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4212

发布时间:2024-03-20 1:02     浏览量:9

1、【判断推理】窗户:玻璃

A:衣服:纽扣

B:盆架:脸盆

C:戒指:宝石

D:照片:相册

正确答案:C

解析:玻璃是镶嵌在窗户中的。
A项,纽扣是衣服的一部分,但纽扣是位于衣服表面的,而非镶嵌在衣服中,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脸盆在盆架上,并非镶嵌在盆架里,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宝石是镶嵌在戒指中的,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相册中有照片,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类)第83题

2、【判断推理】敌意性归因偏差是指在情景不明的情况下,有攻击性的人往往预测别人对自己有敌意,总是把他人的行为解释为故意的、敌意的。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属于敌意性归因偏差的是:

A:丁经理一直不同意高经理提出的年底奖金分配方案,高经理多次与之沟通收效甚微,李经理认为丁经理过于维护自己部门的利益

B:张主任看到小刘在民主评议中得票很低,就认为他群众基础差,打消了提升他的念头

C:孔老师的学生小强一向表现平平,却在英语竞赛上获得了全校第一名,孔老师觉得小强在竞赛中存在作弊行为

D:小赵在竞选社区主任中惨败,当老李劝他参加社区书记选举时,他觉得老李是故意来挖苦他的

正确答案:D

解析:敌意性归因偏差定义的关键信息:在情景不明的情况下,有攻击性的人往往预测别人对自己有敌意。
A、B、C三项,均不涉及“对自己有敌意”,不符合定义。
D项,不能知晓老李的实际意图,小赵在情景不明的情况下,觉得老李是故意来挖苦他的,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属于敌意性归因偏差。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判断推理】绿色消费,是指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特征的消费行为,主要表现为崇尚勤俭节约,减少损失浪费,选择高效、环保的产品和服务,降低消费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绿色消费的是:

A:刘阿姨在孩子的电动玩具中,从不使用镍镉电池,更喜欢使用充电电池

B:小李个人比较讲究卫生,在食堂就餐时经常选择一次性木筷和纸杯

C:老王对食材比较讲究,喜欢简单烹饪的天然食品,不喜欢反复加工和带防腐剂的食品

D:某装饰公司宣传新的家装理念,强调用天然材料装饰房间,倡导旧家具翻新利用

正确答案:B

解析:绿色消费的定义要点:①崇尚勤俭节约,减少损失浪费,选择高效、环保的产品和服务;②降低消费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A项,指出在孩子的电动玩具中使用充电电池而不是镍镉电池,即选择高效、环保的产品,以降低消费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符合定义。
B项,指出小李在食堂就餐时经常选择一次性木筷和纸杯,并没有选择高效、环保的产品和服务,不符合要点①;且在消费过程中造成了资源浪费和消耗,不符合要点②。
C项,指出老王喜欢简单烹饪的天然食品,不喜欢反复加工和带防腐剂的食品,即选择环保产品,减少反复加工和添加防腐剂造成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符合定义。
D项,指出装饰公司强调用天然材料,倡导旧家具翻新利用,即崇尚勤俭节约,减少损失浪费,选择环保的产品和服务,以降低消费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7题

4、【判断推理】(       ) 之于 钢琴 相当于 乒乓球 之于 (       )

A:舞台 球台

B:手风琴 足球

C:音乐家 运动员

D:琴声 喝彩

正确答案:B

解析:代入A项,钢琴在舞台上,乒乓球在球台上,但词项间顺序颠倒。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B项,手风琴和钢琴都属于乐器,乒乓球和足球都属于球类,均为并列关系。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C项,音乐家弹钢琴,运动员打乒乓球,但词项间顺序颠倒。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D项,弹钢琴可以发出琴声,打乒乓球可以赢得喝彩,而非发出喝彩,且词项间顺序颠倒。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48题

5、【判断推理】回避制度:是指与刑事案件有某种利害关系或其他特殊关系的司法工作人员,包括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书记员、鉴定人、翻译人员等,不能参加该案件处理工作的一项诉讼制度。
在某一案件中,下列人员可以不回避的是:

A:当事人的同学,住在法院隔壁

B:当事人的哥哥,负责法院同声翻译

C:当事人的母亲,法院法医鉴定员

D:当事人的父亲,该县检察院副检察长,党组宣传委员

正确答案:A

解析:需要回避的人员是指:与刑事案件有某种利害关系或其他特殊关系的司法工作人员,包括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书记员、鉴定人、翻译人员等。
A项,当事人的同学住在法院隔壁,两人是同学关系,不需要回避,当选。
B项,当事人的哥哥是翻译人员,应该回避。
C项,当事人的母亲是法医鉴定员,应该回避。
D项,当事人的父亲是检察人员,应该回避。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0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1题

