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场所恐惧症主要表现为对某些特定环境的恐惧,如高处、广场、客观环境和拥挤的公共场所等,常以自发性惊恐发作开始,然后产生预期焦虑和回避行为,进而出现条件化的形成。一些临床研究表明,场所恐惧症患者常伴有惊恐发作。然而,有专家认为最初一次惊恐发作是场所恐惧症起病的必备条件,因而认为场所恐惧症是惊恐发作发展的后果,应归入惊恐障碍这一类别。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专家的观点?
A:场所恐惧症病程常有波动,许多患者可能短期好转甚至缓解
B:场所恐惧症可能与遗传有关,且与惊恐障碍存在一定联系
C:研究发现场所恐惧症起病多在40多岁,且病程趋向慢性
D:研究发现约23%患者的场所恐惧出现于惊恐发作以前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中专家的观点:场所恐惧症是惊恐发作发展的后果,应归入惊恐障碍这一类别。
A项,指出场所恐惧症病程有波动,但与场所恐惧症是否为惊恐发作发展的后果,以及场所恐惧症到底应该怎样归类无关,无法质疑专家的观点,排除。
B项,说明场所恐惧症与惊恐障碍存在一定联系,但并没有明确指出惊恐发作是否为场所恐惧症起病的必备条件,也与场所恐惧症应该怎样归类无关,无法质疑专家的观点,排除。
C项,指出场所恐惧症起病的年龄和病程,与场所恐惧症应该怎样归类无关,无法质疑专家的观点,排除。
D项,指出有部分患者的场所恐惧出现于惊恐发作之前,说明场所恐惧症不是惊恐发作发展的后果,也就不应将其归入惊恐障碍这一类别,质疑了专家的观点。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9题,2018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105题,2018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0题,2018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2018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2018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4题,2018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6题,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101题
2、【判断推理】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避免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方较小的合法权益,以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紧急避险的是:
A:小王开车经过一个路口时,对面突然冲出一个踩着滑板的孩子,小王为了躲避孩子,将车头一转,撞到了路边的电线杆上
B:小李在湖边钓鱼,突然听到有人落水叫“救命”,于是急忙赶去救人,事后发现自己放在岸边的东西都不见了
C:飞机在飞行的过程中遇到极其恶劣的天气,为了保护乘客的安全,机长下令紧急迫降,从而延误了航班到港的时间
D:小王买醋回家发现自己没带钥匙,而家里有浓烟冒出,情急之下,保安只得将门锁劈坏
正确答案:B
解析:紧急避险的关键信息是:为了保护较大的利益而不得已损害了较小利益。A、C、D三项都符合紧急避险的定义;B项小李去救人时并没有对大小利益进行比较取舍,东西不见属于意外情况,不在预料之中,所以B项不属于紧急避险。答案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判断推理】海拔:等高线
A:设计:作品
B:电阻:电压
C:音量:振幅
D:涨幅:价格
正确答案:C
解析:等高线可以表示海拔高度。
A项,设计作品,构成动宾结构的短语,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电压并不能表示电阻大小,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振幅可以表示音量大小,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价格有涨幅,但价格并不能表示涨幅大小,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判断推理】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意见领袖社交范围较广
B:意见领袖一般都是权威人物
C:意见领袖是民主推荐产生的
D:意见领袖独立地进行新闻采访
正确答案:A
解析:意见领袖是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
A项,意见领袖社交范围广,这样才能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为他人提供信息,符合定义。
B项,意见领袖一般是权威人物,在题干中并未体现,不符合定义。
C项,意见领袖是民主推荐产生的,在题干中并未体现,不符合定义。
D项,意见领袖独立地进行新闻采访,在题干中并未体现,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空中乘务员:飞行员
A:司机:交警
B:学生:教师
C:顾客:营业员
D:护士:医生
正确答案:D
解析:空中乘务员和飞行员都是飞机上的工作人员。
A项,司机是交警的管理对象之一,二者不是在同一地点工作,和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学生是教师的教学对象,不是在学校工作的人,和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顾客是营业员的服务对象,不是一种职业,和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护士和医生都是医院里的工作人员,和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7题
6、【判断推理】前控控制是指在计划实施之前,为了保证将来的实际成果能达到计划的要求,尽量减少偏离的控制。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前控控制的是:
A:营销部主任在方案推广期间,不断做出调整,尽量避免误差
B:新药剂的配方尽管之前经过多位专家考证,但药效还不如老配方
C:新游戏的图纸在投入编程之前,经过了几轮研讨以确保效果逼真
D:新产品上市后销量一般,工厂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升级后再次推向市场
正确答案:C
解析:前控控制定义的关键信息:在计划实施之前的控制。
A项,在方案推广期间,说明计划已经实施,不符合定义。
B项,新药剂的药效不如老配方,说明新药剂已经生产出来,并非在计划实施之前进行控制,不符合定义。
C项,图纸投入编程之前进行研讨以确保效果逼真,是在计划实施之前进行控制,属于前控控制。
D项,新商品已经上市,说明并非在计划实施之前进行控制,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2015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2题,2012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4题
