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4219

发布时间:2024-03-20 22:31     浏览量:9

1、【言语理解】20世纪50年代,爱因斯坦被邀请担任以色列总统。对于亿万人仰视的一国元首之位,他谢绝了,在信中说:“我整个一生,都在同客观物质打交道,因而既缺乏天生的才智,又缺乏经验来处理行政事务以及公正地对待别人,所以本人不适合如此高官重任。”
爱因斯坦的经历告诉我们:

A: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B:富贵于我如浮云

C:人贵有自知之明

D: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通过爱因斯坦拒绝担任以色列总统的故事,意在告诉人们,智慧的人,明白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知道把自己放在什么位置才更正确。C项的“人贵有自知之明”与此表述一致。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意思是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不犯错;“富贵于我如浮云”强调不慕荣华富贵;“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强调不要总是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他人。A、B、D三项所体现的均不是爱因斯坦故事的启示,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2题

2、【言语理解】________国防和军队改革,________军事战略指导,________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完善 深化 加强

B:深化 完善 加强

C:加强 深化 完善

D:深化 加强 完善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习惯搭配,“深化”与“改革”、“加强”与“指导”、“完善”与“体系”均为习惯搭配。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类)第39题

3、【言语理解】①现在,“元宇宙”将不再是一种想象,人们正在利用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和互联网(Internet)的技术手段,使现实中的人类在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下进入元宇宙,凭借网络重新定义自己,体验一种全新的生活
②对多数人来说,何谓元宇宙,这是必须首先弄清楚的问题
③Metaverse(元宇宙)即是Meta(超越)+Verse(宇宙),指超越现实的虚拟世界
④这个世界能够通过高度真实感的还原技术,为用户带来沉浸式的体验
⑤人们在这个虚拟世界中会有一个全新的身份,能够构建新的社交体系,能够按照这个身份不间断地“生活下去”
⑥电影《头号玩家》里的“绿洲”、动漫《刀剑神域》中的沉浸虚拟世界,就是想象中的元宇宙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⑤⑥②①④

C:②③⑤④⑥①

D:①⑤②⑥③④

正确答案:C

解析:通读题干,由①中“现在,‘元宇宙’将不再是一种想象”和⑥中“就是想象中的元宇宙”可知,两句话题相关,按照行文逻辑,应先说“是想象中的元宇宙”再说“‘元宇宙’将不再是一种想象”,故⑥应在①之前,由此可排除A、D。
②提出问题——何谓元宇宙,③给出定义——元宇宙即是超越现实的虚拟世界,由此可知,②③应紧密相连,排除B。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艺术不是象牙塔里的________,所谓的“为艺术而艺术”,说到底不过是唯美主义________的志向。自古以来,艺术就与政治、经济、信仰等种种意识形态因素甚至流行时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闭门造车 虚无缥缈

B:孤芳自赏 一厢情愿

C:顾影自怜 孜孜以求

D:自命清高 遥不可及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二空,由“艺术就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知,“为艺术而艺术”是不可能的,艺术与其他意识形态密不可分。“虚无缥缈”指看不见、摸不着、虚幻但又实际存在的东西,与句意相反,排除A。“孜孜以求”比喻不知疲倦地探求,含褒义,与此处含贬义的语境不符,排除C。
第一空,“孤芳自赏”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赏,也指脱离群众,自以为了不起;“自命清高”指自以为强大,看不起别人。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相对应,“孤芳自赏”更恰当。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题

5、【言语理解】美国交通运输业正逐渐从以石油为基础过渡为采用多种替代能源,如乙醇、生物柴油、电力或氢能等。为了更加壮大这支队伍,能源部阿贡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始调查将压缩天然气(CNG)作为轻型轿车和卡车能源选择的可能性。CNG汽车是指主要由甲烷构成的天然气在25兆帕左右的压力下储存在车内类似于油箱的气瓶内,用作汽车燃料。使用CNG替代汽油作为汽车燃料,可大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噪音污染,而且其不含铅、苯等致癌的有毒物质。
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是:

A:CNG作为卡车能源可能性很大

B:CNG可能会成为一种替代能源

C:美国交通运输业现在仍以石油为基础

D:CNG替代汽油作为汽车燃料好处很多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可能性很大”在文段中体现不出来。文段表述的是“开始调查……作为卡车能源选择的可能性”,并未得出明确的结论。其他三项在文段中均有所体现。
由文段前两句话可知,B、C两项正确。
由文段末句可知,D项正确。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3题

6、【言语理解】下列说法中,含义和其他几项不一致的是:

A:了解世界最好的方法就是尽可能多地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它。

B:知识是宝库,但开启这个宝库的钥匙是实践。

C:实践,是个伟大揭发者,它暴露一切欺人和自欺欺人。

D: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强调要从多角度观察世界,B、C、D三项均强调实践的重要性。A项的含义与其他三项不同。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7题

7、【言语理解】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B:

C:

D:

正确答案:D

解析:

考题出处:2016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1题

8、【言语理解】“徒法不足以自行”。在目前公车管理还不甚规范的大环境下,单一的公车尾号限行政策值得________。真要实行的话,要________其负面作用。至少,要________拿出措施防止公车因此而增加。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商议 提防 临阵磨枪

B:商榷 谨防 未雨绸缪

C:商讨 警惕 居安思危

D:商量 防备 有备无患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由文段“公车管理”“政策”等词可知,应填入一个书面语,故首先排除C、D。
第三空,由“拿出措施防止”可知第三空应填入一个表示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意思的词语。“临阵磨枪”比喻事到临头才匆忙准备,与文意相悖,排除A。“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题,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11题,2012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题,2012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题,201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题,2012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题,2012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2题,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12题,2012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题,2012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2题,2012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2题

9、【言语理解】随着社会对决策的要求越来越高,科学固然是决策成功的关键因素。在现有条件下,公众缺乏相关的“专业背景”也是事实,但这不应成为否定决策民主的理由。相反,倒应成为完善相关决策民主制度和程序的契机。在目前,决策民主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此文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是:

A:在目前的社会环境里,科学是成功的关键因素

B:在现有条件下,多数公众缺乏相关的“专业背景”

C:现今决策的成功不能仅依靠科学,还需扩大决策的民主化程度

D:决策民主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正确答案:C

解析:由文段中的“固然”“但”“相反”等词可看出,作者强调的是“民主”对于决策的必要性。即在现今条件下,决策成功不能仅依靠科学,还应让民主发挥作用。A项强调的是科学的作用,与文段主旨不符,排除。B项只是作为某些人否定决策民主的一个理由,不是文段重点,排除。D项“决策民主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是作者最后指出的一种现象,而这种现象说明的问题正是现今条件下,决策不能仅依靠科学,而应让民主发挥作用。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节约资源、减少垃圾生产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公共事务,很容易遭遇“搭便车困境”——人人都想________,最终会导致公共事务乏人问津。节约资源的功效并没有那么________,需要人们久久为功;付出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与回报,难免会影响公众参与。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蜂拥而上 妙手回春

B:鸠占鹊巢 神通广大

C:据为己有 一劳永逸

D:坐享其成 立竿见影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由横线前后的“搭便车困境”“最终会导致公共事务乏人问津”可知,句意是人人都不想为节约资源、减少垃圾付出行动,所填词语应能表示不想付出行动之意。“蜂拥而上”形容许多人一起拥上来。“鸠占鹊巢”比喻强占别人的房屋、土地、产业等。“据为己有”指把本来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占据下来归自己所有。“坐享其成”指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别人劳动的成果。只有“坐享其成”符合句意,排除A、B、C。
验证第二空,由“需要人们久久为功”可知,句意是节约资源的功效并没有那么快就能看到效果,“立竿见影”填入符合句意。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1题,2021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4题,2021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9题,2021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5题,2021年广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9题,2021年宁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5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