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4272

发布时间:2024-03-26 8:46     浏览量:8

1、【言语理解】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正在不断拉开与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差距
②这些都给人民币的进一步崛起提供了机会
③事实上,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货物贸易国
④此外,中国还通过创建亚投行,发起“一带一路”倡议,大大提升了国家的经济软实力
⑤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升是大势所趋,是中国经济影响力提升决定的
⑥不仅如此,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国的股票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上海和深圳正大踏步走在通往世界主要金融中心的道路上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⑤③①②④⑥

B:⑤①③⑥④②

C:①③④⑥②⑤

D:①③②④⑥⑤

正确答案:B

解析:分析可知,文段主要论述的是促使人民币崛起的因素。⑤以“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升是大势所趋”引出话题,更适合作为首句,排除C、D。④介绍中国经济软实力的提升,⑥介绍中国金融市场的进步,这两句均属于②中提到的“这些……机会”的范畴,都应置于②之前,排除A。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8题

2、【言语理解】

历史上的大国争霸曾经历严重冲突,有的演变为战争。但与几十年或一二百年前相比,当今世界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全球化的大幅推进已经使包括大国在内的国家间利益连接空前密切,脱钩往往是损人又害己,相互均无好处;另一方面,核武器使大国间的正面冲突不可能有赢家,实际上这也划出了大国冲突的底线。传统和非传统全球性问题清单不断加长,一个超级大国已经无力主宰或主导全球事务,更不可能公正有效地提供全球公共产品。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A:

全球公共产品及其供应现状

B:

历史上大国争霸的严重后果

C:

当前大国冲突最理想的出路

D:

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的特点

正确答案:C

解析:

文段首先由历史上的大国争霸引入话题,指出当今世界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接着从两方面对这种变化进行具体介绍,说明大国间冲突的复杂性;最后进一步说明一个超级大国已无力主宰或主导全球事务,更不可能公正有效地提供全球公共产品。文段分析了大国冲突的复杂性,尾句进一步强调一个超级大国已无法解决问题,因此下文应具体说明应该如何解决大国冲突。C项表述与此一致。

A项,文段末尾提及“全球公共产品”只是用来说明超级大国没有能力解决大国冲突问题,该项脱离文段论述重点,不会在下文论述,排除。

B项,“历史上大国争霸”为文段首句引入话题的内容,属于本文信息,不会在下文论述,排除。

D项,“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的特点”偏离论述主题,属于无关信息,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7题,2021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9题,2021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2题,2021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2题,2021年宁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0题

3、【言语理解】

在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竞争也在加剧。高等院校之间的竞争是永恒的主题。而最集中的竞争是生源的竞争。大学开设特色专业项目是竞争的战略,目前国内高校竞相开设丰富多样的主修、辅修专业和证书课程等。在此基础上,个性化专业设置作为一种极具特色的本科人才培养方式,为高校实现独特人才培养的目标开启了新通道,有效提升了学校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下列对文字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高等教育竞争主要表现在如何帮助学生实现既定目标


B:

专业设置个性化是增强高校吸引力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C:

个性化专业设置是高校之间生源竞争普遍采用的方式


D:

独特人才培养计划是各个高校竞争中的有力武器


正确答案:B

解析:

文段首先指出高等院校之间的竞争在加剧,其中生源是竞争核心;接着说明目前大学以开设特色专业项目作为竞争战略;最后由“在此基础上”引出文段的重点,即个性化专业设置作为一种极具特色的本科人才培养方式,有效地提升了学校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由此可见,文段主要说明的是个性化专业设置在提升学校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方面的作用。B项表述与此一致。

A、D两项,未提到“个性化专业设置”对于大学之间竞争的作用,排除。

C项“普遍采用的方式”无法从文段推出,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A类-考友回忆版第24题

4、【言语理解】中国地理学研究在指向当前紧迫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同时,对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等学科基础的研究却出现了被________的趋势。对地理学整体发展方向的关注较为薄弱,在一定程度上还________了整个科学发展的大趋势,高新观测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仍然不够普及。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削弱 阻碍

B:减弱 隔断

C:消减 延缓

D:减少 延宕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消减”“减少”一般用来表示数量的减少,文段说的是学科基础的研究变得薄弱,不是在说具体数量,排除C、D。
第二空,“隔断”指把一个结构的一部分同另一部分分开,与“大趋势”不搭配,排除B。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欧洲科学家历时两年,________230万欧元,开发出了一种“智能安全摄像头”。这种“智能安全摄像头”能够利用电脑,以某种运算法则分析在公共场所拍下的录像画面,查找可疑________,从中发现潜在的安全威胁。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耗费 行迹

B:耗资 行迹

C:耗资 形迹

D:耗费 形迹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耗资”指耗费资财;“耗费”指消耗,包括物力、财力等。此处与“230万欧元”搭配,“耗资”更恰当,排除A、D。
第二空,“行迹”指行动的踪迹,如行迹无定;“形迹”指举动和神色,如形迹可疑。此处与“可疑”搭配,应选“形迹”。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18题

