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①宇宙飞船借助于火箭起飞,在起飞时加速度很小,随着火箭不断上升,推进剂逐渐消耗,加速度会越来越大,在火箭熄火瞬间达到最大值
②在加速度或减速度值超过一个重力加速度时,因惯性力加大而产生过载作用,人会变重,称为超重
③所以,普通人上太空的生理要求就是要有一定的承受过载的能力,这就需要测试
④过载作用可引起疼痛、意识短暂丧失,造成各种机械性损伤,如组织器官变形、撕裂及破坏等,严重时可致死亡
⑤人进入太空的一个基本身体要求是,要经受得起冲击性加速度或减速度产生的过载作用
⑥而在飞船返回时,脱离轨道再入大气层,又会遇到巨大的峰值减速度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②①④⑥⑤③
B:①②④③⑤⑥
C:④⑤③①⑥②
D:⑤①⑥②④③
正确答案:D
解析:①说的是飞船起飞时会遇到“瞬间达到最大值”的加速度,⑥讲的是飞船返回时会遇到“巨大的峰值减速度”,②中说加速度或减速度值过大时会产生过载作用,④中讲过载作用的危险,可见这四句的顺序应为①⑥②④,选项中与此相符的为D,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5题
2、【言语理解】人类火星探索的步伐正在加快。欧洲的火星探测器ExoMars已于2016年3月14日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寻找火星过去或现在的生命迹象。中国也有望于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成为火星探索队伍中的又一支重要力量。对于这个神秘且遥远的星球,人类的求知欲已不仅停留在寻找生命迹象,而是超前到了对火星宜居环境的研究。近日,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模拟月球和火星的土壤条件,成功进行蔬菜栽培实验,证明在外太空建立人类居住地并不是空想。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新技术在火星探索中的作用
B:目前进行火星探索的主要力量
C:人类火星探索的主要进展
D:人类火星探索目的所发生的改变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总说“人类火星探索的步伐正在加快”,后文分别从欧洲、中国、荷兰对火星探索的情况进一步说明。C项的“人类火星探索的主要进展”对文段概括最准确。
A项“新技术”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B项“主要力量”说法有误,文段说的是2020年中国有望成为重要力量,时态与说法均有误。D项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5题
3、【言语理解】讲诚信,就应说到做到,对作出的承诺决不能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食言
B:失言
C:逃避
D:扯谎
正确答案:A
解析:食言:违背诺言,失信。失言:无意中说出不该说的话。根据题意可知,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商业的最大魅力是其不确定性和无限可能性。企业的历程和人生一样,曲折漫长,荆棘密布却又可能________,真正决定命运的,往往是几个关键的岔路口。特别是在一家企业________的初创期,没有足够的试错机会,此时做出的向左或者向右的艰难抉择,可能会把一家创业企业导向截然不同的命运轨迹。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峰回路转 无依无靠
B:别有洞天 孤助无援
C:柳暗花明 羽翼未丰
D:曲径通幽 筚路蓝缕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由“却又可能”可知,填入词语与“荆棘密布”构成转折,表示虽然困难但有转机的意思,“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含有这层转折义,排除B、D。
第二空,由“没有足够的试错机会”可知,此处强调的是“企业的初创期”实力弱、经不住打击的特点。“无依无靠”形容孤苦而无所依靠。“羽翼未丰”比喻尚未成熟或力量还不够强大。“羽翼未丰”形容初创时期的企业更恰当,排除A。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及公检法)第29题
5、【言语理解】当一名记者让科学家用一句话描述研究成果时,科学家也只能焦躁地问他:“科学的语言,你会多少?”科学家的________当然可以理解。当一位科学家花了数十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项研究,并以此获得了诺贝尔奖,你怎么可能让他把整个研究过程________为一句话呢?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傲慢 概括
B:烦恼 精炼
C:不满 浓缩
D:抱怨 简约
正确答案:C
解析:先看第一空,由“科学家也只能焦躁地问他:‘科学的语言,你会多少?’”可知,此处说的是科学家对记者的问题持一种不悦的态度。“傲慢”指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含贬义,科学家的话体现不出他对记者有轻视态度,且与“当然可以理解”的感情色彩不符,排除A。“烦恼”指烦闷苦恼,文段没有介绍科学家有哪些烦恼,该项与句意不符,排除B。“不满”和“抱怨”能表示科学家对记者的问题的不悦。
再看第二空,由“把整个研究过程________为一句话”可知,所填词语应为动词。“简约”为形容词,若填入此处则会产生语法错误,排除D。“浓缩”为动词,符合句意,且“浓缩为一句话”表述也正确。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21题
6、【言语理解】在大自然面前,万物没有优劣之分。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的进化论,把人类放在了一个很普通的位置上。然而,一直有很多人不愿接受这种观点,而是先入为主地将达尔文的进化论曲解为进步论并加以传播。根据进化论,我们很难预测出一个物种的进化趋势,因为进化的机制包含两个因素——环境和物种自身。我们无法预测环境的变化,物种自身怎样遗传和变异,我们也难以完全把握。进化论很大程度上只能给予解释,而非精确的预测,所以依据进化论去给出物种的进化趋势是没有道理的。尽管进化论难以刻画物种进化的细节,但还是帮助人们对生命有了深刻的理解。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进化论和进步论的根本区别
B:反进化论的观点缺乏事实根据
C:进化论很难预测物种的进化趋势
D:应科学认识进化论的含义和作用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说明了“进化论”把人类放在了一个很普通的位置上,但有很多人曲解了其含义并加以传播。然后指出“进化论”可以帮助人们深刻理解生命,但难以刻画物种进化的细节。综合这两层意思可知,D项概括最为恰当。文段虽提及“进步论”,但并未将其与“进化论”对比,A项无中生有。B项在文段中亦未提及,C项非文段重点所在。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
