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2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人的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尝试,尝试拥有,尝试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不断地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幸福。
B:墙上挂着一幅画,画的题目取自宋朝临川(属江西)诗人谢无逸《千秋岁·咏夏景》中的“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C:闲聊之中,我忍不住问她:为什么还要回到这曾让她伤心流泪的地方?她摇摇头,无奈地笑了。
D:“还愣着干嘛?”妈妈大声地训斥我:“还不快去把房间收拾收拾,等会儿老师来了,看你怎么办……”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的正确选项为D项,考查冒号与引号的综合使用。冒号的作用是引起下文,即引出说话的全部内容,当发话人在中间,引用的话分为前后各半,这时发话人后不能用冒号而应用逗号。另外引号里的语句是个祈使句,省略号改用问号更好。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从给出的几句话中选出有语病的一句:
A:她上班不出“百天”不仅清理了三个多月的乱帐,还很快学会了电脑操作、事故处理
B:文艺作品本是人类灵魂的温床,却老是讳言万千灵魂应该有的归向
C:一个案件尚且如此,要思考人生的大问题更需要长时间单独的安静
D:以友情助功业则功业成,为功业找友情则友情亡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语序混乱,其它各项均没有语病。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人总是带着局限甚至偏见去看待世界、解释世界、改造世界,世界本来无所谓对错,错的是人类自己的行为、观念;所以你的行为、观念、价值观正确了,世界也就正确了,你的不满、烦恼、怨恨、冲突就大大减少,幸福指数就大大增加。
这段话主要表达的意思是:
A:要适当使用精神胜利法
B:调适自己的内心是最重要的
C:世界是可以由我们去改造的
D:不存在纯粹客观的世界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带着偏见去看世界,世界也会是错的。然后指出自己的价值观正确了,世界也会正确。由此可知,人的内在能影响人的外在感受,故文段主要表达的意思是要调适自己的内心。B项正确。
A、C、D三项均无法从文段得出,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9题
4、【言语理解】分收获”“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任何成绩的取得不是仅靠美好的希望就可以达到,而是要靠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这道出了“积”与“绩”的辩证关系。
下列对“积”与“绩”的辩证关系解说不正确的是:
A:“积”是“绩”的前提
B:“绩”是“积”的成果
C:常“积”才能有大“绩”
D:要想“绩”必须“积”
正确答案:C
解析:由“任何成绩的取得不是仅靠美好的希望就可以达到,而是要靠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可知,A、B、D三项说法正确。文段只强调了“积”与“绩”的辩证关系,没有提及如何才能有大“绩”,C项无法推出。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B卷合并版)第2题
5、【言语理解】一个没有理想的人将________地度过一生,一个没有理想的国家将是一盘散沙;一个没有理想的人必定注重眼前的________,一个没有理想的国家就会变成少数人捞取私利的工具。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冲破了旧有意识形态的束缚,人民的认知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现在是重树理想的时候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浑浑噩噩 功过得失
B:糊里糊涂 小恩小惠
C:得过且过 功名利禄
D:碌碌无为 蝇头小利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将“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与“一个没有理想的国家”进行类比,每一分句中形成一一对应关系。
第一空,“糊里糊涂”偏口语化,与题干整体的语体色彩不符,排除B。“得过且过”意为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其已经含有“度过”的意思,用来修饰“度过一生”语义重复,排除C。
第二空,此句中“捞取私利”强调的是利益,其前横线处应选择与“利益”相关的词语,而“功过得失”强调的是功过,填入与句意不符,排除A。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3题
6、【言语理解】二十四节气依据天文物候和自然时序形成,指导民众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进而发展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时间。它________于黄河流域,但对各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作为中国人的时间________,二十四节气既呈现多样的地方特征,又存在共通的文化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发端 指南 根基
B:肇始 法则 载体
C:起源 模式 印记
D:兴盛 标记 内涵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文意为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开始于黄河流域,所填词语应表开始之意。“兴盛”指繁荣旺盛,不含开始之意,排除D。