6、【言语理解】精神上的贫困,往往比物质上的贫困更可怕。有些贫困地区和贫困村多年来扶而不起、帮而不富、助而不强,与缺乏穷则思变、穷则思勤的奋斗精神有一定关系。有些地方主动“返贫”,乐当贫困县,不愿摘穷帽子,有的贫困户发展农副产业不积极,争当低保户却很积极,从中都能发现“思想贫困”“志气贫困”的影子。“苦干不如苦熬”“等着别人送小康”,类似思想可以说都是脱贫攻坚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扶贫扶志,首先就要对准这些观念和心态定点滴灌、靶向治疗。
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

A:广义的扶贫扶志

B:可怕的精神贫困

C:打好扶贫攻坚战

D:扶贫路上的拦路虎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句提出观点——精神上的贫困比物质上的贫困更可怕;接着批判了一些贫困地区缺乏奋斗精神以致出现“思想贫困”“志气贫困”的现象;末句重申观点——扶贫要先扶志,扶贫首先要从精神扶贫开始,要针对观念和心态进行治疗。B项紧贴文段论述重点“精神贫困”,作为标题恰当。
A项,文段并非介绍扶贫扶志的内涵,排除。C、D两项未体现“精神扶贫”这一论述重点,作为标题不恰当,排除。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9题,2018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6题,2018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2018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1题,2018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

7、【言语理解】大型慈善活动“中国汽年慈善万里行”将带着优秀的中华慈善文化,随着中华民族经济复兴的有力车轮,穿越亚欧大陆8个国家,经过44个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的城市,历时62天,行程2.8万公里,把中国人民对慈善事业的理解和追求、对世界和平的责任和义务沿途播放,唤起和平与友善,正义与公平。
“中国汽车慈善万里行”是:

A:面向国际的

B:面向中国的

C:汽车公司举办的

D:国际举办的

正确答案:A

解析:该句的主旨是“中国汽车慈善万里行”把中国人民对慈善事业的理解和追求,对世界和平的责任和义务沿途播放。从穿越“亚欧大陆8个国家”,可以判断是面向国际的;从文中不能准确判断出举办方是谁。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信息时代里的企业就像一个完整的人,组织如骨骼,资金如血液,信息如神经。信息流是生命线,信息系统是神经系统,顾客需求是刺激源。在统一的数字神经系统下,从决策者到管理者再到执行者,从人到机器,如果信息可以一路顺畅,整个企业就能用一个大脑思考。这颗数字大脑不仅要对多样化、个性化的顾客需求做出及时准确的反应,还要在对这类信息资源的筛选和分析中不断寻找新的机遇,拓展进步的空间,打造时刻贴近顾客需求的无缝隙的服务品牌。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打造知名品牌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

B:应高度重视企业各个环节的有效整合

C:如何对顾客需求做出及时准确的反应

D:信息系统对企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把信息时代的企业比作一个完整的人,由“信息如神经。信息流是生命线,信息系统是神经系统”“如果信息可以一路顺畅,整个企业就能……”可知,文段是在强调信息对企业意义重大。选项中体现“信息”这一关键信息的只有D。其他选项均未体现主题词。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6题

9、【言语理解】过去的一些不文明的执法行为使城管执法形象受到了影响,要想(       )公众心中的城管执法形象,要想使城管获得合法性和正当性,仅仅一份《文明执法承诺》是远远不够的。

A:确立

B:重塑

C:制造

D:形成

正确答案:B

解析:分析可知,括号处所填词语应与“形象”搭配,由此可排除“制造”、“形成”。再结合前文中所述“使城管执法形象受到了影响”可知,此处用“重塑”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

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人们迫切地想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从原始神话、宗教故事到民俗传说,都有许许多多关于“预测”的内容。这些预言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神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自然发展历史上,科学家们也多次给出预测,其方法和神秘主义迥然不同。比如在古希腊文明早期,哲学家奉勒斯游历巴比伦,了解了日月食发生的周期性规律,成功地预测了一次日食。这个预测是基于巴比伦天文学家数百年的天文观测和规律总结,任何人只要努力学习研究,都可以做到。中国古代也有很多次这样成功的日月食预测。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历史上的很多预测其实就是猜测

B:

人类早期预测主要是日月食预测

C:

古代科学预测是基于对自然规律的认识

D:

古今中外科学预测都有大量的成功案例

正确答案:C

解析:

文段首先说明历史上很多的“预测”都带有“神秘”的特点;然后引出自然发展历史上科学家的预测,说明其预测与神秘主义不同;最后通过古希腊哲学家和中国古代成功预测日月食的例子说明自然科学的预测是基于规律总结。由此可知,文段强调的是古代自然科学的预测是基于对自然的观测和规律总结,并不是神秘的。C项表述与此一致。

A项,“很多预测其实就是猜测”与文段论述重点相悖,排除。

B、D两项是文段举例内容,属于举例论证的论据,非论述重点,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B类-考友回忆版第20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