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4245

发布时间:2024-03-23 14:28     浏览量:8

1、【言语理解】2009年是中国儿童福利发展的重要一年。民政部根据我国孤儿在整个社会保障群体中数量少、比例小、生存状况困难、甄别容易的情况,努力同国际接轨,在建立独立的孤儿福利津贴制度方面做出了重大的努力和突破,大大提高了孤儿救助的标准。
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

A:民政部门是儿童福利工作的责任主体之一

B:将孤儿福利津贴制度从儿童福利津贴制度中独立出来是与国际接轨

C:与其他社会保障群体比较,孤儿的身份容易认定

D:孤儿,因其数量少、比例小而得到了较高标准的救助

正确答案:D

解析:D项强加因果,大大提高孤儿救助标准的原因是民政部努力同国际接轨,在建立独立的孤儿福利津贴制度方面做出了重大的努力和突破,而不是我国孤儿自身的情况。其他三项均可从文段得出。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最近几年,网红食品________。为了买到一杯奶茶、一块蛋糕,人们愿意花上几个小时排队,甚至出高价从“黄牛”手中拿货,拿到美食后,再拍照上传到社交平台“打卡”……这已经成为时下许多年轻人的饮食新时尚。但必须注意到的是,部分商家在追求利益的同时无视食品安全问题。一些网红食品借助网络平台隐蔽销售,________于监管体系之外,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方兴未艾 逃逸

B:炙手可热 隐匿

C:大行其道 游离

D:异军突起 飘游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很大,气焰很盛。不能用于形容“网红食品”,排除B。第二空,“逃逸”多用于犯罪之后,且主语通常为人,排除A。“飘游”指轻缓地飘动,与题意无关,排除D。“游离于……之外”为习惯搭配。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2019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题,2019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1题,2019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2019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题

3、【言语理解】螳螂看到蜈蚣走路,艳羡地说:“你走路真帅呀,这么多脚还可以走得这么整齐!你是怎么走的啊?”蜈蚣就告诉他说:“其实很简单,我先迈左边的50只脚,然后再迈右边的50只脚。”螳螂说:“那你再走一个让我瞧瞧。”这时,蜈蚣却待在那儿动弹不得了。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纸上谈兵害人不浅

B:好为人师后患无穷

C:作茧自缚反受其累

D:邯郸学步遗失自我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中的寓言说的是,蜈蚣本来凭借本能走路走得很好,但是一旦有意识地按照自己总结的步骤走路,反而不会走了。“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好为人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作茧自缚”比喻自己给自己找麻烦;“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文段中蜈蚣给自己设置规范却无法操作的行为用“作茧自缚”最恰当。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

4、【言语理解】________________。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正当利益。维护自己的利益,同时也维护他人的利益,谓之正义。利与义的和谐,是社会生活中的人们共同追求的价值,也自然成为应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但少数人为了谋求自己的私利,损害和侵蚀多数人的利益,违反规则而得不到制止和惩处,反而变本加厉,以至形成风气,违规行为就成了潜规则。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潜规则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契约

B:潜规则是公众利益和每个人正当权益的保障

C:潜规则制约着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

D:潜规则的本质是社会价值观被扭曲

正确答案:D

解析:横线处后文是转折结构。首先阐述正确的价值观,即利益与正义的和谐;接着以“但”转折指出另一种谋求私利、损害他人、违反规则的扭曲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形成风气就成了潜规则。可知文段主旨是阐述潜规则的本质,D项填入与后文对应恰当。A、B两项,潜规则是一种违规行为,不是一种社会契约,会损害和侵蚀多数人的利益,排除;C项,潜规则对社会生活运行的制约文段没有提及。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兵团)第57题

5、【言语理解】很多貌似过时的史学争论所代表的其实是一种力求接触人类最大多数的努力。想想有多少人已经消失在过去,他们在人数上远比如今生存在地球上的后代更多。最令人激动、最有创意的历史研究应该挖掘出事件背后那些人们所经历和体验过的人类生存状态。这类研究有过不同的名字——心态史、社会思想史、历史人类学或文化史,不管什么标签,目的只有一个,即理解生活的意义:不是去徒劳地寻找对这一伟大哲学之谜的终极答案,而是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将研究聚集于下层百姓的日常生活及其意义世界

