愉快的事情上,并多做腹式呼吸有助于提高人体的这种自愈能力
③这种治疗过程是由荷尔蒙、免疫抗体等因素综合发挥作用的
④经研究发现,人体自身有能力治愈60%至70%的不适和疾病
⑤在这一过程中,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非常重要
⑥科学家目前已经解开了机体自愈的一些秘密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⑥④①③⑤②

B:⑤④②①③⑥   

C:④③②①⑥⑤

D:②⑤③①④⑥

正确答案:A

解析:通读六个句子,初步了解到这是一篇介绍人体自愈和如何自愈的短文。⑥很明显是引出短文内容的总起句,接下来就是介绍科学家的发现:人体有自愈能力及如何自愈。④和①说明人体有自愈能力,③⑤②说明人体的自愈能力是如何发生作用,以及如何使人体自愈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下列语句表达准确无误的是:

A:昨晚,欧冠半决赛阵容揭晓,两大夺冠热门拜仁慕尼黑与皇家马德里狭路相逢,欧洲足坛巅峰之战将提前上演。

B:清明小长假前两天,上海各大公园迎来游园高峰,客流量增近五成。

C:但愿L市水危机事件能够成为一面镜鉴,警醒各地加强水质监管及其信息发布,确保饮用水安全。

D:和外资、大型国企进驻高校时“爆棚”的场面不同,昨天的招聘会仍然是供大于求。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阵容”指队伍所显示的力量,多指人力的配备。此处揭晓的是对阵的各方,而非各队的人员配备,“阵容”使用错误,可改为“对阵”。
B项“清明小长假前两天”存在歧义,既可理解为清明小长假放假前的两天,也可理解为清明小长假假期的第一天和第二天。
D项,“不同”与“仍然是”矛盾,可把“仍然是”改为“却是”;“供大于求”表达不准确,可改为“冷冷清清”。
C项选自文章《别再让百姓用生命健康监测水质》,原文表述为“作为生命之源,一滴水足以映射出供水企业和相关部门的责任意识和为民态度。但愿兰州水危机事件能够成为一面镜鉴,警醒各地加强水质监管及其信息发布,确保饮用水安全,不要再让百姓用生命健康监测水质”。C项表述没有问题。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1题

9、【言语理解】3D电视是一种能够________实际景物的真实空间关系的新型电视,对观众而言,延伸于屏幕前的景物具有________的震撼效果。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模仿 近在咫尺

B:展示 活灵活现

C:展现 栩栩如生

D:模拟 触手可及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四个词语填入均可形容3D电视与实际景物的表现之间的关系,较难排除,继续看第二空。
第二空,“活灵活现”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像亲眼看到一般。“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B、C两项的效果普通电视也可以实现,无法对应“延伸于屏幕前的景物”“震撼效果”的语境。排除。“近在咫尺”形容距离很近;“触手可及”指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触手可及”更能体现3D电视投射立体影像营造的真实可感的氛围,排除A。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24题,2017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19题

10、【言语理解】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国未来产业发展将逐步呈现出两大抓手,一是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二是科学判断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而当前全球经济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科技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革命性突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论述的是:

A:我国应推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B:我国应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C:我国应推动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发展能力

D:我国应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提出了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两大抓手: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接下来指出了世界发展的现状,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故接下来作者最有可能论述的是我国应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只有B项提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当选。
A、C、D三项均为提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上文衔接不当。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22题,2012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2012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8题,2012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7题,201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7题,201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2012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4题,2012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22题,2012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4题,2012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2012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3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