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4279

发布时间:2024-03-27 1:57     浏览量:36

1、【言语理解】①这种观念意识即“中和”。所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展开了中华民族一幅内含阔大想象的宇宙图景
②“尽善尽美”,要求美的原则与善的原则相伴而行,美感经验与价值理念一体交融
③就礼乐关系而言,礼强调道德仪式对日常行为的规范,然而这种规范如果不是仅流于形式,就必须从内心获得情感的力量,实现内化的完成
④就中华美育传统而言,美与善的关联性要远远大于差异性
⑤总之,中华美育精神,讲求审美与道德的统一,二者统一于人格教育之中
⑥乐呈现为愉悦的感性经验品格,然而这种愉悦本身,却为一种观念意识的直观呈现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④②⑥③⑤①

B:②④③⑥①⑤

C:④③②⑥①⑤

D:②①③⑥⑤④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从首句入手不易排除,可从其他角度寻找突破点。③首先提出“礼乐关系”的话题,再具体介绍“礼强调……”,而⑥指出“乐呈现为……”,③和⑥是在具体介绍“礼乐关系”,话题相关,应紧密相连,且顺序应为③⑥,排除A、C。
①以指代词“这种观念意识”开头,其前句应提到“观念意识”的相关内容。B、D两项①前分别为⑥和②,⑥末尾提到“一种观念意识的直观呈现”,按照话题一致原则,①开头的“这种观念意识”指代的应是⑥末尾的“观念意识”,两句应相连,排除D。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心理层面上,中国人对自身的确认,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观念,使生命受之于一个体细胞的“克隆”,可能使人们难以接受,并且失去对生命的神圣感。在技术层面上,有性繁殖是自然进化的结果,它所包含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基本上能够保证人类适应自然的生存条件;但是“克隆人”在进化上的不确定性,是否有利于他们适应自然而生存,人们还难以预料。
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确切的是:

A:“克隆”技术面临的难关

B:中国人的生命观念与“克隆人”技术的冲突

C: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的主要区别

D:中国人难以接受“克隆人”技术的原因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从心理层面和技术层面解释了中国人难以接受克隆技术的原因。A、B两项都只是原因中的一种,概括不全面,C项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

当一个人专注于一项喜欢的事业时,他自然也就沉浸在一种愉悦的情绪中,全力以赴地去做,尽心尽力地去做,心平气和地去做。他在全情投入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处在一种宁静致远、物我两忘的至高境界。这种境界可以使人乐以忘忧,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书法家仅仅是易于专注的一个群体,其他能够专注于工作的人士,同样也可获得长寿,如作家、科学家等,他们中都不乏活了八九十岁甚至年过百岁的长寿老人。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A:

书法家的平均寿命高于普通人

B:

长寿者多是善于集中注意力的人

C:

写作和科研对人的专注度要求更高

D:

精神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生理功能

正确答案:D

解析:

A项与原文不符,文段只是说明书法家是易于专注的群体,可获得长寿,但并未对书法家与普通人的寿命进行对比,无中生有,排除。

B项与原文不符,由“他在全情投入的过程中……同样也可获得长寿”可知,善于集中注意力的人可能会长寿,但不能由此推出长寿的人多是善于集中注意力的人,排除。

C项与原文不符,由“书法家仅仅是易于专注的一个群体,其他能够专注于工作的人士,同样也可获得长寿,如作家、科学家等”可知,文段说明的是作家、科学家是能够专注于工作的人,“要求更高”无中生有,排除。

D项与原文相符,由“他在全情投入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处在一种宁静致远、物我两忘的至高境界。这种境界可以使人乐以忘忧,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其他能够专注于工作的人士,同样也可获得长寿”可知,精神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的生理功能。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1题

4、【言语理解】俄国著名剧作家果戈理说:“当诗歌和传说都缄默的时候,只有建筑在说话。”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时代的缩影,一座没有老建筑的城市相当于没有灵魂。如果不对历史文化建筑好好保护,本能“说话”的历史文化建筑也会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只有保护和利用好这些老建筑,才能留住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否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切都无所作为

B:一切都无从谈起

C:一切都无计可施

D:一切都无声无息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由果戈理的话引出老建筑对于一个城市的重要性,然后说明只有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建筑,才能留住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最后一句“否则”紧承上文,进一步从反面强调如果失去了这些老建筑,再说什么都没有了意义。B项的“一切都无从谈起”最能表达老建筑之于城市文化发展的价值,当选。
A项侧重不作为,C项侧重没办法,D项侧重没声音。三者均不能体现老建筑对于城市发展的价值,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41题

5、【言语理解】中国是一个古代典籍十分丰富的国家,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爱书、读书的民族。尽管因为各种天灾人祸,历代典籍遗留至今的十不存一,但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存古籍仍有约 19 万种,其中保存在公共图书馆系统的就有 2750 万册,可列入善本的约有 250 万册。在长期的藏书、聚书活动中,古代读书人养成了鉴书、校书的传统,如西汉河间献王刘德从民间征购藏书,必留献书人的正本,且只收先秦古文字写成的旧籍;宋人欧阳修读书,闻人有善本者,必求而改正之。值得一提的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对书籍的选择形成了近乎相同的标准,即都把目光投向了善本。
根据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A:鉴书和校书传统对当代文化的影响