B:要到前人的日常生活与思想观念中去探求和了解他们对这一问题的回答

C:寻找和掌握社会发展必然规律并以这种“客观真理”来解释和改造社会

D:相信过去的人们以自己特殊的生存策略开辟了人类生活方式的无限可能性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过去的史学争论是力求接触人类大多数的行为,然后说历史研究应该挖掘出先前人们经历过的生存状态,并指出这类研究的目的就是要理解生活的意义。由冒号可知,其后句子是对如何理解生活意义的具体阐述。B项正是深入前人的生活去理解前人的经历和生活状态,由此理解生活的意义。填入符合题意。A项“下层百姓”文段未提及,排除。C项所说的“社会发展必然规律”“以客观真理改造社会”无中生有,排除。D项说过去的人们开辟了生活方式的无限可能性,与文段无关,排除。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知识的本质是发现,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人们才会有更多发现的可能。因此,知识分子在本质上也不是熟知现成结论的人,知识分子要发掘未知事物,提示假相背后的真相。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发现和创造知识的能力,教育如果停留在向学生强行灌输标准答案和“真理”上,根本就是反教育的。
这段话的主题是:

A:知识的本质

B:知识分子的本质

C:创造力的培养

D:教育的目的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句指出人们发现知识的本质以及所需的环境,由此引出发现知识的人——知识分子这一群体的本质,末句提到教育的目的也是为了说明要培养什么样的知识分子。由此可见,文段都是围绕“知识分子”这一群体展开的,主题也应与此相关,符合这一特征的只有B项,当选。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过去,城市规模基本上是由政策决定的。如果把城市当作一个________的系统,它的吞吐、消耗以及内部运转,所有的生态流是完全能够定量计算的。我们的城市设计,必须跟周围的生态环境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与其生态承载力相________。根据周围生态承载力确立城市规模,才是科学态度。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循环 支持

B:封闭 匹配

C:机械 符合

D:动态 平衡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动态”表明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循环”指事物周而复始地运动或变化。两者均表明事物是变化的,与“完全能够定量计算”相悖,排除A、D。“封闭”与“机械”相比,前者侧重于不与外界发生联系,后者侧重于刻板而不知变通。“封闭”与“内部运转”“能够定量计算”的语境更相符,排除C。
将B项代入第二空验证,“与……相匹配”为常见搭配。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27题,201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27题

8、【言语理解】《海洋星球》是一部编排细致、表现手法新颖的环保纪录片。影片用几句________的开场白点明人与海洋关系的主题后,便将镜头对准了40亿年前的太古时期。我们通过画面了解到,洋流如何孕育了生命的雏形,藻类如何引发了新生命的爆发,海洋生物如何互相追逐捕食,形成________的生物链。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开门见山 绵延不绝

B:提纲挈领 环环相扣

C:铿锵有力 唇齿相依

D:醍醐灌顶 密不可分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由“几句……开场白”“点明……主题”可知,“铿锵有力”“醍醐灌顶”不符合句意,排除C、D。
第二空,“绵延不绝”延续不断,多用于形容山势。“环环相扣”比喻若干事物之间密切相关,或者形容运作步骤安排得紧凑而有序。“生物链”常用“环环相扣”来形容,而不能用“绵延不绝”来形容。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各国文学读物大量涌现,使人________。其中不乏各种文化珍品的精译精编,但也有选材不严的________现象,为读者所诟病。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琳琅满目 鱼龙混杂

B:叹为观止 哗众取宠

C:目不暇接 鱼目混珠

D:招架不住 泥沙俱下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分析可知,此处所填词语用于形容大量外国文学作品涌入给国人的感觉。“使人琳琅满目”本身搭配不当,排除A;“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与语境不符,排除B。
第二空,由“其中不文乏各种化珍品的精译精编,但也有选材不严的现象”可知,“但”之前作者已肯定了外国文学作品好的方面,“但”之后主要是对外国文学作品“选材不严”等不好现象的描述。“泥沙俱下”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一同显现出来的。填入不符合句意,排除D。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明恩溥在《中国人的素质》(1894)里所指出,中国政治家的生活和国事文件,好像卢梭的忏悔一样,充满着最崇高的情感和最卑鄙的行为。他杀了一万个人,然后引述孟子的一段话,讲人的生命是神圣的。他把修河堤的钱装进自己的腰包,结果使全省惨遭洪水之害,然后他再悲叹耕者失其田。
上述语句中表述的主要意思是:

A:中国人表里不一

B:中国人很虚伪

C:中国人喜欢引经据典

D:中国政治家很虚伪

正确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文段论述的对象是“中国政治家”,A、B、C三项偷换概念,都是在说“中国人”,把论述对象扩大化了。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