第三空,此处意为二十四节气虽呈现多样的地方特征,但因其开始于黄河流域,具有共通的文化基础。“根基”指基础。“载体”泛指能够承载其他事物的事物。“印记”指痕迹。“根基”填入更符合文意,排除B、C。
验证第二空,由“指导民众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对各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可知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的农业生产具有指导意义。“指南”指辨别正确方向的依据或指导行动的准则,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0题
7、【言语理解】古典音乐里有很多“炫技”的曲目,在历史发展中,有推动“炫技”的多重力量存在。有时候,是作曲家想要试验声音的极限,出于旋律或和声的考虑,写了当时的演奏者一般演奏不出来的乐段。有时候,是作曲家不够了解某个独奏乐器,无法贴切地从演奏的角度理性思考,于是写了很难演奏甚至无法演奏的曲子。还有些时候,是演奏者主动追求突破,要求演奏过去没法表现的音乐,并借此凸显自己和其他演奏者不同的地方。
关于音乐“炫技”的推动力量,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
A:作曲家出于实验考量创作了很难演奏的乐段
B:演奏者迫于乐曲要求不得不进行极限性演奏
C:作曲家因考虑不周全创作了极难演奏的曲目
D:演奏者为凸显自己个性主动进行突破性演奏
正确答案:B
解析:由“有时候,是作曲家想要试验声音的极限……写了当时的演奏者一般演奏不出来的乐段”可知,A项与文意相符。
B项的内容在文段中没有提及,属于无中生有,与文意不符,当选。
由“有时候,是作曲家不够了解某个独奏乐器……写了很难演奏甚至无法演奏的曲子”可知,C项与文意相符。
由“还有些时候,是演奏者主动追求突破……并借此凸显自己和其他演奏者不同的地方”可知,D项与文意相符。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A类)-考友回忆版第26题
8、【言语理解】我们以往所理解的“现代化”概念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局限于表层经济现代化,这也是迟发展国家长期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在物质层面上求变的欲望很强,而在制度层面和观念层面上却是文化守成主义的,这种状况对于现代化实际进程的影响自不必说,它对于学术的影响是导致知识的流俗化。不断地更换新词语,在新词语的装潢下重复古老的思想观念,结果是词语和口号不断地更换而社会精神气质则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这段文字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现代化应包括物质的、制度的、观念的三个层面
B:片面理解现代化是迟发展国家长期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
C:物质层面的落后现状是迟发展国家片面理解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D:片面理解现代化会导致知识的流俗化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阐述以往理解的“现代化”不够全面,并介绍其具体表现,然后介绍这种情况对学术的影响是导致知识的流俗化,最后一句知识流俗化的具体表现。故文段重在说明片面理解现代化对学术的影响,即D。
A项,现代化本来就包括三个层面,只是以往理解的时候将其片面化了。
B项是文段的部分内容,不是重点。
C项“物质层面的落后”无中生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9题
9、【言语理解】下列各句中,意思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全世界至少有五万人每天死于由水污染引起的各种疾病。
B:那个叫刘能的人不只是我不认识他,就连我奶奶也不认识他。
C:能不能正视历史,是日本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关键。
D: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写在竹简和木片上的文字,有600公斤重。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把“每天”置于“至少有五万人”之前。C项一面对两面,可把“能成为”改为“能否成为”。D项,每天批阅的文字不可能有600公斤重,可改为“每天批阅的竹简和木片”。B项表意明确,无语病。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
10、【言语理解】近年来,各类互联网平台纷纷推出会员产品。客户会员越办越多,各种“套路”也________。比如,不办会员就限速,办了会员依然广告不断……这样的“赢利”模式,短期内似乎能尝到甜头,但长远看来,实则是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接踵而至 饮鸩止渴
B:屡见不鲜 揠苗助长
C:应运而生 寅吃卯粮
D:不胜枚举 掩耳盗铃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句意是随着客户会员越办越多,商家的“套路”也随之越来越多。 “应运而生”指顺应时机而产生,不含有多的意思,排除C。第二空,对应“短期内似乎能尝到甜头,但长远看来”,此处表达的是这样的“赢利”模式短期有利,不利于长远发展。“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与“短期内似乎能尝到甜头”相悖,排除B。“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了的事偏要设法掩盖。不能体现短期与长远的对比,排除D。“饮鸩止渴”形容用错误的方法做事不顾后果,符合句意。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