6、【判断推理】植物:授粉:结果

A:米酒:发酵:保鲜

B:绿茶:采摘:加工

C:灯丝:导电:发光

D:石油:加热:沉积

正确答案:C

解析:植物授粉后可以结果,植物是主体,授粉是方式,结果是目的。
A项,米酒是主体,发酵是方式,但保鲜不是目的,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绿茶是主体,但采摘和加工都是方式,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灯丝导电后可以发光,灯丝是主体,导电是方式,发光是目的,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石油是主体,加热是方式,但沉积不是目的,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

7、【判断推理】甲、乙两份报纸的编辑部,都有专门校对文稿的工作人员。去年,甲报纸出现了一些文字错误,而乙报纸没有文字错误。因此,在去年的校对工作中,乙报纸的校稿员比甲报纸的校稿员的工作更有成效。
以上结论基于的假设是:

A:乙报纸校稿员的工作时间比甲报纸校稿员长

B:甲报纸收到的稿件存在文字错误的数量不比乙报纸少

C:甲报纸每期的版面数量比乙报纸少

D:文字错误出现的数量是评价该校稿员工作成效的标准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的论证主线为:甲报纸出现文字错误而乙报纸没有出现→乙报纸的校稿员比甲报纸的校稿员工作更有成效。题干存在的跳跃概念为:“出现文字错误”、“工作成效”,首先考虑建立跳跃概念的联系。
A项,甲乙报纸校稿员工作时间长短的对比,不能说明其工作成效的高低,二者无直接联系,不是题干论证必需的假设,排除。
B项,要想保证题干推论成立,需要保障的是甲报纸收到的稿件中存在的错误数量不比乙报纸多,而不是不比乙报纸少,否则当甲报纸收到的稿件中存在的错误数量更多时,甲报纸出现文字错误可能是因为稿件中本身存在的错误数量更多,此时就削弱了题干论证,不是题干论证的必需假设,排除。
C项,甲乙报纸版面数量多少的对比,不能说明甲乙报纸文字数量的多少,进而不能通过甲乙报纸存在文字错误的多少去判断工作成效的高低,不是题干论证的必需假设,排除。
D项,建立了“文字错误出现的数量”和“评价校稿员工作成效”之间的联系,是题干论证必需的假设,保留。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0题

8、【判断推理】李白:杜甫:王勃

A:崇祯:康熙:蒋介石

B:胡适:老舍:朱德

C:袁隆平:陈景润:费孝通

D:邓稼先:朱光亚:钱三强

正确答案:D

解析:李白、杜甫和王勃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邓稼先、朱光亚、钱三强都是新中国成立后著名的物理学家。A项崇祯是明代的皇帝,而康熙是清代的皇帝,蒋介石是民国的总统。B.项朱德不是作家,而是革命家。C项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专家,陈景润是数学家,费孝通是社会学家。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判断推理】主观镜头是指在影视作品中把摄影机的镜头当作剧中人的眼睛,直接“目击”剧中人所看到的景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主观镜头的是:

A:电视剧《红楼梦》描写林黛玉初进贾府时由于看到贾府与别家不同,心情很复杂,于是处处留心,时时在意

B:电视剧《三国演义》在展示蒋干“窃书”过程时,把周瑜帐中的每一个角落都用特写镜头进行放大呈现

C:电视剧《水浒传》中的豹子头林冲一出场就给了特写镜头,凸显了其外貌特征:“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

D: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时,镜头详细表现了打斗的过程

正确答案:B

解析:主观镜头定义的关键信息:以镜头作为剧中人的眼睛,描写其所看的景象。
A项,《红楼梦》对林黛玉进贾府的描述,并不是黛玉所看到的景象。
B项,《三国演义》展示“窃书”的过程时用特写镜头进行展示,符合主观镜头的定义。
C项,对林冲外貌的特写,不符合主观镜头的定义。
D项,孙悟空大闹天空的打斗过程也不是孙悟空所看到的景象。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77题,2010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2010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7题,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7题,2010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7题,2010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201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7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77题,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7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7题

10、【判断推理】某单位统计上班迟到人数,一部门四人对是否迟到的说法如下:
赵:我没有迟到
李:王和赵至少有一人没有迟到
王:我们中有人迟到
张:我们四人都没有迟到
已知上述四人中有两人说的是真话,有两人说的是假话,则以下哪项断定为真?

A:说真话的是赵和张

B:说真话的是赵和李

C:说真话的是李和王

D:说真话的是李和张

正确答案:C

解析:四人的话两真两假,由王和张的话矛盾可知二者必有一真一假,则赵和李的话也一真一假。若赵的话为真则李的话也为真,矛盾,故赵的话为假,李的话为真。赵迟到了,可推出王的话为真,张的话为假。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2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67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