7、【判断推理】符号冲突是指在符号的传播过程中,“发讯人”和“收讯人”由于各自在思想、认识和世界观等方面的不同,对符号的使用和理解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进而造成交流的矛盾或冲突。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符号冲突的是:
A:京剧用脸谱符号表达人物不同的个性
B:有一百个观众,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
C:买家要求用日元结算,卖家则坚持用人民币
D:“OK”的手势在美国代表同意,在日本代表钱
正确答案:D
解析:符号冲突定义的关键信息:“发讯人”和“收讯人”对符号的使用和理解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A项,未涉及到“发讯人”和“收讯人”,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B项,说的是每个观众对于同一部剧的理解不同,而不是“发讯人”和“收讯人”的理解不同,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C项,买家坚持用日元,卖家则坚持用人民币,二者的冲突不是由对符号的使用和理解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引起的,而是由经济原因引起的,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D项,“OK”的手势在美国和在日本表示的含义不一样,是因为这两个国家对符号的使用和理解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引起的,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86题,2012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2012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2012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2012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5题,2012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2012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6题,2012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4题,2012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
8、【判断推理】峰终定律是指人记忆某项事物的体验取决于开始和结束时的感觉。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没有运用到峰终定律的是:
A:某运动员擅长于后程发力赢得比赛
B:宾馆大厅的迎宾员态度热情而友善
C:超市在出口处免费发放环保购物袋
D:银行将营业大厅设计得宽敞又明亮
正确答案:A
解析:峰终定律定义的关键信息:人记忆某项事物的体验取决于开始和结束时的感觉。
A项,赢得比赛是全程努力的结果,不仅仅依靠运动员的后程发力,并非取决于事物结束时的感觉,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B项,迎宾员态度热情而友善,让客人对宾馆留下好印象,体现了记忆某项事物的体验取决于开始时的感觉,符合定义。
C项,出口处免费发放环保购物袋,让消费者对超市留下好印象,体现了记忆某项事物的体验取决于结束时的感觉,符合定义。
D项,大厅宽敞明亮,在开始时给顾客留下很好的感觉,体现了记忆某项事物的体验取决于开始时的感觉,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27题
9、【判断推理】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国家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做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通过对被诉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从而解决特定范围内行政争议的活动。行政诉讼第三人,指同提起诉讼的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因而参加到他人正在进行的行政诉讼中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对行政诉讼第三人的判断正确的是:
A:某交警队因违法行政而成为被告,则该交警队队长为行政诉讼第三人
B:甲为了躲避乙而将丙碰伤,丙将甲告上法庭,则乙为行政诉讼第三人
C:某饭店对卫生局的处罚决定不服提起诉讼,则饭店老板为行政诉讼第三人
D:甲将乙打伤,但甲对公安局的处罚决定不服提起诉讼,则乙为行政诉讼第三人
正确答案:D
解析:行政诉讼的定义要点:公民、法人等认为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提起诉讼。行政诉讼第三人的定义要点:同提起诉讼的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而参加到他人的行政诉讼中。
A项,交警队违法行政,产生了行政诉讼,但交警队队长不一定与这一违法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因此其不属于行政诉讼第三人。
B项,甲的行为并非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因此丙对甲提起诉讼不属于行政诉讼,乙也就不是行政诉讼第三人,明显不符定义。
C项,饭店对卫生局的处罚决定提起诉讼,属于行政诉讼,而饭店老板是行政诉讼的当事人,并非参与到他人的行政诉讼中,因此其不属于行政诉讼第三人。
D项,甲对公安局的处罚决定提起诉讼,属于行政诉讼,而乙与提起诉讼的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因此其属于行政诉讼第三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3题,2014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2题,2014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1题
10、【判断推理】人都容易得感冒,感冒又分为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病毒性感冒是由于病毒所致,而细菌性感冒是由于细菌所致。对于病毒性感冒,因为人自身是有免疫系统的,所以不需要吃药,只要多喝水,一般一个星期就能痊愈了。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感冒也可以不用去看医生。
上述结论需要基于以下哪项才能得出?
A:感冒时乱用药会有副作用
B: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
C:人感冒时多数得的是病毒性感冒
D:感冒会引起鼻塞、咳嗽、打喷嚏、发烧等症状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根据“病毒性感冒不需要吃药即可痊愈”推出“感冒也不用去看医生”。要使这一推理正确,还需要“感冒大部分都是病毒性感冒”作为前提,所以C项是必须假设的。
A项的乱用药是否有副作用、B项的感冒是呼吸道疾病和D项的感冒引起的症状都不是题干论证所必须的假设。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