7、【言语理解】传统工艺是在民间生活中创造的,无论是趋利避害、迎祥祈福的装饰还是家居日常的物件,传统工艺与日常生活融为一体,无处不在。如今,生活从传统走向现代,生活方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但我们仍然需要传承这样的生活艺术和生活智慧,复兴工艺文化的创造力,创作生活之美。在现代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文化更需要民族身份,不能因为生活方式的转变而放弃了文化的基因,丢失了民族的记忆,特别是传统工艺中所蕴含的“匠作精神”更是我们民族文化中宝贵的精神财富。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生活之美”永流传
B:“匠作精神”不能丢
C:传统工艺的传承之路
D:传统工艺的生活美学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阐述传统工艺是在民间生活中创造的,与日常生活融为一体;然后指出在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的今天,仍需传承传统工艺,保留文化基因;最后由“特别是”引出重点——传统工艺中的“匠作精神”是文化财富,要传承下去。文段重在说明“匠作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精神财富需要传承下去,文段标题应涵盖这一主旨,只有B项提到了“匠作精神”,当选。A项“生活之美”不是文段重点。C项中的“传承之路”文段未提及。D项的生活美学有提及,但不是文段重点。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52题,2019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12题
8、【言语理解】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优劣,最重要的评价标准就是科学而且精准地________两大法律价值,一方面是保障个人信息权益,同时又不能过度影响个人信息的合理利用。相信随着各方积极参与讨论,________,最终一定会制定出一部良善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实现二者的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平衡 集思广益 兼顾
B:权衡 齐心协力 融合
C:衡量 博采众长 统一
D:均衡 广开言路 两全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从第三空入手可较快锁定答案。由“一方面是保障个人信息权益,同时又不能过度影响个人信息的合理利用”可知,个人信息保护立法要将这两方面都顾及。“兼顾”指同时照顾几个方面,填入符合文意。“融合”指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统一”指部分联成整体,分歧归于一致。文意未体现将两方面合成一体之意,排除B、C。“两全”指顾全两个方面,与“二者”语义重复,排除D。
验证第一空和第二空:“平衡两大价值”表述无误;“集思广益”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与前文说的“各方积极参与讨论”对应恰当。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9题,2021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0题,202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题,202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1题,202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0题,202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3题,2021年天津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6题,202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1题,2021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9题,2021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5题,202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8题
9、【言语理解】下列各句中,表达准确的一句是:
A:司马迁推崇孔子,却没把孔子的每句话都当作清规戒律,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
B:他见老领导生活条件很差,不禁动了恻隐之心,忙到商店买了一些果品回来。
C:某局长前不久因违纪受到处分,最近又因腐败丑行而被停职,真是雪上加霜。
D:以每个人发100元钱来应付拖欠农民工工钱问题,这种做法只能是扬汤止沸。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的“清规戒律”多指不合理的条条框框,是应该否定的,适用于孔子的话不妥,此处应用“金科玉律”。B项“恻隐之心”意为见到遭受灾祸或不幸的人产生同情之心,形容“老领导”不妥。C项“雪上加霜”比喻接连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句中“受到处分”和“停职”是某局长咎由自取,不能算“灾难”,故此处用词不当。D项,“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对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形容发100元钱应付拖欠农民工工钱的办法不能解决实质问题,表达准确。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1题
10、【言语理解】网友认为,国家有关部门出台新规是为了让垃圾短信问题不再________,但治理垃圾短信的关键恐怕还是________和执行。这一方面需要电信运营商积极作为,另一方面也要通过物质奖励等方式调动广大用户积极举报。同时,法律法规应赋予运营商拦截商业短信的义务,而非放任其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积习难改 机制 蔓延
B:积重难返 政策 扩散
C:久治不愈 决心 泛滥
D:沉疴难起 态度 滋长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积习难改”指长期形成的旧习惯很难更改;“沉疴难起”指久患重病难以起床。这两个词语都不能描述垃圾短信问题的顽固及难以根除,排除A、D。
第二空,句意为虽然出台了新的规定,但还不够,治理垃圾短信的关键还在于实践层面的执行。“政策”填入语义矛盾,排除B。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