B:古代文人书籍选择标准的形成过程

C:善本在当代文化研究与传播中的作用

D:善本的具体概念及其文化、学术价值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先指出中国有着丰富的古代典籍,古代读书人养成了鉴书、校书的传统,然后指出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选择书籍有了近乎相同的标准,即把目光都投向了善本,因此后文应与“善本”这一概念有关。A项“鉴书和校书”在文段中已有提及,排除。B项没有具体指明“善本”这一概念,排除。根据逻辑顺序,应当先解释“善本”的概念,再介绍价值、作用等,排除C。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汇编)第40题

6、【言语理解】科学的目标是追求真理,那么,为实现这个目标,任何理论都不具备________,在通向真理的道路上,所有的理论都要经受________的实践检验,没有任何人可以凭借外在的社会历史因素,逃避检验,这种天生的公平原则是人类获得意义的重要来源。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豁免权 严格

B:优先权 频繁

C:自主权 系统

D:主导权 复杂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由“所有的理论都要经受……实践检验”“没有任何人可以……逃避检验”“天生的公平原则”可知,在经受实践检验这一点上,任何理论都不具有逃避的特权,A项“豁免权”在文段中指免除检验的特权,符合句意。B项“优先权”常用于比较先后顺序的语境中,与文意无关,排除。C项“自主权”指按自己意愿行事的权利,排除。D项“主导权”指能够影响他人的力量,无法体现“不可逃避实践检验”的特征,排除。
验证A项第二空,“严格”与“检验”也搭配恰当。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题

7、【言语理解】①这不仅表明了工业社会对于文化生产的接管、改造和重新规划,而且,技术的意义开始占据前所未有的份额
②电影的诞生是技术介入艺术的里程碑事件
③技术始终是文化生产的组成部分
④尽管如此,技术从未扮演艺术的主角
⑤庄子、杜甫、苏东坡、《窦娥冤》《红楼梦》,这些经典令人敬重的原因是其深刻的思想和洞察力,而不是其书写于竹筒,上演于舞台,或者印刷在书本里
⑥从青铜铸鼎、笔墨纸砚到瓦舍勾栏的兴盛、印刷时代的降临,艺术符号的制作及其传播从来没有离开技术的支持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⑤④⑥②①

B:⑥⑤④②①③

C:③⑥④⑤②①

D:⑥④⑤③②①

正确答案:C

解析:④以“尽管如此”开头,引出“技术从未扮演艺术的主角”的观点。与④呼应,其前句应论述技术对艺术很重要,⑥与此相符,⑥应在④之前,排除A。
⑤强调经典令人敬重是因为其思想和洞察力,不是因为技术,这是对④的举例论证,⑤应紧跟在④之后,不应置于④之前,排除B。
⑥以“从……到……”举例说明艺术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是对③中“技术始终是文化生产的组成部分”的进一步阐述,⑥应紧跟在③之后,排除D。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1题,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39题,2018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9题,2018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2018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2018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6题,2018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

8、【言语理解】下列语句表达上有错误的是      

A:当今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

B:“巨无霸”广州恒大什么时候才会输?这个今年中超联赛的最大悬念终于成为伪命题和过去式。

C:中医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

D:字迹是每个人所写的字所特有的形体特点,不同的人必然会形成不同的字迹,它甚至能反映不同书写者的性格特征。

正确答案:C

解析:C项,提取句子成分,整个句子的成分为“中医是科学”没有问题。提取中间定语的成分,为“我国各族人民形成并丰富发展”,介词错用导致语法错误,应将“在”提到“我国各族人民”之前。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5题

9、【言语理解】

田山歌,是以表现稻作生产和水乡生活风情为内容的山歌形式,曾广泛流传于长江三角洲部分水稻耕作地区。田山歌与其说是歌,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记录了历史文化、婚姻爱情、民情风俗,反映人文语言心理、宗教等大量内容,有着江南稻作文化区域民歌中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田山歌的历史源头,一直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当太湖流域开始有原始的栽培水稻农业时,整个江南就已经产生田山歌的原始形态。作为我国典型的稻作农业区,太湖流域的自然条件十分有利。因此,这种悠久的稻作文化传统,为当地人们创作、传承田山歌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

A:

田山歌特有的艺术价值

B:

田山歌特殊的环境条件

C:

田山歌独特的创作手法

D:

田山歌深厚的文化底蕴

正确答案:D

解析:

文段首先指出田山歌的表现形式及曾经的流行区域;然后指出田山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所具有的价值;接着指出田山歌的历史源头——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最后以“因此”总结,指出悠久的稻作文化传统为田山歌的创作和传承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故整个文段主要介绍的是田山歌深厚的文化底蕴。D项表述与此一致。

A项“特有的艺术价值”、B项“特殊的环境条件”概括均不全面,排除。

C项“独特的创作手法”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2题,2021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3题,2021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6题,2021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6题,2021年广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0题,2021年宁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4题

10、【言语理解】地震短期、临震预报仍是世界性难题,目前,精确预测地震的震级和时间还无法做到。国外地震学家普遍认为,地壳下层的塑性岩石或蛇纹岩被挤进地壳上层的裂缝中时,就会引发地震。这些容易滑动的蛇纹岩是由富含铁、镁的矿物与水作用而生成的,在此过程中会产生氢气。一旦该层发生断裂,氢气就经由断层的裂隙冒出,致使正常空气中的氢气浓度剧增。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说明地震并非不可预测

B:描述地震发生的大致过程 

C:

介绍一种地震预测的方法 

D:

揭示地震与地层断裂的关系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先说精确预测地震的震级和时间很难,接着介绍了地震发生与氢气浓度的关系,由此可知,科学家可以通过检测氢气浓度的方法来预测地震。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